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911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磁力变成电力的磁电机。
背景技术
根据惯性定律和磁体两极都能单独吸铁现象可以断定磁力是两磁体之间的直线,不能弯曲,更不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因此,磁力闭合曲线论、导体切割磁力线的发电理论说明物理学对磁力的认识是朦胧的,致使磁力很会作功的本能至今没有被发现。
大量的磁力试验发现,磁体相互作用时吸引力与推斥力同时存在,吸引力为主(参见图1)。因为单独的磁体都存在两极,因此,磁体之间的磁力不是单一现象,分析磁体运动时,磁力不能简化为一个合力,即磁力是空间对称量。对称量定义如下可动磁体在静止磁体几何中心线两侧对称的方位(即对称的方向和位置)上所受到的磁力大小相等,因此定义为对称量(参见图2)。对于平行于磁极面的单向运动的铁心来讲,对称量可理解为牵引力与制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个周期内累积动量为0,即即不消耗动力,也不产生动力。也就是说,自然状态下的磁力不能变成连续动力,也不能变成连续制动力。总之自然状态下的磁力不能作功。任何科学发现都是客观规律,都能经得起正、反面分析。因此,既然认定磁力不能作功,那么磁力变电力一定要消费动力的理论就毫无依据。也就是说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既然磁体没有输出能量的功能,就不能吸收能量。因此,磁力变电力消耗动能的学术观点经不起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痛心的是,电机专业的专家学者都没有按照力的三要素分析发电机消耗的动力到底作用在什么部位,根本不知道动力消失的途径。致使发电机浪费动力的原因至今没有觉察出来。致使论证发电机浪费动力的论文得不到发表。致使利用磁力作功的发明累遭忌妒而被压制。
磁力是电子转量方向趋于一致的体现(篇幅有限这里不作介绍),是双向量,即磁体同时存在两个磁极,两个磁体靠近时,同极性的磁极因互相推斥距离增大而磁力减小,异极性磁极因互相吸引距离减小而磁力增大,因此主要体现为吸引力,但是忽略推斥力是绝对错误的。对于可自由运动的磁体来说,两个磁体的相对运动是旋转与减距离相结合的运动,即磁体在吸引力与推斥力共同作用下,其轴线方向与距离同时变化。又因为磁体由众多小磁体组成,磁力在磁体内纵向横向传递而充满整个磁体,因此定义为空间量。痛心的是,物理学把合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歪曲为磁力方向自动弯曲,欺骗和毒害了亿万专家学者。
研究磁力必须将磁体视为众多小磁体的组合体,对于U形铁心来讲,众多小磁体在铁心内是沿U形轴向方向排列的,磁力在众多定位小铁心(即原子)之间传递,铁心轴向转了180°,磁力方向跟着转了180°,就这样U形铁心两个磁极面的极性相反了。即对于临近U形铁心一端的磁极来讲,U形铁心的另一端处于反向磁化状态。反向磁化的铁心与磁化U形铁心的磁极的极性相同,同性相推斥,因此,反向磁化是阻止磁极运动的阻力。发电机的磁齿根部连在一起,相邻的磁齿相当于是U形铁心,深刻分析和实际测量发现发电机转子转动磁极前方的磁齿总是处在反向磁化状态(参见图4),待到磁极靠近时,该磁齿因已反向磁化而抗拒磁化。这就是说,用外部磁力克服反向磁化现象(即用转子磁极的磁力克服铁心反向磁化现象)一举两失,即浪费了磁力又浪费了动力。
另外,发电机绕组跨距等于磁极距,这样绕组横跨两个磁极,因此绕组内的磁齿大部分时间分别接受极性相反的磁力。但是感应电流只能体现它们的差值,所以感应电流励磁效应也就体现了它们的差值,参见图5,分析此图发现感应电流励磁效应是把前方磁极后部的磁力经感应线圈转移到后面磁极的前部,这就相当于从天平称的一边取走一个重物放到另一端,前方磁极产生感应电流是磁化现象,是吸引力,但是这个吸引力是在磁极后部,因此是制动力,而后面的磁极前部对应的磁齿因已经被感应电流反向励磁而反向磁化了,反向磁化产生推斥力因此推斥力在磁极的前部,因此也是制动力。总之,绕组横跨两极,体现差值的感应电流所产生的励磁效应也是一举两失,即浪费了磁力又浪费了动力。
综上所述现在的发电机磁齿径向相连和绕组的宽度大于磁极间隔,必然浪费磁力,同时浪费动力。这个结论既符合力学原理,也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痛心的是,能量守恒论者高喊能量守恒却毫无真知灼见,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电机浪费的动力与什么力平衡,变成了什么能量。总之,能量守恒论者不承认磁力可以作功,承认发电机是浪费动力的落后技术,不是他们亲自实践的体会,而是他们读书不认真,实践不用心的铁证,是以讹传讹,自欺人的铁证。
技术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力变电力的磁电机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目的的本发明的结构特征与现有的发电机的区别是铁心轴向排列,铁心轴向相连径向不相连和绕组跨距等于或小于磁极间隔。具体技术方案如下1、铁心轴向排列,参见图6。定子铁心1轴向视图是U字形,铁芯1由U字形硅钢片迭合而成,经隔磁的铁心架5固定在机座9的内腔。铁心的磁极分别位于机座的两端,径向相邻的铁心之间磁阻大,不是磁力的通路。转子磁极极性分布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同一端极性相同,另一种像发电机一样同一端异性相间,铁心两端总是同步对准异性磁极。这样,铁芯两端都是同向磁化现象,完全消除了反向磁化现象。反向磁化为制动力,同向磁化为牵引力。这就是智取磁力的技巧,这就是巧用磁力作功的关键。
2、绕组的宽度等于或小于磁极间隔。原理上线圈的宽度等于磁极的宽度,磁力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但是为了改善电压的波形和与现在的三相电配套,线圈的宽度可以比磁极宽度小,并用多个线圈组成绕组12,但是绕组12的宽度不能大于磁极的间隔。由于磁极轴向排列,磁极分两端,绕组分两列。原则上两列绕组一一对应,对应的绕组属于同一相,但是,两列绕组可以不一一对应,对应的绕组可以不属于同一相,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用电要求,比呆板的三相制优越得多。
绕组12的宽度不大于磁极间隔是确保绕组不同时接受两个磁极磁化的措施,以消除反向磁化现象。
3、增加动力绕组13。磁力是空间对称量,不打破磁力的对称性,磁力不可能变成动力(发电机由于违背了磁力对称性而浪费动力),因此本发明的运转是要消耗动力的,转子匀速旋转属于定位自转运动不消耗动力,但是克服轴承旋转的摩擦阻力,空气摩擦阻力,都需要动力。因此设置了动力绕组13,为本发明提供动力。设置了动力绕组,顾名思义,输出电力的绕组改名为电力绕组。动力绕组13与电力绕组12始端连接在一起,未端经可控硅14连接(参见图9),(实际上将是每相绕组用一只可控硅)。动力绕组安置在电力绕组12的前面。磁极3旋转到动力绕组位置时,动力绕组产生感应电流,虽然此时动力绕组13的电势比电力绕组12高,由于可控硅不能反向导通,所以动力绕组产生的感应电流不能流入电力绕组而只能流向负载。调节负载大小即是调节此感应电流的大小,即调节此感应电流的励磁效应,由于此感应电流出现在磁极的前半部分,所以调节负载大小就是调节牵引力的大小。如果这个负载是转子的励磁线圈,那么调节此感应电流实质上是调节磁电机的输出电压,同时调节转子转矩。这是比汽轮机、内燃机优越得多的调节功能。磁极继续旋转,动力绕组电势上升到极大值后逐步下降,同时电力绕组12电势逐步升高。当电力绕组电势比动力绕组高时,可控硅14可以导通,但是可控硅是否导通,取决于调整确定的可控硅触发电压,可控硅一旦导通,动力绕组感应电流因电势低而被扼制,取而代之的是反向励磁电流,即动力绕组此时变成电力绕组负载的一部分,此励磁电流在铁心中产生的磁力极性与磁极极性相同,因此该铁心产生的磁力是推斥力,由于此励磁电流出现时该铁心总是对应于磁极的后半部分,所以这个推斥力就是推动力。调节可控硅触发电压,就是调节推动力的大小,调节范围很大很精确基本上可以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这是汽轮机、内燃机无可比拟的优势。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际上是发电技术与电动技术融会于一体的技术方案,由于铁心径向不相连和绕组的跨距不大于磁极间隔,所以没有浪费磁力的现象,因而没有浪费动力的途径,与同体积的发电机组相比,本发明的发电量大。
下面用


本发明的结构特征。

图1是小铁心在磁极面上受力情况示意2是磁力对称性定义示意3是铁芯不相连的磁力现象4是铁芯相连的磁力现象5是线圈横跨两极感应电流励磁现象6是本发明结构特征主视7是本发明结构特征端视8是本发明基本型接线原理展开9是本发明不要外供动力型接线原理展开中1是铁心,2是感应线圈,3是磁极,4是励磁线圈,5是铁心架,6是磁体,7是转轴,8是导电环,9是机座,10是端盖,11是连轴器,12是电力绕组,13是动力绕组,14是可控硅。
图1中的小铁心按下这头,那头抬起来,按下那头这头抬起来,比不倒翁更令人深思,为什么这么百压不卧?这么颠倒折腾难道内部力量也能这样颠倒变化吗?难道不消耗能量吗?这是从任何教科书找不到答案的深思。因此,大量的磁力试验从这里开始,攀比物理学的基础定律从这里起步,大量的磁力试验发现磁力现象十分复杂而丰富多彩,可以说物理学对磁力的研究还没有入门,也可以说物理学已经被磁力闭合曲线论误导了十万八千里。
图3、图4都是图2的特定情况,图3是本发明的模式,图4是发电机模式。把图3与图4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发电机磁极前方的磁力总是同性推斥力,后方的磁力总是异性吸引力,而本发明磁极(不管N极还是S极)前方总是吸引力,磁极后方总是推动力。如此有理有据的力学分析是物理学、电磁学、电机学所没有的,应该是发聋振聩的春雷,亿万专家学者应该幡然觉悟。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6、图7、图8,本实施例是本发明的基本类型,没有动力绕组13,需要原动机,但是原动机的动力只占发电功率的百分之几,因此,原动机可以是本发明直接供电的电动机。本实施例适用于生产大功率的与现在电力系统配套的产品,适用于集中供电的场所。
实施例2参见图6、图7、图9,本实施例是不要外供动力的磁电机,有动力绕组13,不要原动机,但需要起动装置。因为本发明有良好的调节环节,自控功能特别优越适用于运动机械如汽车、火车、轮船、军舰和飞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磁电机,能将磁力变成电力,其主要特征是磁极和铁心轴向排列,每对磁极的两极分别位于两端,磁力在铁心内沿轴向方向传递,磁极分两端,绕组分两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极,其特征是磁极宽度加磁极间隔等于磁极距,其中磁极宽度不大于磁极距的一半,即磁极宽度不大于磁极间隔,两端的磁极宽度相等,且磁极面的几何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心,其特征是铁心是U字形,由U字形硅钢片迭合而成,其两端长度与磁极长度相等,其宽度等于或小于磁极的宽度,其两端磁极面几何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以确保同步对准磁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在铁心内沿轴向方向传递,其特征是铁心由隔磁材料制成的铁心架固定在机座内腔;
5.本发明的线圈宽度不大于磁极宽度,绕组由多个线圈组成,绕组的宽度不大于磁极间隙,绕组分电力绕组和动力绕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绕组和动力绕组,其特征是动力绕组位于电力绕组前面,其始端连接在一起,其未端经可控硅连接,可控硅的作用是使动力绕组的感应电流不能流进电力绕组,而只允许电力绕组的感应电流反向流入动力绕组;
7.没有电力绕组的磁电机需要原动机,有电力绕组的磁电机不要原动机,需要起动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利用磁力对称性,磁力变电力不要外供动力的发电技术,主要特征是铁心轴向相连径向不相连,磁极间隔大,绕阻宽度不大于磁极间隔,这样就没有浪费磁力现象。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分析,浪费一种能量的同时必然消耗另一种能量;根据力学原理分析作用力必定有作用对象。因此,本发明没有浪费动力的途径,只存在摩擦阻力,又因为磁极的磁力是对称的,所以摩擦阻力只与转速有关。所以磁电机发电时,不论输出功率多大,消耗的动力总是保持其空载时的数据。这就是说磁电机消耗的动力只占其额定电功率的一小部分,磁电机功率越大,动力消耗的比例越小。一句话,磁电机消耗的动力和现在发电机的机械损耗差不多。
文档编号H02N11/00GK1710798SQ20051007933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8日
发明者易华楼 申请人:易华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