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230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户外箱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户外箱体。



背景技术:

在变压器、变电站用设备中,有许多用于设备控制和信号转接的户外箱体;这类箱体一般有凝露控制、照明、提供检修电源等附加功能,对箱体要求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排湿性、严密的对雨水沙尘的密封性、优良的防腐蚀性能,防护等级要求大于或等于IP54;箱体的防护性能决定了其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

现有箱体采用不锈钢全焊接工艺来保证箱体的防腐性和密封性能,该过程结构复杂,焊接缝多,箱体变形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且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没有良好的通风散热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箱体采用不锈钢全焊接工艺来保证箱体的防腐性和密封性能,该过程结构复杂,焊接缝多,箱体变形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且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没有良好的通风散热通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户外箱体包括两端均具有开口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盖和底板;壳体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和顶盖之间的空间为用于安装风机及灯具的上空间;安装板和底板之间的空间为下空间;顶盖底部的四周均连接有边沿板,相邻边沿板相互连接;边沿板的自由端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孔,通风孔与上空间连通。

具体地,顶盖的顶部设有至少两个吊环;吊环与顶盖密封连接。

具体地,壳体的一侧设有检修门,检修门与壳体密封连接。

具体地,边沿板与壳体外壁之间距离的范围为1-15mm;最优距离为1.5mm。

具体地,顶盖和边沿板为一体化制造成型。

具体地,壳体为一体化制造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下空间和上空间通过风机连通,上空间和大气通过通风孔连通,组成相对密封的排风除湿通道;运行时,壳体内热气和湿气经风机排到上空间内,再通通风孔向下排入大气;检修门和吊环分别与壳体和顶盖密封连接;无论正向或倾斜的雨水均不会进入箱体,检修清洗时斜向上喷溅的水也进入不了壳体内,完全达到IP54的防护要求;故本实用新型即保证了壳体的密封性也使壳体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壳体,2-顶盖,3-底板,4-安装板,5-上空间,6-下空间,7-边沿板,8-通风孔,9-吊环,10-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户外箱体包括两端均具有开口的壳体1,壳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盖2和底板3;壳体1内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和顶盖2之间的空间为用于安装风机及灯具的上空间5;安装板4和底板3之间的空间为下空间6; 顶盖2底部的四周均连接有边沿板7,相邻边沿板7相互连接;边沿板7的自由端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孔8,通风孔8与上空间5连通;顶盖2的顶部设有至少两个吊环9;吊环9与顶盖2密封连接;壳体1的一侧设有检修门10,检修门10与壳体1密封连接。

其中,通风孔8和吊环9的数量均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确定;吊环9一般采用两个;吊环9的数量也可为一个;边沿板7与壳体1外壁之间距离的范围为1-15mm;最优距离为1.5mm;顶盖2和边沿板7为一体化制造成型;壳体1为一体化制造成型;壳体1用一张完整的不锈钢板,经数控冲床冲裁,数控高精度折弯成形制成;顶盖2和边沿板7由一张完整的不锈钢板,经数控冲床冲裁,数控高精度折弯成槽形,顶盖2折弯形成的四条折缝经焊接打磨成形后制成;安装板4上设有安装槽。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下空间6和上空间5通过风机连通,上空间5和大气通过通风孔8连通,组成相对密封的排风除湿通道;运行时,壳体1内热气和湿气经风机排到上空间5内,再通通风孔8向下排入大气;检修门10和吊环9分别与壳体1和顶盖2密封连接;无论正向或倾斜的雨水均不会进入箱体,检修清洗时斜向上喷溅的水也进入不了壳体1内,完全达到IP54的防护要求;故本实用新型即保证了壳体1的密封性也使壳体1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功能。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