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4041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无线通信电子设备中需要同时进行多个不同频段通信。例如双频无线路由器可以工作在2.4GHz和5.0GHz两个频段。采用双频通信可以减少与无线设备之间的干扰,从而改善无线网络的稳定性。现有的无线通信电子设备一般采用两根射频天线分别用于不同的频段。
[0003]另一方面,多输入多输出(MHTO)技术利用多根天线发送和接收信号,在无线通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MMO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段利用效率,从而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无线通信电子设备一般采用多根射频天线分别用于不同的通道。
[0004]在无线通信电子设备中希望结合双频技术和MMO技术的优点。然而,为了满足二者的需求,天线装置必须包括数量众多的天线。各个天线间的隔离度必然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市场上小的WIFI MHTO天线大部分都是采用增加隔离金属板来提高天线间的隔离度。天线装置中采用的天线数量以及隔离金属板的使用均妨碍了天线装置的小型化。
[0005]无线通信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是主流趋势,其中使用的天线装置也应该是小型化的。现有的天线装置仅仅通过天线数量的增加不能满足天线装置小型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结合双频技术和M頂O技术的天线装置。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反射板、位于所述反射板上方且垂直的第一至第四辐射天线,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辐射天线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至第四辐射天线中相邻的任意两个辐射天线相互垂直,以使相邻的两个辐射天线之间互为交叉极化。
[0008]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至第四辐射天线中,每一个辐射天线均包括第一介质基板、垂直贯穿所述第一介质基板的辐射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基板上且结构相同的第一至第三引向器,其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引向器包括第一引向器、第二引向器和第三引向器。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至第三引向器均平行于所述辐射结构所在的平面,且所述第一至第三引向器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基板上并远离所述第一介质基板被贯穿的部位。
[0010]优选地,每一个辐射天线中的所述辐射结构均包括第二介质基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相对两侧表面上的辐射体和接地部。
[0011]优选地,所述辐射体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远离所述反射板的一侧表面上,并呈山字形。
[0012]优选地,所述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长部、第一辐射短部、第二辐射短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辐射短部和第二辐射短部对称设置在第一辐射长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长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辐射短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辐射短部的一端。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辐射短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辐射短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长部的一端对齐,所述第一辐射短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辐射短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长部的另一端非对齐。
[0014]优选地,所述接地部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靠近所述反射板的一侧表面上,并呈山字形。
[0015]优选地,所述接地部包括第一接地长部、第一接地短部、第二接地短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接地短部和所述第二接地短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地长部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接地长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接地短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地短部的一端。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地短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地短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长部的一端对齐,所述第一接地短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接地短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长部的另一端非对齐。
[0017]优选地,所述辐射体在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相对侧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接地部相互对称。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福射长部的长度与第一接地长部的长度之和为第一谐振频率波长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辐射短部的长度与第一接地短部的长度之和为第二谐振频率波长的二分之一。
[0019]优选地,所述辐射结构与所述反射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谐振频率波长的四分之
O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至第三引向器均为矩形,长度为第一谐振频率波长的五分之二。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向器与所述辐射结构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谐振频率波长的二分之一O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至第三引向器彼此的间距均为第一谐振频率波长的四分之一。
[0023]优选地,所述反射板为任意几何图形,其尺寸的最大长宽均大于第一谐振频率的1.5倍波长。
[0024]优选地,所述反射板为普通金属板、介质覆铜属板、塑胶电镀金属板中的一种。
[0025]优选地,所述第一介质基板以及第二介质基板的组分包括玻纤布,环氧树脂,以及包含与所述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的化合物。
[0026]优选地,所述天线装置的工作频段包括2.4GHz-2.5GHz和5.15GHz_5.85GHz、880MHz-960MHz 和 1710MHz_1880MHz 以及 824MHz_894MHz 和 1850_1990MHz 中的一种。
[0027]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利用辐射结构的设计实现了两个工作频率和定向辐射,利用辐射地单元的设计改善了天线间的隔离度,从而可以再减小天线尺寸的同时提高通信稳定性和数据传输速率。该天线利用特定的辐射结构实现两个频段的谐振以及利用八木定向技术和双路径偶极子加反射面的定向技术来达到同时压窄波束使信号辐射方向集中向下。
【附图说明】
[002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30]图2a_图2b为天线装置中采用的一个辐射天线的从不同方向观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31]图3a-图3b为天线装置中采用的一个辐射天线的辐射结构的俯视图及剖视图;
[0032]图4为天线装置的电压驻波比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
[0033]图5为天线装置的S参数值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
[0034]图6为天线装置在2450MH下的天线方向图;以及
[0035]图7为天线装置在5500MHz下的天线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
[0037]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天线装置包括反射板10、以及位于所述反射板10上方且垂直的第一辐射天线20、第二辐射天线30、第三辐射天线40以及第四福射天线50。反射板10例如为金属板、介质覆铜金属板、塑胶电镀金属板,将第一至第四辐射天线的辐射反射到相反的方向。
[0038]第一至第四辐射天线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至第四辐射天线中相邻的任意两个辐射天线相互垂直,以使相邻的两个辐射天线之间互为交叉极化。采用四条馈电线,例如同轴线,分别向第一辐射天线20、第二辐射天线30、第三辐射天线40以及第四辐射天线50的馈电点馈入信号。
[0039]在所述第一至第四辐射天线中,每一个辐射天线均包括第一介质基板、垂直贯穿所述第一介质基板的辐射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基板上且结构相同的第一至第三引向器,其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引向器平行于所述辐射结构所在的平面,且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基板上并远离所述第一介质基板被贯穿的部位。
[0040]反射板10为任意几何图形,其尺寸的最大长宽均大于第一谐振频率的1.5倍波长。
[0041]所述第一至第四辐射天线与所述反射板10之间距离大于第二频段的八分之一波长。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的工作频段包括2.4GHz-2.5GHz和5.15GHz_5.85GHz、880MHz-960MHz 和 1710MHz_1880MHz 以及 824MHz_894MHz 和 1850_1990MHz 中的一种。此时的第一谐振频率可以位于2.4GHz-2.5GHz的工作频段内,也可以位于880MHz_960MHz或824MHz-894MHz的工作频段内。
[0043]图2a_图2b为天线装置中采用的一个辐射天线的从不同方向观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2a示出从上方观看的立体示意图,图2b示出从下方观看的立体示意图。该天线例如是图1中的第一辐射天线20。第一辐射天线20包括第一介质基板21、垂直贯穿所述第一介质基板21的辐射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基板21上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引向器25、第二引向器26以及第三引向器27。所述辐射结构包括第二介质基板22以及分别位于第二介质基板22的相对两侧面上的辐射体23和接地部24。第一介质基板21和第二介质基板22包括玻纤布、环氧树脂、以及与所述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的化合物。第一介质基板21和第二介质基板22例如由玻纤布、环氧树脂、以及包含与所述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的化合物组成。辐射体23和接地部24例如由图案化的金属层形成,或者由导电油墨印刷形成。金属层可以由选自金、银、铜、铝或铁中的一种组成。优选地,金属层由铜组成,以兼顾天线的成本和性能。
[0044]所述辐射体2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