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811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线盖(11)的排水结构,包括:覆盖布线的电线的周部的壁部(53);贯穿壁部(53)的一对狭缝开口(63);以及导水突起部(61),该导水突起部(61)从每个相邻的一对狭缝开口(63)的开口端(55)升起,具有曲面顶部(57),并安置成从所述壁部(53)的内表面(59)突出。
【专利说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用作电线保护部件的电线盖、保护器等结构中,设置排水孔用于将进入的水排出,同时还可防止外面的水直接进入所述排水孔的技术是已知的(参见专利文献I)。
[0003]如图9所示,电线盖501包括壁表面503,该壁表面503用于环绕从连接器引出的电线的外周。接着,排水孔505形成在所述壁表面503上,呈曲柄状并穿透所述壁表面503。当沿着从连接到连通口 511的、朝向壁内侧的上侧连接部513向连接到连通口 511的、朝向壁外侧的下侧连接部515移动时,用于形成排水孔505的弯折部507的内侧表面509形成在向外侧倾斜的倾斜表面上。
[0004]根据电线盖501,排水孔505设形成在壁表面503上,呈曲柄状并穿透壁表面503。由此,电线盖501实现了进入电线盖501内的水可以被排出,进一步地,即使当水到达排水孔505的壁表面外侧开口部517时,水也不容易进入到内部。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JP-A-2005-19069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然而,在上述的电线保护盖501中,当电线由于振动等与盖体内壁表面519紧密接触时,就可能出现壁表面内侧开口部521被电线堵住从而水的排出被阻塞的情况。
[0009]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设计。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其中,水向排水孔的导出不会被电线阻塞。
[0010]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1]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构造解决。
[0012](I) 一种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包括:壁,该壁覆盖所要布线的电线的周围;一对排水孔,该一对排水孔贯穿所述壁;以及导水突起,该导水突起从所述一对排水孔的每个相邻开口边缘升起,并从所述壁的内表面凸出,从而具有曲面状的顶部。
[0013]根据具有上述(I)所述的构造的用于电路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导水突起从覆盖电线的壁的内表面突出。从而当电线与导水突起的顶部接触时,电线在接触位置与壁分离,从而在两者之间安置有间隙。也就是说,在壁和电线之间的间隙确保了水的流动通道。由此,在壁的内表面上流动的水沿着流动通道流动而顺利地导向排水口而不会被电线阻塞,并且随后排出到电线保护部件的外侧。进一步地,导水突起形成为具有顶部的曲面状。这样,避免了电线由于振动等的原因接触顶部而导致的毁坏损坏。
[0014](2)具有上述(I)的构造的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其中,所述一对排水孔沿所述电线的轴线设置,并作为分别沿着与所述电线的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狭缝开口 ;并且,所述导水突起为沿与所述电线的轴线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凸缘。
[0015]根据具有上述⑵的构造的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当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普通电线与壁的内表面接触时,电线与内表面形成线接触。排水口形成为狭缝开口,其沿着与电线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狭缝开口。这样,很必要地留出在径向方向越过电线延伸的一个部分作为一个开口以确保排水口。从而,相比于狭缝开口沿电线轴向线延伸形成的情形,狭缝开口不会被电线阻塞。进一步地,作为导水突起的凸缘以插入到一对平行的狭缝开口之间的形式形成。这样,电线与壁的内表面分开,从而每个狭缝开口的宽阔地开口。这降低了表面张力等导致的排水阻力的出现。进一步地,由于凸缘沿着与电线的轴线相交的方向延伸,所以即使当电线由于振动等移动,等量的狭缝开口面积也能得以确保,从而排水性能不会降低。
[0016](3)具有上述(2)的构造的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壁包括沿所述电线的轴线延伸的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的两侧缘竖起的侧部;所述狭缝开口设置在由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的、所述壁的两个角部中;并且所述凸缘在两个所述角部的所述狭缝开口之间延伸。
[0017]根据具有上述⑶的构造的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狭缝开口以夹置底部的状态形成在两个角部中。这样,例如,在一条电线被沿着角部布线的情形下,即使当电线与底部和侧部同时线接触,在与电线相交的方向中的狭缝开口与电线形成交叉,并且从而在底部和侧部同时开口。由此,沿着电线与底部之间的间隙以及沿着电线和侧部之间的间隙流动的水均可被导向狭缝开口。进一步地,此时,通过在狭缝开口之间延伸的凸缘,电线与底部和侧部之间分开,从而确保了底部和壁中狭缝开口的开口面积较大。
[0018]以上简要描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具体细节通过下面结合附图描述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以下称“实施例”)将更加清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排水结构的电线盖连同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0]图2A是从电线导出方向观察的、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1]图2B是从配对连接器的连接侧观察的、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2]图3是图1所示的电线盖的透视图。
[0023]图4是从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3所示的电线盖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沿B-B线的、从箭头方向观察的、图4所示的电线盖的截面图。
[0025]图6是图5所示的电线盖的C部分的放大图。
[0026]图7是电线通过其而经过的电线盖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27]图8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排水结构的保护器的局部剖透视图。
[0028]图9是采用现有技术的排水孔的电线盖的纵向截面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L...电线盖(电线保护部件)
[0031]19…电线
[0032]53 …壁
[0033]55…开口边缘
[0034]57…顶部
[0035]59...内表面
[0036]61…导水突起
[0037]63…狭缝开口(排水孔)
[0038]67…底部
[0039]69…侧部
[0040]71...角部
[0041]73…保护器(电线保护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0043]在用作保护电线的部件的电线盖11,保护装置73等中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排水结构。第一实施例中作为以电线盖11作为电线保护部件的实例来进行描述。电线盖11可被用于诸如低插入力连接器15的连接器,低插入力连接器15设置有杠杆13以便减小插入到配对连接器(未示出)的插入力。
[0044]如图1到2B所示,在低插入力连接器15中,连接器壳体17容纳多个端子(未示出)。电线19连接到每个端子。随后,电线19从壳体后部21引出,壳体后部21位于与配对连接器进行嵌合的嵌合侧的相反侧。
[0045]如图3到5所示,电线盖11通过锁定部23的锁定而附接到连接器壳体17的壳体后部21,并随后包围电线19,将其引导到期望的方向。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沿垂直于连接器嵌合方向(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的方向弯曲的状态下,从壳体后部21引出的多根电线19被电线盖11覆盖。也就是说,电线盖11具有弯折成L型的电线容纳路径25(参见图5)。
[0046]在电线盖11中,盖体27包括:电线容纳部29,用于容纳直接从壳体后部21引出的电线19 ;以及波纹管固定部31,波纹管固定部31与电线容纳部29接续地设置,并且覆盖从电线容纳部29向垂直方向弯折的电线19。波纹管固定部31包括半圆筒壁33,已经引出的电线19设置在其内侧。在半圆筒壁33中,基端与盖体27接续地设置。进一步的,末端侧以及面对连接器壳体17的一侧均开口,并在外周设置有用于加强的一对平行悬壁35。
[0047]经过半圆筒壁33的内侧的多根电线19全部插入到波纹管37中。也就是说,多根电线19被波纹管37保护。波纹管37由合成树脂制成,并设置成波纹状,其中沿圆周方向的槽部39和凸缘部41交替设置在外周。进一步地,波纹管37具有柔性,从而可以通过扭曲变形而弯折。当波纹管37包围在从壳体后部21引出的电线19的外周时,使电线19不露出到外侧而得到保护。
[0048]在半圆筒壁33的内周方向,如图5所示,一对半圆弧形的接合凸缘43有相互平行地设置。该接合凸缘43沿半圆筒壁33的径向向内突出,从而与波纹管的外周接合。
[0049]在半圆筒壁33的圆周方向的每个开口侧,形成有带插入孔47,用于使捆扎带(电缆扎带)45(参见图1)通过。电缆扎带45插入带插入孔47,然后缠绕在波纹管37上,从而将其固定在半圆筒壁33的内周侧。在电缆扎带45上,内部包括锁定片的带扣部51被固定在由具有柔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束带49(见图1)的基端。在束带49的表面,在纵向上形成多个用于与锁定片锁定的锁定槽。在电缆扎带45上,当束带49的末端插入到带扣部51的通孔时,可通过锁定片防止脱落,从而安置在带环内的波纹管37被固定在半圆筒壁33上。
[0050]电线容纳部29包括:壁53,该壁53用于覆盖将要布线的电线的周围;狭缝开口63,该狭缝开口 63用作为穿透壁53的一对排水孔;导水突起61从一对狭缝开口 63的相邻的开口边缘55中的每个(参见图6)升起,并以具有曲面状顶部57的方式从壁53的内表面59突出。
[0051]一对狭缝开口 63沿着电线19的轴线设置,并且分别沿与电线19的轴线相交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导水突起61形成为沿与电线19的轴线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凸缘。
[0052]壁53包括:底部67 (参见图4和5),该底部67沿电线19的轴线延伸;以及侧部69,从底部67的两边缘侧升起。狭缝开口 63设置在壁53的由底部67和侧部69所形成的两个角部71 (参见图4)处。导水突起61在两角部71的狭缝开口 63之间延伸。
[0053]接下来对具有前述构造的排水结构的操作进行说明。
[0054]如图7所示,根据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电线盖11的排水结构中,导水突起61从覆盖电线19的壁53的内表面59突出。从而,当电线19与导水突起61的顶部57接触时,电线19从接触位置与壁53分离,从而在电线19与壁53之间形成间隙d。也就是说,在壁53和电线19之间的间隙d确保了水的流动通道。由此,在壁53的内表面59流动的水沿着流动通道流动,以顺利地导向狭缝开口 63而不会被电线19阻塞,再排出到电线盖11的外侧。进一步地,导水突起61形成为具有曲面状的顶部57。这样,避免了由于振动等原因而接触的电线19的损坏。
[0055]进一步地,当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电线19与壁53的内表面59接触时,电线19与内表面59形成线接触。随后,由于狭缝开口 63沿着与电线19相交的方向延伸,因此,很必要地留出在径向方向越过电线19延伸的一部分作为开口,从而确保狭缝开口 63。这样,相比于狭缝开口沿电线19的方向形成的情形而言,狭缝开口 63不会被电线19阻塞。
[0056]进一步地,构造成凸缘的导水突起61设置成插入到一对平行的狭缝开口 63之间的形式。这样,电线19离开壁53的内表面59,从而每个狭缝开口 63敞开较大。这降低了表面张力等因素导致的排水阻力的出现。进一步地,由于导水突起61沿着与电线19的轴线相交的方向延伸,即使当电线19由于振动等原因移动,等量的狭缝开口区域也能得以确保,从而排水性能不会降低。
[0057]进一步地,狭缝开口 63形成在两个角部71处,底部67位于两个角部71 (参见图4)之间。这样,例如,在一条根电线19被沿着角部71布线的情形下,即使当电线19与底部67和侧部69同时线接触,沿与电线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中形成的狭缝开口 63与电线19形成交叉,从而随后在底部67和侧部69同时开口。由此,沿着电线19与底部67之间的间隙d和沿着电线19和侧部69之间的间隙d流动的水均可被导向狭缝开口 63。进一步地,此时,通过在两个狭缝开口 63之间延伸的导水突起61,电线19与底部67和侧部69分开,从而确保在底部67和壁部53两者中狭缝开口 63的狭缝开口区域面积较大。
[0058]接下来,参照图8描述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排水结构的保护器73。
[0059]上面给出的第一实施例示例性的描述了在电线盖11中采用排水结构。然而,本发明的排水结构也可优选地应用于以下描述的作为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器73中。
[0060]在汽车的线束中,由于路径规制或者出于加强对重要电线的保护的目的,在必要的布线区域,电线19要插入到保护器73中,该保护器73作为电线的保护部件,并制造成树脂模制件。该保护器73通过使槽状本体75和盖77相互结合而形成管状结构。
[0061]本体75包括两个侧部79,该两个侧部79在沿电线19形成的长底板部81的纵向从其两侧竖起,并彼此分开,电线19位于两个侧部79之间。也就是说,在本体75中,在垂直于纵向的方向获得的横截面为U型,其上侧开口。上开口部作为本体开口部85,用于使位于本体内侧的电线容纳空间83敞开。
[0062]保护器73包括:沿着电线轴线延伸的底板部81和从底板部81的两侧边缘竖起的两侧部79,一对狭缝开口 63设置在由底部81和两侧部79形成的两个角部71处。进一步地,导水突出61在两角部71的一对狭缝开口 63之间延伸。
[0063]由此,与前述电线盖11类似,在本体75的内表面侧59流动的水沿着流动通道顺利地导向狭缝开口 63而不会被电线19阻塞,再排出到保护器73的外侧。进一步地,导水突起61形成为具有顶部57的曲面状的顶部57。这样,避免了由于振动等原因而接触的电线19被损坏。
[0064]这样,根据前述实施例的电线盖11和保护器73的排水结构,能够防止电线19阻塞将水向作为排水孔的狭缝开口 63的引导。
[0065]这里,将根据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的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的实施例的主要特征简要描述如下。
[0066][I] 一种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电线盖)11的排水结构,包括:壁53,该壁53覆盖所要布线的电线19的外周;一对排水孔(狭缝开口)63,该一对排水孔63贯穿壁53,;以及导水突起61,该导水突起61从一对排水孔(狭缝开口)63的每个相邻开口边缘55升起,并从壁53的内表面59凸出,从而具有曲面状的顶部57。
[0067][2]具有如上述[I]中所描述的构成造的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电线盖)11的排水结构,其中:一对排水孔(狭缝开口)63沿电线19的轴向线设置形成,并作为狭缝开口 63分别沿着与电线19的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狭缝开口 63 ;导水突起61为沿与电线19的轴线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凸缘。
[0068][3]具有如上述[2]中所描述的构成造的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电线盖)1173的排水结构,其中:壁53包括沿电线19的轴线延伸的底部67,以及和从底部67的两侧边缘竖起的侧部69 ;狭缝开口 63分别形成在由底部67和侧部69形成的、壁的两个角部71中;凸缘在两角部71处的狭缝开口 63之间延伸。
[0069]在此,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或在此基础上所作的并可以适当地改进、改变。另外,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上所描述上述的实施例中的每个部件的构成材料、形状、大小、数量、排布位置,等的,均可根据实现本发明的需要而任意形成,并不局限于此以是任意的,并不做限制。
[0070]进一步的,本申请基于2012年7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165182)。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0071]工业实用性
[0072]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防止了电线阻塞水向排水孔的引导的情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包括: 壁,该壁覆盖要布线的电线的周围; 一对排水孔,该一对排水孔贯穿所述壁;以及 导水突起,该导水突起从所述一对排水孔的相邻开口边缘中的每个升起,并从所述壁的内表面凸出,从而具有曲面状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其中,所述一对排水孔沿所述电线的轴线设置,并作为狭缝开口,狭缝开口分别沿着与所述电线的轴线相交的方向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导水突起为沿与所述电线的轴线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凸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线保护部件的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壁包括沿所述电线的轴线延伸的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的两侧缘竖起的侧部; 其中,所述狭缝开口设置在所述壁的由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的两个角部中;并且 其中,所述凸缘在两个所述角部的所述狭缝开口之间延伸。
【文档编号】H02G3/22GK104488154SQ201380039493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
【发明者】铃木谦志, 梶川謙士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