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4930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逆变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逆变器装置,其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15)的直流电力而驱动负载,该逆变器装置构成为,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第1电流路径上配置开关元件(SW1),在再生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1)的第2电流路径上配置逆接二极管(D1),在对平滑部(13)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第3电流路径上配置充电电阻(R1),在正侧直流端子(P、P1)之间外接有制动电阻(R2),并且以正侧直流端子(P)成为与直流共用母线(15)的正侧母线(15a)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连接。
【专利说明】逆变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变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逆变器装置作为例如用于利用商用电源对负载即电动机(例如感应电动机)进行可变速驱动的驱动装置,具有下述部分等而构成:转换整流器(交流直流变换部),其与商用电源连接;平滑部,其对直流电力进行累积;充电电路,其具有充电电阻、开关元件及逆接二极管,对平滑部的电容器(平滑电容器)进行充电;以及逆变换部(直流交流变换部),其与电动机连接。
[0003]另外,现有的逆变器装置具有正负直流端子(P、N),以使得即使在没有来自商用电源的电力供给的情况下,也能够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的电力(直流电力)而进行动作。此夕卜,通常向该直流共用母线连接用于防止再生时的过电流的制动装置。另外,通常构成为在该制动装置中设置用于消耗再生时的电力(再生电力)的制动电阻。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 - 71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在与直流共用母线连接的负载装置(例如制动装置)为大容量的情况下,流过该大容量制动装置的电流流过逆变器装置内的二极管(所谓的逆接二极管)的可能性很高。大容量制动装置具有与其容量相对应的电流额定值,但逆接二极管通常只具有与其所在的逆变器装置的容量相对应的电流额定值。作为与直流共用母线连接的逆变器装置,可以连接各种容量的逆变器装置,例如在与大容量制动装置相比,逆变器装置的容量明显很小的情况下,由于流过大容量制动装置的大制动电流(或其一部分)流过逆接二极管,存在有可能损坏逆接二极管的问题。
[0006]此外,还考虑有如上述专利文献I所示,在逆接二极管上附加限流电阻器的结构。然而,在该专利文献I的结构中,由于流过逆变器装置的动力运行时的电流始终流过限流电阻器,因此,存在发热量增大、效率变差因而不实用的问题。
[0007]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装置,即使与直流共用母线连接的负载装置为大容量,该逆变器装置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设在装置内的逆接二极管的损坏。
[000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逆变器装置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而驱动负载,该逆变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第I负侧直流端子,它们接受来自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第2正侧直流端子,其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不同;平滑部,其对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进行累积;直流交流变换部,其将从所述平滑部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以及电流路径变更部,其具有开关元件、逆接二极管以及充电电阻,其中,该开关元件配置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第I电流路径上,该逆接二极管配置在再生时流过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的第2电流路径上,该充电电阻配置在对所述平滑部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第3电流路径上,该逆变器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之间连接外部电阻,并且以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成为与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正侧母线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连接。
[0009]发明的效果
[0010]根据本发明,具有下述效果,S卩,能够向包含大容量的负载装置在内的直流共用母线连接小容量的逆变器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的电路结构的图。
[0012]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的其他电路结构(内置制动电阻)的图。
[0013]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的其他电路结构(内置并外接制动电阻)的图。
[0014]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的其他电路结构(变更逆接二极管的连接位置)的图。
[0015]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的其他电路结构(外接动力运行二极管)的图。
[0016]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的其他电路结构(充电电路配置在N侧)的图。
[0017]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受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限定。
[001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的电路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10具有下述部分而构成:转换器11,其作为交流直流变换部;充电电路12 ;平滑部13,其具有平滑电容器;以及直流交流变换部14。
[0020]另外,在逆变器装置10中设有:直流端子(第I正侧直流端子)P,其与交流电源端子R、S、T、直流共用母线15的正侧母线15a电连接;直流端子(第2正侧直流端子)Pl,其经由后述的制动电阻R2而与正侧母线15a电连接;直流端子(第I负侧直流端子)N,其与直流共用母线15的负侧母线15b电连接;以及负载连接端子U、V、W,它们与未图示的电动机等负载连接。
[0021]在转换器11中,例如多个二极管构成全桥电路,将从交流电源端子R、S、T供给的3相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转换器11的输出通过正侧直流端子Pl及负侧直流端子N而供给至直流共用母线15。另外,转换器11的输出经由后述的制动电阻R2而施加至正侧直流端子P和负侧直流端子N之间。
[0022]平滑部13经由制动电阻R2及充电电路12,将通过转换器11变换后的直流电力累积在平滑电容器中。另外,平滑部13经由充电电路12 (不经过制动电阻R2),将来自直流共用母线15的直流电力累积在平滑电容器中。[0023]直流交流变换部14具有大于或等于I个将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的上下桥臂结构的电压型电桥电路,将从平滑部13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而驱动未图示的负载。
[0024]充电电路12具有开关元件SWl、充电电阻Rl及逆接二极管Dl而构成。开关元件Sffl是单向的开关元件(例如晶闸管),配置在正侧直流端子P和直流交流变换部14的正侧输入端之间,以形成动力运行时的电流路径(从正侧母线15a朝向直流交流变换部14的方向)。充电电阻Rl以与开关元件SWl的两端并联连接的方式进行配置,以限制对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的浪涌电流。即,充电电阻Rl配置在对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电流流过的电流路径上。逆接二极管Dl以负极与正侧直流端子Pl连接,正极与直流交流变换部14的正侧输入端侧连接的方式进行配置,以形成再生时的电流路径(从直流交流变换部
14朝向正侧母线15a的方向)。
[0025]如上所述,充电电路12具有作为电流路径变更部的功能,其对应于动作状态而自动变更下述3个电流路径:动力运行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电流路径(通过开关元件的电流路径--第I电流路径);再生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l的电流路径(通过逆接二极管的电流路径:第2电流路径);以及对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电流路径(通过充电电阻Rl的电流路径:第3电流路径)。
[0026]在正侧直流端子P、Pl之间设有外部连接的制动电阻R2。此时,以正侧直流端子P、P1中的正侧直流端子P的电位成为与正侧母线15a相同电位的方式进行连接。
[0027]另外,在直流共用母线15上连接有大容量制动装置20。在大容量制动装置20中设有与开关元件SW2串联连接的制动电阻R3。该制动电阻R3将再生电力(电能)变换为热能而进行消耗。 [0028]下面,参照图1,对如图1所示构成的逆变器装置的要部动作进行说明。
[0029]首先,设想与直流共用母线15连接的大容量制动装置20动作,流过如图所示的制动电流Ibr时的状况。此时,在逆变器装置10的内部流动有如图所示的制动电流Ibr2,该制动电流Ibr2受到外接的制动电阻R2的抑制,因此,能够减小流过逆接二极管Dl的电流,并能够防止逆接二极管Dl的损坏。
[0030]在将大容量制动装置20动作时的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动幅度设为AV,将逆接二极管的顺向电压降设为Vdl,将逆接二极管Dl的容许电流值设为Idl时,能够使用下式求出制动电阻R2的值Rr。
[0031]Rr= (AV- Vdl) /Idl......(I)
[0032]此外,参照图1,关于再生电流的路径,除了通过逆接二极管Dl及制动电阻R2而朝向正侧母线15a的路径之外,还存在通过充电电阻Rl而朝向正侧母线15a的路径。然而,由于所选定的制动电阻R2的电阻值比充电电阻Rl的电阻值小,因此,能够使更多的再生电流在通过制动电阻R2的路径上流动。
[0033]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也可以如图2所示构成。在图2中,构成为取代外接的制动电阻R2,设置在逆变器装置中内置的制动电阻R4。此外,在图2中,将制动电阻R4与正侧直流端子Pl连接,但也可以将制动电阻R4与逆接二极管Dl的连接顺序调换,将逆接二极管Dl的负极与正侧直流端子Pl连接,将制动电阻R4的一端与逆接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
[0034]另外,在图2的结构中,在仅靠制动电阻R4则电阻值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如图3所示,追加外接的制动电阻R2进行应对。根据图3的结构,能够取得与图1相比,可以减小外接制动电阻R2的电阻值和容量值的效果。
[0035]另外,在以图3的结构为前提时,S卩,构成为在充电电路12内具有制动电阻R4,且具有外接制动电阻R2时,在制动电阻R4的电阻值足够的情况下,可以使制动电阻R2的电阻值为零即拆下制动电阻R2而构成。
[0036]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也可以如图4所示构成。在图4中,将充电电阻Rl的没有与直流交流变换部14连接的那一侧的端子与逆接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以使得再生时的电流路径上包含充电电阻R1。如果进行上述连接,则在充电电阻Rl中流过制动电流Ibr2,因此,能够减小外接制动电阻R2的容量值(可根据情况进行省略)。此时,可以如图2所示内置制动电阻R4,能够进一步减小制动电阻R2的容量值。另外,与图3相同地,在制动电阻R4的电阻值足够的情况下,可以使制动电阻R2的电阻值为零即拆下制动电阻R2而构成。
[0037]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也可以如图5所示构成。在图5所示的逆变器装置10中,充电电路12中的逆接二极管Dl的连接与图1不同。逆接二极管Dl在图1中与正侧直流端子Pl连接,但在图5中和充电电阻Rl —起与正侧直流端子P连接。因此,在图5的结构中,外接制动电阻R2必须连接至正侧母线15a和正侧直流端子P之间。然而,在该结构中,由于在动力运行时流动的电流也流过制动电阻R2,因此不优选。因此,在制动电阻R2的两端沿动力运行电流流动的方向并联连接动力运行二极管D2。如果这样构成,则动力运行时的电流大多在通过动力运行二极管D2及开关元件SWl的路径上流动,再生时的电流几乎都在通过逆接二极管Dl及制动电阻R2的路径上流动,因此,能够减小动力运行时的损耗,并可靠地防止逆接二极管Dl的损坏。
[0038]至此为止形成的结构是将充电电路12配置在正极侧(P侧)的结构,但也可以如图6所示,将充电电路12配置在负极侧(N侧)。在图6所示的逆变器装置10中,取代正侧直流端子Pl而设有直流端子(第2负侧直流端子)NI。
[0039]在图6中,开关元件SWl连接至直流交流变换部14的负侧输入端和负侧直流端子N之间,以形成动力运行时的电流路径(从直流交流变换部14朝向负侧母线15b的方向)。充电电阻Rl与开关元件SWl的两端并联连接,以限制对平滑电容器进行充电时的浪涌电流。逆接二极管Dl以正极与负侧直流端子NI连接,负极与直流交流变换部14的负侧输入端侧连接的方式进行配置,以形成再生时的电流路径(从负侧母线15b朝向直流交流变换部14的方向)。另外,在负侧直流端子N、NI之间外接制动电阻R2。此时,以负侧直流端子N、NI中的负侧直流端子N的电位成为与负侧母线15b相同电位的方式进行连接。
[0040]关于图6的逆变器装置10的电路动作,与图1的逆变器装置10相同,省略详细说明。因此,图6的逆变器装置10具有与图1的逆变器装置10相同的作用效果。
[0041]此外,在图6中,将把充电电路12配置在负极侧的结构应用在图1的结构中,但当然也能应用在图2至图5的结构中。
[0042]图7是表示取代大容量制动装置20而将大容量逆变器装置22与直流共用母线15连接的实施形态的图。在图7中,考虑的是如大容量逆变器装置22那样的与直流共用母线
15连接的负载的负载电流Iinv急剧增加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逆变器装置10的直流交流变换部14产生了再生电力的情况下,负载电流Iinv的一部分可能流过逆接二极管D1,但由于在该路径上设有制动电阻R2,因此,能够将流过逆接二极管Dl的电流Iinv2抑制得较小。
[0043]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对于大容量制动装置以外的负载与直流共用母线连接的情况也是有效的。
[0044]下面,对逆接二极管Dl的材料进行说明。作为半导体元件的材料,通常使用硅
(Si),但也当然可以使用近年来受到关注的碳化硅(SiC)。
[0045]SiC元件与Si元件相比较,具有热传递率大、能够在高温下动作等优异的特性。作为逆接二极管Dl,通过使用SiC元件能够得到SiC元件的优点。即,由于SiC元件的导通损耗小,因此具有能够减小逆变器装置整体的损耗,并抑制逆变器装置侧的发热的效果。
[0046]此外,SiC与Si相比具有带隙宽的特性,是称为宽带隙半导体的半导体的一个例子。除了该SiC以外,例如氮化镓类材料或使用金刚石形成的半导体也属于宽带隙半导体,它们的特性与碳化硅类似的方面很多。因此,使用SiC以外的其他宽带隙半导体的结构也符合本发明的主旨。
[0047]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由于构成为,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第I电流路径上配置开关元件SW1,在再生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l的第2电流路径上配置逆接二极管D1,在对平滑部13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第3电流路径上配置充电电阻R1,在正侧直流端子P、Pl之间连接制动电阻R2,且以正侧直流端子P成为与直流共用母线15的正侧母线15a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即使与直流共用母线15连接的负载装置为大容量,也能够可靠地防止逆接二极管Dl的损坏。
[0048]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第I电流路径上配置开关元件SWl,在再生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l的第2电流路径上配置逆接二极管Dl,在对平滑部13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第3电流路径上配置充电电阻R1,将正侧直流端子P、P1分别以成为与直流共用母线15的正侧母线15a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在正侧直流端子Pl和直流交流变换部14的正侧输入端之间,配置与逆接二极管Dl串联连接的制动电阻R4,因此,即使与直流共用母线15连接的负载装置为大容量,也能够可靠地防止逆接二极管Dl的损坏。
[0049]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由于构成为,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第I电流路径上配置开关元件SWl,在再生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l的第2电流路径上配置逆接二极管D1,充电电阻Rl与逆接二极管Dl串联连接,将充电电阻Rl配置为在对平滑部13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还流过通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电流,在正侧直流端子P、P1之间连接制动电阻R2,且以正侧直流端子P成为与直流共用母线15的正侧母线15a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即使与直流共用母线15连接的负载装置为大容量,也能够可靠地防止逆接二极管Dl的损坏。
[0050]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由于构成为,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第I电流路径上配置开关元件SWl,在再生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第2电流路径上配置逆接二极管D1,在对平滑部13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正侧直流端子P的第3电流路径上配置充电电阻Rl,在正侧直流端子P、P1之间连接制动电阻R2,且在制动电阻R2的两端沿动力运行电流流动的方向连接动力运行二极管D2,且以正侧直流端子Pl成为与直流共用母线15的正侧母线15a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即使与直流共用母线15连接的负载装置为大容量,也能够可靠地防止逆接二极管Dl的损坏。
[0051]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由于构成为,在动力运行时流过负侧直流端子N的第I电流路径上配置开关元件SWl,在再生时流过负侧直流端子NI的第2电流路径上配置逆接二极管D1,在对平滑部13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负侧直流端子N的第3电流路径上配置充电电阻Rl,在负侧直流端子N、N1之间连接制动电阻R2,且以负侧直流端子N成为与直流共用母线15的负侧母线15b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即使与直流共用母线15连接的负载装置为大容量,也能够可靠地防止逆接二极管Dl的损坏。
[0052]此外,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是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例子,也能够与其他的公知技术进行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省略一部分等,进行变更而构成。
[0053]工业实用性
[0054]如上所述,本发明作为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装置内设置的逆接二极管损坏的逆变器装置,是有效的。
[0055]标号的说明
[0056]10逆变器装置,11转换器,12充电电路(电流路径变更部),13平滑部,14直流交流变换部,15直流共用母线,15a正侧母线,15b负侧母线,20大容量制动装置,22大容量逆变
器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逆变器装置,其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而驱动负载, 该逆变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第I负侧直流端子,它们接受来自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 第2正侧直流端子,其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不同; 平滑部,其对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进行累积; 直流交流变换部,其将从所述平滑部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以及电流路径变更部,其具有开关元件、逆接二极管以及充电电阻,其中,该开关元件配置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第I电流路径上,该逆接二极管配置在再生时流过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的第2电流路径上,该充电电阻配置在对所述平滑部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第3电流路径上, 该逆变器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之间连接外部电阻,并且以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成为与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正侧母线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连接。
2.一种逆变器装置,其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而驱动负载, 该逆变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第I负侧直流端子,它们接受来自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 第2正侧直流端子,其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不同; 平滑部,其对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进行累积; 直流交流变换部,其将从所述平滑部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以及电流路径变更部,其具有开关元件、逆接二极管以及充电电阻,其中,该开关元件配置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第I电流路径上,该逆接二极管配置在再生时流过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的第2电流路径上,该充电电阻配置在对所述平滑部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第3电流路径上, 对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分别进行连接,以使它们成为与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正侧母线相同电位端,并且,在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直流交流变换部的正侧输入端之间,配置与所述逆接二极管串联连接的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正侧母线之间设置有外部电阻。
4.一种逆变器装置,其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而驱动负载, 该逆变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第I负侧直流端子,它们接受来自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 第2正侧直流端子,其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不同; 平滑部,其对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进行累积;直流交流变换部,其将从所述平滑部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以及电流路径变更部,其具有开关元件、逆接二极管以及充电电阻,其中,该开关元件配置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第I电流路径上,该逆接二极管配置在再生时流过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的第2电流路径上,该充电电阻与所述逆接二极管串联连接而配置在所述第2电流路径上,并在对所述平滑部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该充电电阻中还流过通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电流, 该逆变器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之间连接外部电阻,并且以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成为与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正侧母线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连接。
5.一种逆变器装置,其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而驱动负载, 该逆变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第I负侧直流端子,它们接受来自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 第2正侧直流端子,其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不同; 平滑部,其对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进行累积; 直流交流变换部,其将从所述平滑部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以及电流路径变更部,其具有 开关元件、逆接二极管以及充电电阻,其中,该开关元件配置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第I电流路径上,该逆接二极管配置在再生时流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第2电流路径上,该充电电阻配置在对所述平滑部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的第3电流路径上, 该逆变器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之间连接外部电阻,并且,在所述外部电阻的两端沿动力运行电流流动的方向连接动力运行二极管,并且以所述第2正侧直流端子成为与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正侧母线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连接。
6.一种逆变器装置,其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而驱动负载, 该逆变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第I负侧直流端子,它们接受来自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 第2负侧直流端子,其与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不同; 平滑部,其对从所述第I正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进行累积; 直流交流变换部,其将从所述平滑部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以及电流路径变更部,其具有开关元件、逆接二极管以及充电电阻,其中,该开关元件配置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的第I电流路径上,该逆接二极管配置在再生时流过所述第2负侧直流端子的第2电流路径上,该充电电阻配置在对所述平滑部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的第3电流路径上, 该逆变器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第2负侧直流端子之间连接外部电阻,并且以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成为与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负侧母线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连接。
7.一种逆变器装置,其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而驱动负载, 该逆变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1正侧直流端子及第1负侧直流端子,它们接受来自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 第2负侧直流端子,其与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不同; 平滑部,其对从所述第1正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进行累积; 直流交流变换部,其将从所述平滑部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以及电流路径变更部,其具有开关元件、逆接二极管以及充电电阻,其中,该开关元件配置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的第1电流路径上,该逆接二极管配置在再生时流过所述第2负侧直流端子的第2电流路径上,该充电电阻配置在对所述平滑部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的第3电流路径上, 对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2负侧直流端子分别进行连接,以使它们成为与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负侧母线相同电位端,并且,在所述第2负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直流交流变换部的负侧输入端之间,配置与所述逆接二极管串联连接的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负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负侧母线之间设置有外部电阻。
9.一种逆变器装置,其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而驱动负载, 该逆变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1正侧直流端子及第1负侧直流端子,它们接受来自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 第2负侧直流端子,其与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不同; 平滑部,其对从所述第1正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进行累积; 直流交流变换部,其将从所述平滑部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以及电流路径变更部,其具有开关元件、逆接二极管以及充电电阻,其中,该开关元件配置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的第1电流路径上,该逆接二极管配置在再生时流过所述第2负侧直流端子的第2电流路径上,该充电电阻与所述逆接二极管串联连接而配置在所述第2电流路径上,并在对所述平滑部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该充电电阻中还流过通过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的电流, 该逆变器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第2负侧直流端子之间连接外部电阻,并且以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成为与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负侧母线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连接。
10.一种逆变器装置,其接受来自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而驱动负载, 该逆变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1正侧直流端子及第1负侧直流端子,它们接受来自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直流电力; 第2负侧直流端子,其与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不同; 平滑部,其对从所述第1正侧直流端子及所述第1负侧直流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进行累积; 直流交流变换部,其将从所述平滑部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以及电流路径变更部,其具有开关元件、逆接二极管以及充电电阻,其中,该开关元件配置在动力运行时流过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的第I电流路径上,该逆接二极管配置在再生时流过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的第2电流路径上,该充电电阻配置在对所述平滑部的平滑电容器进行初始充电时流过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的第3电流路径上, 该逆变器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I负侧直流端子和所述第2负侧直流端子之间连接外部电阻,并且,在所述外部电阻的两端沿动力运行电流流动的方向连接动力运行二极管,并且以所述第2负 侧直流端子成为与所述直流共用母线的负侧母线相同电位端的方式连接。
【文档编号】H02M7/48GK103999342SQ201280020461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市原昌文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