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1205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第二分支管道,所述第一分支管道的中屯、线与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的中屯、线之间的夹角的 范围为35~45度。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362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64设计呈锐角布置, 且角度范围优选为35~45度,可W满足不同规格电抗器的尺寸安装需要,同时,也可W节 省制造管道的用料、降低制造难度,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0031] 上述风冷型干式空屯、电抗器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抗器100并位于其上方的 防护件200,所述防护件200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弧面件220、第二弧面件240和支 架260,所述第一弧面件220、所述第二弧面件240均通过所述支架260固定于所述电抗器 100,且所述第一弧面件220、所述第二弧面件240的面积相同。在所述电抗器100上方安 装所述防护件200,可W对所述电抗器100起到保护作用,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巧妙的将 所述防护件200设计成包括所述第一弧面件220、所述第二弧面件240两层防护结构,可W 充分起到防止太阳照射、雨水淋湿等造成的损害,从而保证电抗器的耐压水平,防止雨水淋 湿导线导致应间短路,确保电抗器运行正常。其中,所述第一弧面件220及所述第二弧面件 240为带有厚度的板件,直接架设固定在所述支架260上,也可W是采用帆布等柔性材质做 成的雨棚,具有强度高,结实耐用且质量轻的优点,能够实现上述防护效果的各种变换实施 例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2] 为了配合所述通风管道实现良好的均匀送风效果,所述第二弧面件240开设有中 屯、孔242,所述中屯、孔242的直径满足:0. 5值2+Di)。通过模拟软件的仿真分析和优化 计算,在所述第二弧面件240上开设所述中屯、孔242,并使其尺寸满足0. 5值2+Di),可 W保证从所述散热通道排出的风有回流效果,实现所述散热通道内更好的气流分配作用, 同时,由所述中屯、孔242通过并沿所述第一弧面件220下方两侧排出,能够实现更好的气体 排出效果,同时排出的气体会产生气体屏障,可W防止雨水、风沙等从斜方向进入所述电抗 器100, W保证其安全性。
[0033] 所述防护件200的直径设为D,且满足:1. D《1. 4D 2。W保证所述防护件 200的尺寸可W适应各种电抗器的尺寸,W实现完全遮盖的效果,从而提高所述防护件200 的保护效能。
[0034] 如图2所示,所述圆弧段管道包括第一圆弧半径Ri和第二圆弧半径R 2,所述第一 圆弧半径Ri和所述第二圆弧半径R 2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0035]
[0036] Di:电抗器线圈内径;
[0037] 〇2:电抗器线圈外径。
[0038] 所述第一圆弧半径Ri和第二圆弧半径R2按上述公式计算,可W实现满足整体结构 尺寸要求的同时,对由所述供风装置400排出的气流起到缓冲作用。
[0039] 所述水平段管道的直径设为化,且满足:R 2-而。所述水平段管道的直径化满 足:Rz-Ri,可W在保证充足供风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所述水平段管段的尺寸, W节约用料,降低成本。
[0040] 所述竖直段管道包括直筒型管段,所述直筒型管段的长度设为L1,且满足: L1 > 0. 5值2-Di)。其中,在本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段管道包括直筒型管段W及设置 于所述直筒型管段上的所述第一气流通道362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64,设置所述直筒型 管段并保证其长度L1满足:L1 > 0. 5值2-Di)的范围,可W保证所述直筒型管段具有足够长 度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气流通道362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64,避免直接设置在所述圆弧段 管道340上,减小了制造难度。当然,上述实施方式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也可W采用 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362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64直接设置在所述圆弧段管道340上,也 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41] 所述电抗器100远离所述通风管道300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弧面件240之间的距离 L2满足:0. 1《L2《0. 2。将所述所述电抗器100与所述第二弧面件240之间的距离L2设 计成满足:〇. 1《L2《0. 2的范围内,不仅可W保证间距足够小,从而避免倾斜下落的雨水 落入所述电抗器100内,造成损害,同时,又可W考虑到所述汇流排高度的影响,避免间距 过小,造成所述第二弧面件240与所述电抗器100接触,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0042] W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W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运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3] W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W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运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W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 一种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散热通道的电抗器、与所述 散热通道连通的通风管道、及与所述通风管道连通的供风装置,所述通风管道包括依次连 通的水平段管道,圆弧段管道以及竖直段管道,所述竖直段管道远离所述圆弧段管道的端 部形成第一气流通道及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均与所述散 热通道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 道为第一分支管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为第二分支管道,所述第一分支管道的中心线与所 述第二分支管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35~45度。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管道 内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所述电抗器连接,所述分流板将所述竖直段管道分隔为所 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段管道 包括第一圆弧半径R1和第二圆弧半径R2,所述第一圆弧半径R1和所述第二圆弧半径R2的 计算公式分别如下:D1:电抗器线圈内径; D2:电抗器线圈外径。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管道 的直径设为D3,且满足:D产1?2-札。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管道 包括直筒型管段,所述直筒型管段的长度设为L1,且满足:L1彡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通 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电抗器连接,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抗器并 位于其上方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弧面件、第二弧面件和支架,所 述第一弧面件、所述第二弧面件均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电抗器,且所述第一弧面件、 所述第二弧面件的形状相似。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的直 径设为D,且满足:L2D2$D< 1.4D2。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面件 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满足:D4~0. 5(D2+Di)。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远离 所述通风管道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弧面件之间的距离L2满足:0. 1 <L2 < 0. 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型干式空心电抗器结构,包括设有散热通道的电抗器、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通风管道、及与所述通风管道连通的供风装置,所述通风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水平段管道,圆弧段管道以及竖直段管道,所述竖直段管道远离所述圆弧段管道的端部形成第一气流通道及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均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电抗器连接,即实现与所述散热通道对接连通,同时通过对所述防护件和所述通风管道的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进入所述散热通道内的风达到均匀的效果,从而提高整个所述散热通道的散热效率和散热均匀性,保护电抗器的安全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IPC分类】H01F27/08, H01F17/02
【公开号】CN205122335
【申请号】CN201520838096
【发明人】刘俊翔, 陆国俊, 王勇, 曲德宇, 吴杰, 苏海博, 许中, 袁召, 何俊佳, 潘垣, 袁发庭, 伍衡, 王聪
【申请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