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169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开关设备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
背景技术
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因电压等级相对较高,对绝缘材料和绝缘距离的要求都相应很高,设备内所使用电气元件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很重,这给设备的安全操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的操作,对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的设计、制造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断路器手车由试验位置移至工作位置时,触头盒防护机构的活门能平稳、可靠打开;由工作位置移至试验位置时,触头盒防护机构的活门能平稳、可靠闭
口 ο目前,行业中的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的断路器手车与触头盒防护活门配合多采用下列设计方案:断路器手车由试验位置移至工作位置时行程为510mm或610mm,在移动过程中需依靠自身的重量推动触头盒防护活门左右两侧的传动机构,触头盒防护活门的传动多设计为链条、钢丝绳的传动方式,触头盒防护活门板移动的导向多设计为导杠导向、防护侧板上开导向槽的导向方式。采用以上传动设计方案和导向设计方案时,推动防护活门的阻力很大且左右两侧力矩不易平衡,从而造成断路器手车移动过程中的不稳定,特别是隔离手车和电压互感器手车,另断路器手车的平稳移动设计多采用断路器手车移至距工作位置8(Tl00mm时,靠手车隔板上的定位销与断路器手车上的定位孔对接定位的方式来确保断路器的平稳移动和定位。以上设计方案极易造成断路器手车移动过程中与触头盒防护活门配合的失败,从而不能进行设备的可靠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确保断路器手车由试验位置移至工作位置时触头盒防护机构的活门能可靠打开;由工作位置移至试验位置时触头盒防护机构的活门能可靠闭合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包括手车室,断路器手车,手车室包括手车室后板、手车室底板和两个手车室侧板,所述的手车室后板上安装两个轨道,每个轨道内各安装两个能够沿两个轨道分别上下滑动的活门,每个轨道内的两个活门分别与一个上活门拐臂和一个下活门拐臂活动连接,每个下活门拐臂各与一个下压活门拐臂连接,两个上活门拐臂分别与两个下活门拐臂活动连接,两个下压活门拐臂另一端与手车室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的断路器手车上设置活门驱动部件,所述的断路器手车向手车室方向移动时,活门驱动部件设置为能够压动两个下压活门拐臂向下运动的结构。所述的两个上活门拐臂与两个轨道上的活门连接的一端通过连接拐臂与所述的活门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拐臂一端分别与两个上活门拐臂连接,两个连接拐臂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轨道上位于上方的活门连接,所述的断路器手车移动到手车室内时,断路器手车上的两个触头设置为能够与位于手车室后板上的两个触头盒接触的结构,所述的位于两个轨道上方位置的两个活门设置为重量大于位于两个轨道下方位置的两个活门重量的结构。所述的手车室底板上安装有两个活门导轨,两个活门导轨分别设置为靠近两个手车室侧板的结构,两个下压活门拐臂与手车室底板活动连接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门导轨活动连接,两个活门导轨上分别设置水平布置的定位导向槽和驱动导向槽,断路器手车上设置两个定位导向板和两个活门驱动部件,断路器手车向手车室方向移动时,两个定位导向板和两个活门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为能够进入两个定位导向槽和两个驱动导向槽内的结构,两个活门驱动部件为滚轮结构,滚轮设置为能够压动两个下压活门拐臂向下运动的结构。所述的手车室的两个手车室侧板上各固定安装一个拐臂支架,两个上活门拐臂分别通过两个中间拐臂与两个下活门拐臂活动连接,上活门拐臂与中间拐臂和上活门拐臂连接之间的部位与拐臂支架连接,所述的每个轨道上的两个活门分别为上活门和下活门。所述的两个上活门和两个下活门分别包括活门支架,多个活门导轮,多个活门导轮与活门支架连接,两个上活门和两个下活门分别通过多个活门导轮活动嵌装在一个轨道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可完全确保断路器手车由试验位置移至工作位置时,触头盒防护机构的活门能可靠打开;由工作位置移至试验位置时,触头盒防护机构的活门能可靠闭合,从而保证了开关设备的安全可靠操作。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的断路器手车未进入手车室内时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的断路器手车已进入手车室内时的结构不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断路器手车;2、轨道;3、活门;4、上活门拐臂;5、下活门拐臂;6、下压活门拐臂;7、活门驱动部件;8、连接拐臂;9、触头;10、触头盒;11、活门导轨;12、定位导向槽;13、驱动导向槽;14、定位导向板;15、拐臂支架;16、中间拐臂;17、上活门;18、下活门;19、活门支架;20、活门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一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包括手车室,断路器手车1,手车室包括手车室后板、手车室底板和两个手车室侧板,所述的手车室后板上安装两个轨道2,每个轨道2内各安装两个能够沿两个轨道2分别上下滑动的活门3,每个轨道2内的两个活门3分别与一个上活门拐臂4和一个下活门拐臂5活动连接,每个下活门拐臂5各与一个下压活门拐臂6连接,两个上活门拐臂4分别与两个下活门拐臂5活动连接,两个下压活门拐臂6另一端与手车室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的断路器手车I上设置活门驱动部件7,所述的断路器手车I向手车室方向移动时,活门驱动部件7设置为能够压动两个下压活门拐臂6向下运动的结构。所述的两个上活门拐臂4与两个轨道2上的活门3连接的一端通过连接拐臂8与所述的活门3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拐臂8 一端分别与两个上活门拐臂4连接,两个连接拐臂8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轨道2上位于上方的活门3连接,所述的断路器手车I移动到手车室内时,断路器手车I上的两个触头9设置为能够与位于手车室后板上的两个触头盒10接触的结构,所述的位于两个轨道2上方位置的两个活门3设置为重量大于位于两个轨道2下方位置的两个活门3重量的结构。所述的手车室底板上安装有两个活门导轨11,两个活门导轨11分别设置为靠近两个手车室侧板的结构,两个下压活门拐臂6与手车室底板活动连接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门导轨11活动连接,两个活门导轨11上分别设置水平布置的定位导向槽12和驱动导向槽13,断路器手车I上设置两个定位导向板14和两个活门驱动部件7,断路器手车I向手车室方向移动时,两个定位导向板14和两个活门驱动部件7分别设置为能够进入两个定位导向槽12和两个驱动导向槽13内的结构,两个活门驱动部件7为滚轮结构,滚轮设置为能够压动两个下压活门拐臂6向下运动的结构。所述的手车室的两个手车室侧板上各固定安装一个拐臂支架15,两个上活门拐臂4分别通过两个中间拐臂16与两个下活门拐臂5活动连接,上活门拐臂4与中间拐臂16和上活门拐臂4连接之间的部位与拐臂支架15连接,所述的每个轨道2上的两个活门3分别为上活门17和下活门18。所述的两个上活门17和两个下活门18分别包括活门支架19,多个活门导轮20,多个活门导轮20与活门支架19连接 ,两个上活门17和两个下活门18分别通过多个活门导轮20活动嵌装在一个轨道2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断路器手车在由工作位置时(工作位置即断路器手车进入手车室内的状态)移至试验位置(试验位置即断路器手车未进入手车室的状态)或由试验位置时移至工作位置时,不能平稳推动触头盒防护活门左右两侧的传动机构,导致断路器手车的触头与触头盒防护活门配合失败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中,当断路器手车处于试验位置时,上活门拐臂4和下活门拐臂5均不受外力,通过上活门17、下活门18部分所用材料不同,设置为上活门17的重量大于下活门18的重量,这样,在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处于试验位置时,上活门17、下活门18均处于闭合状态,而此时断路器手车I上的定位导向板14、活门驱动机构7也都处于准备工作状态。当断路器手车I通过推进机构的推进,由试验位置移向工作位置(即断路器手车I向手车室方向移动)时,断路器手车I上的定位导向板14进入活门导轨11上特别设计的定位导向槽12内,活门驱动机构7进入活门导轨11上特别设计的驱动导向槽13内并向下压动下压活门拐臂6,下压活门拐臂6的一端定位在活门导轨11上,下压活门拐臂6的另一端带动下活门拐臂5向下运动,下活门拐臂5带动下活门18沿轨道2向下移动,此时,下压活门拐臂6同时通过中间拐臂16带动上活门拐臂4向下运动,中间活门拐臂16带动上活门拐臂4的一端向下运动,上活门拐臂4通过拐臂支架15上的定位向上运动,向上运动时带动上活门拐臂4向上运动,上活门拐臂4带动上活门17沿轨道2的方向向上移动。这样,当断路器手车从试验位置进入工作位置后,断路器手车上的触头与手车室内的触头盒接触。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从工作位置回复到试验位置(即从手车室方向向外移动断路器手车I)时,控制程序与活门机构从试验位置进入工作位置的程序相反。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的有益效果是:断路器手车I由试验位置移至工作位置时,通过活门导轨11上特别设计的定位导向槽12确保了断路器手车I的平稳移动,活门导轨11上特别设计的驱动导向槽13确保了断路器手车I依靠自身的重量能平稳向下压东左右两侧的下压活门拐臂6并随断路器手车I的前移平稳打开触头盒防护机构的上活门17和下活门18,由工作位置移至试验位置时,通过上活门17、下活门18所用材料不同的工艺,使上活门17重量大于下活门18,确保了断路器手车I从手车室内移出时(即从工作位置再回复到试验位置)平稳闭合触头盒防护机构的上活门和下活门。本实用新型的机构运用了扛杆式传动方式、导轨轮运动于轨道内的运动导向方式,才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大大减小并平衡了打开防护机构的上活门17和下活门18时的力矩。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能完全确保断路器手车由试验位置移至工作位置时,触头盒防护机构的上下活门可靠打开;由工作位置移至试验位置时,触头盒防护机构的上下活门可靠闭合,从而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操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 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包括手车室,断路器手车(1),手车室包括手车室后板、手车室底板和两个手车室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车室后板上安装两个轨道(2),每个轨道(2)内各安装两个能够沿两个轨道(2)分别上下滑动的活门(3),每个轨道(2)内的两个活门(3)分别与一个上活门拐臂(4)和一个下活门拐臂(5)活动连接,每个下活门拐臂(5)各与一个下压活门拐臂(6)连接,两个上活门拐臂(4)分别与两个下活门拐臂(5)活动连接,两个下压活门拐臂(6)另一端与手车室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的断路器手车(I)上设置活门驱动部件(7),所述的断路器手车(I)向手车室方向移动时,活门驱动部件(7)设置为能够压动两个下压活门拐臂(6)向下运动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上活门拐臂(4)与两个轨道(2)上的活门(3)连接的一端通过连接拐臂(8)与所述的活门(3)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拐臂(8)—端分别与两个上活门拐臂(4)连接,两个连接拐臂(8)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轨道(2)上位于上方的活门(3)连接,所述的断路器手车(I)移动到手车室内时,断路器手车(I)上的两个触头(9 )设置为能够与位于手车室后板上的两个触头盒(10 )接触的结构,所述的位于两个轨道(2)上方位置的两个活门(3)设置为重量大于位于两个轨道(2)下方位置的两个活门(3)重量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车室底板上安装有两个活门导轨(11),两个活门导轨(11)分别设置为靠近两个手车室侧板的结构,两个下压活门拐臂(6)与手车室底板活动连接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门导轨(11)活动连接,两个活门导轨(11)上分别设置水平布置的定位导向槽(12)和驱动导向槽(13),断路器手车(I)上设置两个定位导向板(14)和两个活门驱动部件(7),断路器手车(I)向手车室方向移动时,两个定位导向板(14)和两个活门驱动部件(7)分别设置为能够进入两个定位导向槽(12)和两个驱动导向槽(13)内的结 构,两个活门驱动部件(7)为滚轮结构,滚轮设置为能够压动两个下压活门拐臂(6)向下运动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车室的两个手车室侧板上各固定安装一个拐臂支架(15),两个上活门拐臂(4)分别通过两个中间拐臂(16)与两个下活门拐臂(5)活动连接,上活门拐臂(4)与中间拐臂(16)和上活门拐臂(4)连接之间的部位与拐臂支架(15)连接,所述的每个轨道(2)上的两个活门(3)分别为上活门(17)和下活门(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上活门(17)和两个下活门(18)分别包括活门支架(19),多个活门导轮(20),多个活门导轮(20)与活门支架(19)连接,两个上活门(17)和两个下活门(18)分别通过多个活门导轮(20)活动嵌装在一个轨道(2)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每个轨道(2)内各安装两个能够沿两个轨道(2)滑动的活门(3),每个轨道(2)内的两个活门(3)分别与一个上活门拐臂(4)和一个下活门拐臂(5)连接,每个下活门拐臂(5)各与一个下压活门拐臂(6)连接,两个上活门拐臂(4)与两个下活门拐臂(5)连接,两个下压活门拐臂(6)另一端与手车室底板活动连接,断路器手车(1)上设置活门驱动部件(7),断路器手车(1)向手车室方向移动时,活门驱动部件(7)设置为能够压动两个下压活门拐臂(6)向下运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盒防护活门机构,可确保触头盒防护机构的活门能够可靠打开和可靠闭合。
文档编号H02B11/24GK203103822SQ2012207358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束龙胜, 李开明, 诸解平, 付强, 周波, 余浩, 陶路路 申请人: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