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oled显示的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65256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oled显示的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OLED显示的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包括功能模块,转接板以及装置箱,功能模块与转接板固定封装于装置箱内,功能模块包括控制面板、电源板、数据采集板、开入开出板以及核心板,电源板、数据采集板、开入开出板、核心板分别依次插接于转接板上,控制面板固定于机箱的前置可开启面板上并通过排线与转接板连接,控制面板主要由OLED显示屏、驱动电路板、状态指示灯以及若干控制按键组成,驱动电路板焊接在控制面板上,OLED显示屏与驱动电路板线路连接,状态指示灯以及控制按键设置在控制面板上。其有益效果为:采用OLED显示技术对软件的调整和修正有极大的帮助,也节约了硬件成本,降低功耗。
【专利说明】—种基于OLED显示的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机综合保护测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OLED显示的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对于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大多结构比较冗余,保护功能比较简单,普遍采用传统IXD液晶显示,需要背光才能正常显示,并且在功耗和工作温度等方面都有不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智能的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所述基于OLED显示的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包括功能模块,转接板以及装置箱,所述功能模块与转接板固定封装于装置箱内,功能模块包括控制面板、电源板、数据采集板、开入开出板以及核心板,所述电源板、数据采集板、开入开出板、核心板分别依次插接于所述转接板上,所述控制面板固定于机箱的前置可开启面板上并通过排线与转接板连接,控制面板主要由OLED显示屏、驱动电路板、状态指示灯以及若干控制按键组成,所述驱动电路板焊接在控制面板上,所述OLED显示屏与驱动电路板线路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以及控制按键设置在控制面板上。
[0005]所述测控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板主要由互感器电路构成。
[0006]所述测控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开入开出板包括大继电器、小继电器以及采用光耦隔离方式的开关量输入电路,所述开关量输入电路分别与大继电器、小继电器连接。
[0007]所述测控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核心板主要包括双CPU电路、存储器电路、时钟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电路以及通讯电路,所述存储器电路、时钟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电路以及通讯电路分别与双CPU电路连接。
[0008]所述测控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电源板、数据采集板、开入开出板、核心板的顶端分别设有插槽,并通过背插式结构分别连接到转接板的对应插针上。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控装置优点如下:
[0010]本测控装置具有OLED显示功能,可以显示中文多层菜单,并显示当前测量值,通过设定保护定值和保护时间与馈线开关实现联动控制,以实现正常的保护功能,与传统LCD相比,OLED采用3.3V低工作电压,不需要背光源,可以自身发光,功耗更低;环境温度范围更宽(_4(T+85°C);可视视角更宽(可达165° ),外形更薄,利用OLED显示提升了馈线综合保护装置的就地显示功能,也扩展了其应用环境范围。另外,设计中通过软件设计实现了不带字库的OLED的“伪带字库”显示方式,为中英文的显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软件的调整和修正有极大的帮助,也节约了硬件成本。【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基于OLED显示的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装置箱,2-接线端子,3-电源板,4-长杆螺丝,5-开出板,6-核心板,7-转接板,8-控制面板,81-驱动电路板,82-0LED显示屏,85- LED状态指示灯,86-控制按键UP 键,87-分闸按键,88-合闸按键,89- LEFT 键,810- DOWN 键,811- RIGHT 键 11,812-0K键,813- ESC键,9-螺丝,10-插槽,11-通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该基于OLED显示的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主要由功能模块、转接板以及装置箱I构成。功能模块包括控制面板、电源板、数据采集板、开入开出板以及核心板。功能模块与转接板设置于装置箱内,如图1所示,测控装置采用插板式结构设计,优化了各模块的功能,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具有抗干扰和模块更新换代的好处。电源板3、数据采集板4、开入开出板5、核心板6均采用顶端插槽10的电路板设计,采用背插式结构连接到转接板7的插针上,同时控制面板8利用排线连接到转接板,最终实现所有功能模块的有效连通,同时控制面板8固定在装置箱I的前置可开启面板上,在控制面板和转接板上有用于固定的螺丝9,位于装置箱背部接线端子2和通讯接口 11。控制面板固定在装置箱的箱体面板,上面焊接有OLED显示屏以及驱动电路板,状态指示灯和8个控制按键,用于系统参数显示设置和控制操作,还可以进行手动分合闸控制;转接板通过排线与控制面板相连,并焊接了用于插拔其他模块的接插件,起到了各模块间的交互连接作用;电源板集成了多功能电源模块,可以实现DC24V转+12V、-12V和+5V的变换,供给整个系统的能量需求;数据采集板主要由互感器电路构成,负责将馈线二次侧电压电流信号变换为等波形的弱电电压信号,提供给A/D模块进行转换;开入开出板包括大继电器、小继电器和采用光耦隔离方式的开关量输入电路,大继电器、小继电器分别与开关量输入电路连接。开入开出板负责完成馈线开关的分合闸控制、其他开出控制、以及开入量采集;核心板主要包括双CPU电路、存储器电路、时钟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电路、通讯电路等,存储器电路、时钟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电路、通讯电路分别与双CPU电路连接,其中双CPU电路基于DSP芯片与STM32单片机。核心板完成系统的核心处理和控制;所有的功能模块都插嵌在转接板上,并且固定封装在装置箱内部,构成了 一个完整的测控装置。
[0016]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面板采用8按键的设计,该控制面板主要由OLED显示屏82、OLED驱动电路81、LED状态指示灯85、控制按键UP键86、DOWN键810、LEFT键89、RIGHT键811、OK键812、ESC键813以及分闸按键87和合闸按键88等组成,OLED显示屏82与OLED驱动电路81相连,并利用螺丝83固定于驱动电路板之上,可以实现OLED的点阵控制显示,便于液晶的程序开发与参数显示功能,OLED驱动电路的控制端、LED状态指示灯以及控制按键均由核心板上的CPU电路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的CPU电路通过STM32单片机实现),实现了 OLED液晶的中英文显示功能以及LED状态指示,可以利用按键对液晶视图菜单进行操作和对开关进行分合闸控制,控制面板利用长杆螺丝4固定在装置箱的前置可开启面板之上。
[0017]本测控装置具有OLED显示功能,可以显示中文多层菜单,并显示当前测量值,通过设定保护定值和保护时间与馈线开关实现联动控制,以实现正常的保护功能。OLED(有机发光二级管)是一种全新技术,与传统IXD相比,OLED采用3.3V低工作电压,不需要背光源,可以自身发光,功耗更低;环境温度范围更宽(_4(T+85°C);可视视角更宽(可达165° ),外形更薄,利用OLED显示提升了馈线综合保护装置的就地显示功能,也扩展了其应用环境范围。另外,设计中通过软件设计实现了不带字库的OLED的“伪带字库”显示方式,为中英文的显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软件的调整和修正有极大的帮助,也节约了硬件成本。
[0018]测控装置采用插板式结构设计。电源板、数据采集板、开入开出板、核心板均采用顶端带接插槽的电路板设计,采用背插式结构连接到转接板的插针上,同时控制面板利用排线连接到转接板,最终实现所有功能模块的有效连通,同时控制面板固定在机箱的前置可开启面板上。采用插板式结构设计,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各模块优化设计,各自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联系,具有良好的抗干扰特性和便于模块更新换代的益处。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OLED显示的馈线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模块,转接板以及装置箱,所述功能模块与转接板固定封装于装置箱内,功能模块包括控制面板、电源板、数据采集板、开入开出板以及核心板,所述电源板、数据采集板、开入开出板、核心板分别依次插接于所述转接板上,所述控制面板固定于机箱的前置可开启面板上并通过排线与转接板连接,控制面板主要由OLED显示屏、驱动电路板、状态指示灯以及若干控制按键组成,所述驱动电路板焊接在控制面板上,所述OLED显示屏与驱动电路板线路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以及控制按键设置在控制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板主要由互感器电路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入开出板包括大继电器、小继电器以及采用光耦隔离方式的开关量输入电路,所述开关量输入电路分别与大继电器、小继电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板主要包括双CPU电路、存储器电路、时钟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电路以及通讯电路,所述存储器电路、时钟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电路以及通讯电路分别与双CPU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数据采集板、开入开出板、核心板的顶端分别设有插槽,并通过背插式结构分别连接到转接板的对应插针上。
【文档编号】H02H7/00GK203398756SQ201320505312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林莘, 刘洋, 杜仁伟, 郝立鹏, 王博 申请人:南京因泰莱配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