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8172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计算机和通信行业的发展,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已广泛应用,其主要用于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其优点是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传输速度快和独立供电,USB接口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到USB 3.1,但目前的USB接口多为单接口,无法同时接入多个外部设备,无法同时很好兼容USB2.0和USB3.1的标准,使得外部设备无法很好与计算机或通信设备连接、通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可同时支持多种接入标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其包括:
[0005]外壳、后盖和底座后塞,所述后盖和所述底座后塞分别扣合于所述外壳后部和底部构成具有一面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开口,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端子和/或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五个针脚,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四个针脚。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包括平行设置的舌片胶体和/或中夹片胶体、与所述舌片胶体垂直的后盖胶体,所述中夹片胶体扣接于所述舌片胶体上部,所述后盖胶体固定连接于所述舌片胶体后部,所述第一端子固定设置于所述舌片胶体和后盖胶体内且第一端子前端外露于所述舌片胶体,所述第二端子嵌设于所述舌片胶体和后盖胶体的表面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舌片胶体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中夹片胶体上部设置有滑轨,所述舌片胶体的滑块可滑动扣合于所述中夹片胶体的滑轨上。
[0008]进一步地,底座后塞与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的后盖胶体的顶部平齐抵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后塞具有多个针孔,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的后端穿过针孔并外露于所述底座后塞,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外露于所述底座后塞的长度相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前部、后部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卡扣机构,所述后盖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卡扣机构匹配的第一卡孔,所述卡扣机构可扣合于所述第一卡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机构为三边与外壳的外壁断开且一边与外壳的外壁连接的卡片,所述卡片外翘于所述外壳的外壁。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夹片胶体外部套设有中夹片五金件,所述中夹片五金件两侧设置有第二卡孔,所述外壳前部的卡片扣合于所述第二卡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的舌片胶体设置为相同颜色、材质或设置为不同颜色、材质。
[0014]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可同时支持多种接入标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的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的舌片胶体底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的中夹片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持多标准的USB连接器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0023]外壳10、后盖20和底座后塞30,所述后盖20和所述底座后塞30分别扣合于所述外壳10后部和底部构成具有一面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四个USB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 51、第二接口 52、第三接口 53和第四接口 54,所述第一接口 51、第二接口 52、第三接口 53和第四接口 54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开口,所述第一接口 51、第二接口 52、第三接口 53和第四接口 5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端子501和/或第二端子502,所述第一端子501具有五个针脚,所述第二端子502具有四个针脚,具体来说,第二端子502的四个针脚的规格符合USB2.0规范,第一端子501和第二端子502共九个针脚的规格符合USB3.1d规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调整四个USB接口的端子规格,可满足兼容USB2.0和USB3.0的规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 51、第二接口 52、第三接口 53和第四接口 54都同时设置了第一端子501和第二端子502,当然,四个接口之间也可采用不同规范的组合,本实施例中不予累赘描述。
[0024]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接口 51、第二接口 52、第三接口 53和第四接口 54分别包括平行设置的舌片胶体503和/或中夹片胶体504、与所述舌片胶体503垂直的后盖胶体505,所述中夹片胶体503扣接于所述舌片胶体504上部,所述后盖胶体505固定连接于所述舌片胶体503后部,其中,中夹片胶体504的作用是将上下两个接口间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 51、第二接口 52和第三接口 53设置有中夹片胶体504,而位于最上层的第四接口54则未设置中夹片胶体504,所述第一端子501固定设置于所述舌片胶体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