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200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发光器件通过将来自两个电极的电子和空穴注入至有机材料层而将电流转 化为可见光。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具有包括两层以上有机材料层的多层结构。例如,如有所 需,除发光层之外,有机发光器件还可包括电子或空穴注入层、电子或空穴阻挡层或电子或 空穴传输层。
[0003] 近来,随着有机发光器件的用途多样化,已积极开展对可提高有机发光器件性能 的材料的研宄。

【发明内容】

[0004] 技术问题
[0005] 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
[0006] 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第一正极(cathode)、 第二正极、和设置在第一正极和第二正极之间的负极(anode),其中:
[0008] 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一正极和负极之间,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二正极和负极 之间,并且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并联连接,
[0009]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层,并且在第一发光层和负极之间设置有包含由 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层;
[0010]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发光层,并且在第二发光层和负极之间设置有包含由 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层。
[0011] [化学式1]
[0012]
【主权项】
1.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正极;第二正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正 极和第二正极之间的负极,其中: 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正 极和所述负极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并联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层,并且在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负极之间设置有包 含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层;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发光层,并且在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负极之间设置有包 含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层,
在所述化学式1中, R1至R6为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氢、卤原子、腈基(-CN)、硝基(-NO 2)、磺 酰基(-SO2R)、亚砜基(-S0R)、磺酰胺基(-SO2NR)、磺酸基(-SO3R)、三氟甲基(-CF 3)、酯基 (-C00R)、酰胺基(-C0NHR或-C0NRR')、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至C 12烷氧基、取代或 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至C 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 2至C 12烯基、取代或未取 代的芳族或非芳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单芳氨基或二芳氨基、或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氨基,所述R和R'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至C 6(|烷基、取 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5至7元杂环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包含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层中至少一个为与所述负极接触的有 机材料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为双发射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为不透明的,并且所述第一正极和第二正极为透明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包含金属,并且所述负极的厚度为50nm至200nm。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极和所述第二正极各自独立地包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并且各自独立地具 有5nm至200nm的厚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所述第一正极、和所述第二正极均为透明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所述第一正极、和所述第二正极各自独立地包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并且各 自独立地具有5nm至200nm的厚度。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还包括第三发光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发光层和第三发光层之间还包括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材料层。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还包括第四发光层。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第四发光层之间还包括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材料层。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发射具有相同或互不相同颜色的光。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形成有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以所述负极为中心 互相对称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包括第一正极、第二正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正极和第二正极之间的负极,其中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一正极和负极之间,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二正极和负极之间,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层,在第一发光层和负极之间设置有包含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层,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发光层,并且在第二发光层和负极之间设置有包含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层。
【IPC分类】H01L51-54, C09K11-06
【公开号】CN104854724
【申请号】CN201380064574
【发明人】朱文奎, 姜旼秀, 文济民, 刘珍雅
【申请人】株式会社Lg化学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3年6月7日
【公告号】WO2014196677A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