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752364阅读:来源:国知局
432重叠,另一部分仅与第一导电片431重叠。导电件43依图15的缠绕方向R缠绕被隔绝片42包覆的导磁芯41。
[0100]如图16所示,导电件43缠绕导磁芯41,而使得第一导电片431、第二导电片432及第三导电片433环绕导磁芯41。导电件43于缠绕导磁芯41的过程中,会堆栈于导电件43自身先前已缠绕于导磁芯41的部分。因此,至少部分的第二导电片432及至少部分的第三导电片433会夹设于第一导电片431的相异二段。
[0101]由于第一导电片431、第二导电片432及第三导电片433具有相异长度,故第一导电片431环绕导磁芯41的圈数、第二导电片432环绕导磁芯41的圈数及第三导电片433环绕导磁芯41的圈数相异。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431环绕导磁芯41的总圈数为六圈,第二导电片432环绕导磁芯41的总圈数三圈,第三导电片433环绕导磁芯41的总圈数二圈,但不限于此。使用者能够依照所需要的圈数比例调整第一导电片431、第二导电片432及第三导电片433的长度。
[0102]详言之,如图15及图16所示的本实施例中,导电件43可分为五段。第一段Pl仅含有第一导电片431的部分。第二段P2含有第二导电片432及第一导电片431重叠的部分。第三段P3含有第三导电片433、第二导电片432及第一导电片431重叠的部分。第四段P4含有第三导电片433及第一导电片431重叠的部分。第五段P5亦仅含有第一导电片431的部分。
[0103]导电件43的第一段Pl能先缠绕导磁芯41 一又二分之一圈,而令第一导电片431能先环绕导磁芯41 一又二分之一圈。接着,导电件43的第二段P2能缠绕导磁芯41 二圈。此时,第二导电片432及第一导电片431交错地环绕导磁芯41。S卩,第二导电片432会先环绕导磁芯41 一圈,第一导电片431再环绕导磁芯41 一圈,第二导电片432再次环绕导磁芯41 一圈,第一导电片431接着再环绕导磁芯41 一圈。
[0104]再接下来,导电件43的第三段P3会再缠绕导磁芯41 一圈。此时,第三导电片433、第二导电片432及第一导电片431会交错地环绕导磁芯41。S卩,第三导电片433会先环绕导磁芯41 一圈,第二导电片432再环绕导磁芯41 一圈,又令第一导电片431环绕导磁芯41一圈。
[0105]接着,导电件43之第四段P4能缠绕导磁芯41 一圈。此时,第三导电片433及第一导电片431交错地环绕导磁芯41。S卩,第三导电片433会先环绕导磁芯41 一圈,第一导电片431再环绕导磁芯41 一圈。之后,导电件43的第五段P5会再缠绕导磁芯41 二分之一圈,而令第一导电片431再环绕导磁芯41 二分之一圈。
[0106]于本实施例中,从导磁芯41向外的导电件43的分布,为一又二分之一圈的第一导电片431,一圈的第二导电片432,一圈的第一导电片431,一圈的第二导电片432,一圈的第一导电片431,一圈的第三导电片433,一圈的第二导电片432,一圈的第一导电片431,一圈的第三导电片433,及一又二分之一圈的第一导电片431。
[0107]因此,于导电件43缠绕导磁芯41时,第二导电片432及第三导电片433交错于第一导电片431所造成的圈数的内部。藉此,能够提升第一导电片431及第二导电片432的交错程度,降低第一导电片431及第二导电片432的漏电感,且提升二者的耦合度。而且,还能够提升第一导电片431及第三导电片433的交错程度,降低第一导电片431及第三导电片433的漏电感,且提升二者的耦合度。
[0108]于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电片431的圈数是第二导电片432的圈数的二倍,故第一导电片431的两端的电压约为第二导电片432的两端的电压的二倍。由于第一导电片431的圈数是第三导电片433的圈数的三倍,故第一导电片431的两端的电压约为第三导电片433的两端的电压的三倍。由于第二导电片432的圈数是第三导电片433的圈数的一又二分之一倍,故第二导电片432的两端的电压约为第三导电片433的两端的电压的一又二分之一倍。
[0109]当使用者要使用图16所示的变压器4时,若是要从高电压降至低电压,则能从圈数较多的第一导电片431的两端输入高电压。再根据所需要的低电压的大小,可从圈数较少的第二导电片432或第三导电片433切换选择而得到低电压。其中,由于第二导电片432的圈数较第三导电片433的圈数多,故第二导电片432的两端所得到的电压会比第三导电片433的两端所得到的电压高。
[0110]若是要从低电压升至高电压,则从圈数较少的第二导电片432或第三导电片433输入低电压,便可从圈数较多的第一导电片431的两端得到高电压。由于第二导电片432的圈数较第三导电片433的圈数多,故从第二导电片432的两端或第三导电片433的两端输入相同电压,前者从第一导电片431的两端所得到的电压会低于后者从第一导电片431的两端所得到的电压。
[0111]请参照图17及图18,是图16的变压器4的其它侧视分解示意图。当导电件43从被隔绝片42包覆的导磁芯41转开时,图17及图18分别显示出其它种有别于图15中的导电件43的编排方式,但同样能够形成图16的变压器4。
[0112]如图17所示,第二导电片432的第二外表面432b朝向第一导电片431的第一内表面431a,第三导电片433的第三内表面433a朝向第一导电片431的第一外表面431b。相较于图15,图17中的第三导电片433的位置更接近于导电件43中较先缠绕导磁芯41的一端。导电件43也能够依图17的缠绕方向R缠绕被隔绝片42包覆的导磁芯41。
[0113]如图18所示,第二导电片432的第二内表面432a及第三导电片433的第三内表面433a皆朝向第一导电片431的第一外表面431b。相较于图15,图18中的第二导电片432的位置更接近于导电件43中较先缠绕导磁芯41的一端,图18中的第三导电片433的位置更接近于导电件43中较先缠绕导磁芯41的一端。导电件43也能够依图18的缠绕方向R缠绕被隔绝片42包覆的导磁芯41。
[011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变压器,能够由导电件的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相互堆栈再缠绕于导磁芯的结构,使得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之间空隙较小,以增加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的耦合程度,而能进一步降低漏电感所造成的电压转换效率问题,且令变压器在使用上更接近理想特性。此外,在高频开关截止时,降低漏电感还可以让突波电压变得较小。再者,通过导电件中的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及第三导电片相互堆栈再缠绕于导磁芯的结构,故于不同的变压需求时能够切换不同导电片而取得不同的电压。
[0115]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主权项】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磁芯;以及 一导电件,包括相互堆栈且彼此电性绝缘的一第一导电片及一第二导电片; 其中,该导电件缠绕该导磁芯,以令该第一导电片环绕该导磁芯的圈数为一圈以上且该第二导电片环绕该导磁芯的圈数为一圈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件缠绕该导磁芯,以令该第二导电片的至少其中一段的相对二面夹设于该第一导电片的相异二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件还包括一第一绝缘膜及一第二绝缘膜,该第一导电片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二导电片具有相对的一第二内表面及一第二外表面,该第一内表面及该第二内表面朝向该导磁芯,该第一绝缘膜贴附于该第一外表面,该第二绝缘膜贴附于该第二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绝缘膜还包覆于该第一导电片的相对二侧缘,该第二绝缘膜还包覆于该第二导电片的相对二侧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件还包括堆栈于该第一导电片且电性绝缘于该第一导电片及该第二导电片的一第三导电片,该导电件缠绕该导磁芯,以令该第三导电片环绕该导磁芯的圈数为一圈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件还包括一第一绝缘膜、一第二绝缘膜及一第三绝缘膜,该第一导电片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二导电片具有相对的一第二内表面及一第二外表面,该第三导电片具有相对的一第三内表面及一第三外表面,该第一内表面、该第二内表面及该第三内表面朝向该导磁芯,该第一绝缘膜贴附于该第一外表面,该第二绝缘膜贴附于该第二外表面,该第三绝缘膜贴附于该第三外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绝缘膜还包覆于该第一导电片的相对二侧缘,该第二绝缘膜还包覆于该第二导电片的相对二侧缘,该第三绝缘膜还包覆于该第三导电片的相对二侧缘。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导电片与该第二导电片沿该导电件的一长度方向排列,该导电件缠绕该导磁芯,以令该第三导电片的至少其中一段的相对二面夹设于该第一导电片的相异二段。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导电片还堆栈于该第二导电片,该导电件缠绕该导磁芯,以令至少部分的该第二导电片及至少部分的该第三导电片夹设于该第一导电片的相异二段。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隔绝片,其介于该导磁芯及该导电件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压器,包括一导磁芯及一导电件,导电件包括相互堆栈且彼此电性绝缘的一第一导电片及一第二导电片,导电件缠绕导磁芯,以令第一导电片环绕导磁芯的圈数为一圈以上且第二导电片环绕导磁芯的圈数为一圈以上。
【IPC分类】H01F27/32, H01F27/28
【公开号】CN105513761
【申请号】CN201410545395
【发明人】吴冠宏, 吴健铭, 简宏谚
【申请人】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6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