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铜排导条消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4846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子铜排导条消隙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转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铜排导条消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转子铜排导条与端环中频焊接过程中,由于端环自身会受热膨胀,与铜排导条焊接成整体后,又由于铜排导条的限制,使得端环在冷却过程中无法收缩到原始尺寸,因此,端环会对铜排导条端部产生一个指向转子轴线的拉力,铜排导条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夕卜侧表面为拉应力,内侧表面为压应力。若为拉应力的表面不光滑过渡,则会在该位置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这会使该位置的疲劳寿命大幅降低,非常容易产生裂纹而导致铜排导条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子铜排导条消隙结构,其能在中频焊接后,可有效减小甚至消除铜排导条的局部应力集中、延长转子铜排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铜排导条消隙结构,包括导条,所述导条穿设于转子铁心内部,所述导条一侧的表面具有中间部、过渡部和端部,中间部的截面经由过渡部向端部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包括斜向平面段,所述斜向平面段的底部通过圆滑过渡的曲面与所述端部连接,所述导条端部的长度为8-1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首先,针对目前转子铜排导条端部悬臂过长,一般长度为40_左右,致使焊接中导条根部承受应力过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减小导条端部的长度,使其长度为8-10mm,通过试验,可有效降低焊接中导条所承受的应力,还能减少加工余量;其次,斜向平面段底部通过圆滑过渡的曲面与所述端部连接的设计,可有效分散导条所承受的局部集中应力,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应力集中。综上,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小并分散铜排导条所受的局部集中应力、延长转子铜排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导条端部的长度为8mm。试验表明,此种设计长度的导条端部可更好的减小应力。进一步,斜向平面段的倒角为30°。斜向平面段的倒角设计为30°,且在底部与端部具有圆滑过渡的曲面,这种形状可更好的减少并分散局部集中应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铜排转子导条消隙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转子铜排导条消隙结构,包括导条,所述导条穿设于转子铁心内部,并且两端伸出所述铁心端面1,如图所示,所述导条上部的表面具有中间部2、过渡部3和端部4,中间部2的截面经由过渡部3向端部4逐渐减小;所述过渡部3包括斜向平面段5,所述斜向平面段的底部通过圆滑过渡的曲面6与所述端部4连接,本实施例斜向平面段的倒角为30° ;所述导条端部的长度在8-lOmm之间取值,本实施例优选导条端部的长度为8mm。与现有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当转子铜排导条与端环焊接时,可有效减小铜排导条由于自身热变形所承受的应力,同时可有效降低应力集中的作用,延长转子铜排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转子铜排导条消隙结构,包括导条,所述导条穿设于转子铁心内部,所述导条一侧的表面具有中间部、过渡部和端部,中间部的截面经由过渡部向端部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包括斜向平面段,所述斜向平面段的底部通过圆滑过渡的曲面与所述端部连接,所述导条端部的长度为8-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铜排导条消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条端部的长度为 8mm 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铜排导条消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斜向平面段的倒角为3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铜排导条消隙结构,包括导条,所述导条穿设于转子铁心内部,所述导条一侧的表面具有中间部、过渡部和端部,中间部的截面经由过渡部向端部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包括斜向平面段,所述斜向平面段的底部通过圆滑过渡的曲面与所述端部连接,所述导条端部的长度为8-10mm。本实用新型导条端部的加工量少,在中频焊接后,可有效减小甚至消除铜排导条的局部应力集中、延长转子铜排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2K1/22GK202931051SQ20122054736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熊颖丹, 章丽桥, 张磊 申请人: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