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带间隙设计的制动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135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流电机带间隙设计的制动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电机带间隙设计的制动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发展迅猛的今天,电机在各行业中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的市场上销售的电机中的制动器工作原理一般是:断电时利用弹簧压力紧压衔铁,使制动盘与衔铁和电机后端盖两面产生巨大摩擦(制动)力矩,可使旋转物品快速制动;通电时利用电磁吸合释入原理,使制动盘脱离制动状态,可使被动物体自由转动;但是对于制动器的气隙调整要进行不断调试,费时费力,如果磨损超过最大气隙值时,还要进行调试调整,麻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交流电机带间隙设计的制动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电机带间隙设计的制动器装置,它包括轴承端盖、硅橡胶片、垫片、制动器及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制动器、垫片和硅橡胶片依次相连安装到轴承端盖上。进一步地,所述垫片的厚度为0.35 0.5mm。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电机带间隙设计的制动器装置,它采用在硅橡胶片与制动器之间加入垫片,使得电机与制动器间在静止状态下保持0.35至0.5mm的间隙,不需人工多次调试,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维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轴承端盖;2、硅橡胶片;3、垫片;4、制动器;5、电机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电机带间隙设计的制动器装置,它包括轴承端盖1、硅橡胶片2、垫片3、制动器4及电机转子5,电机转子5、制动器4、垫片3和硅橡胶片2依次相连安装到轴承端盖I上。所述垫片3的厚度为0.35 0.5mm,这样,垫片3便可以使电机与制动器4在静止状态下保持0.35至0.5mm的间隙。[0014]本具体实施方式
装配时将硅橡胶片2、垫片3、制动器4、电机转子5依此安装到轴承端盖I上,垫片3的作用是使电机与制动器间在静止状态下保持0.35至0.5mm的间隙,当电机通电运转时,制动器4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被吸向电机转子5,并与之成为一个整体进行运转。当电机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制动器4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向轴承端盖I方向运动,并接触硅橡胶片2,此时在硅橡胶片2与制动器4之间形成与电机运转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使得电机在瞬间停止运转。本实用新型加入垫片3,使得电机与制动器4间在静止状态下保持0.35至0.5mm的间隙,不需人工多次调试,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维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电机带间隙设计的制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轴承端盖(I)、硅橡胶片(2)、垫片(3)、制动器(4)及电机转子(5),电机转子(5)、制动器(4)、垫片(3)和硅橡胶片(2)依次相连安装到轴承端盖(I)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机带间隙设计的制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的厚度为0.35 0.5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交流电机带间隙设计的制动器装置,它包括轴承端盖、硅橡胶片、垫片、制动器及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制动器、垫片和硅橡胶片依次相连安装到轴承端盖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硅橡胶片与制动器之间加入垫片,使得电机与制动器间在静止状态下保持0.35至0.5mm的间隙,不需人工多次调试,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维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H02K7/10GK203071723SQ20122072509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蒋迪 申请人:德恩科电机(太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