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金属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6531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式金属线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中压充气式环网柜,尤其是涉及一种组装式金属线槽。
背景技术
一般中压充气环网柜为了缩减柜体尺寸,都将低压控制空间及外部二次通道尽力压缩;甚至,有的柜体没有设置外部二次通道。这样,虽然降低了柜体安装所占的空间面积, 但给现场二次控制布线带来了不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外部控制线进入柜内只有通过电缆仓及机构室内的窄小通道,在外部控制线较多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无法穿越;同时,也可能会造成一次控制布线、二次控制布线无法分隔,甚至在操作机构运作中可能缠绕或挤压到穿越其中的控制线,运行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式金属线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充气环网柜体积大,现场二次控制布线不便,一次控制布线和二次控制布线无法分隔,运行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组装式金属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侧布线槽和柜顶布线槽;所述柜侧布线槽包括柜侧线槽和柜侧线槽盖,所述柜侧线槽固定在中压充气环网柜的侧壁外侧,所述柜侧线槽盖固定在柜侧线槽的顶部;所述柜顶布线槽包括前楣头、后楣头和柜顶线槽盖,所述前楣头和后楣头分别与所述柜侧布线槽的前、后端部对应固定在中压充气环网柜的顶部,所述柜顶线槽盖固定在前楣头和后楣头上;所述柜侧线槽盖的长度值为柜侧线槽长度值与柜顶线槽的前楣头或后楣头的高度值之和,所述柜顶线槽盖的长度值为前楣头或后楣头的长度值与柜侧布线槽的高度值之和,使柜侧布线槽和柜顶布线槽在中压充气环网柜上形成无缝连接。进一步,所述柜侧线槽包括一矩形钢板构成的槽底,槽底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在中压充气式环网柜侧壁的装配孔,在槽底的前侧、后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的折边,在槽底前侧折边和后侧折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槽底平行且与槽底同向的折边,在两与槽底平行的折边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铆接螺母或螺纹孔。进一步,所述柜侧线槽盖为一矩形钢板,在柜侧线槽盖上设置有与柜侧线槽的折边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对应的装配孔,由螺钉穿过柜侧线槽盖的装配孔与柜侧线槽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配合,使柜侧线槽盖固定在柜侧线槽的顶部。进一步,所述前楣头为截面形状顺时针旋转90度的“U”形的长条状,所述后楣头为截面形状逆时针旋转90度的“U”形的长条状;前楣头和后楣头长度相等,两者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在中压充气式环网柜顶部的装配孔,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装配柜顶线槽盖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0009]进一步,所述柜顶线槽盖为一矩形钢板,在柜顶线槽盖上设置有与前楣头和后楣头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对应的装配孔,由螺钉穿过柜顶线槽盖的装配孔与前楣头和后楣头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配合,使柜顶线槽盖固定在前楣头和后楣头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组装式金属线槽的设置使中压充气式环网柜便于现场二次控制布线的施工,简化了布线要求,避开了一次电缆仓,从而杜绝了因一次故障影响二次控制元件的可能性,降低了发生一次故障所带来的维修成本;避开了重要的机构室部分, 从而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整个线槽采用组装式结构,方便了现场因扩容增加柜体而需要的线槽现场拆卸及重新安装的施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金属线槽的结构示意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金属线槽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图2,组装式金属线槽,包括柜侧布线槽100和柜顶布线槽200 ;所述柜侧布线槽100包括柜侧线槽110和柜侧线槽盖120,所述柜侧线槽110固定在中压充气环网柜的侧壁外侧,所述柜侧线槽盖120固定在柜侧线槽110的顶部;所述柜顶布线槽200包括前楣头210、后楣头220和柜顶线槽盖230,所述前楣头210和后楣头220分别与所述柜侧布线槽100的前、后端部对应固定在中压充气环网柜的顶部,所述柜顶线槽盖230固定在前楣头210和后楣头220上;所述柜侧线槽盖120的长度值为柜侧线槽110长度值与柜顶线槽的前楣头210或后楣头220的高度值之和,所述柜顶线槽盖230的长度值为前楣头210 或后楣头220的长度值与柜侧布线槽100的高度值之和,使柜侧布线槽100和柜顶布线槽 200在中压充气环网柜上形成无缝连接。所述柜侧线槽110包括一矩形钢板构成的槽底111,槽底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在中压充气式环网柜侧壁的装配孔,在槽底111的前侧、后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的折边 112,在槽底前侧折边和后侧折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槽底平行且与槽底同向的折边113, 在两条与槽底平行的折边113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铆接螺母或螺纹孔。所述柜侧线槽盖120为一矩形钢板,在柜侧线槽盖120上设置有与柜侧线槽的折边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对应的装配孔121,由螺钉穿过柜侧线槽盖的装配孔121与柜侧线槽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配合,使柜侧线槽盖120固定在柜侧线槽110的顶部。所述前楣头210为截面形状顺时针旋转90度的“U”形的长条状,所述后楣头220 为截面形状逆时针旋转90度的“U”形的长条状;前楣头210和后楣头220的长度、高度均相等,两者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在中压充气式环网柜顶部的装配孔,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装配柜顶线槽盖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所述柜顶线槽盖230为一矩形钢板,在柜顶线槽盖230上设置有与前楣头210和后楣头220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对应的装配孔231,由螺钉穿过柜顶线槽盖的装配孔231 与前楣头和后楣头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配合,使柜顶线槽盖230固定在前楣头210和后楣头220上方。使用时,首先将柜侧线槽110固定在中压充气环网柜的侧壁外侧;将前楣头210和后楣头220与柜侧线槽110的前、后端部对应,固定在中压充气环网柜的顶部。按照布线要求在柜侧线槽110,前楣头210和后楣头220之间的空间进行二次控制布线。最后,用螺钉将柜侧线槽盖120固定在已完成二次控制布线的柜侧线槽110的顶部,将柜顶线槽盖230 固定在已完成二次控制布线的前楣头210和后楣头220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组装式金属线槽的设置使中压充气式环网柜便于现场二次控制布线的施工,简化了布线要求,避开了一次电缆仓,从而杜绝了因一次故障影响二次控制元件的可能性,降低了发生一次故障所带来的维修成本;避开了重要的机构室部分,从而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整个线槽采用组装式结构,方便了现场因扩容增加柜体而需要的线槽现场拆卸及重新安装的施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组装式金属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侧布线槽和柜顶布线槽;所述柜侧布线槽包括柜侧线槽和柜侧线槽盖,所述柜侧线槽固定在中压充气环网柜的侧壁外侧,所述柜侧线槽盖固定在柜侧线槽的顶部;所述柜顶布线槽包括前楣头、后楣头和柜顶线槽盖,所述前楣头和后楣头分别与所述柜侧布线槽的前、后端部对应固定在中压充气环网柜的顶部,所述柜顶线槽盖固定在前楣头和后楣头上;所述柜侧线槽盖的长度值为柜侧线槽长度值与柜顶线槽的前楣头或后楣头的高度值之和,所述柜顶线槽盖的长度值为前楣头或后楣头的长度值与柜侧布线槽的高度值之和,使柜侧布线槽和柜顶布线槽在中压充气环网柜上形成无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金属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侧线槽包括一矩形钢板构成的槽底,槽底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在中压充气式环网柜侧壁的装配孔,在槽底的前侧、后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的折边,在槽底前侧折边和后侧折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槽底平行且与槽底同向的折边,在两与槽底平行的折边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铆接螺母或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金属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侧线槽盖为一矩形钢板,在柜侧线槽盖上设置有与柜侧线槽的折边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对应的装配孔,由螺钉穿过柜侧线槽盖的装配孔与柜侧线槽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配合,使柜侧线槽盖固定在柜侧线槽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金属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楣头为截面形状顺时针旋转90度的“U”形的长条状,所述后楣头为截面形状逆时针旋转90度的“U”形的长条状;前楣头和后楣头长度相等,两者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在中压充气式环网柜顶部的装配孔,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装配柜顶线槽盖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金属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顶线槽盖为一矩形钢板,在柜顶线槽盖上设置有与前楣头和后楣头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对应的装配孔,由螺钉穿过柜顶线槽盖的装配孔与前楣头和后楣头上的铆接螺母或螺纹孔配合,使柜顶线槽盖固定在前楣头和后楣头上方。
专利摘要组装式金属线槽,包括柜侧布线槽和柜顶布线槽;柜侧布线槽包括柜侧线槽和柜侧线槽盖,柜侧线槽固定在中压充气环网柜的侧壁外侧,柜侧线槽盖固定在柜侧线槽的顶部;柜顶布线槽包括前楣头、后楣头和柜顶线槽盖,前楣头和后楣头分别与柜侧布线槽的前、后端部对应固定在中压充气环网柜的顶部,柜顶线槽盖固定在前楣头和后楣头上。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使中压充气式环网柜便于现场二次控制布线的施工,简化布线要求,避开一次电缆仓,杜绝了因一次故障影响二次控制元件的可能性,降低了发生一次故障的维修成本;避开了重要的机构室部分,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整个线槽采用组装式结构,方便了现场因扩容增加柜体而需要的线槽现场拆卸及重新安装的施工。
文档编号H02G3/04GK201946925SQ20102067234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汪洋 申请人:上海纳杰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