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供电密封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1831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水下供电密封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原位检测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下供电密封腔。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国际、国内水下原位检测系统发展迅速,原位检测系统要求自身结构尽量简单,不干扰现场数据自然状态,因此原位检测系统对于空间结构要求特别高。随科学检测要求不断提高,原位检测系统能集成尽可能多的检测仪器,检测仪器都会内部自带电池或配外置电池桶,但是不同厂商仪器的外置电池筒规格各异,且互相不能通用,仪器较多时,电池筒数量多,影响水下原位检测系统的结构。
[0003]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620051706.1,名称为水下设备用锂电池供电单元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设备用锂电池供电单元。包括单个或多个串联或并联的锂电池、封装锂电池的容器、在容器内固定锂电池的固定件或填充物,一个或多个安装于容器上用于充电和向外输出电能的水下电缆插座,连接各锂电池和水下电缆插座的导线,其特征在于封装锂电池的容器是非耐压密封容器,在容器内充满绝缘性液体介质,在容器内部或外部设有内、外压力平衡装置,容器壁上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向容器内灌装或排出绝缘液体及通气用的孔道。本实用新型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安全可靠、成本仅为耐压容器封装的电池供电单元的40%左右。但是该实用新型不适用于多个仪器的供电,且该实用新型安装过程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供电密封腔。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供电密封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上端盖、下端盖、丝杆以及压盖;
[0006]其中,所述筒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端盖,下端连接所述下端盖;所述压盖和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筒体内;
[0007]所述丝杆的一端螺旋连接所述下端盖,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盖;所述压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形成电池安装腔。
[0008]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
[0009]所述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密封圈连接所述上端盖,下端通过第二密封圈连接所述下端盖;
[0010]所述压盖的侧表面通过所述第三密封圈连接筒体的内表面。
[0011]优选地,还包括螺母和第四密封圈;
[0012]所述压盖设置有丝杆通孔;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丝杆通孔连接所述螺母;所述第四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螺母和所述压盖之间。
[0013]优选地,还包括若干个电池;若干个电池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丝杆的四周且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腔中。
[0014]优选地,还包括金属弹片;相邻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构成串联组,所述下端盖的上侧和所述压盖的下侧均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串联组的上端连接所述压盖下侧的金属弹片;所述串联组的下端连接所述下端盖上侧的金属弹片。
[0015]优选地,还包括第五密封圈;所述上端盖设置有电源引线出口 ;所述第五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电源引线出口的出口端。
[0016]优选地,所述筒体、所述上端盖、所述下端盖、所述丝杆以及压盖在同一轴线上。
[0017]优选地,所述筒体呈圆柱形、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9]1、本实用新型筒体设置成长桶形,简化安装固定程序,优化原位检测系统结构,统一的密封腔规格便于多个腔体叠加使用或更换安装;
[0020]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重密封结构,增强了耐压防水性,通过内部调节盖板,可以方便的根据要求定制不同供电电压,内部电池组使用压板固定,便于更换,避免了电池焊接繁琐过程和因运输震动导致电池脱焊供电不良的情况;
[0021]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I为筒体;
[0026]2为下端盖;
[0027]3为第一密封圈;
[0028]4为第二密封圈;
[0029]5为电池;
[0030]6为压盖;
[0031]7为第三密封圈;
[0032]8为第四密封圈;
[0033]9为上端盖;
[0034]10为第五密封圈;
[0035]11为丝杆;
[0036]12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8]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供电密封腔,包括筒体1、上端盖9、下端盖2、丝杆11以及压盖6 ;其中,所述筒体I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端盖9,下端连接所述下端盖2 ;所述压盖6和所述丝杆11设置在所述筒体I内;所述丝杆11的一端螺旋连接所述下端盖2,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盖6 ;所述压盖6和所述下端盖2之间形成电池安装腔。所述筒体I呈圆柱形、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所述筒体1、所述上端盖9、所述下端盖2、所述丝杆11以及压盖6在同一轴线上。
[0039]更为具体地,下端盖2通过螺纹结构与筒体I上端连接,上端盖9通过螺纹结构与筒体I的下端连接,从而加强腔体防水性。上端中央设置I道第五密封圈10确保对外供电缆借口防水性。
[00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供电密封腔,包括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和第三密封圈7所述筒体I的上端通过第一密封圈3连接所述上端盖9,下端通过第二密封圈4连接所述下端盖2 ;所述压盖6的侧表面通过所述第三密封圈7连接筒体I的内表面。所述第三密封圈7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第三密封圈7沿所述压盖6的轴向分布。
[00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供电密封腔,还包括螺母12和第四密封圈8 ;所述压盖6设置有丝杆通孔;所述丝杆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丝杆通孔连接所述螺母12 ;所述第四密封圈8设置在所述螺母12和所述压盖6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供电密封腔,还包括第五密封圈10 ;所述上端盖9设置有电源引线出口 ;所述第五密封圈10设置在所述电源引线出口的出口端,从而确保对外电源引线出口的防水性。对外电源引线穿过所述通盖片及上端盖9,形成对外供电的完整电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3的尺寸为105_x3.5mm,第二密封圈4的尺寸为92mmx3.5mm,第三密封圈7的尺寸为密封圈85mmx3.1mm,第四密封圈8的尺寸为20mmx3.1mm,第五密封圈10的尺寸为25mmx3.1mm。
[00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供电密封腔,还包括若干个电池5 ;若干个电池5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丝杆11的四周且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腔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供电密封腔,还包括金属弹片;相邻电池5的正负极相连构成串联组,所述下端盖2的上侧和所述压盖6的下侧均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串联组的上端连接所述压盖6下侧的金属弹片;所述串联组的下端连接所述下端盖2上侧的金属弹片。
[00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主权项】
1.一种水下供电密封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上端盖、下端盖、丝杆以及压盖; 其中,所述筒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端盖,下端连接所述下端盖;所述压盖和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筒体内; 所述丝杆的一端螺旋连接所述下端盖,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盖;所述压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形成电池安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供电密封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 所述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密封圈连接所述上端盖,下端通过第二密封圈连接所述下端盖; 所述压盖的侧表面通过所述第三密封圈连接筒体的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供电密封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和第四密封圈; 所述压盖设置有丝杆通孔;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丝杆通孔连接所述螺母;所述第四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螺母和所述压盖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供电密封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电池;若干个电池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丝杆的四周且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供电密封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弹片;相邻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构成串联组,所述下端盖的上侧和所述压盖的下侧均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串联组的上端连接所述压盖下侧的金属弹片;所述串联组的下端连接所述下端盖上侧的金属弹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供电密封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密封圈;所述上端盖设置有电源引线出口 ;所述第五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电源引线出口的出口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供电密封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所述上端盖、所述下端盖、所述丝杆以及压盖在同一轴线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供电密封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呈圆柱形、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供电密封腔,包括筒体、上端盖、下端盖、丝杆以及压盖;其中,所述筒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端盖,下端连接所述下端盖;所述压盖和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丝杆的一端螺旋连接所述下端盖,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盖;所述压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形成电池安装腔。本实用新型筒体设置成长桶形,简化安装固定程序,优化原位检测系统结构,统一的密封腔规格便于多个腔体叠加使用或更换安装;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重密封结构,增强了耐压防水性,通过内部调节盖板,可以方便的根据要求定制不同供电电压,内部电池组使用压板固定,便于更换,避免了电池焊接繁琐过程和因运输震动导致电池脱焊供电不良的情况。
【IPC分类】H01M2/10, H01M2/08, H01M2/04
【公开号】CN204927387
【申请号】CN201520737268
【发明人】顾靖华, 赵常青, 朱礼鑫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