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99457阅读:来源:国知局
0和基体16,并被一体化。基体16由绝缘性的成形件构成,在其外侧面16a能够安装防水用弹性部件3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的Zl侧设为上侧,Z2侧设为下侧,Xl侧设为左侧,X2侧设为右侧,Yl侧设为后侧,Y2侧设为前侧来进行记载。这是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并不限定防水连接器I的使用时的方向。
[0042]5个端子部件10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从基体16的上表面16b露出平板状的上表面触点部11a,从下表面16c露出平板状的下侧触点部13a,并在横向(XI — X2方向)上排列配置。端子部件10包括:具有上表面触点部Ila的上端部11、在上端部11的下侧延伸设置的中间埋设部12、以及在中间埋设部12的下侧延伸设置并具有下侧触点部13a的下端部13。上表面触点部Ila的下表面侧、下侧触点部13a的上表面侧、以及中间埋设部12的周围被作为基体16的成形件覆盖。该基体16通过嵌件成形而形成,与端子部件10密接。
[0043]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I中,5个端子部件10在邻接的彼此之间被分离绝缘。上表面触点部Ila露出到未图示的壳体的外部侧而能够实现电连接。下侧触点部13a露出到未图示的壳体的内部侧,与在壳体内部收纳的电路电连接。
[0044]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体16具备从上表面16b向上侧突出且在前后方向(Yl — Y2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突条部17,利用突条部17使上表面触点部Ila彼此的电绝缘更加可靠。进而,突条部17具备与基体16的外侧面16a相比在前后方向上更向外侧延长形成的延长部 17a。
[0045]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I在上表面触点部Ila露出到未图示的壳体的外部的状态下使用。因此,要求即使在上表面触点部Ila与基体16的上表面16b露出的状态下被水浸湿、水也不向壳体内部浸入。在本实施方式中,突条部17能够防止水滴以跨越邻接的上表面触点部Ila彼此的方式而存在的情况,能够提高防滴性能。延长部17a兼作防水用弹性部件30的防松动部(日文原文:抜(少止?部)。由此,在将防水用弹性部件30安装于基体16的外侧面16a的状态下,能够可靠地防止与壳体之间浸入水。进而,本实施方式中,基体16保持端子部件10并使得成形件将中间埋设部12的周围包围,第2延设部12b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由此,能够延长沿面距离,能够可靠地防止水沿端子部件10浸入。
[0046]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埋设部12包括:从上端部11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第I延设部12a、从第I延设部12a向横向延伸设置的第2延设部12b、以及从第2延设部12b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第3延设部12c。如图3及图9所示,第I延设部12a从上端部11的偏向于后侧(Yl侧)的端部Ild的左侧(XI侧)的端部Ilb的位置起,向下方(Z2侧)延伸设置。第2延设部12b其一端侧连续于第I延设部12a而朝向右侧(X2侧)延伸设置,另一端侧连续于第3延设部12c。第3延设部12c偏向于在俯视下与上端部11的后侧(Yl侧)的端部Ild的右侧(X2侧)的端部Ilc重合的位置,与下端部13相连而设置。
[0047]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件10的金属板弯折为图5?图7所示的形状,形成上端部11、中间埋设部12以及下端部13。另一方面,图9所示的中间埋设部12的第I延设部12a、第2延设部12b以及第3延设部12c不通过弯折而是通过冲裁形成。由于中间埋设部12的第I延设部12a、第2延设部12b以及第3延设部12c不是通过金属板的弯折而是通过冲裁形成,所以能够抑制上端部11与下端部13之间的距离的偏差。
[0048]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埋设部12的第I延设部12a、第2延设部12b以及第3延设部12c的左右方向(XI — X2方向)在俯视下与上端部11的端部IlbUlc —致。因而,对于邻接的端子部件10彼此而言,它们的上端部11彼此的间隙与中间埋设部12彼此的间隙相等,在作为基体16的成形件中埋设的部分也能够保持同等的绝缘距离。进而,中间埋设部12由于第2延设部12b在左右方向(XI — X2方向)上延伸设置,所以能够延长从上表面触点部Ila到下侧触点部13a的沿面距离(在作为基体16的成形件中埋入的部分的端子部件1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
[0049]另外,为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I的特征,在图10中示出比较例。图10是表示比较例的端子部件210的说明图。端子部件210如图10所示,从上端部211的中央,第I延设部212a延伸设置并弯曲形成。在该比较例中,中间埋设部212的横向宽度与图10的防水连接器I的中间埋设部12的横向宽度相同,但第I延设部212a从上端部211的后侧(Yl侧)的中央位置起向下方(Z2侧)延伸设置。随之,第2延设部212b和第3延设部212c以及下端部213相比于防水连接器I的第2延设部12b和第3延设部12c以及下端部13向右侧(X2侧)偏移。因此,为了使与和第3延设部212c邻接的端子部件210的第I延设部212a之间的绝缘距离与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I相同,必须扩大与邻接的端子部件210的间隔。此外,该情况下,由于端子部件210的横向宽度变大,因此在制造工序中,由金属板得到的部件的个数减少。因而,与该情况相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1,能够在确保与图10所示的比较例相同的沿面距离的同时抑制向横向的伸出,并且能够使得到的部件个数较多。
[0050]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0051]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I具备端子部件10和基体16,端子部件10包括具有上表面触点部Ila的上端部11、在上端部11的下侧延伸设置的中间埋设部12、以及在中间埋设部12的下侧延伸设置且具有下侧触点部13a的下端部13,基体16由将中间埋设部12的周围包围的成形件构成并对端子部件10进行保持。该中间埋设部12包括:从上端部11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第I延设部12a、一端侧连续于第I延设部12a且向横向延伸设置的第2延设部12b、以及从第2延设部12b的另一端侧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第3延设部12c。并且,特征在于,第I延设部12a形成得与上端部11的横向宽度相比宽度小,从上端部11的偏向于横向上的一方的方向的位置起延伸设置,第2延设部12b从第I延设部12a起朝向横向上的另一方的方向延伸设置。根据该结构,由于利用上端部11的横向宽度将沿面距离延长,所以在确保沿面距离的同时,与从上端部11的中央将第I延设部12a延伸设置并弯曲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向横向的伸出。
[005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I中,特征在于,第2延设部12b的横向的尺寸规定为,使得中间埋设部12的横向宽度与上端部11的横向宽度同等。根据该结构,由于根据上端部11的横向宽度来规定第2延设部12b的横向的尺寸,所以进一步抑制向横向的伸出。
[005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I中,特征在于,第I延设部12a从上端部11的包含横向上的一方的端部的位置起延伸设置,并且第2延设部12b的横向的尺寸构成为,使得中间埋设部12的横向宽度与上端部11的横向宽度相同。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不导致横向大型化的范围内延长沿面距离,能够使得到的部件个数较多。
[005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I中,特征在于,中间埋设部12通过金属板的冲裁而形成。根据该结构,由于中间埋设部12不是通过金属板的弯折而是通过冲裁来形成,所以能够抑制上端部11与下端部13的距离的偏差。
[005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I中,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端子部件10,多个端子部件10以横向排列配置的方式被保持于基体16。该基体16在其外侧面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