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喷嘴纳流离子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174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喷嘴纳流离子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迀移谱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喷嘴纳流离子源。
【背景技术】
[0002]离子迀移谱(IMS)也称为离子淌度谱,是一种新型气相分离和检测技术。在离子迀移谱技术的研宄和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传统的离子迀移谱、气路开放式离子迀移谱和场离子谱等多种不同的技术。
[0003]传统离子迀移谱的电离源有很多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电喷雾电离源。样品在流动相的携带下进入离子源,经加热雾化成更小的带电液滴,带电液滴在去溶剂化过程中形成样品离子,相应的正离子或负离子就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在迀移管(或漂移管)内向离子栅漂移。根据离子在均匀电场中漂移时间的差别来进行离子的分离定性。
[0004]但是,其离子源部分主要是由一根毛细管组成,样品和喷雾溶剂进入离子源后,离子化效率低,对灵敏度的影响较大。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全新的离子源,来提高灵敏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函需解决的冋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喷嘴纳流离子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纳流离子源,具有多条窄径毛细管,使样品和喷雾溶剂在进入离子源时形成多股细流,能较好的使其雾化,并提高离子化效率,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包括:
[0009]第一聚拢部件与第二聚拢部件;
[0010]多根毛细管依次被第一聚拢部件和第二聚拢部件聚拢后与聚拢管相连通,聚拢管的另一端与两通管相连通;
[0011]其中,位于同一水平截面上的相邻的毛细管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聚拢管为PEEK接头。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聚拢部件和第二聚拢部件均为圆环状硬纸壳。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聚拢部件和第二聚拢部件均为正五角形硬纸壳。
[0015]优选的,所述毛细管为32根,32根毛细管匀贯穿于第一聚拢部件和第二聚拢部件。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流动相流经两通管后,流入多根毛细管中,分流成多股,
[0017]在离子源处加热后变成更细小的带电液滴,进一步雾化转变为气态离子,离子化效率更好,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灵敏度。【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聚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两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后对甘草酸分析灵敏度的对比图;
[0024]其中:1、第一聚拢部件,2、第二聚拢部件,3、毛细管,4、聚拢处,5、聚拢管,6、两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一种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其结构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包括:
[0027]第一聚拢部件I与第二聚拢部件2 ;
[0028]多根毛细管3依次被第一聚拢部件I和第二聚拢部件2聚拢后与聚拢管5相连通,聚拢处4需要进行密封处理,聚拢管5的另一端通过接头与两通管6相连接;
[0029]其中,位于同一水平截面上的相邻的毛细管3之间的距离相同。
[0030]所述聚拢管5为PEEK接头。
[0031]所述第一聚拢部件I和第二聚拢部件2均为圆环状硬纸壳,毛细管3均匀设置在第一聚拢部件I内部,被第一聚拢部件I向内聚拢,第一聚拢部件I下方为第二聚拢部件2,毛细管3又被第二聚拢部件2聚拢后,与聚拢管5相连通,聚拢处4需要进行密封处理。
[0032]较佳的选择为,所述毛细管3为至少为5根,最优可达32根。
[0033]毛细管3可选择窄径毛细管,毛细管3的尖端以HF腐蚀去掉涂层,长度为2cm左右,以达到进入离子迀移谱入口的合适尺寸。
[0034]在应用过程中,从流动相管路流出的约0.05mL/min的流动相,经过两通管6后,再经过多根毛细管3分成多股流体,在离子源处加热后变成更细小的带电液滴,进一步雾化转变为气态离子,离子化效率更好,则检验灵敏度就会更高。
[0035]图5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后对甘草酸分析灵敏度的对比图,横轴为浓度,纵轴为响应信号。图中:斜率较高的线为采用了本方案的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后的灵敏度检验结果,斜率较低的线为传统的单通道纳流离子源的灵敏度检验结果。由两条线对比可明显看出,本方案的多喷嘴纳流离子源的效果更好。
[0036]实施例2:—种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其结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当中,所述第一聚拢部件I和第二聚拢部件2均为五边形硬纸壳,多根毛细管3均匀贯穿于第一聚拢部件I和第二聚拢部件2。
[0037]上述实施例当中,虽然对毛细管的具体数量进行了限定,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仅对毛细管的数量进行改变来达到更好技术效果之目的,应当视为落入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主权项】
1.一种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聚拢部件与第二聚拢部件; 多根毛细管依次被第一聚拢部件和第二聚拢部件聚拢后与聚拢管相连通,聚拢管的另一端与两通管相连接; 其中,位于同一水平截面上的相邻的毛细管之间的距离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拢管为PEEK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拢部件和第二聚拢部件均为圆环状硬纸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拢部件和第二聚拢部件均为五边形硬纸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至少为5根,毛细管均贯穿于第一聚拢部件和第二聚拢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为32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喷嘴纳流离子源,包括:第一聚拢部件与第二聚拢部件;多根毛细管依次被第一聚拢部件和第二聚拢部件聚拢后与聚拢管相连通,聚拢管的另一端与两通管相连接;其中,位于同一水平截面上的相邻的毛细管之间的距离相同。采用本装置进行检验时,流动相流经两通管后,流入多根毛细管中,分流成多股,在离子源处加热后变成更细小的带电液滴,进一步雾化转变为气态离子,离子化效率更好,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IPC分类】H01J49-10, H01J49-04
【公开号】CN204289367
【申请号】CN201420859388
【发明人】卢亚玲, 刘文杰, 孟庆艳, 李国柱, 白坤, 沈红玲
【申请人】塔里木大学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