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8754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件及汽车,其中,动力电池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有动力电池单元和控制器,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有进风格栅,所述第二侧板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排风风扇,所述排风风扇用于将空气由进风格栅抽入,并将经过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空气由排风口送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包括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本实用新型利于动力电池组件的小型化,且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专利说明】
动力电池组件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利于环境的改善,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作为负载,需要动力电池组件进行供电。
[0003]现有的动力电池组件包括箱体,箱体中设有电池阵列和控制器,为了保证散热效果,电池阵列间需要留有较大间隙,因此占据的空间非常大,不利于动力电池组件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件及汽车,以利于动力电池组件的小型化,且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0005]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有动力电池单元和控制器,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有进风格栅,所述第二侧板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排风风扇,所述排风风扇用于将空气由进风格栅抽入,并将经过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空气由排风口送出。
[0006]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动力电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隔板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将第一腔体内的空气由所述散热孔抽入到所述第二腔体内。
[0007]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还形成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所述控制器。
[0008]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优选的,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呈板状,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板和/或底板上,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单元加热。
[0009]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优选的,所述箱体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器连接,用于感测所述箱体中的温度参数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参数控制所述加热器开启或关闭。
[0010]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优选的,所述动力电池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有插销,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有插孔;所述动力电池单元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单元之间通过所述插销和插孔相连接。
[001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优选的,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形成有凸起,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所述凸起和凹槽嵌合连接;所述插销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还设有插座,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插座上;所述隔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插销穿设在所述连接孔中,使所述动力电池单元与所述隔板相连接。
[0012]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优选的,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端面上均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轴向与所述排风口的轴向相平行,相连的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所述通风孔位置相对应,以使相连的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壳体内部相连通。
[0013]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优选的,所述通风孔由间隔设置的多个三角形孔构成,相邻的所述三角形孔的设置方向相反,正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顶点位于反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底边的延长线上,反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顶点位于所述正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底边的延长线上。
[0014]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优选的,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动机连接,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电动机之间串联有第一继电器,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负极与所述电动机之间串联有第二继电器;所述电动机的两端并联有预充电电容,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两端并联有预充电电阻和预充电继电器,所述预充电电阻和所述预充电继电器串联并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正极和所述预充电继电器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预充电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预充电继电器接通或断开。
[0015]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优选的,所述第二继电器和所述电动机之间串联有熔断器。
[0016]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组件。
[0017]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可开启排风风扇,以使空气由进风格栅抽入,空气经过动力电池单元后由排风口送出,由于排风风扇的设置,能够提高箱体内的空气进入量及空气流动速度,提高了动力电池组件的散热效果,使动力电池单元之间无需留有间隙,利于动力电池组件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组件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组件的电路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组件的动力电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组件的动力电池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组件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1:箱体;102:动力电池单元;
[0026]103:控制器;104:第一侧板;
[0027]105:第二侧板;106:进风格栅;
[0028]107:排风口;108:排风风扇;
[0029]109:隔板;110:第一腔体;
[0030]111:第二腔体;112:散热风扇;
[0031]113:第三腔体;114:加热器;
[0032]115:发热芯;116:硅橡胶绝缘层;
[0033]117: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118:电源线;
[0034]119:温度传感器;120:壳体;
[0035]121:插销;122:插孔;
[0036]123:凸起;124:凹槽;
[0037]125:插座;126;连接孔;
[0038]127:通风孔;128:电动机;
[0039]129:第一继电器;130:第二继电器;
[0040]131:预充电电容;132:预充电电阻;
[0041]133:预充电继电器;134:熔断器;
[0042]135:电池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0043]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件,包括箱体101,所述箱体101中设有动力电池单元102和控制器103,所述箱体1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5,所述第一侧板104设有进风格栅106,所述第二侧板105设有排风口 107,所述排风口 107处设有排风风扇108,所述排风风扇108用于将空气由进风格栅106抽入,并将经过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的空气由排风口 107送出。
[0044]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件在使用时,可开启排风风扇108,以使空气由进风格栅106抽入,空气经过动力电池单元102后由排风口 107送出,由于排风风扇108的设置,能够提高箱体101内的空气进入量及空气流动速度,提高了动力电池组件的散热效果,使动力电池单元102之间无需留有间隙,利于动力电池组件的小型化。
[004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箱体101内设有隔板109,所述隔板109与所述第一侧板104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10,所述隔板109与所述第二侧板105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11,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10内,所述隔板109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第二腔体111内设有散热风扇112,所述散热风扇112用于将第一腔体110内的空气由所述散热孔抽入到所述第二腔体111内。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组件的散热效果。
[004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箱体101内还形成有第三腔体113,所述第三腔体113内设有所述控制器103。由此,可方便控制器103的安装,避免了控制器103和动力电池单元102之间的干扰。
[004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动力电池组件还包括加热器114,所述加热器114呈板状,所述加热器114设置在所述箱体101的顶板和/或底板上,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加热。由此,当箱体101内温度过低时,可启动加热器114对动力电池单元102加热,以保证动力电池单元102的正常工作,由于加热器114呈板状,因此不会对动力电池单元102形成包裹,利于动力电池单元102的散热。
[0048]请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加热器114可包含发热芯115、硅橡胶绝缘层116、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117和电源线118,在发热芯115上连接电源线118,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117包覆在发热芯115的一侧,硅橡胶绝缘层116包覆在发热芯115的另一侧;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117朝向动力电池单元102表面方向;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117的厚度为0.1?2cm;其中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117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硅橡胶85%?90%;硅橡胶耐温剂1%?3 % ;硅橡胶防霜剂0.1 %?0.3 % ;硅橡胶硫化剂I %?3 % ;远红外粉6 %?1 %。
[004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箱体101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19,所述温度传感器119与所述控制器103连接,所述控制器103与所述加热器114连接,用于感测所述箱体101中的温度参数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器103,所述控制器103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参数控制所述加热器114开启或关闭。由此,当箱体101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103可控制加热器114开启对动力电池单元102进行加热,当箱体101内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103可控制加热器114关闭,以停止对动力电池单元102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了动力电池单元102的正常使用。
[0050]请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动力电池单元102包括壳体120,所述壳体120的第一端设有插销121,所述壳体120的第二端设有插孔122;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之间通过所述插销121和插孔122相连接。由此,可将相邻的两个动力电池单元102中的一个动力电池单元102的插销121穿入另一个动力电池单元102的插孔122中,从而将两个动力电池单元102连接起来,由此使动力电池单元102之间的连接简单可靠。
[005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壳体120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形成有凸起123,所述壳体12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124,相邻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的所述凸起123和凹槽124嵌合连接;插销121设置在所述壳体120的底面上,所述壳体120的底面上还设有插座125,所述插孔122设置在所述插座125上;所述隔板109上设有连接孔126,所述插销121穿设在所述连接孔126中,使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与所述隔板109相连接。由于相邻的两个动力电池单元102的凸起123和凹槽124嵌合连接,因此使动力电池单元102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由于插销121和插座125设置在所述壳体120的底面上,因此,方便插销121和插孔122的制造,且当插销121穿入插孔122后不会占用壳体120内的空间,利于壳体120的小型化。由于隔板109上设有连接孔126,插销121穿设在连接孔126中使动力电池单元102与隔板109相连接,因此使动力电池单元102的第一端的端面能够与隔板109相贴合,进一步节省了箱体101内的空间。
[005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壳体1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端面上均设有通风孔127,所述通风孔127的轴向与所述排风口 107的轴向相平行,相连的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的所述通风孔127位置相对应,以使相连的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的壳体120内部相连通。由此,在排风风扇108的作用下,空气能够由进风格栅106进入箱体101中,并能够由通风孔127进入到动力电池单元102的内部进行散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005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通风孔127由间隔设置的多个三角形孔构成,相邻的所述三角形孔的设置方向相反,正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顶点位于反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底边的延长线上,反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顶点位于所述正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底边的延长线上。由此在相邻的三角形孔之间形成有支撑柱,支撑柱之间形成角度,提高了壳体1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端面的结构稳定性。
[005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动力电池单元102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动机128连接,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的正极与所述电动机128之间串联有第一继电器129,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的负极与所述电动机128之间串联有第二继电器130;所述电动机128的两端并联有预充电电容131,所述第一继电器129的两端并联有预充电电阻132和预充电继电器133,所述预充电电阻132和所述预充电继电器133串联并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单元102的正极和所述预充电继电器133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129、第二继电器130和预充电继电器13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03连接,所述控制器10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129、第二继电器130和预充电继电器133接通或断开。
[0055]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向电动机128供电时,可先使控制器103控制第二继电器130接通,因为此时第一继电器129及预充电继电器133都未接通,所以第二继电器130的触点没有电流流过,不会产生拉弧现象;然后再使控制器103控制预充电继电器133接通,这样动力电池单元102即可通过预充电继电器133、预充电电阻132向预充电电容131充电,因为预充电电容131与电动机128并联,预充电电容131的等效电阻远远小于电动机128,所以此时电动机128并不能启动,即动力电池单元102流出的电流都是在向预充电电容131充电,同时因为预充电电阻132的存在,流过预充电继电器133的电流不会很大,不会产生拉弧现象。当预充电电容131的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使控制器103控制预充电继电器133断开,然后控制第一继电器129接通,此时因为预充电电容131的电压已经较高,所以第一继电器129的触头的电压差就不是很大了,不会发生拉弧现象。由此,可以对第一继电器129、第二继电器130和预充电继电器133形成保护。
[005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继电器130和所述电动机128之间串联有熔断器134。由此,可以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0057]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单元102的壳体120中可设有电池阵列135,电池阵列135由多个电池构成,相邻的电池之间可通过双面胶粘合在一起,电池阵列135的顶端可与壳体120的顶部连接。
[0058]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单元I02还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由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及与MCU相连的控制器103局域网络(ControlIer AreaNetwork,简称CAN)网关、锂电池专用保护芯片构成;控制器103的主控板由M⑶和CAN网关构成,所述主控板与保护板之间通过CAN网络通讯连接。主控板的MCU可连接有监测动力电池单元102输出电压的电压传感器和监测动力电池单元102输出电流的电流传感器。
[005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
[0060]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件在使用时,可开启排风风扇108,以使空气由进风格栅106抽入,空气经过动力电池单元102后由排风口 107送出,由于排风风扇108的设置,能够提高箱体101内的空气进入量及空气流动速度,提高了动力电池组件的散热效果,使动力电池单元102之间无需留有间隙,利于动力电池组件的小型化。
[006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有动力电池单元和控制器,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有进风格栅,所述第二侧板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排风风扇,所述排风风扇用于将空气由进风格栅抽入,并将经过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空气由排风口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动力电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隔板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将第一腔体内的空气由所述散热孔抽入到所述第二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形成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所述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呈板状,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板和/或底板上,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单元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器连接,用于感测所述箱体中的温度参数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参数控制所述加热器开启或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电池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有插销,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有插孔; 所述动力电池单元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单元之间通过所述插销和插孔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形成有凸起,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所述凸起和凹槽嵌合连接; 所述插销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还设有插座,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插座上; 所述隔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插销穿设在所述连接孔中,使所述动力电池单元与所述隔板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端面上均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轴向与所述排风口的轴向相平行,相连的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所述通风孔位置相对应,以使相连的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壳体内部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由间隔设置的多个三角形孔构成,相邻的所述三角形孔的设置方向相反,正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顶点位于反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底边的延长线上,反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顶点位于所述正向设置的所述三角形孔的底边的延长线上。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动机连接,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电动机之间串联有第一继电器,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负极与所述电动机之间串联有第二继电器; 所述电动机的两端并联有预充电电容,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两端并联有预充电电阻和预充电继电器,所述预充电电阻和所述预充电继电器串联并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单元的正极和所述预充电继电器之间; 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预充电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预充电继电器接通或断开。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和所述电动机之间串联有熔断器。1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动力电池组件。
【文档编号】H01M10/625GK205595380SQ201620035496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4日
【发明人】常天春, 谢立稳, 张立玲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