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0426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流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直流电动机,具体涉及直流电动机的转子通风风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直流电动机在外形尺寸不变的条件下,必须向着重量轻、转矩大、恒功转速范围广等方向发展。要使电机转矩增大,电枢电流必将增加,电流的增加,使发热因数增大,电机温升将与电流成平方的增加,因此电机降低温升成为关键。如果电机在高原缺氧条件下运行(如未来运行于青藏铁路的内燃机车的直流牵引电机),电机的散热将更加困难。同一台电机发挥同样的转矩,在海拔5000米时电机电枢温升要求160K,这样,在海拔1000米以下时,电机电枢温升就必须做到129K。现有直流电动机的转子铁心有两排通风孔,电枢后支架上开有与铁心上的两通风孔对应的风孔,电机为强迫通风,风从进风口进入换向器室后,经过换向器进入转子铁心的两排通风孔,再经过电枢后支架对应的风孔流出。由于现有直流电动机在电枢后支架与电枢线圈后端出槽口间无风道,造成电枢线圈后端散热效果较差,在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温升相对较高,当然,更不能满足高原缺氧条件下电机温升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直流电动机风路结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相同风量下温升较低的直流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直流电动机,包含定子、转子,转子铁心上开有两排通风孔,转子上的电枢线圈后支架上开有与转子铁心上所开两排通风孔对应的通风孔,在转子铁心上增加一排通风孔,同时,在电枢后支架上靠铁心侧开有径向通风孔。本实用新型实质上是在现有直流电动机的转子上增加了一路用于电枢线圈后端降温的风路,该风路由转子铁心上增加的通风孔和电枢后支架上所开的径向通风孔构成,通过该增设的风路将冷却风直接引向电枢线圈后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直抵转子电枢线圈后端的风路,改变和优化了现有直流电动机的风路结构,使直流电动机在外形尺寸、结构不变且冷却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电枢绕组的温升大幅度的降低;而且电枢热源的减少,对电机主、附绕组的影响相应减少,主、附绕组的温升也相应降低,从而使整个电机的温升有大幅度降低。因此,该直流电动机将特别适合作为青藏铁路内燃机车上的直流牵引电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流电动机转子风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直流电动机,包含定子、转子,转子铁心上开有两排通风孔4、5,转子上的电枢线圈后支架3上开有与转子铁心上所开两排通风孔对应的通风孔6、7,在转子铁心上增加一排通风孔8,同时,在电枢线圈后支架3上靠铁心侧开有径向通风孔9。转子铁心上的通风孔4、5分别与电枢线圈后支架上的通风孔6、7形成风路,增设的通风孔8与电枢线圈后支架上的径向通风孔9形成电枢线圈后端的冷却风路。电机为强迫通风,风从进风口进入换向器室后,经过换向器进入各风路,实现电机的通风、降温。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电动机,包含定子、转子,转子铁心上开有两排通风孔(4)、(5),转子上的电枢线圈后支架(3)上开有与转子铁心上所开两排通风孔对应的通风孔(6)、(7),其特征为在转子铁心上增加一排通风孔(8),同时,在电枢线圈后支架(3)上靠铁心侧开有径向通风孔(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直流电动机,具体涉及直流电动机的转子通风风路结构。该直流电动机包含定子、转子,转子铁心上开有两排通风孔,转子上的电枢线圈后支架上开有与转子铁心上所开两排通风孔对应的通风孔,在转子铁心上增加一排通风孔,同时,在电枢后支架上靠铁心侧开有径向通风孔。本实用新型实质上是在现有直流电动机的转子上增加了一路用于电枢线圈后端降温的风路,通过增设直抵转子电枢线圈后端的风路,改变和优化了现有直流电动机的风路结构,使直流电动机在外形尺寸、结构不变且冷却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电枢绕组的温升大幅度的降低,从而使整个电机的温升有大幅度降低。因此,该直流电动机将特别适合作为青藏铁路内燃机车上的直流牵引电机。
文档编号H02K23/00GK2572651SQ0226995
公开日2003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30日
发明者姬惠刚, 孟语灵 申请人:永济电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