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补锂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2908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剥离辊,两个所述第二剥离辊之间能够定间距,所述第二极片剥离装置能够沿平行于两个所述第一剥离辊的轴线的方向转动。
[0050]优选地,还包括补锂极片收卷装置,
[0051]所述补锂极片收卷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极片剥离装置的下游。优选地,还包括极片收卷冷却装置,所述极片收卷冷却装置包裹所述补锂极片收卷装置。
[0052]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53]本申请所提供的极片补锂方法及系统通过采用基材,一方面增强了锂带的强度,另一方面也在锂带与复合装置之间形成阻隔,使锂带在输送过程中不会与复合装置直接接触,因此避免了锂带在生产过程中被扯断或夹断。
[005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5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极片补锂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5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极片补锂辊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复合锂带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定间距锂带抚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弹性间距锂带抚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6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61]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坏品贴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6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63]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中所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的极片补锂系统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0064]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补锂系统,包括第一复合锂带输送装置
10、第二复合锂带输送装置10’、极片放卷装置11、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第一极片剥离装置
13、第二极片剥离装置13’、第一基材收卷装置14、第三基材收卷装置14’、外观检测装置15、坏品贴标装置16、极片收卷冷却装置17、补锂极片收卷装置18以及收卷温度监控装置19。其中,第一复合锂带输送装置10、第二复合锂带输送装置10’以及极片放卷装置11均设置在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的上游。
[0065]第一复合锂带输送装置10用于复合形成包含第一锂带30以及第一基材31的第一复合锂带33,并向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进行输送。第一复合锂带输送装置10具体包括第一锂带放卷棍100、第一基材放卷棍101、第二基材放卷棍102、第一复合棍组103以及第二基材收卷棍104。第一锂带放卷棍100用于放卷第一锂带30,第一基材放卷棍101用于放卷第一基材31,而第二基材放卷棍102则用于放卷第二基材32。第一锂带放卷棍100、第一基材放卷棍101以及第二基材放卷棍102均位于第一复合棍组103的上游,从而使第一锂带30、第一基材31以及第二基材32能够在放卷后进入第一复合辊组103内进行复合,形成第一复合带。在进入第一复合辊组103之前,第一基材31、第一锂带30以及第二基材32依次层叠设置,从而使第一锂带30位于第一基材31与第二基材32之间,在进行复合辊压时,由于第一锂带30两侧的第一基材31以及第二基材32的保护阻隔,可以避免第一锂带30与第一复合辊组103直接接触而被夹断。在复合完成后,第二基材32已经完成保护作用,因此将第二基材收卷辊104设置在第一复合辊组103的下游,剥离并收卷第一复合带中的第二基材32,使得剩余的第一锂带30与第一基材31形成第一复合锂带33。
[0066]同样的,第二复合锂带输送装置10’用于复合形成包含第二锂带30’以及第三基材31’的第二复合锂带33’,并向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进行输送。第二复合锂带输送装置10’具体包括第二锂带放卷辊100’、第三基材放卷辊101’、第四基材放卷辊102’、第二复合辊组103’以及第四基材收卷辊104’。第二锂带放卷辊100’用于放卷第二锂带30’,第三基材放卷辊101’用于放卷第三基材31’,而第四基材放卷辊102’则用于放卷第四基材32’。第二锂带放卷辊100’、第三基材放卷辊101’以及第四基材放卷辊102’均位于第二复合辊组103’的上游,从而使第二锂带30’、第三基材31’以及第四基材32’能够在放卷后进入第一复合辊组103内进行复合,形成第二复合带。在进入第二复合辊组103’之前,第三基材31’、第二锂带30’以及第四基材32’依次层叠设置,从而使第二锂带30’位于第三基材31’与第四基材32’之间,在进行复合辊压时,由于第二锂带30’两侧的第三基材31’以及第四基材32’的保护阻隔,可以避免第二锂带30 ’与第一复合辊组103直接接触而被夹断。在复合完成后,第四基材32’也已经完成保护作用,因此将第四基材收卷辊104’设置在第二复合辊组103’的下游,剥离并收卷第四复合带中的第四基材32’,使得剩余的第二锂带30’与第三基材31’形成第二复合锂带33’。
[0067]第一复合辊组103以及第二复合辊组103’上均可设置控温装置对辊组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便调整第一锂带30以及第二锂带30’在复合时的温度。控温装置可以采用风冷、油冷及水冷等方式。
[0068]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压辊,两个压辊之间能够固定间距。所生成的第一复合锂带33以及第二复合锂带33’会输送至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的两个压辊之间。与此同时,极片放卷装置11用于放卷待补锂极片20,而放卷后的待补锂极片20也需会输送至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的两个压辊之间。在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内第一复合锂带33、第二复合锂带33’以及待补锂极片20会被棍压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补锂复合极片21。复合过程中,第一复合锂带33中的第一锂片30以及第二复合锂带33’中的第二锂片30’均朝向补锂极片20,而第一基材31以及第三基材31’分别位于远离待补锂极片20的两侧,并在待补锂极片20与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之间形成阻隔,以防止补锂复合过程中发生扯断或夹断等情况。同样的,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上也可设置控温装置对辊组的温度进行调节。
[006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复合锂带输送装置10以及第二复合锂带输送装置10’便能够同时对待补锂极片20的两侧进行补锂。如果只需要对待补锂极片20的一侧进行补锂,则仅需要单独设置一个第一复合锂带输送装置10便可实现。
[0070]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两卷待补锂极片20的衔接处,待补锂极片20的厚度可能突然增大,又或者待补锂极片20的某一部分不需要进行补锂,因此,这种特殊部分在通过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时便不需要,或者要求不进行辊压复合。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极片补锂辊压装置12还包括间距调节结构,同时两个压辊分别为固定压辊121以及调节压辊122。其中,固定压辊121的位置固定不变,仅能够沿周向进行转动,而调节压辊122除了能够沿周向转动之外,其位置还可以进行调整,而间距调节结构便设置在调节压辊122背离固定压辊121的一侧,用于调节调节压辊122的位置,以使固定压辊121与调节压辊122之间的间距增大或缩小,以满足不同的工况需要。
[0071]如图2所示,间距调节结构包括转动电机123、丝杆124以及螺纹套筒125,螺纹套筒125与调节压辊122的辊座固定连接,且螺纹套筒125的轴线与固定压辊121以及调节压辊122的中心连线平行,丝杆124与螺纹套筒125螺纹连接,转动电机123的输出端与丝杆124共轴连接,且能够带动丝杆124旋转。这样,当丝杆124旋转时,便可通过与螺纹套筒125的螺纹配合将转动转化为沿轴线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螺纹套筒125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