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636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关于一种能够提高机械结合强度的电连接 器。
【背景技术】
[0002] 电连接器是各种电子产品进行电性连接及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通常由电连接器 透过内部所具有的各端子进行电子信号的信息交流。目前,电连接器通常通过金属壳体包 覆固定有端子组件的绝缘体,然后再通过金属壳体与电路板组件进行固定,其中,金属壳体 与绝缘体通过卡合组件进行相互固定。
[0003] 然而,当该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垂直于电路板方向的压力时,容易造成金 属壳体沿邻近电路板的方向产生移位而使得电连接器出现下沉以及松脱现象,进而导致电 连接器与电路板连接强度下降,甚至导致金属外壳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受到影响或者 失效,从而对电连接器的质量及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较为稳定地固定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0005] 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前述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0006] -种电连接器,包括:
[0007] -端子组,包含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
[0008] -绝缘本体,以嵌入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包覆该端子组,该绝缘本体一端形成一 舌板,该多个第一端子与该多个第二端子分别设置于该舌板的相对两侧;及
[0009] -金属外壳,包覆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外部,并围绕该舌板的外部空间而形成具有 一开口的对接部;
[0010] 其中,该金属外壳包括至少一邻近该开口的固定接脚,该至少一固定接脚在邻近 该开口的一侧具有一阶梯结构。
[0011] 较佳地,该多个第一、第二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预定距离并且设置,且沿第一方向 延伸,该至少一固定接脚包括一延伸部、承接部与接脚,该延伸部自屏蔽壳外侧沿第一方向 延伸,该承接部与该接脚并列沿第三方向垂直连接于该延伸部,该承接部较该接脚邻近该 开口,且该承接部在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小于该接脚在第三方向上的高度,该第一方向、第二 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0012] 较佳地,该承接部在远离该延伸部的一侧系包括一承接面,该接脚在邻近该承接 部的一侧具有一承靠面,该承接面与该承靠面构成该阶梯结构。
[0013] 较佳地,该承接面与该承靠面通过一弧形且向该延伸部方向内凹的缓冲部连接。
[0014] 较佳地,该延伸部在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宽度,该承接部在该第二方向具有第二宽 度,该接脚在该第三方向具有第三宽度,该第二宽度与该第三宽度之和等于该第一宽度,且 该第三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
[0015] -种电子装置,包括:
[0016] -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连接端与至少一开孔;
[0017] -电连接器,包括:
[0018] -端子组,包含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
[0019] -绝缘本体,以嵌入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包覆端子组,该绝缘本体一端形成一舌 板,该多个第一端子与该多个第二端子分别设置于该舌板的相对两侧;及
[0020] -金属外壳,包覆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外部,并围绕该舌板的外部空间而形成具有 一开口的对接部;
[0021] 其中,该金属外壳包括至少一邻近该开口的固定接脚,该至少一固定接脚在邻近 该开口的一侧具有一阶梯结构,该固定接脚通过该阶梯结构与该开孔配合以将该电连接器 固定于该电路板上。
[0022] 较佳地,该多个第一、第二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预定距离并且设置,且沿第一方向 延伸,该至少一固定接脚包括一延伸部、承接部与接脚,该延伸部自屏蔽壳外侧沿第一方向 延伸,该承接部与该接脚并列沿第三方向垂直连接于该延伸部,该承接部较该接脚邻近该 开口,且该承接部在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小于该接脚在第三方向上的高度,该第一方向、第二 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该承接部抵接于该开孔周边的该电路板表面,该接脚嵌入该 开孔内。
[0023] 较佳地,该承接部在远离该延伸部的一侧系包括一承接面,该接脚在邻近该承接 部的一侧具有一承靠面,该承接面与该承靠面构成该阶梯结构,该承接面抵接该开孔周边 的该电路板表面,该承靠面抵接该开孔内壁,该承接面与该承靠面通过一弧形且向该延伸 部方向内凹的缓冲部连接。
[0024] 较佳地,该延伸部在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宽度,该承接部在该第二方向具有第二宽 度,该接脚在该第三方向具有第三宽度,该第二宽度与该第三宽度之和等于该第一宽度,且 该第三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
[0025] 较佳地,该接脚在该电路板远离该承接部的表面沿平行于该电路板的方向具有一 弯折部,该弯折部沿远离该金属外壳的方向延伸。
[0026] 相较于现有技术,电连接器中该阶梯结构使得固定接脚在与其他支撑组件进行固 定时,能够有效提高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机械结合强度,增强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机械连 接与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3为电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1所示金属外壳的第一固定接脚沿IV线的放大示意图。
[0030] 图5-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为图5所示电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图5所示电子装置沿VIII-VIII线的剖面结构示图。
[0033]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5]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6]
[003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请参阅图1-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10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图2-3为电连接器10分别沿二相反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 10是以插座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
[0039]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包括端子组11、中隔屏蔽板12、绝缘本体13、EMI屏蔽 板14及金属外壳15。
[0040] 其中,端子组11包括第一端子组110与第二端子组112。第一端子组110包括沿 第一方向X间隔预定距离且并列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110a,该多个第一端子IlOa沿着第 二方向Y延伸。第二端子组112亦沿第一方向X间隔预定距离且并列设置的多个第二端子 112a,该多个第二端子112a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每一第一端子IlOa与每一第二端 子112a-端还包括有一弯折的接触部(图未示),其中,该接触部系用于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该多个第一端子IlOa与该多个第二端子112a用于与其他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端子电性接 触,从而使得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10进行信号交互。本实施中,第一端子组110与第二端 子组112均分别包括5个第一端子IlOa与第二端子112a。其中,为便于说明,定义第一方 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相互垂直,从而构成一三维坐标系。
[0041] 该中隔屏蔽板12间隔设置于该第一端子组110及该第二端子组112之间,中隔屏 蔽板12为一导电材质的平板结构,用于屏蔽外界传输至第一端子组110及该第二端子组 112的电磁干扰信号,防止对第一端子组110及该第二端子组112受到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 (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〇
[0042] 该绝缘本体13是以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一体成型包覆端子组11中 的第一端子组110、第二端子组112及该中隔屏蔽板12。
[0043] 绝缘本体13包括舌板131与固持部132,该第一端子组110及该第二端子组112 分别位于该舌板131的上、下表面,该多个第一端子110a、该多个第二端子112a包覆于该舌 板131内。固持部132位于舌板131的一端,且厚度大于该舌板131的厚度,其中,多个第 一端子110a、该多个第二端子112a延伸至该固持部132内,并且自该固持部132延伸出该 绝缘本体13。
[0044] 该EMI屏蔽板14包括第一金属件141及第二金属件142,该第一金属件141及第 二金属件142分别包覆部分固持部132,且通过卡合结构(未标示)固定于该固持部132上。 第一金属件141与第二金属件142系对应该绝缘本体13的形状而制成。EMI屏蔽板14亦 用作防止该第一端子组110及该第二端子组112受到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
[0045] 该金属外壳15与固持部132卡合连接且成基本呈方形包覆于该绝缘本体13的外 部,并围绕该舌板131的外部空间而形成具有开口 151的对接部152,以连接一电连接器(图 中未显不)作使用。金属外壳15整体沿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可变更地,金属外壳15也可 以整体呈椭圆形的方式包覆于绝缘本体13的外部。
[0046] 金属外壳15进一步包括间隔一预定距离的一对第一固定接脚153与一对第二固 定接脚154,其中,该一对第一固定接脚153邻近该开口 151设置于金属外壳15的相对两 侦1|,该一对第二固定接脚154在远离该开口 151的位置设置于金属外壳15的相对两侧。
[0047]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4,其中,图4为图1中金属外壳15的其中一第一固定接脚 153沿IV线的放大示意图。
[0048] 第一固定接脚153包括延伸部153a、承接部153b、接脚153c以及弯折部153d,其 中,延伸部153a为自金属外壳15外侧横向(第一方向X)延伸的板状结构,且延伸部153a 沿第二方向Y具有第一宽度W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