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5390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损伤接续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背景技术
很多架空线路用导线为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或钢芯铝绞线,根据一般钢芯铝绞线运行规范的要求,在出现铝股或钢芯受损、断裂以及钢芯受损、断裂情况下,需根据损伤情况采用预绞式补修条、补修管、预绞式接续条、接续管等金具进行修补或重接。由于碳纤维复合芯为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主要承力部件,特别是在高温运行条件下复合芯几乎承担全部导线张力,因此碳纤维复合芯如果出现损伤,一般要求切断重接。目前,很多损伤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切断重接的接续金具采用楔接式,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楔接式接续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楔接式接续管包括外压接管101、内衬管102、两个楔型夹座103 (左右对称,图1中只示出了右边的楔型夹座103)、楔型夹104及联结器(包括中间联结器件105及两个端联结器件106),楔型夹座103、楔型夹104的材料为不锈钢,构成内、外楔结构,用于夹持碳纤维复合芯107,并靠中间联结器形成背靠背连接结构,内衬管102、外压接管101的材料为铝,用于压接导电通流的铝股。但是,铝股压接一般需要现场使用柴油动力液压压接机,因此需要携带压接机等较大型施工机具,同时采用压接机对施工工艺的要求很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以降低接续操作的复杂程度
及工作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该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包括两个楔型夹座103,所述两个楔型夹座103分别通过与内置的楔型夹104配合夹持两根碳纤维复合芯的端部;联结器,包括一中间联结器件105及两个端联结器件106,所述两个端联结器件106的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中间器件104的两端,所述两个端联结器件10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两个楔型夹座103 ;至少一预绞式接续条109,缠绕在铝股108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预绞式接续条109的条数等于铝股的层数,每条预绞式接续条分别缠绕在每层铝股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预绞式接续条109的条数为2。进一步地,所述预绞式接续条109的条数为3。进一步地,所述预绞式接续条109由预绞的多根单线条粘结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单线条的根数为3或4。进一步地,预绞式接续条109具有内表面喷砂结构。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利用本实用新型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可以不进行复合芯或铝股的压接,复合芯楔接式连接及铝股接续条连接均可使用简单工具完成操作,无需配备液压压接机等大型施工机具,降低了操作复杂程度及工作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楔接式接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预绞式接续条的结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沿A-B方向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该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楔型夹座103,联结器、铝股108及预绞式接续条109。图2中只示出了右边的楔型夹座103,楔型夹座103是一个内设锥形通孔、外为一端凸起的圆柱形座套。楔型夹104是个内为通孔、外与楔型夹座103内孔吻合的锥台形夹套,楔型夹104的锥体上轴向对称设有两组间隙(图中未示出),两组间隙之间互为90度构成。两个楔型夹座103分别通过与内置的楔型夹104配合夹持两根碳纤维复合芯107的端部。联结器包括一中间联结器件105及两个端联结器件106,中间联结器件105的中间为凹陷,两端为凸起,在两凸起的外端部分别设有互为反向的内螺纹的连接件。两个端联结器件106的一端分别通过上述内螺纹连接在所述中间器件105的两端,所述两个端联结器件10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两个楔型夹座103。预绞式接续条109,缠绕在铝股108的外部。安装该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时,将待接续的两根待接续的两根碳纤维复合芯外侧的铝股剥开,将两根碳纤维复合芯分别从楔型夹104的锥尖部插入楔型夹104内至加紧为止。在导线张力作用下,楔型夹104可沿楔型夹座103内的锥形通孔移动,并在楔型夹104间隙的作用下将碳纤维复合芯夹得更紧。两根碳纤维复合芯经过上述固定之后,用预绞式接续条109从一根碳纤维复合芯外面的铝股108的某一位置处开始缠绕,使得一定长度的铝股被预绞式接续条109覆盖,直到预绞式接续条109包住另一根碳纤维复合芯外面的部分铝股 108。预绞式接续条的条数等于铝股的层数,每条预绞式接续条分别缠绕在一层铝股的外部,上述安装方法为碳纤维复合芯外侧只有一层招股的情况,对于碳纤维复合芯外侧有两层铝股的情况,两根碳纤维复合芯经过上述固定之后,用预绞式接续条109从一根碳纤维复合芯外面的内层铝股108上,外层铝股110端部所在的位置处开始缠绕,使得一定长度的内层铝股108被预绞式接续条109覆盖,直到预绞式接续条109顶到另一根碳纤维复合芯外面的部分外层铝股110的端部,使得裸露的内层铝股108全部被包住。内层铝股108缠绕预绞式接续条109之后,用预绞式接续条111从一根碳纤维复合芯外面的铝股110的某一位置处开始缠绕,使得一定长度的外层铝股110被预绞式接续条111覆盖,直到预绞式接续条100包住另一根碳纤维复合芯外面的部分外层铝股111,如图3所示。铝股层数可以为3层甚至更多层,对于铝股为多层的情况,按照上述安装上述用预绞式接续条从最内层铝股开始缠绕,直至缠绕完成最外层铝股,使得除了最外层之外,所有的内层铝股均被缠绕其的预绞式接续条全部包裹住,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预绞式接续条由预绞的多根单线条401粘结而成,并且进行内表面喷砂,使得预绞式接续条具有内表面喷砂结构。另外,单线条的根数可以为3或4,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图5为图2沿A-B方向的横截面图,预绞式接续条缠绕到铝股上之后,多根单线条401将覆盖住铝股,使得该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接续很牢固。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利用本实用新型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可以不进行复合芯或铝股的压接,复合芯楔接式连接及铝股接续条连接均可使用简单工具完成操作,无需配备液压压接机等大型施工机具,降低了操作复杂程度及工作量。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包括 两个楔型夹座(103),所述两个楔型夹座(103)分别通过与内置的楔型夹(104)配合夹持两根碳纤维复合芯(107)的端部; 联结器,包括一中间联结器件(105)及两个端联结器件(106),所述两个端联结器件(106)的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中间联结器件(105)的两端,所述两个端联结器件(10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两个楔型夹座(103); 至少一预绞式接续条(109),缠绕在铝股(108)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绞式接续条(109)的条数等于铝股的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股呈阶梯状,从最内层铝股至最外层铝股,每条预绞式接续条分别缠绕在其中一层铝股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绞式接续条(109)的条数为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绞式接续条(109)的条数为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绞式接续条(109)由预绞的多根单线条粘结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线条的根数为3或4。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预绞式接续条(109)具有内表面喷砂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该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包括两个楔型夹座(103),所述两个楔型夹座(103)分别通过与内置的楔型夹(104)配合夹持两根碳纤维复合芯的端部;联结器,包括一中间联结器件(105)及两个端联结器件(106),所述两个端联结器件(106)的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中间器件(104)的两端,所述两个端联结器件(10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两个楔型夹座(103);预绞式接续条,缠绕在铝股的外部。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不进行复合芯或铝股的压接,复合芯楔接式连接及铝股接续条连接均可使用简单工具完成操作,无需配备液压压接机等大型施工机具,降低了操作复杂程度及工作量。
文档编号H02G1/14GK202840387SQ2012205661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周国华, 梁建伟, 陈原, 卢毅, 宋利强, 宋志强, 王得文, 罗永勤, 牛彪, 武国亮 申请人: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