一种新型单晶硅槽式碱制绒的方法

文档序号:8382587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单晶硅槽式碱制绒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设及一种的新型单晶娃槽式碱制绒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单、多晶娃太阳电池的主要制造工艺已经标准化,其主要步骤如下:
[0003] a.化学清洗及表面织构化处理:通过化学反应使原本光亮的娃片表面形成凸凹 不平的结构,W增加光的吸收。
[0004] b.扩散;P型娃片(P型娃是在娃晶体中渗杂了S价杂质而使娃材料呈现出P型半 导体特性)进行磯扩散,POCL3在大于600度的高温下分解生成PCL5和P205,其反应式如 下:
[0005] 5POC13 -P205+3PC15 ;
[0006] 生成的P205在扩散温度下与娃反应,生成二氧化娃(Si02)和磯原子:
[0007] 2P205巧Si= 5SiO化 4P
[000引 POC13分解产生的P205淀积在娃片表面,P205与娃反应生成Si02和磯原子,并在 娃片表面形成一层磯-娃玻璃,然后磯原子再向娃中进行扩散,电池表面变成N型,形成PN结(如图1所示),使得娃片具有光伏效应。扩散的浓度、深度W及均匀性直接影响太阳电 池的电性能,扩散进杂质的总量用方块电阻来衡量,杂质总量越小,方块电阻越大。
[0009] C.周边刻蚀:该步骤的目的在于去掉扩散时在娃片边缘形成的将PN结两端短路 的导电层,即扩散后娃片四周的N型娃,防止漏电。
[0010] d.沉积减反射膜(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英文名称PlasmaEnhance 化emicalVapourD巧osition,缩写为阳CVD);通过氨气与硅烷在400度左右通过化学反 应产生氮化娃的过程。
[00"]SIH4+NH3 -SI3M+NH3+N2
[0012]目前主要有两类减反射膜,氮化娃膜和氧化铁膜,主要起减反射和纯化的作用。 [001引e.印刷电极;丝网印刷是采用压印的方式将预定的图形印刷在基板上,该设备由 电池背面银侣浆印刷、电池背面侣浆印刷和电池正面银浆印刷=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 为;利用丝网图形部分网孔透过浆料,用刮刀在丝网的浆料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 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刀从图形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基片上。由于浆料的粘性作 用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内,印刷中刮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基片呈线性接触,接触线随刮 刀移动而移动,从而完成印刷行程。
[0014] f.烧结;使印刷的电极与娃片之间形成合金的过程。
[0015] 在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制造工艺中,清洗制绒工艺是第一步工艺,其作用是去除娃 原片表面的损伤层,W及在其表面形成良好绒面,增加对光的吸收,同时保证后续的磯扩散 工艺、PECVD工艺,进而保证丝网烧结后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所W经过清洗制绒工艺后的娃 片表面绒面的大小、形态、均匀度W及娃片表面的光亮程度对整个电池片的生产和其最终 转换效率(衡量电池产品的最终指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0016] 目前,单晶娃绒面制备方法有化学腐蚀法、等离子刻蚀法和机械刻槽法等。与其他 两种方法相比,化学腐蚀法具有价格低廉和适用于产业化的优点,因此在目前被广泛用于 制备单晶娃绒面。化学腐蚀法制备单晶娃绒面的基本原理是,选用特定组成的腐蚀液对单 晶娃进行腐蚀处理,由于单晶娃的晶面(100)与其它晶面如晶面(111)或晶面(110)相比, 具有更快的腐蚀速度,因此会在单晶娃的表面形成类似金字塔的绒面结构。
[0017] 目前单晶制绒采用槽式制绒,娃片浸泡在碱与水混合液体内,娃片垂直于槽体底 部,通过碱腐蚀形成正四棱锥体的绒面结构;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此种方式获取绒面结构,使 娃片两面反应一致,绒面结构相同。但太阳能电池要求反射率越低越好,更容易吸收太阳 光。本发明利用碱腐蚀,改变娃片在药液内的方向,使两面腐蚀速率产生差异,选择绒面更 好的一面做后续的PN结及锻膜,能有效降低放射率,提高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

[0018]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对单晶碱制绒进行技术改进,在制绒工艺上 进行选择性制绒,形成小绒面、反射率低的表面结构,有效降低放射率,提高转换效率。
[0019] 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单晶娃槽式碱制绒的方法,使用的化学药品包括氨氧化钢、添 加剂、去离子水,其中添加剂是一种缓和腐蚀速率同时增加挥发液体的溶剂,一般为碱性无 醇的有机溶剂;
[0020] 其步骤包括:
[0021] 1)初配溶液;1 %~1. 2%的氨氧化钢,1. 2~1. 5%的添加剂;
[0022] W上浓度为槽体体积20化计算得到的配方浓度;
[0023] 2)温度控制;78 + 2度;
[0024] 3)放入娃片:娃片采用20片一组,片间距1cm,固定在PVC材料制成的娃片片架 上;将娃片片架水平放入槽体内,最上面的娃片距离槽体液面10cm;
[002引 4)制绒;每批制绒时间;15~18min。
[0026] 5)加液;每批次经过反应后会消耗氨氧化钢,要每批补充,加液直接在20化槽体 内补加,每批次补加15化去离子水;每批次加200~250g的氨氧化钢,60~70ml添加剂; 每个槽做60批或经过24小时后换液。
[0027] 6)甩干等后续工序;制绒完成之后,取出娃片,甩干后测试下表面反射率,制PN结 及进行后续工序。
[002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水平放置娃片等措施进行选择性制绒,使得同一 片娃片的下表面比上表面有更低的反射率,更好的吸收光能,从而提高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是传统单晶槽式碱制绒工艺示意图;
[0031] 图3是本发明新型单晶槽式碱制绒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33] 一种新型单晶娃槽式碱制绒的方法,使用的化学药品包括氨氧化钢、添加剂、去离 子水,其中添加剂是一种缓和腐蚀速率同时增加挥发液体的溶剂,一般为碱性无醇的有机 溶剂;
[0034] 其步骤包括:
[0035] 1)初配溶液;1 %~1. 2%的氨氧化钢,1. 2~1. 5%的添加剂;
[0036] W上浓度为槽体体积20化计算得到的配方浓度;
[0037] 。温度控制;78±2度;
[0038] 3)放入娃片:娃片采用20片一组,片间距1cm,固定在PVC材料制成的娃片片架 上;将娃片片架水平放入槽体内,最上面的娃片距离槽体液面10cm;
[0039] 4)制绒;每批制绒时间;15~18min;
[0040] 5)加液;每批次经过反应后会消耗氨氧化钢,要每批补充,加液直接在20化槽体 内补加,每批次补加15化去离子水;每批次加200~250g的氨氧化钢,60~70ml添加剂; 每个槽做60批或经过24小时后换液;
[004U6)甩干等后续工序;制绒完成之后,取出娃片,甩干后测试下表面反射率,制PN结 及进行后续工序。
[0042] 实施例中,采用相同的娃片原材料;156P型单晶娃片,电阻率0. 5~3Q 'em,分别 进行常规的清洗制绒工艺和本发明工艺,甩干后用常规工艺进行后续生产,进行对比。
[0043]
【主权项】
1. 一种新型单晶硅槽式碱制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化学药品包括氢氧化钠、添 加剂、去离子水,其步骤包括: 1) 初配溶液:1%~1. 2%的氢氧化钠,1. 2~1. 5%的添加剂; 以上浓度为槽体体积200L计算得到的配方浓度; 2) 温度控制:78±2度; 3) 放入娃片:娃片采用20片一组,片间距lcm,固定在PVC材料制成的娃片片架上;将 硅片片架水平放入槽体内,最上面的硅片距离槽体液面IOcm; 4) 制域:每批制域时间:15~18min; 5) 加液:每批次经过反应后会消耗氢氧化钠,要每批补充,加液直接在200L槽体内补 加,每批次补加150L去离子水;每批次加200~250g的氢氧化钠,60~70ml添加剂;每个 槽做60批或经过24小时后换液; 6) 甩干等后续工序:制绒完成之后,取出硅片,甩干后测试下表面反射率,制PN结及进 行后续工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晶硅槽式碱制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碱 性无醇的有机溶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单晶槽式碱制绒的方法,使用的化学药品包括氢氧化钠、添加剂、去离子水;其步骤包括:1)初配溶液:1%~1.2%的氢氧化钠,1.2~1.5%的添加剂;2)温度控制:78±2度;3)放入硅片:硅片采用20片一组,片间距1cm,固定在PVC材料制成的硅片片架上;将硅片片架水平放入槽体内,最上面的硅片距离槽体液面10cm;4)制绒:每批制绒时间:15~18min。5)加液:每批次补加150L去离子水;每批次加200~250g的氢氧化钠,60~70ml添加剂。本发明通过水平放置硅片等措施进行选择性制绒,使得同一片硅片的下表面比上表面有更低的反射率,更好的吸收光能,从而提高转换效率。
【IPC分类】H01L31-0236, H01L31-18, H01L21-306
【公开号】CN104701423
【申请号】CN201510127820
【发明人】黄镇, 袁嗣强, 李虹罡, 吴丹
【申请人】中建材浚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