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3712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
[0001]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稳频电路、稳频器件、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I月19日、申请号为201180003206.4(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5081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0003]近年来,作为装载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装置,像专利文献1、2、3所记载的那样,提出了利用配置在终端壳体内部的金属体(印刷布线基板的接地板等)作为发射元件的壳体偶极天线。在这种壳体偶极天线中,通过对折叠式或滑动式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的两块壳体接地板(主体部壳体的接地板和盖体部壳体的接地板)进行差动供电,能得到与偶极天线相同的性能。此外,由于利用设置于壳体的接地板作为发射元件,因此,无需另外设置专用的发射元件,能实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小型化。
[0004]然而,在上述壳体偶极天线中,接地板的阻抗会根据用作为发射元件的接地板的形状、壳体的形状、甚至接近的金属体(接近配置的电子元器件、铰链零部件等)的配置状况等而变化。因此,为了要尽可能地减少高频信号的能量损耗,需要对每一机种设计阻抗匹配电路。此外,在折叠式或滑动式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接地板、阻抗匹配电路的阻抗会根据主体部壳体和盖体部壳体的位置关系(例如,在折叠式中,关闭盖体部的状态和打开盖体部的状态)而变化。因此,为了控制阻抗,也有时需要控制电路等。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72919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6096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8-1183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不受发射元件或壳体的形状、接近元器件的配置状况等的影响而使高频信号的频率稳定的稳频电路、稳频器件、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入损耗较小的阻抗变换元件。
[0011]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
[0012]包括天线元件和与该天线元件相连接的阻抗变换电路,
[0013]所述阻抗变换电路包括由第I电感元件和第2电感元件通过互感值M耦合而成的变压器型电路,
[0014]所述第I电感元件的第I端与供电电路相连接,第I电感元件的第2端接地,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第I端与所述天线元件相连接,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第2端接地,
[0015]所述互感值M要大于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电感值。
[0016]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
[0017]所述第I电感元件包括第I线圈元件和第2线圈元件,所述第I线圈元件和所述第2线圈元件相互串联连接,并且形成导体的卷绕图案以构成闭合磁路。
[0018]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
[0019]所述第2电感元件包括第3线圈元件和第4线圈元件,所述第3线圈元件和所述第4线圈元件相互串联连接,并且形成导体的卷绕图案以构成闭合磁路。
[0020]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
[0021]所述第I电感元件和所述第2电感元件通过磁场和电场耦合,
[0022]当所述第I电感元件中流过交流电流时,通过所述磁场的親合而在所述第2电感元件中流过的电流的方向与通过所述电场的耦合而在所述第2电感元件中流过的方向相同。
[0023]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
[0024]当所述第I电感元件中流过交流电流时,所述第2电感元件中流过的电流的方向是在所述第I电感元件与所述第2电感元件之间会产生磁壁皇的方向。
[0025]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
[0026]所述第I电感元件和所述第2电感元件由在多个电介质层或磁性体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内所配置的导体图案形成,所述第I电感元件与所述第2电感元件在所述层叠体的内部进行耦合。
[0027]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
[0028]所述第I电感元件由电气并联连接的至少2个电感元件构成,该2个电感元件以将所述第2电感元件夹在其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
[0029]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
[0030]所述第2电感元件由电气并联连接的至少2个电感元件构成,该2个电感元件以将所述第I电感元件夹在其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
[0031]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
[0032]该通信终端装置具备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元件、供电电路、和连接在所述天线元件与所述供电电路之间的阻抗变换电路,
[0033]所述阻抗变换电路包括由第I电感元件和第2电感元件通过互感值M耦合而成的变压器型电路,
[0034]所述第I电感元件的第I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接,第I电感元件的第2端接地,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第I端与所述天线元件相连接,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第2端接地,
[0035]所述互感值M要大于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电感值。
[0036]根据本发明,能不受发射元件或壳体的形状、接近元器件的配置状况等的影响,稳定高频信号的频率。另外,能够获得插入损耗较小的阻抗变换元件。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示意性表示具有天线装置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说明图,图1 (A)表示第一示例,图1(B)表示第二示例。
[0038]图2表示实施例1的天线装置,图2(A)是等效电路图,图2(B)是动作原理图,图2(C)是从作为滤波器的角度画出的电路图。
[0039]图3(A)?图3(D)分别是表示实施例1的天线装置的通过特性的曲线图。
[0040]图4表示构成作为层叠体的稳频电路,图4(A)是表面侧的立体图,图4(B)是背面侧的立体图。
[0041]图5是将构成作为层叠体的稳频电路的第一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42]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稳频电路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图。
[0043]图7是将构成作为层叠体的稳频电路的第二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44]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0045]图9是将构成作为层叠体的稳频电路的第三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46]图10是将构成作为层叠体的稳频电路的第四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47]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0048]图12是表示实施例4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0049]图13是表示实施例5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0050]图14是表示实施例6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0051]图15是表示实施例6的天线装置的应用示例的等效电路图。
[0052]图16表不稳频器件的第一不例,图16(A)是表面侧的立体图,图16⑶是背面侧的立体图。
[0053]图17是将稳频器件的第一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54]图18是表示稳频器件的第一示例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图。
[0055]图19是将稳频器件的第二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56]图20是将稳频器件的第三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57]图21 (A)是表示实施例7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21⑶是表示其变形例的等效电路图。
[0058]图22是将稳频器件的第四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59]图23是表示实施例8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0060]图24是将稳频器件的第五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61]图25是表示实施例9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0062]图26是将稳频器件的第六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63]图27是表示稳频器件的第六示例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图。
[0064]图28表示实施例10的阻抗变换元件,图28 (A)是等效电路图,图28 (B)是动作原理图。
[0065]图29是实施例10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层叠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0066]图30是利用图29所示的层叠结构的动作原理图。
[0067]图31表示构成作为层叠体的实施例10的阻抗变换元件,图31 (A)是表面侧的立体图,图31 (B)是背面侧的立体图。
[0068]图32是将实施例10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层叠结构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69]图33是表示实施例11的阻抗变换元件的等效电路图。
[0070]图34是将实施例11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层叠结构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71]图35是将实施例12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层叠结构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72]图36是实施例12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动作原理图。
[0073]图37是将实施例13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层叠结构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0074]附图标记
[0075]1、2便携式通信终端
[0076]10第一壳体
[0077]11第一发射元件
[0078]IlaUlb分支单极型天线
[0079]20第二壳体
[0080]21第二发射元件
[0081]30供电电路
[0082]35稳频电路
[0083]36 一次侧串联电路
[0084]37、38 二次侧串联电路
[0085]40层叠体
[0086]135稳频器件
[0087]140层叠体
[0088]235阻抗变换元件
[0089]LI?L6 电感元件
[0090]Lll?L16线圈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91]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稳频电路、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以及阻抗变换元件的实施例。另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件和部分标注公共的标号,省略其重复说明。
[0092](便携式通信终端、参照图1)
[0093]在图UA)中示出第一示例的便携式通信终端1,在图1 (B)中示出第二示例的便携式通信终端2。它们是接收面向便携式电话/移动终端的one segment移动数字电视部分接收服务(通称:one seg移动数字电视)的高频信号用(470?770MHz)的终端。
[0094]如图1 (A)所示,便携式通信终端I包括作为盖体部的第一壳体10和作为主体部的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通过折叠式或滑动式进行连接。在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起到作为接地板的作用的第一发射元件11,在第二壳体20上设置有起到作为接地板的作用的第二发射元件21。第一及第二发射元件11、21是由包括金属箔等薄膜或导电性糊料等厚膜的导电体膜形成。该第一及第二发射元件11、21通过由供电电路30进行差动供电,得到与偶极天线大致相同的性能。供电电路30具有RF电路、基带电路之类的信号处理电路。
[0095]如图1⑶所示,便携式通信终端2将第一发射元件11设置作为天线单体。第一发射元件11可使用贴片天线、金属板天线、线圈天线等各种天线元件。此外,作为该天线元件,也可利用例如沿着壳体10的内周面或外周面设置的线状导体。第二发射元件21也起到作为第二壳体20的接地板的作用,也可使用与第一发射元件11相同的各种天线。顺带一提,便携式通信终端2不是折叠式或滑动式、而是平直结构的终端。另外,第二发射元件21也可以不一定是充分起到作为发射体的作用的元件,第一发射元件11也可以是像所谓的单极天线那样动作的元件。
[0096]供电电路30的一端与第二发射元件2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稳频电路35与第一发射元件11相连接。此外,第一及第二发射元件11、21通过连接线33相互连接。该连接线33起到作为分别装载于第一及第二壳体10、20的电子元器件(省略图示)的连接线的作用,虽然对于高频信号作为电感元件进行动作,但对天线的性能不起直接作用。
[0097]稳频电路35设置在供电电路30与第一发射元件11之间,使得从第一及第二发射元件11、21发送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