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张力缓冲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7869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隔膜张力缓冲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隔膜张力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电芯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膜张力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电芯叠片机的隔膜放料装置,电芯隔膜的张力是不受控制的,浮动辊 直接装在导轨上,静止状态时隔膜上的张力就是浮动辊的重力。当隔膜被拉动时,随着隔膜 被拉动的速度变化,隔膜会把浮动辊拉起或放下,这样隔膜上的张力就会从零到浮动辊重 力的几倍不停地变化,叠片速度加快时甚至会将隔膜扯断。这样不断变化的张力对隔膜的 损坏很大,从而无法提尚置片电芯的制备效率。
[0003]从上述可知,传统的隔膜放料装置的缺点如下:
[0004] 1、隔膜被拉动的过程中,隔膜的张力不均匀,影响电芯的产品质量;
[0005]2、不断变化的张力可能会将隔膜扯断,从而进一步降低电芯的制备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膜张力缓冲装 置,其具有两级缓冲结构,可以解决隔膜张力变化过大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隔膜张力缓 冲装置运动部分惯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电芯的产品质量,而且提高了电芯的制备效率。
[0007]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种隔膜张力缓冲装置,用于使隔膜保持均匀的张力,包括:一级缓冲组件和与所 述一级缓冲组件连接的二级缓冲组件,所述隔膜穿设于所述二级缓冲组件;所述一级缓冲 组件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控制棒;所述二级缓冲组件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 组件包括控制箱;所述一级缓冲组件和二级缓冲组件通过所述控制棒插设于所述控制箱中 进行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张力缓冲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 一级缓冲组件和二级缓冲组件配合,吸收隔膜高速运动带来的冲击,保持隔膜的张力稳定; 同时,因为一级缓冲组件和二级缓冲组件是分离设置,仅通过控制棒和控制箱连接,因此减 轻了二级缓冲组件的运动惯量,使隔膜的张力进一步保持稳定均匀。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隔膜张力缓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包括一级缓冲组件和二 级缓冲组件;
[0011] 图2是图1所述一级缓冲组件和隔膜的立体示意图;
[0012] 图3是图1所述二级缓冲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3] 图4是图3所述二级缓冲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0014]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5]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 请参阅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张力缓冲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隔膜张力 缓冲装置1〇〇用于使隔膜1在被拉动时,控制隔膜1的张力,使隔膜1保持均匀的张力。
[0019] 隔膜张力缓冲装置1包括一级缓冲组件20和二级缓冲组件30。一级缓冲组件20 与二级缓冲组件30连接,隔膜1穿设于二级缓冲组件30中。一级缓冲组件20可以沿图1 中的X方向前后移动,同时一级缓冲组件20可以驱动二级缓冲组件30随着一级缓冲组件 20 -起沿X方向前后移动,从而二级缓冲组件30可以带动隔膜1沿X方向移动。
[0020] 请参阅2,展示了一级缓冲组件20和隔膜1的立体示意图。一级缓冲组件20包 括驱动组件21和感应组件22,其中驱动组件21用于与二级缓冲组件30连接,以驱动二级 缓冲组件30 ;感应组件22用于感应二级缓冲组件30被驱动的距离并反馈给一级缓冲组件 20,使一级缓冲组件20可以实时调节驱动二级缓冲组件30的时间,从而控制隔膜1的张力 均匀。
[0021] 驱动组件21包括电机211、固定板212、丝杆213、丝杆螺母214、连接板215和连 接元件216。
[0022] 其中,电机21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12上,丝杆213穿过固定板212与电机211连 接,丝杆螺母214套设于丝杆213上,连接板215与丝杆螺母214固定连接,连接元件216 固定设置于连接板215的一侧。连接元件216用于使一级缓冲组件20和二级缓冲组件30 连接。
[0023] 连接元件216包括连接座2161和控制棒2162。连接座2161的一面设置有一个盲 孔(图未示),所述盲孔内部设置有一弹簧,控制棒2162插入所述盲孔中且压紧所述弹簧, 并通过所述弹簧与连接座2161连接。控制棒2162用于与二级缓冲组件30进行连接。
[0024] 电机211可以驱动丝杆216旋转,丝杆216旋转带动丝杆螺母215沿图1中的X 方向运动,丝杆螺母215带动连接板215和连接元件216 -起沿X方向运动,进而连接元件 216带动二级缓冲组件30沿X方向运动。
[0025] 感应组件22包括第一导轨副221、传感器安装板222、至少二个限位传感器223和 限位传感器片224。
[0026] 其中,第一导轨副221的滑块与驱动组件21的连接板215固定连接;传感器安装 板222固定安装在第一导轨副221的导轨上;至少二个限位传感器223分布安装于传感器 安装板222上;限位传感器片224固定安装于驱动组件21的连接板215的一侧,使得限位 传感器片224可以在至少二个限位传感器223之间移动。
[0027] 当电机211驱动连接板215沿X方向移动时,连接板215因为与第一导轨副221 的滑块连接,所以连接板215带动限位传感器片224在至少二个限位传感器223之间移动。 并可以通过限位传感器223感应到的信号反馈控制电机211的启动和停止,从而控制隔膜 1的张力均衡。
[0028]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限位传感器223为三个,均匀分布设置于传感器安装板222 上。可以理解,限位传感器223还可以为二个、四个等数量,只需要限位传感器223可以达 到设定的感应功能即可。
[0029]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导轨和滑块组合的滑动副,也可以采取其他形 式的滑动副。
[0030]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板215为L形状板,其L形的一端与丝杆螺母214固定连接, 其L形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纠偏传感器安装板217,用于安装纠偏传感器(图未示)。可以理 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纠偏传感器安装板217为"凹"形状,使安装隔膜1时,隔膜1能够 穿过纠偏传感器,当隔膜1沿图1中Y方向发生偏移时,纠偏传感器可以发出感应指示。
[0031] 请参阅图3,展示了二级缓冲组件30的立体示意图。二级缓冲组件30包括连接组 件31和隔膜控制组件32。其中连接组件31用于与一级缓冲组件20连接,隔膜控制组件 32用于使隔膜1穿过,并控制隔膜1的运动。
[0032] 连接组件31包括第一连接板311、第二导轨副312、第二连接板313、第三导轨副 314和控制箱315。
[0033] 第二导轨副312的导轨与第一连接板3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13与第二导轨 副312的滑块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连接板313可以相对第一连接板311沿图1所示的X方 向移动;第三导轨副314的导轨与第二连接板313固定连接;控制箱315固定设置于第二连 接板313上,且与第三导轨副314相对设置。控制箱315用与与一级缓冲组件20中的控制 棒2162配合,使一级缓冲组件20和二级缓冲组件30连接。
[0034] 请同时参阅图4,展示了二级缓冲组件30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0035] 控制箱315包括箱体3151、弹簧3152和挡板3153。其中箱体3151为中空矩形结 构,箱体3151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板313上。
[0036] 挡板3153包括第一挡板3154和第二挡板3155,第一挡板3154和第二挡板3155 配合形成一个小孔,与一级缓冲组件20中的控制棒2162的形状相适配,以供控制棒2162 插入。
[0037] 本实施方式中,弹簧3152的数量为4个,其中2个设置于箱体3151与第一挡板 3154之间,另外2个相对地设置于箱体3151与第二挡板3155之间,以使弹簧3152的弹力 将第一挡板3154和第二挡板3155压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弹簧3152的数量也可以为 其他数量,如2个,1个设置于箱体3151与第一挡板3154之间,另外1个相对地设置于箱 体3151与第二挡板3155之间,只要这2个弹簧能够将第一挡板3154和第二挡板3155稳 定的压合即可。同样可以理解,弹簧3152的数量也可以为6个等数量。
[0038] 控制棒2162插入第一挡板3154和第二挡板3155之间后,当控制棒2162推动第一 挡板3154沿图1中X方向移动时,弹簧3152的弹力使第二挡板3155跟随着第一挡板3154 沿同样方向移动,并且弹簧3152的弹力使第一挡板3154和第二挡板3155对控制棒2162 保持稳定的压力,使控制棒2162不易脱离挡板3153。
[0039] 隔膜控制组件32包括气缸321、第三连接板322、辊轴323和导向辊324。
[0040] 其中,气缸321与第二连接板313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322与气缸321的输出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