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孔校正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6675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注液孔校正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液孔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传统的采用人工对电池进行注液的生产方式,由于其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品质不高,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0003]在电池注液设备的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电池的注液孔对电池进行注液,由于注液针头的位置相对固定,只能对电池进行旋转,以使得电池的注液孔对准注液针头。电池在上料的过程中,机械手对电池的夹取、转移及旋转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移动误差,从而导致注液孔与注液针头不能准确对位。如果注液孔与注液针头不能准确对位,后续的注液工作也不能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对电池的注液孔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注液孔与注液针头准确对位的注液孔校正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注液孔校正装置,包括:基座、滑动座、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转轮;
[0007]所述滑动座沿水平方向直线往复活动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座驱动连接;
[0008]所述转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转轮的转动轴垂直于所述滑动座的水平面,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转轮驱动连接;
[0009]所述基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滑动座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相互配合的滑块。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
[0011 ]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电机。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转轮呈“ 一 ”字形依次排列于所述滑动座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多个所述转轮——对应。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滑轨相互平行并依次间隔排列。
[0015]注液孔校正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6]将待校正的电池上料于可转动的底座上,电池在被机械手抓取上料于底座的过程中,会出现电池的注液孔偏移的现象,此时需要对电池的注液孔进行校正,为后续注液针头对注液孔进行精准注液作准备;
[0017]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滑动座沿基座水平直线运动,从而使得转轮靠近治具上的底座的边缘;
[0018]接着,启动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转轮转动,由于转轮与底座的边缘相互抵持,依靠摩擦力的作用,转轮带动底座转动,进而带动电池转动,由于转盘上设有感应装置,当电池的注液孔转动到指定位置后,感应装置发出信号,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停止运动,从而使得转轮停止动作,电池的注液孔调整完毕,并通过固定件将底座固定于治具上,由于底座上设有磁铁,电池也自然不会发生偏移;
[0019]第一驱动装置再次驱动滑动座沿基座反向运动,使得转轮脱离与底座的边缘接触。
[0020]注液孔校正装置通过设置基座、滑动座、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转轮,从而实现对转盘治具上的电池注液孔的校正,为下一步的精准注液作好准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注液孔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治具安装于转盘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所示的治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5]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注液孔校正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
[0026]注液孔校正装置10包括:基座100、滑动座200、第一驱动装置300、第二驱动装置400及转轮500。
[0027]滑动座200沿水平方向直线往复活动设于基座100上,第一驱动装置300固定安装于基座100上,第一驱动装置300与滑动座200驱动连接。
[0028]转轮500转动安装于滑动座200上,转轮500的转动轴垂直于滑动座200的水平面,第二驱动装置400与转轮500驱动连接。
[0029]基座100上设有滑轨110,滑动座200上设有与滑轨110相互配合的滑块210。
[0030]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00为气缸。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00还可以电机、丝杆结构,通过电机驱动丝杆,从而带动滑动座200沿基座100往复运动。
[0031]还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装置400为电机,电机通过皮带驱动转轮500转动。不仅限于上述的皮带传动,电机还可以通过齿轮配合的方式,从而驱动转轮500转动。
[0032]在本实施例中,转轮5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转轮500呈“一”字形依次排列于滑动座200上。相应的,第二驱动装置4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驱动装置400与多个转轮
500——对应。
[0033]通过设置多个转轮500,同时设置多个与之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400,可以一次性对多个电池进行校正,从而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率。
[0034]在本实施例中,滑轨110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滑轨110相互平行并依次间隔排列。通过设置多个滑轨110,可以使得位于其上的滑动座200更加平稳的往复滑动,且滑轨110为直线型轨道,滑动座200沿直线往复滑动。
[0035]如图2所示,其为治具32安装于转盘30上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3,其为图2所示的治具32的结构图。首先要说明的是,治具32上设有可转动的底座36,电池20则放置于可转动的底座36上。
[0036]注液孔校正装置10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7]将待校正的电池20上料于可转动的底座36上,电池20在被机械手抓取上料于底座36的过程中,会出现电池20的注液孔偏移的现象,此时需要对电池20的注液孔进行校正,为后续注液针头对注液孔进行精准注液作准备;
[0038]第一驱动装置300驱动滑动座200沿基座100水平直线运动,从而使得转轮500靠近治具32上的底座36的边缘;
[0039]接着,启动第二驱动装置400,第二驱动装置400驱动转轮500转动,由于转轮500与底座36的边缘相互抵持,依靠摩擦力的作用,转轮500带动底座36转动,进而带动电池20转动,由于转盘30上设有感应装置34,当电池20的注液孔转动到指定位置后,感应装置34发出信号,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400停止运动,从而使得转轮500停止动作,电池20的注液孔调整完毕,并通过固定件将底座36固定于治具32上,由于底座36上设有磁铁,电池20也自然不会发生偏移;
[0040]第一驱动装置300再次驱动滑动座200沿基座100反向运动,使得转轮500脱离与底座36的边缘接触。
[0041 ] 注液孔校正装置10通过设置基座100、滑动座200、第一驱动装置300、第二驱动装置400及转轮500,从而实现对电池20注液孔的校正,为下一步的精准注液作好准备。
[0042]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注液孔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滑动座、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转轮; 所述滑动座沿水平方向直线往复活动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座驱动连接; 所述转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转轮的转动轴垂直于所述滑动座的水平面,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转轮驱动连接; 所述基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滑动座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相互配合的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转轮呈“一”字形依次排列于所述滑动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孔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多个所述转轮一一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滑轨相互平行并依次间隔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液孔校正装置,包括基座、滑动座、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转轮。滑动座沿水平方向直线往复活动设于基座上,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第一驱动装置与滑动座驱动连接;转轮转动安装于滑动座上,转轮的转动轴垂直于滑动座的水平面,第二驱动装置与转轮驱动连接;基座上设有滑轨,滑动座上设有与滑轨相互配合的滑块。注液孔校正装置通过设置基座、滑动座、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转轮,通过摩擦力的作用,转轮转动带动电池转动,从而实现对转盘治具上的电池注液孔的校正,为下一步的精准注液作好准备。
【IPC分类】H01M2/36
【公开号】CN205177931
【申请号】CN201520833700
【发明人】李养德, 李斌, 王世峰, 刘金成
【申请人】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