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9639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电源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尤指公头连接器座体设有可与母座连接器插接定位用固定端子,并于二固定端子间以一桥接部桥接成为一体,即可使组装及结构上更加简易及稳定,并让公头连接器插拔于母座连接器时,达到有效增加构件强度与不易变形及不易损坏的效果。
【背景技术】
[0002]现今电子设备所经常使用的电连接器型式中,是以通用串行总线(USB)规格的电连接器应用最多,并随着通用串行总线的规格型式变化,如USB2.0、USB3.0、微型通用串行总线(Micro USB)、迷你通用串行总线(Mini USB)或通用串行总线Type-C等规格型式,可供应用的种类也变多,其中该通用串行总线Type-C规格的端子组,包括上、下相对的多个上排端子及多个下排端子,并于多个上排端子、多个下排端之间再设置金属隔板,则为了将端子组及金属隔板成型通用串行总线Type-C规格的电连接器,必须经过多次加工作业,分别于多个上排端子、多个下排端外部成型绝缘胶座后,且将金属隔板夹置在多个上排端子、多个下排端子的绝缘胶座之间,再进行塑料射出加工,方可成型为母座连接器,然而,现今公头连接器在很多的使用情况时,常常仅为了供应母座连接器所在的设备端(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供电或充电使用,所以公头连接器使用的端子数目便可省略讯号用端子而仅需保留电源及接地端子即可,但是为了以正面型态或反面型态插接母座连接器,该公头连接器的多个电源及接地端子亦为对称位置的上下二排,但是省略多个讯号用端子位置则为净空状态,而整体结构复杂、设计不易,而一般此种线缆公头连接器皆以二种方式为的,一种方式是将公头连接器直接焊接于导线的多个导体上,另一种方式则是将公头连接器与导线的多个导体同时焊接于一电路板上,而上述二种方式完成后皆需于公头连接器接近焊接部位与导线的绝缘体外部射出成型有绝缘材质的外覆体,才算是完整的线端公头连接器,而此种供电或充电使用的公头连接器插拔于母座连接器时,会有以下的问题产生,当二者间固定端受力时其结构的稳定性不足,进而导致其构件易变形与损坏,亦有产品使用寿命短及拉拔力强度不足而容易脱落的缺失。
[0003]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与不便,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公头连接器为包括有座体、端子组及屏蔽壳体,该座体穿设有电源及接地用的多个音叉式板状端子,前方为设有能以正反方向插接预设母座连接器使用的插接空间,并于插接空间的二侧皆设有与母座连接器插接定位用的固定端子,且固定端子间连接有一桥接部;该端子组的多个板状端子具有电源及接地二种极性设置,且各板状端子前方设有插接部,而各插接部皆形成有可供预设母座连接器的主体舌板置入的穿设空间,且该舌板上下表面二组电源及接地用对接端子同时可与插接部的上下弹臂呈电性接触,而该多个板状端子焊接部为位于座体外侧;及包覆定位于公头连接器座体外的屏蔽壳体,该屏蔽壳体位于多个板状端子的插接部处。
[0006]其中:该座体包括端子座及中空本体,其本体前方形成有插接空间,而后方为一供端子座固定的定位部。
[0007]其中:该本体表面二侧处设有连通到插接空间内的剖槽,并于剖槽前方凹设有连通插接空间及本体外部的穿槽,而固定端子穿过剖槽并伸入至插接空间内形成悬空状态,再于固定端子的桥接部为位于本体及屏蔽壳体之间呈一定位。
[0008]其中:该固定端子的桥接部表面上设有抵持接触于屏蔽壳体内壁面处的弹性凸部。
[0009]其中:该本体的定位部前方一距离处设有供桥接部前缘抵持的凸出挡块。
[0010]其中:该本体的定位部上表面凹设有多个扣孔,而屏蔽壳体上为设有扣持于多个扣孔的多个扣持弹片。
[0011]其中:该固定端子前端相对向内弯折有抵持端,并于固定端子相邻于桥接部处设有供干涉于剖槽二侧壁内的定位凸点。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座体为具有中空状的本体,并于本体前方设有可以正反方向插接母座连接器使用的插接空间,且插接空间的二侧壁面皆设有与母座连接器插接定位用的固定端子,再于固定端子间以一桥接部连接成为一体,其固定端子结构强度会更加提升,所以当公头连接器插拔于母座连接器时,便可达到有效增加构件强度与不易变形及不易损坏的目的。
[0014]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固定端子间以一桥接部连接成为一体,即可将固定端子一次到位组装于本体上,便可节省固定端子与插接空间的二侧壁面组装时,其各固定端子为分别装设于插接空间二侧壁面的流程与时间,进而达到降低组装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头连接器与母座连接器插接前的侧视剖面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头连接器与母座连接器插接后的侧视剖面图。
[0021]【符号说明】
[0022]1、公头连接器
[0023]11、座体
[0024]111、端子座
[0025]1111、插槽
[0026]1112、凹部
[0027]1113、隔板
[0028]112、本体
[0029]1120、插接空间
[0030]1121、挡块
[0031]1122、剖槽
[0032]1123、穿槽
[0033]1124、定位部
[0034]1125、扣孔
[0035]12、端子组
[0036]121、板状端子
[0037]1210、穿设空间
[0038]1211、插接部
[0039]1212、连接部
[0040]1213、焊接部
[0041]1214、透孔
[0042]1215、凸刺
[0043]122、固定端子
[0044]1221、桥接部
[0045]1222、抵持端
[0046]1223、定位凸点
[0047]1224、弹性凸部
[0048]123、侦测端子
[0049]13、屏蔽壳体
[0050]131、扣持弹片
[0051]132、挡止片
[0052]2、母座连接器
[0053]20、对接空间
[0054]21、主体
[0055]211、舌板
[0056]22、对接端子
[0057]23、铁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于完全了解。
[0059]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头连接器I为包括有座体11、端子组12及屏蔽壳体13,其中:
[0060]公头连接器I的座体11为具有端子座111及本体112,而该端子座111设有多个水平贯穿的插槽1111及上表面形成的凹部1112,并于后侧方为向外延伸出二隔板1113,另该本体112为呈中空状,其本体112前方为设有可以正反方向插接母座连接器2使用的插接空间1120,并于本体112上方表面设有凸出的挡块1121,且本体112表面邻近于二侧处设有连通到插接空间1120内的剖槽1122,再于剖槽1122前方凹设有连通插接空间1120及本体112外部的穿槽1123,而本体112后方为一供端子座111固定的定位部1124,且定位部1124上表面凹设有多个扣孔1125,其中该端子组12的多个板状端子121、侦测端子123为垂直穿设于端子座111的插槽1111中,而该多个板状端子121具有电源及接地二种极性设置,且各板状端子121前方皆形成有仁型穿设空间1210的插接部1211,并于不同位置的电源及接地用板状端子121间分别以一连接部1212桥接成为一体,而该连接部1212为位于该端子座111的凹部1112上呈一定位,并使多个板状端子121焊接部1213位于端子座111的后方外侧,另该二电源用板状端子121为位于该二隔板1113外侧,而二接地用板状端子121则位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