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放电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27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第四电池和第五电池,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PNP三极管,NPN三极管,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以及单片机;

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输入端,接地端,以及输出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接地端与接地点连接;

所述单片机包括:电源输入端,接地端,用于控制第一MOS管工作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二MOS管工作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三MOS管工作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四MOS管工作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以及用于控制PNP三极管工作的第五控制信号输出端;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接地端与接地点连接;

所述第五电池的负极与接地点连接,第四电池的负极与第五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三电池的负极与第四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池的负极与第三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池的负极与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池的正极与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还通过第一支路与接地点连接,第一支路上由PNP三极管发射极至接地点依次串联有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稳压二极管和开关;PNP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支路与第一支路连接,且第二支路与第一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单片机的第五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支路与第一支路连接,且第三支路与第一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PNP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支路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五支路与接地点连接,第五支路上由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出端至接地点依次串联有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NPN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支路与第五支路连接,且第六支路与第五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点连接;

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支路与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七支路上由第二电池正极至NPN三极管集电极依次串联有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七支路连接,且第一MOS管栅极与第七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之间;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八支路与单片机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支路与第三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九支路上由第三电池正极至NPN三极管集电极依次串联有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第二MOS管的栅极与第九支路连接,且第二MOS管栅极与第九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之间;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三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十支路与单片机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支路与第四电池的正极连接,第十一支路上由第四电池正极至NPN三极管集电极依次串联有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第三MOS管的栅极与第十一支路连接,且第三MOS管栅极与第十一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之间;第三MOS管的源极与第四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三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十二支路与单片机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三支路与第五电池的正极连接,第十三支路上由第五电池正极至NPN三极管集电极依次串联有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第四MOS管的栅极与第十三支路连接,且第四MOS管栅极与第十三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之间;第四MOS管的源极与第五电池的正极连接;第四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十四支路与单片机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EFM8BB10F8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型号为HT7533-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