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载体及矩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48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载体及矩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光伏组件载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容性强、水陆两用的光伏组件载体及矩阵。



背景技术:

从环保方面考虑,很多国家和地区建设了大规模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这需要占用很大的土地资源。在一些土地资源紧缺而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或者地区,就面临了很大的困难,水上光伏电站就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已知的用于支承光伏电池板的水上浮动装置,一般包括一个金属或者轻质材料框形式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承一块或多块光伏电池板,此外,还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工具,在底部与支撑结构成一个整体,呈塑料浮子的形式。

然而,上述在前方案存在如下不足:目前市场上不同厂家的光伏电池板的外形、尺寸并不相同,而上述支撑结构无法兼容不同尺寸的光伏电池板,即,现有的支撑结构只能适用于一种固定尺寸的光伏组件。因此,针对不同型号和尺寸的光伏组件产品,必须“量身定制”光伏组件载体,这就使得厂家的设备制造成本较大,也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此外,上述水上浮动装置未涉及应如何在陆地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每种不同规格的光伏电池板需提供定制的光伏组件载体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多个不同规格、尺寸的光伏电池板的光伏组件载体。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载体,包括密封的罩体,该罩体由底壁、四个侧壁、和顶壁构成,顶壁包括支承面,该支承面为与底壁之间具有一定倾斜夹角的斜面;顶壁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承载光伏电池板的扣边,顶壁的上部设置有可调节定位机构,可调节定位机构与扣边之间的间距可调节;通过扣边及可调节定位机构将光伏电池板固定在所述罩体上方。

所述的可调节定位机构可以包括设置在顶壁上部的至少两组或更多组安装孔,以及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安装在其中一组安装孔上的压条;其中,所述的多组安装孔与扣边之间的间距不等。通过将压条固定在不同位置的安装孔处,可以调节压条与扣边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兼容不同尺寸的光伏电池板。

或者,所述的可调节定位机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顶壁上的滑动槽、可在所述滑动槽中滑动的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块一体或固连的压边、弹簧体以及弹簧底座;所述弹簧体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底座固定连接到罩体上。通过弹簧体的张力,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光伏电池板的安装需求。

或者,所述可调节定位机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壁上的导向槽,以及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可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的导向块,和支承在所述顶壁上的压框;通过所述导向块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以调节所述压框与所述扣边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光伏组件载体的顶壁与底壁之间优选呈5~14度夹角,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光伏组件的日照要求,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阻。

所述的光伏组件载体的顶壁上还设置有防滑条,光伏电池板安装到光伏组件载体上时,该防滑条与光伏电池板相接触,起到增加光伏电池板与顶壁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光伏电池板的安装稳固性的作用。

所述的光伏组件载体的侧壁中间位置设有(弧形或矩形或梯形的)凹口,该凹口的作用是为通风从而减小风阻而特意设计的,同时,左、右侧壁呈内凹弧形,可以减缓风浪流,从而起到保护光伏组件底面的作用。

本发明为光伏电站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载体,可以满足安装固定不同的光伏组件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光伏组件载体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载体矩阵,该矩阵包括多个所述的光伏组件载体,以及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载体的通道连接件。其中,光伏组件载体的四角设置有安装凸耳,通道连接件的四角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凸耳相配合的连接凸耳,相邻的光伏组件载体之间通过所述通道连接件相连接,从而形成光伏组件载体矩阵。

所述的光伏组件载体的罩体,以及通道连接件均是采用吹塑、滚塑或其他工艺生产而成的密封体,通道连接件和光伏组件载体可同时提供足够的浮力。

所述的光伏组件载体矩阵还可以实现水陆两用光伏电站,在水中使用时,可以使用抱桩或者沉锚方式固定;罩体上还设置有灌装口和封盖,在陆地上使用时可以采用灌沙、灌水等其他方式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载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载体上承载光伏电池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载体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载体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道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载体矩阵的示意图。

图中:1—罩体;2—光伏电池板;3—通道连接件;10—安装凸耳;11—侧壁;12—支承面;13—扣边;14—安装孔;15—压条;16—凹口;17—通风口;18—封盖;19—防滑条;21—滑动槽;22—弹簧底座;23—弹簧体;24—限位块;25—压边;30—连接凸耳;40—压框;4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载体,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密封式的罩体1,该罩体1由底壁(图中未示出)、四个侧壁11、以及顶壁构成,顶壁包括至少一个支承面12,支承面12是与底壁之间具有一定倾斜夹角的斜面。顶壁的下部设有用于承载光伏电池板的扣边13,顶壁的上部设置有可调节定位机构。通过扣边13和可调节定位机构共同将光伏电池板固定安装在光伏组件载体上。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顶壁上部的至少两组(例如图1中的至少两排或更多排)安装孔14,以及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安装在其中一组安装孔14上的压条15;其中,每排安装孔14与扣边13之间的间距不等。在安装光伏电池板2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光伏电池板2的不同尺寸,通过紧固件/紧固装置将压条15固定在不同位置的安装孔14处,就可以调节压条15与扣边13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兼容不同尺寸的光伏电池板的目的。

参见图2,通过采用这种扣边和压条的固定方式,由于光伏电池板的横向长度是可以延伸出光伏组件载体的宽度之外的,因此本发明的光伏组件载体可以很好地兼容不同长度的光伏电池板2;而通过可调节定位机构,使得本发明的光伏组件载体不仅可以兼容不同长度的光伏电池板,还可以兼容不同宽度尺寸的电池板,从而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对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光伏电池板的很好的兼容性。

其中,侧壁11中间位置设有弧形(或矩形或梯形)的凹口16,该凹口16的作用是为通风从而减小风阻而特意设计的,同时,左、右侧壁11呈内凹弧形是为了减缓风浪流,从而起到保护光伏电池板底面的作用。

这样,顶壁就分为两个斜面:位于下部的第一支承面,和位于上部的第二支承面,第一支承面和第二支承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其中,压条15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扣边13的距离,是依据不同光伏电池板的宽度来确定,以分别适用不同宽度的光伏电池板。而压条15的内部高度可根据不同光伏电池板的最大厚度设定。

其中,前、后侧壁中部设有通风口17。

其中,底壁为内凹型设计,从而可以增强其整体的结构强度。

其中,顶壁与底壁之间呈5~14度夹角,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光伏组件的日照要求,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阻。

其中,第一支承面、和/或第二支承面上设置有防滑条19。具体地,该防滑条可以是粘接在顶壁上的防滑橡胶条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能够起到增加光伏电池板的摩擦力的形式。

其中,罩体1的底壁、侧壁、顶壁,以及第一支承面上的扣边13等各部分是一体成型,罩体1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简称HDPE),采用吹塑、滚塑或其他工艺生产而成。

其中,罩体上设有灌装口和封盖18,当光伏组件载体在陆地上使用时,可以打开封盖18并通过该灌装口填充沙子等填充物。或者,在水上使用时,也可以通过填充漂浮物来增加光伏组件载体的浮力以及载体的牢固性。

其中,罩体1的四角设有安装凸耳10,可以用于与通道连接件固定连接。该安装凸耳10也可以与罩体1一体成型加工制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载体,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载体与实施例1中的整体结构较近似,二者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罩体1的顶壁上的可调节定位机构为弹簧式可伸缩结构,该可调节定位机构主要包括:顶壁上的滑动槽21,弹簧底座22,弹簧体23,可在该滑动槽21内滑动的限位块24,以及压边25。其中,压边25与限位块24固连或者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弹簧体23的一端与限位块24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底座22固定连接到罩体1上。

当安装电池板2时,先将限位块24推入滑动槽21中,利用弹簧体23的张力,调整压边25与扣边13之间的间距,并通过压边25和扣边13将电池板2压接在顶壁上。可见,采用本实施例的可调节定位机构,可以更自由地适配不同尺寸的光伏电池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载体,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载体与实施例1中的整体结构较近似,二者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罩体1的顶壁上的可调节定位机构主要包括:顶壁上的导向槽41,以及定位组件,参见图5和图6所示,该定位组件包括可在导向槽41内滑动的导向块(图中未示出),以及支承在顶壁上的压框40。当光伏电池板2安装到光伏组件载体上时,通过定位组件的导向块在导向槽41内滑动,可以调节压框40与扣边13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光伏电池板2,并通过扣边13以及该压框40共同将光伏电池板2固定安装在光伏组件载体上。之后,可将压框40通过紧固件等固定方式固定在导向槽41内,从而形成一个卡紧机构。

其中,压框40的内部高度按照光伏组件的厚度来进行设计。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的可调节定位机构,同样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光伏电池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载体矩阵,包括多个前述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载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载体的通道连接件。

如图7和图8所示,通道连接件3是采用吹塑、滚塑或其他工艺生产而成的密封体,通道连接件3的四角设置有与安装凸耳10相配合的连接凸耳30,以光伏组件载体为模块化单元,将连接凸耳30与光伏组件载体的安装凸耳10用销等紧固装置进行连接紧固,使得相邻的光伏组件载体之间通过通道连接件3相连接起来,这样便将独立的各单元组成一个整体,形成光伏组件载体矩阵。其中,每个光伏组件载体和每个通道连接件3均可以提供足够的浮力,并且,通道连接件还可以起到人工维护光伏组件时所需的维护通道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光伏组件载体,以及光伏组件载体矩阵,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的光伏组件载体可以适配不同尺寸和规格的光伏电池板,具有非常好的通用性和高度的兼容性,大大节省了产品成本;2、本发明的光伏组件载体矩阵,以光伏组件载体为模块化单元,通过结构简单的通道连接件连接组成一个整体,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且该通道连接件还可以同时起到提供附加浮力、和提供维护通道的作用;3、本发明的光伏组件载体,提升了产品的应用环境,使其满足水陆两用。在水中时采用抱桩或沉锚方式进行固定,在陆地上使用时采用灌沙、灌水或其他方式进行固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其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起到任何限定作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