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7908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隔板将外壳分隔形成两层空腔,两层空腔为用于布设L极断路模块的第一空腔,以及用于布设N极断路模块和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模块的第二空腔。充分利用产品内部空间,且提高额定电流时能避免出现温升偏高等不合格现象,能够确保其安全载流能力和额定电流达到63A。
【专利说明】
电子式漏电断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领域,涉及一种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特别是一种1P+N的整体式电子式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0002]1P+N电子式漏电断路器是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一个L极(相线)断路单元和一个N极(中性线)断路单元,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60Hz、额定电流至63A的线路中,具有漏电、短路及过载保护功能。现有1P+N电子式漏电断路器有拼装式和整体式两种结构形式,其中拼装式结构的1P+N电子式漏电断路器是由一个独立的IP断路器(I个模数宽)和一个独立的漏电脱扣单元(一般宽度大于18mm,即大于I个模数宽)拼装而成,额定电流可做到63A,但拼装后的模数宽度大于两个模数宽,体积较大。另一种整体式结构的1P+N电子式漏电断路器是将1P+N断路器和漏电单元组合在一起,通常将断路器L极和N极布置在一个模数内,将漏电动作机构、线路板和零序互感器等布置在另一个模数内,于是将产品压缩为两个模数宽,从而缩小了产品的体积。然而,由于受空间限制,额定电流也受到限制,目前的两个模数宽的整体式1P+N断路器电流基本只做到40A额定电流。也就是说,在电流大于40A时,现有的整体式1P+N断路器的温升、分断能力等指标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其安全载流能力不能达到63A,这是因为在原来的两个模数宽的1P+N断路器中增加了漏电脱扣单元的一系列构件,如零序互感器、电子组件板、漏电动作机构等,所以使得有限的空间内的构件超负荷拥挤,而拥挤必然会导致与安全载流能力相关的参数(如安全爬电距离、隔弧距离等)发生改变(通常会变差),故而导致安全载流能力的下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1P+N电子式整体式漏电断路器的温升、分断能力等指标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且安全载流能力高的整体式电子式漏电断路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包括外壳2,设置在外壳2内的隔板201将外壳2分隔形成两层空腔,两层空腔为用于布设L极断路模块I的第一空腔,以及用于布设N极断路模块3和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模块的第二空腔。
[0006]优选的,所述的漏电保护模块包括零序互感器4、电子组件板5、漏电脱扣装置6和漏电动作机构7;电子组件板5布设在第二空腔的靠近断路器的操作手柄10的上部,漏电脱扣装置6和零序互感器4分别布设在第二空腔的一侧的中部和下部,漏电动作机构7和N极断路模块3布设在第二空腔的另一侧,漏电动作机构7位于漏电脱扣装置6和N极断路模块3之间。
[0007]优选的,布设在第二空腔内的漏电保护模块还包括漏电试验回路8,所述的漏电试验回路8包括按钮81、导电弹簧82、弹簧片83以及安装在电子组件板5上的试验电阻;漏电试验回路8布设在第二空腔与漏电动作机构7相同的一侧,其中弹簧片83、按钮81和导电弹簧82依次环绕着漏电动作机构7的推杆71设置;电子组件板5位于漏电动作机构7和漏电试验回路8上方。
[0008]优选的,布设在第二空腔内的漏电保护模块还包括漏电试验回路8,所述的漏电试验回路8包括按钮81、导电弹簧82、弹簧片83以及安装在电子组件板5上的试验电阻;所述的导电弹簧82与N极断路模块3的进线端电连接且不穿过零序互感器4,弹簧片83与试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且不穿过零序互感器4,试验电阻的另一端与L极断路模块I的出线端电连接且不穿过零序互感器4;所述的按钮81驱动导电弹簧82与弹簧片83闭合,导电弹簧82的弹力驱使导电弹簧82与弹簧片83分断。
[0009]优选的,所述按钮81安装在外壳2的上侧壁上,导电弹簧82和弹簧片83设置在电子组件板5的下方,试验电阻安装在电子组件板5上;所述弹簧片83成L型,卡装在外壳2靠近按钮81的一侧侧壁上,L型的弹簧片83的水平板位于按钮81下方,竖直板与试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电弹簧82为扭簧,扭簧套在第二空腔内的扭簧固定柱上,扭簧的一条扭簧臂与N极断路模块3的带电件电连接固定连接且位于漏电脱扣装置6和漏电动作机构7之间,另一条扭簧臂向按钮81延伸与按钮81的下端连接且与弹簧片83对应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L极断路模块I包括操作手柄1、操作机构11、包括L极动触头15b和L极静触头15a的L极触头装置15、短路电磁脱扣装置12、灭弧装置13和过载脱扣装置14;操作手柄10、短路电磁脱扣装置12和灭弧装置13分别布设在第一空腔一侧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操作手柄10通过连杆112可驱动操作机构11在第一空腔的另一侧的空间内摆动,带动设置在操作机构11上的L极动触头15b与固定安装在第一空腔内的L极静触头15a接触和分离;过载脱扣装置14布设在第一空腔与操作机构11同一侧的下部,且过载脱扣装置14和灭弧装置13分别位于操作机构11的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的N极断路模块3包括N极触头装置31和两个N极接线装置3a、3b,两个N极接线装置3a、3b布设在第二空腔两侧的最外侧;N极触头装置31包括N极动触头31b和N极静触头31a,N极动触头31b通过安装轴穿过隔板201与第一空腔内的L极断路模块I的操作机构11联动,N极静触头31a固定在第二空腔内与N极动触头31b对应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的漏电动作机构7包括枢转安装在隔板201上的推杆71、驱动推杆71复位的复位弹簧72、可直线移动地安装在外壳2的侧壁上的指示件73以及驱动指示件73向推杆71施加脱扣力的加力弹簧74;所述的推杆71上设置有与漏电脱扣装置6的顶杆61驱动配合的致动部71a、穿过隔板201与L极断路模块I的锁扣111触动配合的触动部71b和与指示件73搭扣传动配合的搭扣部71c;漏电时,漏电脱扣装置6的顶杆61通过推杆71的致动部71a驱动推杆71克服复位弹簧72的弹力转动,并使推杆71的搭扣部71c与指示件73解锁,加力弹簧74驱动指示件73直线移动以指示漏电脱扣状态的同时还增加推杆71的脱扣力,推杆71的触动部71b作用在锁扣111上使断路器脱扣跳闸。
[0013]优选的,所述的隔板201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推杆71的转轴202、联接复位弹簧72用的扭簧凸台203、限制指示件73脱出用的限位凸台204和联接加力弹簧74用的压簧凸台205,安装漏电试验回路8的导电弹簧82的导电弹簧安装轴210;在隔板201的对应L极断路模块I的锁扣111的尾部111b的位置上设置有推杆71的触动部71b穿过的耦合孔206,对应L极断路模块I的触头支持114的位置上设有安装N极断路模块3的N极动触头31b的安装轴穿过的触头耦合孔209,外壳2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指示件73的导向槽孔207和安装漏电试验回路8的按钮81的按钮槽孔208,在外壳2的侧面的侧壁上设有卡装漏电试验回路8的弹簧片83的卡槽。
[0014]优选的,所述的导向槽孔207、压簧凸台205、限位凸台204和转轴202由上到下位于一条直线上,扭簧凸台203位于限位凸台204和触头耦合孔209之间;导电弹簧安装轴210和按钮槽孔208位于导向槽孔207两侧。
[0015]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将L极断路模块布设在第一空腔内,将N极断路模块3和漏电保护模块设置在层叠的第二空腔内,充分利用产品内部空间,且提高额定电流时能避免出现温升偏高等不合格现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将整体式1P+N漏电断路器能合理布置在两个模数宽的空间内,而且充分利用产品内部空间,使其在额定电流较大时避免出现温升偏高等不合格现象,能够确保其安全载流能力和额定电流达到63A。将N极断路模块、漏电脱扣装置、漏电动作机构、电子组件板、零序互感器和漏电试验回路布置在一个模数内,将电子组件板布置在产品上方,将零序互感器布置在产品下方以便走线更短,将漏电动作机构布置在产品中间即L极脱扣位置上方以便漏电动作机构推动L极动作时获取最大的力臂,不仅可实现断路器产品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能够有效降低产品温升,而且可以提尚广品的额定电流等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从附图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中可更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外形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3是图1所示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中的L极断路模块I的整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4是图2的背视图,具体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模块和N极断路模块3的整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20]图5是图2的背视图,在图4的基础上去除了电子组件板5。
[0021]图6是图5的部分分解图。
[0022]图7是推杆71的立体图。
[0023]图8是锁扣111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至8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包括外壳2,设置在外壳2内的隔板201将外壳2分隔形成两层空腔,两层空腔为用于布设L极断路模块I的第一空腔,以及用于布设N极断路模块3和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模块的第二空腔。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外壳2包括左壳盖2a、右壳盖2b以及带有隔板201的壳座20;左壳盖2a与壳座20固定联接,并在隔板201与左壳盖2a之间形成一个模数宽的第一空腔,该第一空腔用于布设L极断路模块1(参见图2),右壳盖2b与壳座20固定联接,并在隔板201与右壳盖2b之间形成另一个一个模数宽的第二空腔,该空腔用于布设N极断路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左壳盖2a、右壳盖2b分别与壳座20之间的固定联接可采用已知的如卡接的结构实现。通常上述的一个模数宽的第一空腔是指第一空腔在图1所示的M方向的宽度为18_,一个模数宽的第二空腔是指第二空腔在图1所示的M方向的宽度为18mm。也就是说,夕卜壳2共为两个模数宽,即2xl8_ = 36mm宽。
[0026]所述的L极断路模块1、N极断路模块3的原理结构是已知。在如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L极断路模块I包括操作手柄10、操作机构11、包括L极动触头15b和L极静触头15a的L极触头装置15、两个L极接线装置Ia和lb、短路电磁脱扣装置12、灭弧装置13和过载脱扣装置14。操作手柄10可驱动操作机构11摆动带动L极动触头15b与固定安装在第一空腔内的L极静触头15a接触和分离实现L极电路的闭合和分断,操作机构11包括可触发脱扣的锁扣111,当L极主电路出现短路故障时,短路电磁脱扣装置12的电磁力驱动其致动杆121触动锁扣111上的触动面111a,以致使操作机构11脱扣执行跳闸(S卩L极触头装置15分断);同理,当L极主电路中出现过载电流时,过载脱扣装置14的双金属片发生弯曲,在弯曲达到一定的行程时,双金属片驱动锁扣111上的跳闸杆111c,以致使操作机构11执行跳闸。如图4-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N极断路模块3包括N极触头装置31和两个N极接线装置3a、3b,N极触头装置31包括N极动触头3 Ib和N极静触头3 Ia,N极断路模块3的N极动触头3 Ib可通过已知的如连杆的结构实现与L极断路模块I的联动,S卩:当L极断路模块I的L极触头装置15闭合时,N极触头装置31也闭合;当L极断路模块I的L极触头装置15分闸或跳闸时,N极触头装置31随着分断。
[002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益特点是第一空腔内的合理布局结构的优化,如图2-3所示,L极断路模块I的操作手柄10、短路电磁脱扣装置12和灭弧装置13分别布设在第一空腔一侧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操作手柄10通过连杆112可驱动操作机构11在第一空腔的另一侧的空间内摆动,带动设置在操作机构11上的L极动触头15b与固定安装在第一空腔内的L极静触头15a接触和分离;过载脱扣装置14布设在第一空腔与操作机构11同一侧的下部,且过载脱扣装置14和灭弧装置13分别位于操作机构11的两侧。两个L极接线装置Ia和Ib分别设置在第一空腔的两侧的最外侧;L极静触头15a—端与其中一个L极接线装置Ia连接且固定安装在短路电磁脱扣装置12和灭弧装置13之间,L极静触头15a设有静触点的一端向灭弧装置13的下部弯折形成引弧的弯钩部15al,弯钩部15al包括圆弧形的引弧角和分别连接在引弧角两侧的倾斜设置的引弧段和设有静触点的触点段。L极动触头15b通过导线与过载脱扣装置14的双金属片电连接,过载脱扣装置14的双金属片与另一个L极接线装置Ib电连接。将L极断路模块I设置在第一空腔内的优点在于:使得包括操作手柄10、操作机构11、短路电磁脱扣装置12、L极接线装置Ia和lb、灭弧装置13和过载脱扣装置14的L极断路模块I仍保持原有的结构,从而确保原有的安全载流能力(额定电流63A)、灭弧和分断能力等使用性能。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L极断路模块I的操作机构11包括锁扣111、连杆112、跳扣113和触头支持114;触头支持114枢转安装在外壳2上,跳扣113和锁扣111直接枢转安装在触头支持114上且相互搭扣连接,无需杠杆板,连杆112—端与操作手柄10连接,另一端与跳扣113连接;L极动触头15b弹性的固定安装在触头支持114上,可绕触头支持114小范围的转动以实现动静触头的超程。
[002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益特点是关于N极断路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在第二空腔内的整体布局结构的优化,第二空腔用于布设N极断路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的优点在于:由于N极断路模块的工作电压较低,其爬电距离、隔弧距离等电气距离尺寸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因此将N极断路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压缩到一个模数宽的空腔尺寸内,可获得不改变原有的安全载流能力(额定电流63A)、灭弧和分断能力等使用性能的效果,当然,该效果的有益程度还与N极断路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的布局结构相关。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中的N极断路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在第二空腔内的具体的整体布局结构可有多种方式,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4-6所不。
[0029]所述的漏电保护模块包括零序互感器4、电子组件板5、漏电脱扣装置6和漏电动作机构7;电子组件板5布设在第二空腔的靠近断路器的操作手柄10的上部,漏电脱扣装置6和零序互感器4分别布设在第二空腔的一侧的中部和下部,漏电动作机构7和N极断路模块3布设在第二空腔的另一侧,漏电动作机构7位于漏电脱扣装置6和N极断路模块3之间,将零序互感器4设置在产品下方以便走线更短,降低产品温升。如图5所示,在第二空腔的右半部还设有漏电试验回路8,并且,所述的漏电动作机构7和漏电试验回路8以交叉插空的方式与N极断路模块的动作机构共同布设在第二空腔的右半部。可见,在第二空腔内存在重合布置,具体地说,在图4-5所示的第二空腔的右上部,包括电子组件板5的一部分、漏电动作机构7和漏电试验回路8的一部分,该部位的重合布置采用分层布置的方式,S卩:电子组件板5设置在远离隔板201的上层,漏电动作机构7和漏电试验回路8的一部分设置在靠近隔板201的下层。当然,通过该分层布置的方式,还可以使得设置在第二空腔上部的漏电试验回路8的下面空间用于容装其它构件,如N极断路模块的动作机构的相关构件。
[0030]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有益特点主要涉及N极断路模块3以及漏电保护模块的漏电动作机构7、漏电试验回路8和零序互感器4等具体部件的布设和结构设计。
[0031]如图5所示,所述的N极断路模块3包括N极触头装置31和两个N极接线装置3a、3b,两个N极接线装置3a、3b布设在第二空腔两侧的最外侧;N极触头装置31包括N极动触头31b和N极静触头31a,N极动触头31b通过安装轴穿过隔板201与第一空腔内的L极断路模块I的操作机构11联动,N极静触头31a固定在第二空腔内与N极动触头31b对应设置。一种具体的联动方式是第一空腔内的L极断路模块I的触头支持114 一侧的安装轴穿过隔板201,N极动触头31b弹性的固定安装在触头支持114上。N极动触头31b和L极动触头15b分别安装在触头支持114的两侧且分别位于隔板201的两侧。N极断路模块3的N极动触头31b还可通过其它已知的如手柄连杆的结构实现与L极断路模块I的联动。
[0032]所述的零序互感器4的一种优选的安装方式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的漏电保护模块的零序互感器4的径向与图1所示的模数宽度方向M垂直。零序互感器4的结构是公知的,它的外形为圆环,圆环的直径方向为径向,零序互感器4的习惯布设是其径向平行于模数宽度方向,其径向尺寸较大,本实用新型采用径向垂直于模数宽度方向M设置的结构,可妥善解决其径向尺寸较大带来的结构矛盾。
[0033]如图5-6所示,所述的漏电试验回路8包括按钮81、导电弹簧82、弹簧片83以及安装在电子组件板5上的试验电阻;所述的漏电动作机构7包括枢转安装在隔板201上的推杆71、驱动推杆71复位的复位弹簧72、可直线移动地安装在外壳2的侧壁20b上的指示件73以及驱动指示件73向推杆71施加脱扣力的加力弹簧74。漏电试验回路8布设在第二空腔与漏电动作机构7相同的一侧,其中弹簧片83、按钮81和导电弹簧82依次环绕着漏电动作机构7的推杆71设置;电子组件板5位于漏电动作机构7和漏电试验回路8上方。
[0034]所述的漏电试验回路8包括按钮81、导电弹簧82、弹簧片83以及安装在电子组件板5上的试验电阻;所述的导电弹簧82与N极断路模块3的进线端电连接且不穿过零序互感器4,弹簧片83与试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且不穿过零序互感器4,试验电阻的另一端与L极断路模块I的出线端电连接且不穿过零序互感器4;所述的按钮81驱动导电弹簧82与弹簧片83闭合,导电弹簧82的弹力驱使导电弹簧82与弹簧片83分断。漏电试验回路8的电流由L极断路模块I的进线端到L极断路模块I的出线端,再经试验电阻到弹簧片83,弹簧片83与导电弹簧82接触回到N极断路模块3的进线端,这样漏电试验回路不用穿过零序互感器4,试验回路设计简单。具体的,所述按钮81安装在外壳2的上侧壁上,导电弹簧82和弹簧片83设置在电子组件板5的下方,试验电阻安装在电子组件板5上;所述弹簧片83成L型,卡装在外壳2靠近按钮81的一侧侧壁上,L型的弹簧片83的水平板位于按钮81下方,竖直板与试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电弹簧82为扭簧,扭簧套在第二空腔内的扭簧固定柱上,扭簧的一条扭簧臂与N极断路模块3的带电件电连接固定连接且位于漏电脱扣装置6和漏电动作机构7之间,另一条扭簧臂向按钮81延伸与按钮81的下端连接且与弹簧片83对应设置。按下按钮81可带动导电弹簧82的扭簧臂与弹簧片83闭合导通漏电试验回路,移除按钮81的下压力,导电弹簧82的扭簧臂与弹簧片83分断且使按钮81复位。
[0035]如图5-6所示,所述的漏电动作机构7包括枢转安装在隔板201上的推杆71、驱动推杆71复位的复位弹簧72、可直线移动地安装在外壳2的侧壁20b上的指示件73以及驱动指示件73向推杆71施加脱扣力的加力弹簧74;所述的推杆71上设置有与漏电脱扣装置6的顶杆61驱动配合的致动部71a、穿过隔板201与L极断路模块I的操作机构11的锁扣111触动配合的触动部71b和与指示件73搭扣传动配合的搭扣部71c;漏电时,漏电脱扣装置6的顶杆61通过推杆71的致动部71a驱动推杆71克服复位弹簧72的弹力转动,并使推杆71的搭扣部71c与指示件73解锁,加力弹簧74驱动指示件73直线移动以指示漏电脱扣状态的同时还增加推杆71的脱扣力,推杆71的触动部71b作用在锁扣111上使漏电断路器的操作机构脱扣跳闸。漏电动作机构7的设计优点在于:漏电脱扣装置6的顶杆61驱动致动部71a的脱扣力(简称漏电脱扣力)只要满足能驱动推杆71解扣转动即可,而触动部71b驱动锁扣111的尾部Illb的脱扣力(简称跳闸脱扣力)是漏电脱扣力与加力弹簧74驱动指示件73推动推杆71转动的弹性力(简称加力)之和,因此即使在漏电脱扣力较小的情况下,由于加力的作用也能确保足够大的跳闸脱扣力。并且,加力的大小可通过加力弹簧74的设计优化,通过该优化可获得跳闸脱扣力大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为加大触动部71b的力臂提供可能;加大触动部71b的力臂,能有效加大触动部71b的移动行程和加快触动部71b的移动速度,从而能有效改善触动部71b触动锁扣111的尾部Illb的脱扣动作的性能,有利于提高漏电断路器的跳闸分断能力。
[0036]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的推杆71包括推杆轴71d,推杆轴71d的一侧侧壁上延伸设有搭扣部71c,另一侧壁上延伸设有台阶状的推杆板71e,推杆板71e远离推杆轴71d的一个端角处延推杆轴71d的轴向向上延伸设有致动部71a,推杆板71e远离推杆轴71d的另一个端角处延推杆轴71d的轴向向下延伸设有触动部71b。所述的搭扣部71c成T型,搭扣部71c的端部两侧设有搭扣凸起71cl和扭簧凸起71c2,所述的搭扣凸起71cl与指示件73上的尾钩部73c锁定和传动配合,所述的扭簧凸起71c2与复位弹簧72的一端联接。安装在第一空腔内的L极断路模块I的锁扣111的结构如图8所示,所述的锁扣111包括转动副111 e,以及位于转动副Ille两侧的分别是用于与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的跳扣锁定配合的锁扣部Illd和用于与推杆71的触动部71b触动配合的尾部Illb;在锁扣111的转动副11 Ie和尾部11 Ib之间的一侧设有与短路脱扣电磁系统驱动配合的触动面111a,所述的尾部Illb沿平行于所述的触动面11 Ia的方向向下伸展;使受推杆71的触动部71b触动的尾部11 Ib的力臂大于所述的触动面Illa的力臂。漏电动作机构7的推杆71与第一空腔的L极断路模块I的锁扣111耦合结构的一种优选方式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的隔板201上设置有通透的耦合孔206;漏电动作机构7的触动部71b穿过该耦合孔206伸入到第一空腔内,并且触动部71b在第一空腔内与L极断路模块I的锁扣111的尾部Illb触动配合。当然,所述的耦合结构的另一种可替代的方式可以是:所述的隔板201上设置有通透的耦合孔206;L极断路模块I的锁扣111的尾部Illb穿过耦合孔206伸入到第二空腔内,并且尾部Illb在第二空腔内与漏电保护模块的漏电动作机构7的触动部71b触动配合。交叉插空方式的实现将漏电动作机构7设置到第二空腔的右半部的再一个优点是,使得L极断路模块I的锁扣111的尾部Illb向下伸展,以使得加大尾部Illb的力臂成为可能,而尾部11 Ib的力臂加大可有效减小漏电动作机构7的触动部71b向尾部11 Ib输出的脱扣力,该脱扣力减小不仅有利于改善脱扣动作性能,而且还有利于包括漏电脱扣装置6和漏电动作机构7在内的漏电保护模块的小型化。
[0037]第二空腔内具体的装配结构如图6所示,在壳座20的隔板201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推杆71的转轴202、联接复位弹簧72用的扭簧凸台203、限制指示件73脱出用的限位凸台204和联接加力弹簧74用的压簧凸台205,安装漏电试验回路8的导电弹簧82的导电弹簧安装轴210;在隔板201的对应锁扣111的尾部111 b的位置上设置有推杆71的触动部71 b穿过的耦合孔206,对应触头支持114的位置上设有安装N极动触头31b的安装轴穿过的触头耦合孔209,外壳2的侧壁20b上设置有安装指示件73的导向槽孔207和安装按钮81的按钮槽孔208,在外壳2的侧面的侧壁上设有卡装漏电试验回路8的弹簧片83的卡槽。导向槽孔207、压簧凸台205、限位凸台204和转轴202由上到下基本上位于一条直线上,扭簧凸台203位于限位凸台204和触头耦合孔209之间;导电弹簧安装轴210和按钮槽孔208位于导向槽孔207两侧。所述的复位弹簧72为扭簧,复位弹簧72套在推杆71的推杆轴71d上,复位弹簧72的一端与推杆71的搭扣部71c上设置的扭簧凸起71c2联接,其另一端与壳座20上的扭簧凸台203联接。所述的指示件73包括与壳座20上的导向槽孔207滑动配合的件身73a、设置在件身73a上的用于安装加力弹簧74的弹簧槽73b以及设置在件身73a下端的L型的尾钩部73c,L型的尾钩部73c的水平边的端部是圆弧形的与推杆71的搭扣部71c上传动配合的滑动面,L型的尾钩部73c的水平边的上部是与推杆71的搭扣部71c锁定配合的定位面,并且所述的定位面还与壳座20上的限位凸台204接触配合限制指示件73脱出。所述的加力弹簧74为压簧,其设置在指示件73的弹簧槽73b内,另一端与壳座20上的压簧凸台205联接。
[0038]下面结合图1至图6,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多种动作过程,从中可更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
[0039]合闸/分闸操作过程:当L极断路模块I的操作手柄10向合闸方向操作时,操作手柄10驱动操作机构11使L极触头装置15闭合,并且由联动结构带动N极断路模块3的N极触头装置31也闭合;当操作手柄10向分闸方向操作时,操作手柄10驱动操作机构11使L极触头装置15分断,并且带动N极断路模块3的N极触头装置31随着分断;N极触头装置31会先于L极触头装置15闭合,晚于L极触头装置15分断。短路跳闸过程:当主电路出现短路故障时,L极断路模块I的短路电磁脱扣装置12的电磁力驱动其致动杆121触动锁扣111上的触动面11 Ia,以致使操作机构11执行跳闸,即L极触头装置15分断,并且带动N极断路模块3的N极触头装置31随着分断。
[0040]过载跳闸过程:当主电路出现过载电流时,L极断路模块I的过载脱扣装置14的双金属片发生弯曲,在弯曲达到一定的行程时,双金属驱动锁扣111上的跳闸杆111c,以致使操作机构11执行跳闸,g卩L极触头装置15分断,并且带动N极断路模块3的N极触头装置31随着分断。
[0041]漏电脱扣跳闸过程:当主电路出现漏电电流时,漏电保护模块的零序互感器4感应到的漏电信号控制电子组件板5产生激励电信号,该电信号激励漏电脱扣装置6产生电磁力并使顶杆61产生漏电脱扣动作,于是驱动漏电动作机构7的推杆71致动部71a转动并带动推杆71及其上的搭扣部71c转动,搭扣部71c的转动使得搭扣部71c与指示件73的尾钩部73c解除锁定,于是指示件73在加力弹簧74的弹力作用下向上弹起,在这弹起的过程中,尾钩部73c与推杆71及其上的搭扣部71c接触并进入相对滑动的传动配合,该配合使得尾钩部73c对搭扣部71c施加弹性的加力,该加力与漏电脱扣力一起驱使推杆71克服复位弹簧72的弹力转动,由漏电脱扣力和加力的合力驱使推杆71的转动带动触动部71b转动,于是推动L极断路模块I的锁扣111的尾部11 Ib并使锁扣111转动,该转动致使操作机构11执行跳闸,即L极触头装置15分断,并且带动N极断路模块3的N极触头装置31随着分断。
[0042]漏电复位过程:人为克服加力弹簧74的弹力向下按指示件73,推杆71的搭扣部71c在复位弹簧72的弹力作用下与指示件73的尾钩部73c接触并往回滑动,该滑动使得推杆71往回转动,直到搭扣部71c与尾钩部73c锁定,指示件73稳定在复位状态。此外,通过指示件73的位置状态可指示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脱扣状态,S卩:在指示件73向上弹起时,指示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处于漏电脱扣状态;在指示件73向下缩进时,则指示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处于未脱扣状态。
[0043]漏电测试操作过程:人为按下漏电试验回路8的按钮81,使导电弹簧82与弹簧片83接触,于是漏电试验回路8接通,以形成模拟的漏电电流,零序互感器4感应到该模拟的漏电电流形成漏电信号,如果漏电保护模块正常,则该漏电信号会导致漏电脱扣跳闸动作,如果漏电保护模块异常,则该漏电信号不能导致漏电脱扣跳闸动作。松开按钮81,导电弹簧82的弹力使其与弹簧片83分断,使漏电试验回路8分断并回到正常状态。
[004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包括外壳(2),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外壳(2)内的隔板(201)将外壳(2)分隔形成两层空腔,两层空腔为用于布设L极断路模块(I)的第一空腔,以及用于布设N极断路模块(3)和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模块的第二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电保护模块包括零序互感器(4)、电子组件板(5)、漏电脱扣装置(6)和漏电动作机构(7);电子组件板(5)布设在第二空腔的靠近断路器的操作手柄(10)的上部,漏电脱扣装置(6)和零序互感器(4)分别布设在第二空腔的一侧的中部和下部,漏电动作机构(7)和N极断路模块(3)布设在第二空腔的另一侧,漏电动作机构(7)位于漏电脱扣装置(6)和N极断路模块(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布设在第二空腔内的漏电保护模块还包括漏电试验回路(8),所述的漏电试验回路(8)包括按钮(81)、导电弹簧(82)、弹簧片(83)以及安装在电子组件板(5)上的试验电阻;漏电试验回路(8)布设在第二空腔与漏电动作机构(7)相同的一侧,其中弹簧片(83)、按钮(81)和导电弹簧(82)依次环绕着漏电动作机构(7)的推杆(71)设置;电子组件板(5)位于漏电动作机构(7)和漏电试验回路(8)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布设在第二空腔内的漏电保护模块还包括漏电试验回路(8),所述的漏电试验回路(8)包括按钮(81)、导电弹簧(82)、弹簧片(83)以及安装在电子组件板(5)上的试验电阻;所述的导电弹簧(82)与N极断路模块(3)的进线端电连接且不穿过零序互感器(4),弹簧片(83)与试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且不穿过零序互感器(4),试验电阻的另一端与L极断路模块(I)的出线端电连接且不穿过零序互感器(4);所述的按钮(81)驱动导电弹簧(82)与弹簧片(83)闭合,导电弹簧(82)的弹力驱使导电弹簧(82)与弹簧片(83)分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81)安装在外壳(2)的上侧壁上,导电弹簧(82)和弹簧片(83)设置在电子组件板(5)的下方,试验电阻安装在电子组件板(5)上;所述弹簧片(83)成L型,卡装在外壳(2)靠近按钮(81)的一侧侧壁上,L型的弹簧片(83)的水平板位于按钮(81)下方,竖直板与试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电弹簧(82)为扭簧,扭簧套在第二空腔内的扭簧固定柱上,扭簧的一条扭簧臂与N极断路模块(3)的带电件电连接固定连接且位于漏电脱扣装置(6)和漏电动作机构(7)之间,另一条扭簧臂向按钮(81)延伸与按钮(81)的下端连接且与弹簧片(83)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断路模块(I)包括操作手柄(10)、操作机构(11)、包括L极动触头(15b)和L极静触头(15a)的L极触头装置(15)、短路电磁脱扣装置(12)、灭弧装置(13)和过载脱扣装置(14);操作手柄(10)、短路电磁脱扣装置(12)和灭弧装置(13)分别布设在第一空腔一侧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操作手柄(10)通过连杆(112)可驱动操作机构(11)在第一空腔的另一侧的空间内摆动,带动设置在操作机构(11)上的L极动触头(15b)与固定安装在第一空腔内的L极静触头(15a)接触和分离;过载脱扣装置(14)布设在第一空腔与操作机构(11)同一侧的下部,且过载脱扣装置(14)和灭弧装置(13)分别位于操作机构(11)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极断路模块(3)包括N极触头装置(31)和两个N极接线装置(3&、313),两个_及接线装置(3&、313)布设在第二空腔两侧的最外侧;N极触头装置(31)包括N极动触头(31b)和N极静触头(31a),N极动触头(31b)通过安装轴穿过隔板(201)与第一空腔内的L极断路模块(I)的操作机构(11)联动,N极静触头(31a)固定在第二空腔内与N极动触头(31b)对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电动作机构(7)包括枢转安装在隔板(201)上的推杆(71)、驱动推杆(71)复位的复位弹簧(72)、可直线移动地安装在外壳(2)的侧壁上的指示件(73)以及驱动指示件(73)向推杆(71)施加脱扣力的加力弹簧(74);所述的推杆(71)上设置有与漏电脱扣装置(6)的顶杆(61)驱动配合的致动部(71a)、穿过隔板(201)与L极断路模块(I)的锁扣(111)触动配合的触动部(71b)和与指示件(73)搭扣传动配合的搭扣部(71c);漏电时,漏电脱扣装置(6)的顶杆(61)通过推杆(71)的致动部(7 Ia)驱动推杆(71)克服复位弹簧(72)的弹力转动,并使推杆(71)的搭扣部(71 c)与指示件(73)解锁,加力弹簧(74)驱动指示件(73)直线移动以指示漏电脱扣状态的同时还增加推杆(71)的脱扣力,推杆(71)的触动部(71b)作用在锁扣(111)上使断路器脱扣跳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201)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推杆(71)的转轴(202)、联接复位弹簧(72)用的扭簧凸台(203)、限制指示件(73)脱出用的限位凸台(204)和联接加力弹簧(74)用的压簧凸台(205),安装漏电试验回路(8)的导电弹簧(82)的导电弹簧安装轴(210);在隔板(201)的对应L极断路模块(I)的锁扣(111)的尾部(11 Ib)的位置上设置有推杆(71)的触动部(7 Ib)穿过的耦合孔(206),对应L极断路模块(I)的触头支持(I 14)的位置上设有安装N极断路模块(3)的N极动触头(31b)的安装轴穿过的触头耦合孔(209),外壳(2)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指示件(73)的导向槽孔(207)和安装漏电试验回路(8)的按钮(81)的按钮槽孔(208),在外壳(2)的侧面的侧壁上设有卡装漏电试验回路(8)的弹簧片(83)的卡槽。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孔(207)、压簧凸台(205)、限位凸台(204)和转轴(202)由上到下位于一条直线上,扭簧凸台(203)位于限位凸台(204)和触头耦合孔(209)之间;导电弹簧安装轴(210)和按钮槽孔(208)位于导向槽孔(207)两侧。
【文档编号】H01H71/02GK205564660SQ201620156811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日
【发明人】潘友义, 张慎虎, 周长青, 葛伟骏, 陈永亮, 柯益蒙
【申请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