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549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
[0052]实施例2
[0053]本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中心导体外成型发泡绝缘层,得到发泡芯线;
[0054]步骤S2:在所述发泡芯线外纵包耐高温层,并在所述耐高温层外形成编织层,获得编织芯线;
[0055]步骤S3:将所述编织芯线依次通过助焊剂及熔融锡液,获得浸锡编织层。
[0056]其中,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57]将1?3重量份的交联引发剂预制成母粒,加入7-9重量份聚乙烯中,制备得到交联料粒;其中,所述交联引发剂包括1.5-2.5重量份的TMPTMA、及0.5-1重量份DCP ;将TMPTMA、DCP混合预制成母粒。
[0058]将1.5-2.0重量份的成核剂加入100重量份的聚乙烯基料中,配置成发泡料;
[0059]将所述发泡料与所述交联料粒混合形成发泡交联混合物;
[0060]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所述发泡交联混合物在物理发泡机上发泡挤出初级绝缘芯线;在所述发泡挤出过程中,注入20-35MPa的氮气。
[0061]将所述初级绝缘芯线经辐照交联反应,在所述中心导体外成型所述交联后的发泡聚乙烯绝缘层,获得所述绝缘芯线。其中,将所述初级绝缘芯线经电子加速器辐照使其发泡聚乙烯绝缘层发生交联时,辐照剂量为20mrd以上,速度为50-60米/分。
[0062]上述步骤S2具体为:在编织机中,将所述发泡芯线外纵包耐高温层,然后在所述耐高温层外采用铜线编织一层编织层,获得所述编织芯线。即上述纵包工艺和编织均在编织机上完成,编织机上,通过送料机从编织机的下端分别送入发泡芯线和耐高温层的带状原料;在编织机的发泡芯线入口处通过纵包机构,在该发泡芯线外纵包该耐高温层。然后纵包后的发泡芯线外编织铜线(也包括浸锡铜线),形成编织芯线。所谓的纵包和编织过程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不再赘述。
[0063]该步骤2中编织和步骤3中浸锡的过程具体描述如下:将绝缘芯线引入编织机中,编织机将16锭或24锭(每锭铜线的根数根据密度需要进行设计)的并丝进行编织,形成所述的金属编织层,将经过该编织机的半成品称为编织芯线。然后将所述编织芯线导入一助焊剂槽(其内装有助焊剂)后再导入锡槽中,该锡槽内容纳有熔融的温度高达232°C至280°C的锡液,编织芯线快速通过该锡槽,如此,即对编织层进行了浸锡处理,使编织层成为一个整体。
[0064]如果需要在浸锡编织层形成护套,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65]步骤S4、在所述浸锡编织层外通过挤出机形成一护套层。以采用聚乙烯挤出成型该护套层为例,其具体步骤为:
[0066]A)、选用透明聚乙烯料;
[0067]B)、将上述物料在电缆护套挤出机上挤出成型该护套层,得到初级缆线;
[0068]C)、将该初级缆线再将电子加速器辐照使护套层发生交联,辐照剂量为20mrd以上,速度为50-60米/分。
[0069]实施例3
[0070]本例给出了一种新型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1.5重量份TMPTMA和
0.5重量份DCP预制成母粒,加入8重量份聚乙烯中,制备得到交联料粒。
[0071]然后将1.5份的成核剂加入100重量份的聚乙烯基料中,配置成发泡料,该聚乙烯基料选用牌号为6944和牌号为1253的电线电缆料按1:1混合而成;成核剂型号为HD101。
[0072]然后将所述发泡料与所述交联料粒混合形成发泡交联混合物;
[0073]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所述发泡交联混合物在物理发泡机上发泡挤出初级绝缘芯线;在所述发泡挤出过程中,注入30MPa的氮气。
[0074]将所述初级绝缘芯线经辐照交联反应,在所述中心导体外成型所述交联后的发泡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形成所谓的发泡芯线。其中,将所述初级绝缘芯线经电子加速器辐照使其发泡聚乙烯绝缘层发生交联时,辐照剂量为23mrd,速度为50-60米/分。
[0075]在发泡芯线外纵包一层PTFE薄膜,形成纵包芯线,该PTFE薄膜的厚度为
0.02mm (1mm左右外径的发泡芯线)。
[0076]然后在所述纵包芯线外形成所述浸锡编织层,在所述浸锡编织层外通过挤出机形成一护套层。将其制备得到的同轴电缆标记为A1。
[0077]实施例4
[0078]本例大部分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在于,将以耐高温纱布代替PTFE薄膜。将其制备得到的同轴电缆标记为A2。
[0079]实施例5
[0080]本例大部分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在于,将耐高温纤维布替代PTFE薄膜。将其制备得到的同轴电缆标记为A3。
[0081]实施例6
[0082]本例与实施例3大部分相同,区别在于,PTFE薄膜的厚度为0.05mm(2-3mm左右外径的发泡芯线)。将其制备得到的同轴电缆标记为A4。
[0083]实施例7
[0084]本例与实施例4大部分相同,区别在于,PTFE薄膜的厚度为0.lmm(3-5mm左右外径的发泡芯线)。将其制备得到的同轴电缆标记为A5。
[0085]实施例8
[0086]本例与实施例5大部分相同,区别在于,PTFE薄膜的厚度为0.3mm(8-10mm左右外径的发泡芯线)。将其制备得到的同轴电缆标记为A6。
[0087]比较例1
[0088]将1.5重量份TMPTMA和0.5重量份DCP预制成母粒,加入8重量份聚乙烯中,制备得到交联料粒。
[0089]然后将1.5份的成核剂加入100重量份的聚乙烯基料中,配置成发泡料,该聚乙烯基料选用牌号为6944和牌号为1253的电线电缆料按1:1混合而成;成核剂型号为HD101。
[0090]然后将所述发泡料与所述交联料粒混合形成发泡交联混合物;
[0091]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所述发泡交联混合物在物理发泡机上发泡挤出初级绝缘芯线;在所述发泡挤出过程中,注入30MPa的氮气。
[0092]将所述初级绝缘芯线经辐照交联反应,在所述中心导体外成型所述交联后的发泡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形成所谓的发泡芯线。其中,将所述初级绝缘芯线经电子加速器辐照使其发泡聚乙烯绝缘层发生交联时,辐照剂量为23mrd,速度为50-60米/分。
[0093]然后在所述发泡芯线外形成所述浸锡编织层,在所述浸锡编织层外通过挤出机形成一护套层。
[0094]如此即获得本例所说的现有发泡交联聚乙烯同轴电缆,将其标记为B1。
[0095]性能试验
[0096]同时,对上述实施例3-8及比较例1进行性能测试后在剥线的过程中发现,比较例提供的B1的发泡芯线外印痕很深,剥线困难。而本发明提供的A1-A6的发泡芯线则印痕较浅,剥线轻松。
[0097]总言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同轴电缆,一方面,相对于发泡交联聚乙烯绝缘层,该耐高温层的原材料可以采用更便宜的材料,因此其成本相对更低,另一方面,浸锡编织层成为一整体,可进一步防止信号泄露及外界干扰;其机械性能也更好。同时,由于其在发泡绝缘层外设置了承受温度更高的耐高温层,在进行浸锡处理时,编织层刻在绝缘层上的印痕较浅,其剥线更加容易。当用在柔性电缆上时,应用过程中有时需要在柔性电缆中间编织网上直接焊锡,此时其耐高温层的耐温较高,更能承受焊锡的高温。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种新型同轴电缆,可以取代现有成本较高的氟塑料同轴电缆。
[009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中心导体、发泡绝缘层、耐高温层及浸锡编织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浸锡编织层外还设有护套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层包括氟塑料薄膜、耐高温纱布、耐高温纤维布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塑料薄膜为PTFE薄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薄膜的厚度为0.02-0.3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绝缘层为发泡交联聚乙烯绝缘层。7.一种新型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中心导体外成型发泡绝缘层,得到发泡芯线; 步骤S2:在所述发泡芯线外纵包耐高温层,并在所述耐高温层外形成编织层,获得编织芯线; 步骤S3:将所述编织芯线依次通过助焊剂及熔融锡液,获得浸锡编织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1?3重量份的交联引发剂预制成母粒,加入7-9重量份聚乙烯中,制备得到交联料粒; 将1.5-2.0重量份的成核剂加入100重量份的聚乙烯基料中,配置成发泡料; 将所述发泡料与所述交联料粒混合形成发泡交联混合物; 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所述发泡交联混合物在物理发泡机上发泡挤出初级绝缘芯线.将所述初级绝缘芯线经辐照交联反应,在所述中心导体外成型所述交联后的发泡交联聚乙烯绝缘层,获得所述发泡芯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在编织机中,将所述发泡芯线外纵包耐高温层,然后在所述耐高温层外采用铜线编织一层编织层,获得所述编织芯线。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编织芯线外通过挤出机形成一护套层。
【专利摘要】为解决现有将编织芯线经过助焊剂和熔融锡液时,由于锡液温度相对较高,浸锡处理时,编织网印到绝缘芯线上的印痕较深,导致同轴电缆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剥线非常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同轴电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中心导体、发泡绝缘层、耐高温层及浸锡编织层。由于其在发泡绝缘层外设置了承受温度更高的耐高温层,在进行浸锡处理时,编织层刻在绝缘层上的印痕较浅,其剥线更加容易。
【IPC分类】H01B7/29, H01B7/17, H01B13/30, H01B11/18, H01B13/22, H01B13/26
【公开号】CN105304206
【申请号】CN201410241114
【发明人】谢榕辉, 王建华, 陈润锋, 陈树雄, 刘柔葵, 谢洁伟, 林奕群
【申请人】深圳市穗榕同轴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4年5月30日
【公告号】WO2015180544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