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96838阅读:来源:国知局
层4012的数量之和大于第三内电极层4021与第四内电极层4022的数量之和。
[0062]第一内电极层4011和第二内电极层4012的厚度相等,第三内电极层4021和第四内电极层4022的厚度相等,第一内电极层4011的厚度大于第三内电极层4021的厚度。
[0063]第一内电极层4011和第二内电极层4012为同长宽的矩形,并且第三内电极层4021在第一内电极层4011上的投影与第一内电极层4011重合,第四内电极层4022在第二内电极层4012上的投影与第二内电极层4012重合,从而第一内电极层4011、第二内电极层4012、第三内电极层4021和第四内电极层4022的面积均相等。并且,第一内电极层4011与第二内电极层4012的数量之和等于第三内电极层4021与第四内电极层4022的数量之和,第一内电极层4011和第二内电极层4012的厚度均大于第三内电极层4021和第四内电极层4022的厚度,因此使得第一部分401的镍含量多于第二部分402的镍含量。
[0064]第一外电极50完全覆盖第一表面,第一外电极50分别向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弯折延伸一段相同的距离,形成第一延伸部501。第二外电极60完全覆盖第二表面,第二外电极60分别向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弯折延伸一段相同的距离,形成第二延伸部601。第一延伸部501的宽度与第二延伸部601的宽度相同。
[0065]第一保护层4014层叠于第一部分401远离第二部分402的一个表面上,第二保护层4024层叠于第二部分402远离第一部分401的一个表面上。第一保护层4014的一个表面为陶瓷体40的第五表面,第二保护层4024的一个表面为陶瓷体40的第六表面。
[0066]第一保护层4014的厚度小于第二保护层4024的厚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4014包括附加电极层,附加电极层为镍内电极。附加电极层在第一内电极层4011上的投影落入第一内电极层4011内,或者附加电极层在第二内电极层4012上的投影落入第二内电极层4012内。并且附加电极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内电极层4011的厚度。
[0067]第一介质层4013分别层叠于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层4011与第二内电极层4012之间,第二介质层4023分别层叠于相邻的第三内电极层4021与第四内电极层4022之间。第一介质层4013和第二介质层4023的组成、形状、厚度均相同。
[0068]第一保护层4014和第二保护层4024的组成与第一介质层4013的组成相同。
[0069]第一介质层4013和第二介质层4023的主要成分可以为钛酸钡等高介电常数陶瓷材料、也可以为锆酸钙等低介电常数陶瓷材料。
[0070]上述多层陶瓷电容器400的第一内电极层4011、第二内电极层4012、第三内电极层4021和第四内电极层4022的材料均含有镍,则对该多层陶瓷电容器400或陶瓷体40进行断面检验时,可以用平板承载待检样品并用放置于平板下方的永久磁铁使平板上的待检样品翻转,由于陶瓷体40的第一部分401的镍含量多于第二部分402的镍含量,待检样品容易翻转为统一的定位取向,即陶瓷体40的第五表面与平板贴合,所以将待检样品排列于模具内时就能排除待检样品定位取向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检验效率,并且排列待检样品的操作较为方便。
[0071]如图3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层陶瓷电容器700,包括陶瓷体70和分别设置于陶瓷体70相对两端的第一外电极80和第二外电极90。
[0072]陶瓷体70为长方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陶瓷体70的宽和高形成的平面彼此平行,第三表面、第四表面和陶瓷体70的长和高形成的平面彼此平行,第五表面、第六表面和陶瓷体70的长和宽形成的平面彼此平行。
[0073]陶瓷体70在高度方向上分为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均为长方体。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的长度等于陶瓷体70的长度,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的宽度等于陶瓷体70的宽度,第一部分701的高度和第二部分702的高度相等。第一部分701包括第五表面,第二部分702包括第六表面。
[0074]第一部分701包括交替层叠的多个第一内电极层7011和多个第二内电极层7012,以及层叠于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层7011和第二内电极层7012之间的多个第一介质层7013和层叠于第一内电极层7011和第二内电极层7012的一侧的第一保护层7014,第二部分702包括交替层叠的多个第三内电极层7021和多个第四内电极层7022,以及层叠于相邻的第三内电极层7021和第四内电极层7022之间的多个第二介质层7023和层叠于第三内电极层7021和第四内电极层7022的一侧的第二保护层7024。
[0075]第一内电极层7011、第二内电极层7012、第三内电极层7021和第四内电极层7022的材料均含有镍,第一部分701的镍含量多于第二部分702的镍含量。
[0076]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电极层7011、第二内电极层7012、第三内电极层7021和第四内电极层7022均为镍内电极。
[0077]第一内电极层7011、第二内电极层7012、第三内电极层7021和第四内电极层7022与陶瓷体70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平行。
[0078]第一内电极层7011和第二内电极层7012为同长宽的矩形,并且在多层陶瓷电容器700的长度方向上部分正对,在多层陶瓷电容器700的宽度方向上完全正对。第三内电极层7021在第一内电极层7011上的投影与第一内电极层7011重合。第四内电极层7022在第二内电极层7012上的投影与第二内电极层7012重合。
[0079]第一内电极层7011和第三内电极层7021的一端与第一外电极80连接,另一端向陶瓷体70内部延伸并与第二外电极90形成有间隙。第二内电极层7012和第四内电极层7022的一端与第二外电极90连接,另一端向陶瓷体70内部延伸并与第一外电极80形成有间隙。
[0080]第一内电极层7011与第二内电极层7012的数量之和等于第三内电极层7021与第四内电极层7022的数量之和。
[0081]第一内电极层7011、第二内电极层7012、第三内电极层7021和第四内电极层7022
的厚度均相等。
[0082]第一内电极层7011和第二内电极层7012为同长宽的矩形,并且第三内电极层7021在第一内电极层7011上的投影与第一内电极层7011重合,第四内电极层7022在第二内电极层7012上的投影与第二内电极层7012重合,从而第一内电极层7011、第二内电极层7012、第三内电极层7021和第四内电极层7022的面积均相等。并且,第一内电极层7011与第二内电极层7012的数量之和等于第三内电极层7021与第四内电极层7022的数量之和,第一内电极层7011、第二内电极层7012、第三内电极层7021和第四内电极层7022的厚度均相等,因此使得第一内电极层7011和第二内电极层7012的镍含量总和与第三内电极层7021和第四内电极层7022的镍含量总和相等。
[0083]第一保护层7014层叠于第一部分701远离第二部分702的一个表面上,第二保护层7024层叠于第二部分702远离第一部分701的一个表面上。第一保护层7014的一个表面为陶瓷体70的第五表面,第二保护层7024的一个表面为陶瓷体70的第六表面。第一保护层7014的厚度等于第二保护层7024的厚度。
[0084]第一保护层7014包括附加电极层70141。附加电极层70141可以为镍内电极,附加电极层7014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附加电极层70141在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层7011或第二内电极层7012上的投影落入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层7011或第二内电极层7012内,如此则附加电极层70141基本不对多层陶瓷电容器700的容量产生影响。附加电极层70141的厚度不小于第一内电极层7011的厚度,如此则附加电极层7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