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8908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雷方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防雷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新型 基站机房的可移动的新式综合防雷方舱。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电闪雷鸣这种自然现象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而造成的对通信系统和站点 中断,损坏通信设施,其破坏性和经济损失都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无 线设备,如机房,站点,铁塔,天馈线的雷害防护显得尤为重要。移动通信基站是由电源系统、接收发射系统、天馈线系统、中继传输系统等构成的 一个综合系统,因此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主要是电源防雷、中继线防雷、天馈线防雷和机房的防雷等四个方面。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的显示,雷击造成通信设备损坏事故的85% 是雷电过电压引起的,因此对通信基站雷电过电压的保护就更为重要。防雷的目的是保 证各系统都能正常工作,不受雷电的干扰和破坏,堵塞所有的雷击入侵渠道,实行分区 和等电位连接的原则。根据电磁理论原理, 一般都采取泄流、消峰、均压、屏蔽等综合 防护措施;但这些措施都依赖于有效的防雷接地系统设计。防雷接地系统是由大地、接 地电极、接地引入线、地线汇流排、接地配线五部分组成的整体。现有很多机房已经从 土建发展到简易机房,但里面除空调外,没有智能控制系统,甚至没有防雷系统保护。 现有的防雷系统一般采用固定的塔式,这种防雷装置存在着只能固定安装架设,地网埋 设在地下,施工时间长,不能移动和重复使用,且大大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等缺点。目 前虽然也有人研制出了移动式防雷系统,如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19256.2的发明专利 申请,是在现有移动式防雷系统基础上将地电位均衡器和散流地网分别连接在弱感引下 线进行防雷,这种单一的防雷系统没有其他任何功能和作用。随着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为各种通信基站、应急通信提供更全面的防雷系统 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服务于微波通信、直放站,飞机导航、卫星通信、电力、广播电 视、战地指挥等系统,研究一种既具有全方位的无线通信雷电防护措施,又具有温度控 制、环境监控控制、节能等方面的综合防雷系统,这正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任务所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防雷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将防 雷、节能、智能及环保等功能集于一体的、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实现全方位 智能监视和控制的、且拆卸和组装极为方便的全方位雷电防护的可移动的新式综合防雷方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雷方舱,包括可拆装的全封闭式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舱 顶上安装避雷针;及舱体内连接外部输入电源的交流配电系统;由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 二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CPU、第一空调和第二空调、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加热器 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由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门禁传感器、 水浸传感器、断电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组成的环境监控系统由电涌保护器(SPD)组 成的防雷系统及风扇组组成的节能系统五部分构成的控制系统;输入电源经防雷系统后 由交流配电系统分配给各交流设备,交流配电系统中A、 B、 C、 D、 E、 F接各交流接触 器或继电器的触点,控制系统中Al、 Bl、 Cl、 Dl、 El接各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源控制 柜经防雷系统与BTS机柜连接,机柜经防雷系统与铁塔天馈线连接,整个监控系统由一 单片机控制。上述方案中,所述在防雷方舱顶上安装的避雷针可以为双极型避雷针,也可以为 5AB型避雷针。上述方案中,所述防雷方舱的接地是在舱的安装地周围铺设一环型接地地网,作为 防直击雷和设备保护接地地网。上述方案中,所述防雷方舱的防雷系统包括保护输入交流电源的第一电涌保护器, 保护电源控制柜的第二电涌保护器和第三电涌保护器,保护天馈线的第四电涌保护器。上述方案中,所述防雷方舱防雷系统中所用的第一电涌保护器,第二电涌保护器, 第三电涌保护器和第四电涌保护器,其通流量均为20 120KA;残压:1300V 1500V; 漏电流《30uA。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防雷方舱,其舱体内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CPU输入端采用总线接口与CPU连通,两传感器的输入信号经CPU后输出到键盘接口 及显示器接口,再通过数码管显示。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防雷方舱,其舱体内控制系统中的门禁传感器、水浸传感器、 断电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与CPU输入端设置有光电耦合器,所述各传感器通过该光电 耦合器与CPU输入连通,经CPU后的信号输出到键盘接口及显示器接口,再通过数码
管显示。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防雷方舱,为了监控控制系统中的加热器、第一空调和第二空 调及风扇的运行状况,在加热器、第一空调和第二空调及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与CPU
输入端设置电流互感器、光电耦合器,通过电流互感器监控其电流的工作状态,然后通
过光电耦合器与CPU输入连通,并对输出进行控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防雷方舱,为了对CPU输出信号进行控制,在加热器、第一 空调和第二空调、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与CPU输出端设置继电器单元,由继电器单
元对各设备的打开或者关闭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雷方舱,根据用户的需求还可在舱内设置干燥器、自动灭火器、 风门电机、声音报警器等。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控制系统可进一步发展和扩容,因此本系统还预留出远程网管
监控接口,可通过基站RS485或RS232接口和中心机房相连,便于时时的远程监控,并 随时升级,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内的交流配电系统主要完成交流电源的分配,将外部输入的交 流电源分配给各交流设备,同时对交流输入短路保护、输出分路短路与过载保护、对三 相交流输入浪涌保护;交流配电系统支持2路380V交流输入,具有手动切换与机械互 锁装置,紧急情况下可进行输入的手动转换;根据使用要求,交流配电系统可以提供多 路220V或380V交流输出。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内的温度控制系统,读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值,根据温度 控制系统设置的相关温度点,分别启动相应设备。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内的环境监控系统,读取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门禁传感 器、水浸传感器、断电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各传感器输出的相应数值,当其发生异常 时输出报繁信号,由声音报警器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内的节能系统是利用舱内和舱外环境温差,通过风扇组实现舱 内外冷热空气的直接交换而自然降温,并通过联动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达到减少空调 的运行时间,降低能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内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CPU输入端采用 的总线接口为RS232接口,或RS485接口与CPU连通。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内的防雷保护系统,采用三级防雷技术保护,第一级为舱顶上 避雷针的防雷保护;第二级为舱内各电涌保护器的防雷保护;第三级为地网的防雷保护, 这样采用层层设防的原则。 一方面,对于直击雷的防护采用避雷针和有效的接地系统, 在舱顶配置避雷针、在其四角设置避雷电流引下线,该引下线用镀锌扁钢,其上端与避 雷带、下端与地网焊接连通,形成"准法拉第笼",进行防雷保护;另一方面,对于雷 电感应的防护采用第一电涌保护器、第二电涌保护器和第三电涌保护器,第四电涌保护 器,对电源防雷的电涌保护器,对信号防雷的电涌保护器,对天馈线防雷的电涌保护器; 地网与舱体金属壳连接进行保护,从而达到全方位有效的保护舱内外基站设备等,保证 通信系统在雷电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整个系统由一单片机进行控制,该单片机芯片内置A/D转换 器、ROM,具有可编程串行通道,外围扩展仅需要提供驱动接口。温度传感器、湿度传 感器采用RS232接口或RS485接口与CPU输入端连通,门禁传感器、水浸传感器、断 电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通过光电耦合器与CPU输入端连通,加热器、空调组和风扇的 运行状况通过电流互感器监控电流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光电耦合器与CPU输入端连通, 对输出进行控制。由于各控制设备采用220VAC的交流电,因此通过继电器单元对各设 备进行控制。对温度的控制和显示,可通过键盘进行设置。整个防雷方舱利用先进的微 机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实现防雷方舱全方位的智能监视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舱体由四根钢质立柱与上、下钢框经紧固件连接为一个封闭式 整体,其墙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墙面用模块拼装,内侧采用钢构框架模块填充,在高强 度的墙体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密封性好、稳定性高的整体;且可方便进行拆卸和局部 损坏后很快进行修复。
本实用新型的防雷方舱具有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集防雷、节能、智能及环保等功能于一体,并采用三级防 雷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舱内外通信设备进行全方位的防雷保护的新型移动式防雷方舱。
2、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不仅提供了一体化标准机房的雷电防护功能外,还提供了 交流配电、温度控制和环境动力监控的全方位的综合雷电防护功能;为GSM、 WCDMA、 CDMA2000、TD-SCDMA等通信基站,应急通信提供了最佳的工作环境;可服务于微波通信、 直放站,飞机导航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电力系统、广播电视系统、战地指挥系统等各 领域。
3、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由于具有防盗、防水、防火、防冻、防尘、隔热性强及 温度调节等功能;因此对各种需要防雷保护的工作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4、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通过风扇组的工作,控制空调的运行,以及良好的隔热 保温,实现智能通风节能,在原有基础上可节省30%的能耗。
5、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具有可拆装性的灵活组配,实现一次投资反复使用,大 大节省了土地、空间资源;真正做到一次投资、多次使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6、 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利用先进的微机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实现跄体内外全方 位防雷保护的智能监视和控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方框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舱体内控制系统方框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舱体内控制系统及各设备连接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地网铺设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外形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l防雷方舱舱体,2立柱,3底座,4底部钢构,5顶部钢构,6抗静电地 板,7雨蓬,8避雷针,9交流配电系统,IO温度控制系统,ll环境监控系统,12防雷 系统,13节能系统,20加热器,14第一温度传感器,15第二温度传感器,16第一空调, 17第二空调,18第一风扇组,19第二风扇组,21湿度传感器,22门禁传感器,23水 浸传感器,24断电传感器组,25烟雾传感器,26电源控制柜,27BTS机柜,28铁塔天 馈线,29地网,30第一电涌保护器,31第二电涌保护器,32第三电涌保护器,33第四 电涌保护器,34电流互感器,35继电器单元,36舱门,37风门,38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 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从图1中的防雷方舱方框结构图可知,该防雷方舱包括舱体1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 其中,舱体由立柱2、底座3、底部钢构4、顶部钢构5、抗静电地板6、墙体幼、雨蓬 7等构成;在舱顶上安装有避雷针8,舱体内包括交流配电系统9、温度控制系统10、 环境监控系统11、防雷系统12和节能系统13等五个部分组成的控制系统。
从图2中的控制系统方框结构图可知,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 湿度传感器21与CPU输入端连通采用总线RS485接口 ,两传感器的输入信号经CPU后 输出到键盘接口及显示器接口,再通过数码管显示;门禁传感器22、水浸传感器23、 断电传感器组24和烟雾传感器25与CPU输入端设置有光电耦合器,所述各传感器通过 该光电耦合器与CPU输入连通,经CPU后的信号输出到键盘接口及显示器接口,再通 过数码管显示;加热器20、第一空调16和第二空调17、及第一风扇组18和第二风扇 组19的运行状况可以通过电流互感器34监控电流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光电耦合器连接 到CPU输入端,对输出进行控制;由于各控制设备采用220VAC的交流电,因此通过继 电器单元35对各设备进行打开和关闭的控制,对温度的控制和显示,可以通过单片机 键盘进行设置。
图4中,作为防直击雷和设备保护接地地网,是在防雷方舱的安装地周围铺设一环 型接地的地网29,地网与舱体金属外壳紧密连接。
图5中,防雷方舱舱体1四方分别由四根钢质立柱2与舱体顶部钢框5、底部钢框 4通过紧固件连接成一个全封闭式的整体;顶部钢构5由角钢焊接成型,并打磨抛光; 底座3由10号槽钢经经防绣处理后再经紧固件连为一个整体;墙体38采用增强纤维复 合夹芯板材,其墙面采用模块拼装,内侧用钢构框架模块填充高强度隔热材料,在高强 度的墙体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密封性好、稳定性高的防雷方舱整体;在舱体上开一舱 门36。
实施例
将移动式防雷方舱按图5所示的结构组装为钢质构架的全封闭整体。 将舱体1内的控制系统和各设备按图3所示的结构进行连通。由外部提供380V和 220V交流输入,该交流电压经过第一电涌保护器30后,输入到交流配电系统9,由交 流配电系统中A、 B、 C、 D、 E、 F连接到控制系统中各交流接触器触点,即A至电源控 制柜26接触器,B至第二风扇组19接触器,C第一风扇组18接触器,D至电加热器20 接触器,E至第二空调17接触器,F至第一空调16接触器;由断电传感器组的各断电 传感器24A、 24B、 24C、 24D、 24E、 24F进行上述设备的过电流保护,通过控制系统中 的A1、 Bl、 Cl、 Dl、 El接各交流接触器线圈,即分别接电源控制柜26、通风扇组、加 热器20、第一空调16和第二空调17的接触器线圈;控制系统中的a, b, c, d, e, f, g分别接门禁传感器22,烟雾传感器25,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湿 度传感器21,断电传感器组24,水浸传感器23, COM为网管监控接口;电源控制柜26
经第二电涌保护器31和第三电涌保护器32与BTS机柜27相连,BTS机柜再经第四电涌 保护器33与铁塔天馈线28连接;整个系统由单片机进行控制,其控制框图及连接如图
2所示。
实际应用中,温度控制系统IO根据该系统设定的温度控制电加热器、2台空调器和 两组通风扇组的工作情况,使防雷方舱环境温度保持在用户要求的范围内,两台空调轮 流工作,切换时间为24小时,采用两路温度传感器,以两路温度平均值为采样信号; 温度控制点T1, T2, T3, T4和T5通过键盘控制面板进行设置,其温度分别设为5°C、 25°C、 28°C、 32°C、 40°C,其中T1<T2<T3<T4<T5,温度控制过程简单如下
当环境温度低于低温点Tl时,加热器20工作;
当环境温度高于低温点T1,而低于常温点T2时,加热器停止工作;
当环境温度高于高温点T3,低于高温报鳘点T4时,启动空调组,两台空调按设定 的时间定时切换工作;
当环境温度高于高温报警点T4时,两台空调同时工作,不再切换,当环境温度高 于高温点T3时,若某一空调发生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启动另一台空调,并且 取消空调切换要求,直到报警解除;
当温度降至高温点T3以下时,关闭空调;
当空调发生故障或市电掉电致使环境温度高于风扇启动点T5时,两台通风扇启动 工作,若市电断电时,通风扇组由备用直流电源供电。
环境监控系统11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21、门 禁传感器22、水浸传感器23、断电传感器组24和烟雾传感器25来监控防雷方舱周围 环境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当发生异常现象时发出相应的报警,如
风扇组故障报警当第一通风扇18和第二通风扇19启动后检测电流不正常时发出
报警;
空调组、电加热器故障报警当空调组或电加热器20启动后检测电流不正常时发 出报警;
烟雾及火灾报警当发生明火或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发出报警; 门禁报警当防雷方舱门被打开时发出报蹩; 市电掉电报警当市电掉电时发出报警;
超温报警当舱体内温度超出设定的高温报警点时发出报警;
水浸报瞥当室内进水时报警(本功能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选择);
湿度报警和控制当环境湿度超过设定湿度范围时,进行报警和控制干燥机,对室 内进行干燥处理(本功能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选择)。
节能系统13利用舱体内、外部环境温差,通过舱体下部的可调节风门37,及底部 进风口和顶部出风口,实现舱内外冷热空气的直接交换而自然降温,并通过联动控制空 调的运行状态,达到减少空调的运行时间,降低能耗的目的。
当流动空气通过由雨蓬7和舱内的天板形成的狭窄通道时,流速加快,压力降低, 由此形成的负压,迫使舱内热气流通过出风口溢出,达到调节舱内温度的目的;
当地表温度远低于舱内温度控制下限时,可调节风门37关闭,电加热器启动;
当地表温度远高于舱内温度控制上限时,可调节风门37关闭,空调启动。
自动灭火系统是为保护舱内设备遇到火灾或者自燃时所启动的火灾保护系统,在烟 雾和温度达到设定上限时,启动自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安装。
各种报警信息均可通过监控面板上的告警指示灯进行显示。
防雷方舱的防雷与接地要求
一、 防雷方舱的直击雷防护要求
本防雷方舱顶四角对角线交叉点设置双极型避雷针,避雷针高度按滚球法计算设 计,避雷针安装点应设计成通用可撤卸结构;避雷针安装底座与防直击雷接地泄流线可 靠焊结,接地泄流线下端预留接地端子以便与地网29连结,且接地泄流线应不小于 25mm2。
二、 供电系统防雷要求
1、 防雷方舱电源的进、出线不应采用架空线路,舱体内的设备交流配电采用TN—S 系统接地方式;当交流电源釆用TN系统时,从舱内第一电涌保护器(SPD)内开始引出 的配电线路要采用TN"C—S系统。
2、 防雷方舱供电系统电源防雷设计成B+C级串联型三相或单相电源箱式电涌保护
器,本实例用串联型(B+C)三相第一电涌保护器,每相交流负载电流《100A。
3、 电源箱式电涌保护器应有外供电系统电源输入接口,电源外线应先经过串联型 三相或单相第一电涌保护器到配电箱后再输出到设备;电源箱式电涌保护器必须具有自 动脱离装置和劣化显示功能,保护模式L-PE、 L一N 、 N-PE; B级最大放电电流(10/350 us): 50kA; 8/20 us, 200kA; C级最大放电电流(8/20u s):醒;限制电压(8/20
ps)《1.5kV;最大持续运行电压385V;
4、 在直流电源(二次电源)的设备前安装直流第二电涌保护器(SPD),其标称放 电电流In^lOkA (8/20ws波形),标称导通电压Un》l. 5UZ (UZ:直流工作电压)、响 应时间《50ns的限压型电涌保护器作为直流电源防护;电涌保护器(SPD)安装时,三 根相线应》16mm2的铜线;零、地线应用》25mm2的铜线。同类电源箱式电涌保护器模块 互换性要好,可热插拔互换。
三、 信号线系统防雷要求
程控数字交换机、专用线路、信息传输线路等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应根据用户 设备的工作频率、电压、阻抗特性、传输速率、频带宽度、接口类型选用适配的电涌保 护器。
1、信号线配线架上应设计-
标称放电电流In^3kA (8/20pS波形);标称导通电压Un》L 5Uc (Uc:最大持续 运行电压);响应时间《10ns的电涌保护器作为信号线路防护;
四、 天馈线系统防雷要求
1、 凡带有室外架空天线的电子设备都应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架空天线必须置于接 闪器的保护范围LPZOB区域内。
2、 每付天馈线路上选用的电涌保护器(SPD)最大传输功率应》平均功率1.5倍; 其它参数,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工作频率、插入损耗、驻波、带宽、功率、阻抗特性、 三阶互调、接口等选用制电压不超过设备端口耐压适配的天馈线路电涌保护器(SPD)。
3、 室外安装的天馈线电涌保护器(SPD)的接地端应接到室外馈线入口处的接地线 上;同轴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应在其上部、下部及经走线架进入机房入口处就近接地。
4、 天馈线路电涌保护器(SPD),其标称导通Un》1.5Umax (Umax:最大连续工作 脉冲峰值电压),标称放电电流In》10kA(8/20"S波形),响应时间《10ns的电涌保护 器作为天馈线路防护。五、 电源电涌保护器、信号电涌保护器的试验方法按GB/T18802.1《低压配电系 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l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8802.21《低压电涌 保护器第l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进 行测试。六、防雷方舱接地系统要求1、 防雷方舱的接地在舱体安装地周围铺设一环型网,作为防护直击雷接地和设备保 护接地地网。2、 防雷方舱的接地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避雷针8在地网29上的接地点与设备保护 接地在地网上的接地点的间距应大于10米。3、 防雷方舱的外金羼层应与防直击雷接地极连结;内金属屏蔽层应与等电位接地 端子板连结。4、 垂直接地体、宜用热镀锌角钢、钢管和低电阻接地模块;水平接地体宜用40mm X 4m热镀锌扁或<D 12热镀锌圆钢。4、 共用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4Q。5、 防雷方舱应设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供除防直接雷接地之外的各种接地之用。六、 防雷方舱的屏蔽要求1、有特殊屏蔽要求的防雷方舱,应用2ram厚镀锌铁板在内层进行六面屏,镀锌铁 板连接处应进行满焊;门缝、通风百叶窗缝应用铜网密封条密封进、出线孔应用细铜 丝球或金属胶泥密封。2、 防雷方舱为非金属外壳时,应对防雷方舱体内层加装3X3mm金属屏蔽网;对线 缆穿金属屏蔽管;金属屏蔽网、管应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进、出线穿金属屏蔽管孔应 用细铜丝球或金属胶泥密封。3、 屏蔽措施包括防雷方舱的整体屏蔽,需要屏蔽设备的屏蔽,线路穿金属管屏蔽 等措施。4、 屏蔽方法包括防雷方舱的内层墙壁可用铜网、镀锌薄铁板(壳体)、镀锌铁板 网、铝合金板作、铝合金两等作屏蔽体;屏蔽体每块连接处都应满焊接,并与接地网连 接。 5、 户内线路包括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天饿线路、控制系统线路、等都应采用屏 蔽电缆或穿屏蔽槽、管屏蔽;其屏蔽层两端应在穿越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接地。6、 防雷方舱的频率测试低频0.15, 0.2, 1.0, 18.0朋Z;超高频400, 1OOO應;微波IOGHZ。
权利要求1. 一种可移动的雷电保护防雷方舱,包括可拆装的全封闭式舱体(1),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舱顶上安装避雷针(8);及舱体(1)内连接外部输入电源的交流配电系统(9);由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中央处理器CPU、第一空调(16) 和第二空调(17)、第一风扇组(18)和第二风扇组(19)、加热器(20)组成温度控制 系统(10);由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21)、门禁传感器(22)、 水浸传感器(23)、断电传感器(24)、烟雾传感器(25)组成环境监控系统(11);由 电涌保护器(SPD)组成防雷系统(12)及风扇组组成节能系统(13)构成的控制系统; 输入电源经防雷系统后由交流配电系统分配给各交流设备,交流配电系统中A、 B、 C、 D、 E、 F接各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的触点,控制系统中A1、 Bl、 Cl、 Dl、 El接各交流接触 器线圈,电源控制柜(26)经防雷系统与BTS机柜(27)连接,BTS机柜经防雷系统与 铁塔天馈线(28)连接,整个监控系统由一单片机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顶上安装的避雷针(8) 可以为双极型避雷针,也可以为5AB型避雷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方舱,其特征在于,在防雷方舱安装地周围铺设一 防直击雷接地和设备保护接地地网(29)。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雷系统包括保护输入 交流电源的第一电涌保护器(30),保护电源控制柜(26)的第二电涌保护器(31)和 第三电涌保护器(32),保护天馈线(28)的第四电涌保护器(33)。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雷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系统所用的第一 电涌保护器,第二电涌保护器,第三电涌保护器和第四电涌保护器,其通流量为20 120KA;残压1300V 1500V;漏电流《30uA。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方舱,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及湿度传感器(21)与CPU输入端采用总线接口与CPU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方舱,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系统中的门禁传感器(22)、 水浸传感器(23)、断电传感器组(24)和烟雾传感器(25)与CPU输入端设置有光电耦合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方舱,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系统中的加热器(20)、 第一空调(16)和第二空调(17)及第一风扇组(18)和第二风扇组(19)与CPU输 入端设置有电流互感器(34)和光电耦合器。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防雷方舱,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器(20)、第一空调 (16)和第二空调(17)、第一风扇组(18)和第二风扇组(19)与CPU输出端设置有继电器单元(3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防雷方舱。包括可拆装的全封闭式舱体,还包括舱顶上的避雷针;及舱体内连接外部输入电源的交流配电系统;由温度传感器、CPU、空调组、风扇组、加热器组成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门禁传感器、水浸传感器、断电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组成环境监控系统;由电涌保护器组成防雷系统和风扇组组成节能系统五部分构成的控制系统;整个监控系统利用单片机和传感技术实现全方位智能监视和控制。本实用新型防雷方舱集防雷、节能及环保等功能于一体,拆卸和组装方便;该防雷方舱对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且可节约30%的能耗,还可节约土地资源,实现一次投资多次使用,是通信业雷电防护的理想选择。
文档编号H02H9/04GK201038750SQ20072007949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0日
发明者茂 张, 李旭斌, 王德言 申请人:王德言;李旭斌;张 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