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031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发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模块,没有操作触感的不均,操作性、可靠性高,并且构成简单,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的发电模块(1)具备:基座(21);设置于基座(21)的起电单元(11);可上下往复移动地设置于基座(21)的柱塞(51);与柱塞(51)的往复移动连动而起动起电单元(11)的驱动部(30),其中,驱动部(60)向推起柱塞(51)的推起位置施力,具有在推起位置和起动起电单元(11)的压入位置之间转动的至少两个链环(61、71),链环(61、71)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于基座(21),余下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于柱塞(51),并且链环(61、71)以连动转动的方式相互连结。
【专利说明】发电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发电模块,尤其是涉及向接收单元发送信号的发送单元所使用的发电模块。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作为发电模块,通过驱动内装的起电单元,以电磁感应等进行发电,从发电模块的电路向接收单元发送信号。
[0003]作为采用这种构成的发电模块,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通过操作按钮,利用由内设的发电装置发电的电力驱动信号发送用的高频通信装置的无线开关。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283970号公报
[0005]但是,在上述无线开关中,经由与按钮的背面中央卡合的齿条臂,通过按钮的按压力驱动发电部。因此,例如在按压按钮的中央时,按压力不会消耗而向发电部传递,另一方面,在按压按钮的端部的情况下,为了驱动发电部而需要较大的按压力。因此,操作触感存在偏差,具有操作性、可靠性低的问题。另外,具有发电部的驱动机构复杂,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模块,没有操作触感的偏差,操作性、可靠性提高,并且构成简单,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0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模块,其具备:基座;起电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基座;柱塞,其可上下往复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驱动部,其与所述柱塞的往复移动连动而起动所述起电单元,其中,所述驱动部具有至少两个链环,所述链环向推起所述柱塞的推起位置施力,在所述推起位置和起动所述起电单元的压入位置之间转动,所述链环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基座,而余下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柱塞,并且所述链环以连动转动的方式相互连结。
[0008]根据上述构成,向柱塞的按压力经由至少两个链环向起电单元传递,驱动起电单元。因此,可使发电模块的构成简单,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链环连动转动,故而在将一链环压入时另一链环也被压入,由此,没有操作触感的偏差,操作性、可靠性提高。
[0009]所述驱动部也可以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柱塞。
[0010]由此,无论按压柱塞的任一部位,均能够将按压力经由驱动部向起电单元传递,能够提高操作性。
[0011]也可以是,所述驱动部通过弹性体被向所述推起位置施力,在利用将所述链环相互连结的嵌合部交叉的腕部设有起动所述起电单元的操作部。
[0012]通过在腕部设置操作部,利用与柱塞连动的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的位移能干可靠地起动起电单元。
[0013]也可以是,在所述嵌合部的轴心上或其附近设有所述操作部。[0014]由此,操作部也能够与嵌合部的移动一起可靠地移动,能够起动起电单元。
[0015]也可以是,所述链环由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构成,所述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具有:一对腕部、将所述腕部的一端连结的转动轴、将所述腕部的另一端连结且绕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可动部,所述第一链环的腕部和第二链环的腕部在各自的中央嵌合交叉。
[0016]通过由转动轴和可动部连结腕部的两端,能够确保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的强度。
[0017]也可以是,所述链环由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构成,所述第一链环具有:一对腕部、设于所述腕部的一端的转动轴、将所述腕部的另一端连结且绕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可动部,所述第二链环具有:一对腕部、将所述腕部的一端连结的转动轴、设于所述腕部的另一端的绕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可动部,所述第一链环的腕部和第二链环的腕部在各自的中央嵌合交叉。
[0018]由此,构成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的部件变少,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19]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通过由所述发电模块发电的电力来起动无线发送单元,由无线接收单元接收自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发出的信号,由此,检测设于所述柱塞的按压部被按压的情况。
[0020]由于电子设备使用发电模块,从而能够使构成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没有操作触感的偏差,操作性,可靠性提高。
[0021]也可以是,通过由所述发电模块发电的电力来起动脉冲发生器,由向外部设备输入信号的输入部接收自所述脉冲发生器发出的信号,由此,检测设于所述柱塞的按压部被按压的情况。
[0022]也可以是,由向外部设备输入信号的输入部接收自所述发电模块发出的信号,由此,检测设于所述柱塞的按压部被按压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电模块的立体图;
[0024]图2是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3㈧是表示图2的发电模块的基座的立体图,⑶是从与㈧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基座的立体图;
[0026]图4是表示图2的发电模块的盖的立体图;
[0027]图5(A)是从上方观察图2的发电模块的柱塞所看到的立体图,(B)是从下方(A)观察柱塞所看到的立体图;
[0028]图6(A)是表示图2的发电模块的第一链环的立体图,(B)是从与(A)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第一链环的立体图;
[0029]图7㈧是表示图2的发电模块的第二链环的立体图,⑶是从与㈧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第二链环的立体图;
[0030]图8是表示基座、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的局部放大分解立体图;
[0031]图9(A)是表示在基座上组合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在动作前的局部放大立体图,(B)是表示(A)的动作后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32]图10(A)是具备发电模块和无线单元的电子设备的框图,(B)及(C)是具备发电模块的有线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框图;[0033]图11是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发电模块所看到的分解立体图;
[0034]图12是从下方观察图11的发电模块所看到的分解立体图。
[0035]标记说明
[0036]1:发电模块
[0037]17:复位弹簧(弹性体)
[0038]21:基座
[0039]51:柱塞
[0040]53:按压部
[0041]60:驱动部
[0042]61:第一链环
[0043]62:第一轴(转动轴)
[0044]63,64:第一腕部
[0045]65:第一可动部
[0046]66:第一嵌合孔(嵌合部)
[0047]67:操作孔(操作部)
[0048]71:第二链环
[0049]72:第二轴(转动轴)
[0050]73:第二腕部
[0051]74:第二可动部
[0052]75:第二圆形突起(嵌合部)
[0053]82:无线发送单元
[0054]83:无线接收单元
[0055]86:输入部
[0056]90:发电模块
[0057]91:基座
[0058]100:柱塞
[0059]106:驱动部
[0060]107:第一链环
[0061]108:第一轴(转动轴)
[0062]109、110:第一腕部
[0063]111:第一可动部
[0064]112:第一嵌合孔(嵌合部)
[0065]113a、113b:操作部
[0066]117:第二链环
[0067]118:第二轴(转动轴)
[0068]119:第二腕部
[0069]120:第二可动部
[0070]121:第二圆形突起(嵌合部)【具体实施方式】
[0071]根据图1?图12说明本发明的发电模块I的实施方式。
[0072]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发电模块I具备:起电单元11、基座21、盖41、可上下移动地配置的柱塞51、根据柱塞51的移动而驱动起电单元11的驱动部60。
[0073]起电单元11具备向外突出的起动舌片12,通过将该起动舌片12向下方按压,设于内部的铁芯(未图示)踐踐板式地转动,通过电磁感应产生起动电力。
[0074]如图3(A)及图3(B)所示,基座21为上方开口的箱形,在内部设置有上述起电单元11。基座21具备:从底面立起的一对横长的第一立壁22和一对纵长的第二立壁23。起电单元11设置在这些第一立壁22、22和第二立壁23、23之间,经由与设于第二立壁23的上端缘部的卡止用爪部24卡止的板状体15防止脱离。另外,在第一立壁22和第二立壁23的附近突设有用于定位复位弹簧17 (弹性体)的圆柱状突起26。
[0075]在基座21的第一侧壁27的上缘形成有向内突出的一对第一上侧突起28。另外,在第一侧壁27的下侧,以与第一上侧突起28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向内方突出的一对第一下侧突起29。这些第一上侧突起28和第一下侧突起29夹持后述的驱动部60的第一链环61,可转动地支承于基座21。
[0076]在与上述第一侧壁27对向的第二侧壁30的上缘形成有向内突出的一对第二上侧突起31。另外,在第二侧壁30的下侧,以与第二上侧突起31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向内突出的一对第二下侧突起32。这些第二上侧突起31和第二下侧突起32夹持后述的驱动部60的第二链环71,可转动地支承于基座21。
[0077]此外,在与上述第一侧壁27、第二侧壁30相邻的第三侧壁33的外侧面形成有一对卡止用爪部34。
[0078]如图4所示,盖41具备:具有覆盖基座21的开口的平面形状的矩形板42、突设于矩形板42的上面且形成圆形孔的周壁44、从矩形板42的相对的两侧缘部向下方延伸的长方形形状的侧板45。通过使设于上述侧板45的一对窗部46与形成于基座21的第三侧壁33的卡止用爪部34卡止,能够将盖41固定于基座21。
[0079]柱塞51配设于基座21和盖41之间。如图5㈧及图5 (B)所示,上述柱塞51具备:矩形基板52、从基板52向上方鼓出的圆形按压部53、从基板52的相对的两侧缘部向下方延伸的长方形形状的导向板54。在导向板54的外侧端部形成有切口部55。另外,以与该切口部55相对的方式从基板52的下面向下方延伸出肋56。由肋56和切口部55形成第一轴承部57或位于基板52的与第一轴承部57相反侧缘部的第二轴承部58。第一轴承部57与后述的第一链环61的第一细脖部70嵌合。第二轴承部58与后述的第二链环71的第二细脖部76嵌合。通过将第一轴承部57和第二轴承部58设于基板52的下面角部,即使按压按压部53的任一部位,均能够经由驱动部60向起电单元11可靠且均一地传递按压力,操作性、可靠性提高。
[0080]如图2所示,驱动部60由第一链环61和第二链环71构成。第一链环61和第二链环71通过复位弹簧17总是被向上方施力,在按压部53被按压而向下方移动时,柱塞51连动而向下方移动,将起电单元11的起动舌片12向下方按压。
[0081]如图6(A)及图6(B)所示,第一链环61为方形框体。而且,上述第一链环61具备:一对第一腕部63、64、架设于第一腕部63、64的一端的第一轴(转动轴)62、架设于第一腕部63、64的另一端的第一可动部65。
[0082]第一腕部63、64为直线状。上述第一腕部63在其中央内侧具有起电单元11的起动舌片12插通的矩形操作孔(操作部)67。在上述操作孔67的外侧开口缘部形成有后述的第二链环71的第二圆形突起75可嵌合的大致椭圆的第一嵌合孔66。通过在第一嵌合孔66设置操作孔67,利用与柱塞51连动的第一链环61和第二链环71的位移而能够可靠地起动起电单元1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嵌合孔66和操作孔67连结,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操作孔67配置在第一嵌合孔66的同一轴心上或其附近。另外,也可以由夹入起动舌片12的突出部构成操作孔67。
[0083]另一方面,第一腕部64在其中央外侧形成有后述的第二链环71的第二圆形突起75嵌合的大致椭圆的第一嵌合孔66。另外,第一腕部64在其中央上缘朝向内突出有施力板68。第一链环61通过在该施力板68和基座21的圆柱状突起26间压缩配置的复位弹簧17被向上方施力。在第一腕部63、64的第一轴62侧设有向下方凹陷的台阶部69。
[0084]第一轴62为圆柱形,将第一腕部63的一端和第一腕部64的一端连结。另外,第一轴62被夹持于基座21的第一上侧突起28和第一下侧突起29之间,且可转动地支承。因此,第一链环61以该第一轴62为中心转动。
[0085]第一可动部65为圆柱形,将第一腕部63的另一端和第一腕部64的另一端连结。在第一可动部65的两侧形成有与第一腕部63、64的端部连接且比第一可动部65小径的第一细脖部70。该第一细脖部70与柱塞51的第一轴承部57嵌合。而且,由第一轴62和第一可动部65连结第一腕部63、64的两端,由此,能够确保第一链环61的强度。
[0086]如图7(A)及图7(B)所示,第二链环71为方形框体。该第二链环71具备:一对第二腕部73、73、架设于第二腕部73、73的一端的第二轴(转动轴)72、架设于第二腕部73、73的另一端的第二可动部74。
[0087]第二腕部73为直线形状,在其内面中央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第二圆形突起75。该第二圆形突起75与第一嵌合孔66嵌合,可转动地支承。
[0088]第二轴72为圆柱形,将第二腕部73、73的一端连结。另外,第二轴72由基座21的第二上侧突起31和第二下侧突起32夹持,可转动地支承。因此,第二链环71以该第二轴72为中心转动。
[0089]第二可动部74为圆柱形,将第二腕部73、73的另一端连结。而且,在第二可动部74的两侧形成有比与第二腕部73的端部连接的第二可动部74小径的第二细脖部76。该第二细脖部76与柱塞51的第二轴承部58嵌合。通过由第二轴72和第二可动部74连结第二腕部73、73的两端,能够确保第二链环71的强度。
[0090]接着,对由上述构成组成的发电模块I的组装进行说明。
[0091]在组装发电模块I时,首先,在基座21的第一立壁22和第二立壁23之间设置起动舌片12处于断开位置的起电单元11。将该起电单元11经由板状体15与第二立壁23的卡止用爪部24卡止,防止脱离。另外,将复位弹簧17嵌入圆柱状突起26,进行定位。
[0092]其次,将第二链环71的第二圆形突起75与第一链环61的第一嵌合孔66嵌合,组装驱动部60。而且,将起电单元11的起动舌片12插通于第一链环61的操作孔67。另外,通过将第一链环61的第一轴62装入基座21的第一上侧突起28和第一下侧突起29之间,相对于基座21,以第一轴62为中心可转动地配设第一链环61。同样地,通过将第二链环71的第二轴72装入基座21的第二上侧突起31和第二下侧突起32之间,相对于基座21,以第二轴72为中心可转动地配设第二链环71。
[0093]接着,将柱塞51以导向板54位于第一腕部63、64的内侧的方式设置于基座21。此时,柱塞51的第一轴承部57与第一链环61的第一细脖部70嵌合,并且第二轴承部58与第二链环71的第二细脖部76嵌合。
[0094]最后,以设于盖41的周壁44的内周与设于柱塞51的按压部53的外周一致的方式从柱塞51的上方包覆盖41。而且,侧板45的窗部46与基座21的卡止用爪部34卡止,由此,发电模块I的组装完成。此时,第一链环61和第二链环71通过在施力板68和基座21之间压缩的复位弹簧17被向上方施力,位于图9(A)所示的推起位置。
[0095]接着,当为了使用发电模块1,使用者将按压部53向下方按压时,柱塞51被导向板54引导而在基座21内向下方移动。此时,第一轴承部57将第一链环61的第一细脖部70向下方按压,并且第二轴承部58将第二链环71的第二细脖部76向下方按压。于是,第一链环61以第一轴62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并且第二链环71以第二轴72为中心向下方转动。S卩,第一链环61和第二链环71经由嵌合部66、75连动转动,由此,从推起位置转动到图9(B)所示的压入位置。由此,第一链环61的操作孔67将起电单元11的起动舌片12向下方按下,将起电单元11接通。这样,向柱塞51的按压力经由两个链环61、71向起电单元11均一地传递,起电单元11起动。因此,能够使发电模块I的构成简单,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第一链环61和第二链环71经由嵌合部66、75连动,因此,在压入一链环时另一链环也被压入,故而不存在操作触感的偏差,操作性、可靠性提高。
[0096]如图10⑷所示,在通过驱动部60将起电单元11接通时,例如由电磁感应等发电的电力用DC - DC转换器81转换成所希望的电压值,起动无线发送单元82。而且,伴随着起动而从无线发送单元82发出的无线电机信号向无线接收单元83发送。因此,通过无线接收单元83能够实现可检测设于发电模块I的柱塞51的按压部53被按压的情况的电子设备。
[009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无线单元,但也可以代替其而采用其它实施方式即有线方式。该情况下,如图10(B)所示,由DC — DC转换器81转换了电压值的电力起动脉冲发生器85。而且,从脉冲发生器85发出的电信号为了向定序器等外部设备输入信号而向输入部86发送,由此,能够经由输入部86检测按压部53被按压的情况。
[0098]另外,在采用有线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如下构成,即,在图10(B)中,省略DC —DC转换器81及脉冲发生器85,将通过驱动起电单元11而发电的电力作为电信号向输入部86直接输送(参照图10(C))。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实现可检测按压部53被按压的情况的电子设备。
[0099]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发电模块90具备:起电单元11、基座91、可上下移动地配置的柱塞100、根据柱塞100的移动驱动起电单元11的驱动部106。
[0100]基座91为上方开口的箱形,在内部设置起电单元11。基座91具备在底面立设的一对横长的支承壁92。起电单元11设置于该支承壁92之间,经由板状体15通过设于支承壁92的上端缘部的卡止用爪部93防止脱离。另外,在基座91的相对的侧壁94分别形成有后述的第一链环107嵌合的圆形孔95、第二链环117嵌合的半圆形状孔96。
[0101]柱塞100具备:平面矩形的按压部101、从按压部101向下方延伸并与后述的第一链环107的第一可动部111卡合的一对第一轴承部102、与第二链环117的第二可动部20嵌合的由圆形孔构成的一对第二轴承部103。
[0102]驱动部106由第一链环107和第二链环117构成。第一链环107和第二链环117总是被复位弹簧17向上方施力,在按压部101被按压并向下方移动时,柱塞100连动而向下方移动,将起电单元11的起动舌片12向下方按压。
[0103]第一链环107为-形的框体。上述第一链环107具备:一对第一腕部109、110 ;在第一腕部109、110的一端设于同一轴心上的圆柱形状的第一轴108 ;连结第一腕部109、110的另一端的圆柱形的第一可动部111。
[0104]第一腕部109、110在其中央形成有第二链环117的第二圆形突起121嵌合的第一嵌合孔112。另外,在第一腕部109设有向内突出的由上下一对半圆柱形状构成的操作部113a、113b (参照图12)。第一链环107通过在下侧的操作部113b和基座91之间压缩配置的复位弹簧17被向上方施力。另外,在第一腕部109、110的外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台阶部114。此外,第一链环107通过使第一轴108与基座91的圆形孔95嵌合,以该第一轴108为中心转动。
[0105]第二链环117为-形的框体。该第二链环117具备:一对第二腕部119、119 ;连结第二腕部119、119的一端的圆柱形的第二轴118 ;设于第二腕部119、119的另一端的内向面的第二可动部120。
[0106]第二腕部119在其中央形成有向内侧突出且与第一链环107的第一嵌合孔112嵌合的第二圆形突起121。另外,在第二腕部119形成有向内面凹陷的台阶部122。此外,第二链环117通过使第二轴118的两端118a、118a与基座91的半圆形状孔96嵌合,以该第二轴118为中心转动。第二可动部120由设于同一轴心上的向内突出的圆形肋构成。
[0107]如上所述,由于第一链环107及第二链环117能够由简单的构成驱动,故而能够减少发电模块90的构成零件,降低制造成本。
[0108]以下,对由上述构成组成的发电模块90的组装进行说明。
[0109]在组装发电模块90时,首先,在基座91的支承壁92、92之间定位起动舌片12位于断开位置的起电单元11。然后,通过将板状体15与卡止用爪部93卡止,防止上述起电单元11脱离。
[0110]另外,将第二腕部119的第二圆形突起121与第一腕部109、110的第一嵌合孔112嵌合。而且,在操作部113a、113b之间夹入起电单元11的起动舌片12。进而,将第一轴108与基座91的圆形孔95嵌合,并且将第二轴118的两端与半圆形状孔96嵌合。而且,在下侧的操作部113b和基座91的底板之间,以压缩的状态夹入复位弹簧17并进行定位。通过该复位弹簧17,第一链环107和第二链环117被向上方施力而倾斜,位于推起位置。
[0111]接着,使柱塞100覆盖于基座91的开口,使第一轴承部102与第一链环107的第一可动部111嵌合,并且使第二轴承部103与第二链环117的第二可动部120嵌合,由此,完成组装。
[0112]为了使用发电模块90,使用者向下方按压按压部101时,柱塞100向下方移动。因此,第一轴承部102向下方按压第一链环107的第一可动部111,并且第二轴承部103向下方按压第二链环117的第二可动部20。因此,第一链环107以第一轴108为中心转动,第二链环117以第二轴118为中心转动。其结果,第一链环107和第二链环117转动。由此,第 一链环107的操作部113a将起电单元11的起动舌片12向下方按下,将起电单元11接通。
【权利要求】
1.一种发电模块,其具备:基座;起电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基座;柱塞,其可上下往复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驱动部,其与所述柱塞的往复移动连动而起动所述起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具有至少两个链环,所述链环向推起所述柱塞的推起位置施力,在所述推起位置和起动所述起电单元的压入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链环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基座,而余下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柱塞,并且所述链环以连动转动的方式相互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柱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通过弹性体被向所述推起位置施力, 在利用将所述链环相互连结的嵌合部交叉的腕部设有起动所述起电单元的操作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合部的轴心上或其附近设有所述操作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环由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构成,所述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具有:一对腕部、将所述腕部的一端连结的转动轴、将所述腕部的另一端连结且绕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可动部, 所述第一链环的腕部和第二链环的腕部在各自的中央嵌合交叉。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环由第一链环和第二链环构成, 所述第一链环具有:一对腕部、设于所述腕部的一端的转动轴、将所述腕部的另一端连结且绕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可动部, 所述第二链环具有:一对腕部、将所述腕部的一端连结的转动轴、设于所述腕部的另一端的绕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可动部, 所述第一链环的腕部和第二链环的腕部在各自的中央嵌合交叉。
7.—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电模块发电的电力来起动无线发送单元,由无线接收单元接收自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发出的信号,由此,检测设于所述柱塞的按压部被按压的情况。
8.—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电模块发电的电力来起动脉冲发生器,由向外部设备输入信号的输入部接收自所述脉冲发生器发出的信号,由此,检测设于所述柱塞的按压部被按压的情况。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由向外部设备输入信号的输入部接收自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电模块发出的信号,由此,检测设于所述柱塞的按压部被按压的情况。
【文档编号】H02K7/18GK103975516SQ201280058198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杉原贤纪, 月森一如, 和田真, 长田健志 申请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