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单体电池拆卸的电池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6728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单体电池拆卸的电池组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支架,尤其是一种可方便地进行单体电池拆卸的电池组支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生产技术的日益完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在不断更新改进。由于单体锂离子电池电压低、容量小,在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大巴、光伏储能等大型用电项目时,需要组成高电压、大容量的电池组,此时就需要将单体锂离子电池进tx串并联。
[0003]在现有的单体方形锂离子电池组装工艺中,由于没有专门的组装装置,一般采用将多个锂离子电池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用捆带或胶带等捆扎固定。
[000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电池组装后不易拆除;多个锂离子电池紧密结合使得相邻单体锂离子电池间没有缝隙,内部热量难以散出,从而使得整个电池组内部的电池衰减严重,最终整个电池组的电性能失效;在多个单体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时需要焊接,有的还需要铜排、镍带等连接,并需要数据线与BMS (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就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布线,而现有技术采用捆带或胶带等捆扎固定也不能解决布线空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便单体电池拆卸的电池组支架,单体电池可轻松组装固定成电池组且单体电池易拆卸,同时电池组内部热量能及时散出,实现有效散热。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方便单体电池拆卸的电池组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由绝缘材料制作的支架组,所述支架组包括一个上支架和一个下支架,相邻支架组卡装为一体,单体电池夹设在各支架组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所述上支架具有与单体电池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容置槽,且所述上容置槽的槽底具有通孔,单体电池的上端嵌入所述上容置槽中且其极耳由所述通孔伸出,所述下支架具有与单体电池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容置槽,单体电池的下端嵌入所述下容置槽中。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相邻所述支架组前后并列卡装为一体。
[0008]所述支架组包括多列,相邻列的支架组左右并排卡装为一体。
[0009]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均为矩形条状,所述上支架的前侧面上设有由上而下贯通的卡槽,后侧面上对应设有卡柱,右侧面上设有由上而下贯通的卡槽,左侧面上对应设有卡槽,相邻上支架进行卡装的卡槽和卡柱相适配;所述下支架的前侧面上设有由上而下贯通的卡槽,后侧面上对应设有卡柱,右侧面上设有由上而下贯通的卡槽,左侧面上对应设有卡柱,相邻下支架进行卡装的卡槽和卡柱相适配。
[0010]所述上支架的卡柱为楔形柱,所述下支架的卡柱为楔形柱。
[0011]所述上支架前侧面上的卡槽和后侧面上的卡柱高度均高出电池组布线空间5-50mmo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电池组支架将单体电池组装成电池组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3]1、单体电池的上端、下端对应嵌入各支架组的上、下支架的容置槽内,然后将相邻支架组卡装为一体,即可实现电池组的固定,大大提高了电池组的生产效率;
[0014]2、尤为重要的是,卡装结构易于拆卸,当某个单体电池出现问题时能够很方便地拆卸下来,且不影响其他锂离子电池的使用;
[0015]3、相邻电池单体不再接触而是由支架组卡装连接,则相邻单体电池之间能留有一定空隙,使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热量也能及时散发出去,保证电池组整体有效充分散热,避免其电性能受到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方便单体电池拆卸的电池组支架组装成的电池组的正视图;
[0018]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0019]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支架的正视图;
[0021]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支架的正视图;
[0023]图7为图6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参照图1至图3,采用本实施例电池组支架将单体电池组装成电池单体可拆卸的电池组,其中,本实施例电池组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由绝缘材料制作的支架组10,支架组10包括一个上支架11和一个下支架12,相邻支架组10卡装为一体,单体电池20夹设在各支架组10的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之间。具体地,上支架11具有与单体电池20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容置槽111,且上容置槽111的槽底具有通孔112,单体电池20的上端嵌入上容置槽111中且其极耳21由通孔112伸出以便于单体电池20之间的串并联接线,下支架12具有与单体电池20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容置槽121,单体电池20的下端嵌入下容置槽121中。
[0026]其中,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可选用ABS树脂、聚丙烯材料或聚碳酸酯材料制作,保证支架组10的绝缘性,避免影响电池组的电性能,同时为兼顾成本,优选用ABS树脂制作。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的厚度范围为0.5-5mm,为能提高支架强度,其厚度优选为l-3mm。上容置槽111和下容置槽121的作用除分别用于嵌装单体电池20的上端和下端外,还能对单体电池20起到上下限位的作用,防止其上下窜动,上容置槽111的槽底上的通孔112用于单体电池20极耳21的伸出,同时具有散热功能,下容置槽121上也可以设置通孔126,但其作用仅在于提高散热性能。
[0027]采用本实施例电池组支架,单体电池20的上端嵌入上支架11的上容置槽111内,下端嵌入下支架12的下容置槽121内,然后将相邻支架组10卡装为一体,即可实现电池组的固定,大大提高了电池组的生产效率;卡装结构易于拆卸,当某个单体电池20出现问题时能够很方便地拆卸下来,且不影响其他锂离子电池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