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油直线电机永磁体的自身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445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潜油直线电机永磁体的自身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用于潜油直线电机动子上的组件,特别是一种潜油 直线电机永磁体密封、防腐、耐磨、增强的自身密封保护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外采油一般采用由抽油机、抽油杆和抽油泵构成的采油机 械,现有的采油机械存在体积大、成本高、无效功耗大、易发生故障等 缺点,为此本申请人研制了一种"往复式潜油电泵",从根本上改变了 原油开采的举升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节能降耗、操作方便、在线调参 等特点,彻底解决了国内外长期困扰机械采油的抽油杆脱、断和管杆偏 磨的难题。它不仅可以替代游樑式采油设备,还非常适用于水平油井、 定向斜井和低渗透油井的采油。但是通过现场使用实践,发现潜油直线 电机动子中的永磁体耐蚀、耐磨性能差,常常因其破损和腐蚀而导致电 机性能下降,影响了潜油直线电机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腐蚀严重和含 砂油井环境中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油直线电机永磁体的自身密封结构,避 免永磁体内部和表面的化学变化,稳定永磁体的磁性能,提高永磁体脆 性材料的抗压强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耐液压能力。提高潜油直线电机动子的耐蚀、耐磨性能,从而提髙潜油直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环形永磁体,其 特征是在环形永磁体的上、下两个端面设置表面经耐磨、耐蚀处理的 导磁金属材料层,在环形永磁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表面经耐磨、耐蚀处 理的非导磁金属环,在其内圆周面上设置耐蚀非导磁金属环,上、下两 个端面设置的导磁金属材料层与内、外圆周面上设置的非导磁金属环通 过熔焊密封联接。本发明的优点是环形永磁体被置于密封环境中,隔绝了井液中的 酸、碱、氢、氧等多种腐蚀介质对其腐蚀作用,避免永磁体内部和表面 的化学变化,稳定永磁体的磁性能,外表面的耐蚀、耐磨性能增强,进 而提高了永磁体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耐液压能力。提 高了潜油直线电机动子的耐蚀、耐磨性能,从而提高潜油直线电机的使用寿命o


图1是本发明产品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产品组装在潜油直线电机动子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见图1、 2,在环形永磁体4的上、 下两个端面设置导磁金属材料层1,在环形永磁体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 非导磁金属环2,在其内圆周面上设置耐蚀非导磁金属环3,上、下两 个端面设置的导磁金属材料层1与内、外圆周面上设置的非导磁金属环3、 2在其接缝处通过熔焊密封联接,使环形永磁体4得以密封。将两 个端面设置的导磁金属材料层1表面和外圆周面上设置的非导磁金属 环2表面经电镀、喷焊等常规表面处理工艺的耐磨、耐蚀处理,内圆周 面上设置的耐蚀非导磁金属环3选用耐蚀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见图3,将多个本发明产品与多个导磁体5相间隔组装在潜油直线 电机动子芯轴6上,构成具有自身密封结构环形永磁体的动子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潜油直线电机永磁体的自身密封结构,包括环形永磁体,其特征是在环形永磁体的上、下两个端面设置表面经耐磨、耐蚀处理的导磁金属材料层,在环形永磁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表面经耐磨、耐蚀处理的非导磁金属环,在其内圆周面上设置耐蚀非导磁金属环,上、下两个端面设置的导磁金属材料层与内、外圆周面上设置的非导磁金属环通过熔焊密封联接。
全文摘要
一种潜油直线电机永磁体的自身密封结构,包括环形永磁体,其特征是在环形永磁体的上、下两个端面设置表面经耐磨、耐蚀处理的导磁金属材料层,在环形永磁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表面经耐磨、耐蚀处理的非导磁金属环,在其内圆周面上设置耐蚀非导磁金属环,上、下两个端面设置的导磁金属材料层与内、外圆周面上设置的非导磁金属环通过熔焊密封联接。本发明的优点是环形永磁体被置于密封环境中,隔绝了井液中的多种腐蚀介质对其腐蚀作用,避免永磁体内部和表面的化学变化,稳定永磁体的磁性能,外表面的耐蚀、耐磨性能增强,进而提高了永磁材料的耐压强度,提高了潜油直线电机动子的耐蚀、耐磨性能,从而提高潜油直线电机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2K1/27GK101227112SQ20071015858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
发明者冯春国 申请人:冯春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