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is配电装置及其侧向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014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Hgis配电装置及其侧向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特别是涉及一种HGIS配电装置及其侧向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500kV HGIS (Hybrid Gas-Insulated Switchgear,复合式组合电器)是目前被广为应用的500kV配电装置型式之一。500kV配电装置一般采用3/2断路器接线,图I 3所示接线图对应表示了现有的500kV配电装置的常规出线方式和反跳出线方式。图I、图2所示为常规出线,其中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线,图I为串内两出线都垂直母线方向出线,图2为一出线垂直母线方向出线,另一出线平行母线方向出线,且在向地面投影的平面上互不交叉跨越。 图3所示为反跳出线,其中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线,即串内一出线垂直母线方向反向出线,另一出线平行母线方向出线,两出线在向地面投影的平面上交叉跨越。一般来说,500kV HGIS配电装置常采用悬吊式硬管母线HGIS三列中型布置。一般采用母线、串内跨线两层式布置(对应图I的出线方式)或母线、串内跨线、高层跨线三层式布置(对应图2的出线方式),出线构架、中间构架、母线构架采用联合式构架紧密相连,布置方式非常紧凑。图4为典型的HGIS的三层布置方式断面图。其紧凑的布置一定程度限制了布置的灵活性,较难实现侧向低架出线和反跳出线,对配串和布置形成限制。按常规布置,串内主变进线和线路出线等两出线回路无法交叉跨越,难以实现反跳。HGIS常规布置为三层式布置,要实现低架出线,按常规须在母线上再增加一层导线,从而达到四层式布置。但三层式布置中最上层的构架高度已达到33. 5米,如再增加一层,构架高度将进一步增加,不但加大构架的设计难度,也不利于运行维护。HGIS如能实现侧向低架出线,则同串内的另一出线就能实现反跳出线,可以使配串和布置方案更灵活、合理。因此,如何在不改变现有构架高度的条件下,实现HGIS配电装置低架出线和反跳出线,是优化配电装置的重点。由此,相对于如图5所示的两种常规出线方式,其中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线,高架侧向出线和常规出线,图中双向箭头表示母线方向,人们又开发出两种能够实现反跳出线的出线方式,如图6、图7所示,图中双向箭头表示母线方向,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线。其中,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为实现HGIS反跳出线,增加了一个过渡串专用于出线;但是这种通过增加构架实现反跳出线的方式,将增大占地面积和工程投资。图7所示的现有技术为HGIS反跳加立体交叉出线,在间隔内增加转向构架,间隔内出线高层反跳后,利用该转向构架,变为反跳出线,但是这种方式增加了构架设计难度和用钢量,同时高层跨线复杂,不便于运行维护。
发明内容[0010]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和一种HGIS配电装置,实现同时侧向低架出线和反跳出线,且构架简单、用钢量少。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实现同时侧向低架出线和反跳出线。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包括I段母线、II段母线、侧向出线、依次通过连接导体相串联的断路器单元一、断路器单元二和断路器单元三;所述断路器单元一和断路器单元二通过连接导体一连接;该断路器单元一还连接II段母线;所述断路器单元三与I段母线连接;所述连接导体与II段母线隔断;所述侧向出线与所述连接导体一连接;所述断路器单元一设置为与断路器单元二和断路器单元三所在方向相交。由此,连接导体变成了串中的连接点,通过该连接导体即可实现侧向低架出线,同时可以实现反跳出线,且构架简单、用钢量少。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单元一设置为与断路器单元二和断路器单元三所在方向垂直,且与母线平行。具有更紧凑而合理的结构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单元采用“2+1”布置方式,所述断路器单元一为该布置方式中的“I”模块。所述“2+1”布置方式为以断路器为单元,两台断路器单元联成一个整体,为“2”模块,另一台断路器单元独立,为“ I”模块,中间通过导线连接构成一个完整串;采用“2+1”布置方式的优点是布置较灵活,适合于首期断路器串为不完整串的建设,且在一串内可使用不同规格断路器单元;扩建“I”模块断路器单元时解开中间断路器到母线的连线后,线路仍可继续运行,扩建后再将连线接回,仅解线和接线时短时停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单元采用“ 1+1+1 ”布置方式。所述“ 1+1+1 ”布置方式为以断路器为单元,三台断路器单元均独立,通过导线连接构成一个完整串;采用“ 1+1+1 ”布置方式的优点是布置更加灵活,适合于首期断路器串为不完整串的建设,扩建和更换设备时为插接式,非常方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导体为悬吊式管母线或软导线中的一种。采用悬吊式管母线具有抗震性能好,母线弧垂、风偏摇摆和对构架拉力小的优点;采用软导线具有投资成本低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HGIS配电装置,实现同时侧向低架出线和反跳出线。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HGIS配电装置,采用上述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头串内还包括反跳出线,所述反跳出线垂直母线方向反向出线,与所述侧向出线在向地面投影的平面上交叉跨越。除实现低架出线外,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平面布置,丰富配串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除端头串外,其余串采用常规出线布置,为串内两出线都垂直母线方向出线,且在向地面投影的平面上互不交叉跨越。使得本方案还可方便地应用在变电站的超规模扩建中。对原配电装置改动少,扩建方便,且跨线方案简单、可靠,便于运行和维护。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进行说明[0023]本实用新型的HGIS配电装置及其侧向出线结构,利用HGIS通过高压套管与母线等外电路连接的特点,将处于断路器串边缘的断路器单元一垂直于其它两个断路器单元设置,通过连接导体一即可实现侧向低架出线,同时实现反跳出线。该种布置方式丰富了 HGIS布置,使HGIS具有了敞开式配电装置一样的低架出线和反跳出线,为优化平面布置,丰富配串方案,方便运行维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并且具有方案简单,跨线高度低,运行维护方便,投资省的优点。同时还避免了增加占地情况或出现复杂的高层跨线,简化了配电装置设计。本实用新型的HGIS配电装置,布置方式丰富了 HGIS布置,使HGIS具有了敞开式配电装置一样的低架出线和反跳出线,为优化平面布置,丰富配串方案,方便运行维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并由于其构架结构简单,该方案还可方便地应用在变电站的超规模扩建中。对原配电装置改动少,扩建方便。

图I是常规出线方式一示意图; 图2是常规出线方式二示意图;图3是现有反跳出线方式示意图;图4是常规HGIS的三层布置方式断面图;图5是HGIS常规出线方式示意图;图6是HGIS现有反跳出线方式一示意图;图7是HGIS现有反跳出线方式二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跳出线和侧向低架出线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HGIS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HGIS配电装置平面布置母线连接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HGIS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出线连接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HGIS配电装置除端头串外的其余串断面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HGIS配电装置端头串断面图;图14是图13的A-A向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常规出线;2. I段母线;3. II段母线;4.母线方向;5.反跳出线;6.侧向出线;7.连接导体一;8.构架;9.断路器单元一;10.断路器单元二;11.
断路器单元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I如图8、9所示,一种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包括六个完整串HGIS、I段母线2、II段母线3、侧向出线6、依次通过连接导体相串联的断路器单元一 9、断路器单元二 10和断路器单元三11 ;图中1MA、1MB、1MC、2MA、2MB、2MC表示500kV母线,母线贯穿所有间隔。断路器单元一 9和断路器单元二 10之间的连接导体为连接导体一 7,该连接导体一7采用悬吊式管母线;如图10所示,该断路器单元一 9还连接II段母线3 ;所述断路器单元三11与I段母线2连接;所述连接导体一 7与II段母线3隔断;如图11所示,所述侧向出线6与连接导体一 7连接;并且所述端头串内还包括反跳出线5,所述反跳出线5垂直母线方向4反向出线,如图13、14所示。图中10-11中①②③④节点分别对应图1-3中的①②③④各电气节点;所述断路器单元一9设置为与母线平行且与断路器单元二 10和断路器单元三11呈90度垂直的方向,如图8所示。由此,连接导体一 7变成了串中的连接点,即电气节点②的连接点。断路器单元一9的一个套管直接接II段母线3,与断路器单元一 9相连的出线利用本间隔的连接导体一7,即悬吊式管母线侧向出线6,另一出线则实现在串内反跳出线5。所述断路器单元采用“2+1”布置方式,所述断路器单元一 9为该布置方式中的“I”模块。所述“2+1”布置方式为以断路器为单元,两台断路器单元联成一个整体,为“2”模块,另一台断路器单元独立,为“I”模块,中间通过导线连接构成一个完整串;采用“2+1”布置方式的优点是布置较灵活,适合于首期断路器串为不完整串的建设,且在一串内可使用不同规格断路器单元;扩建“I”模块断路器单元时解开中间断路器到母线的连线后,线路仍 可继续运行,扩建后再将连线接回,仅解线和接线时短时停电。所述连接导体为悬吊式管母线。采用悬吊式管母线具有抗震性能好,母线弧垂、风偏摇摆和对构架8拉力小的优点。实施例2一种HGIS配电装置,采用实施例I的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所述配电装置在两端头串,即首串和末串均采用实施例I的侧向出线结构。可以在两端头串内均实现低架侧向出线6和反跳出线5。所述端头串内还包括反跳出线5,所述反跳出线5垂直母线方向4反向出线,与所述侧向出线在向地面投影的平面上交叉跨越。除实现低架出线外,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平面
布置,丰富配串方案。除端头串外,其余串采用常规布置,如3 + O”布置方式,即三台断路器单元联成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完整串。且采用常规出线I布置,为串内两出线都垂直母线方向4出线,且在向地面投影的平面上互不交叉跨越,如图12所示。使得本方案还可方便地应用在变电站的超规模扩建中。对原配电装置改动少,扩建方便,且跨线方案简单、可靠,便于运行和维护。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包括I段母线、II段母线、侧向出线、依次通过连接导体相串联的断路器单元一、断路器单元二和断路器单元三;所述断路器单元一和断路器单元二通过连接导体一连接;该断路器单元一还连接II段母线;所述断路器单元三与I段母线连接;所述连接导体与II段母线隔断;所述侧向出线与所述连接导体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单元一设置为与断路器单元二和断路器单元三所在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单元一设置为与断路器单元二和断路器单元三所在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单元采用“2+1 ”布置方式,所述断路器单元一为该布置方式中的“ I ”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单元采用“1+1+1”布置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体一为悬吊式管母线或软导线中的一种。
6.一种HGIS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装置在至少一端头串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侧向出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HGIS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串内还包括反跳出线,所述反跳出线垂直母线方向反向出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除端头串外,其余串采用常规出线布置,为串内两出线都垂直母线方向出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HGIS配电装置的侧向出线结构,属于高压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I、II段母线、侧向出线、依次通过连接导体相串联的断路器单元一、二、三;所述断路器单元一和二通过连接导体一连接;该断路器单元一还连接II段母线;断路器单元三与I段母线连接;连接导体与II段母线隔断;侧向出线与连接导体一连接;断路器单元一设置为与断路器单元二和断路器单元三所在方向相交。还公开一种HGIS配电装置,采用上述侧向出线结构。上述布置方式丰富了HGIS布置,使HGIS具有敞开式配电装置一样的低架出线和反跳出线,为优化平面布置,丰富配串方案,方便运行维护提供新手段,且构架简单、用钢量少。
文档编号H02B1/20GK202712694SQ20122041251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简翔浩, 孔志达, 卢毓欣, 岳云峰 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