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双馈变流器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9261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风电双馈变流器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尤其涉及风电双馈变流器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网侧磁环是风电双馈变流器中的重要部件,现有的风电双馈变流器中对于网侧磁环的固定方式主要是利用框架和磁环支架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固定网侧磁环所采用的固定装置,其采用一对磁环支架1将3个网侧磁环3固定在框架2上。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对网侧磁环的数量作出调整,例如增加一个网侧磁环或者减少一个网侧磁环,为此,现有技术的做法是重新设计框架和磁环支架或者更换合适的框架和磁环支架,否则网侧磁环就不能稳定的固定在框架上。

更换框架和磁环支架费时费力,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技术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风电双馈变流器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其便于拆除和增加网侧磁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风电双馈变流器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包括框架和磁环支架,该磁环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用于与框架连接的第一轴向臂、用于阻挡网侧磁环轴向移动的第一横向臂和用于阻挡网侧磁环横向移动的第二轴向臂,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轴向臂的长度是可变的,以便于拆除和增加网侧磁环。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向臂通过套接的方式使长度可伸缩。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向臂通过活动铰接的方式使长度可变。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向臂包括至少两节,在节间具有节间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可以方便地拆除网侧磁环或增加网侧磁环,提高了网侧磁环的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现有技术的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磁环支架;2、框架;3、网侧磁环;4、螺栓

11、第一轴向臂;12、第一横向臂;13、第二轴向臂;14、节间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发明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不一定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或相似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风电双馈变流器网侧磁环的固定装置包括框架2和磁环支架1,磁环支架1通过螺栓4固定在框架2。该磁环支架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轴向臂11、第一横向臂12和第二轴向臂13,第一轴向臂11用于与框架1连接,第一横向臂12用于阻挡网侧磁环3轴向移动,第二轴向臂13用于阻挡网侧磁环3横向移动。

第二轴向臂12的长度是可变的。参见图2和3,第二轴向臂12包括三节,每节之间具有节间连接部14。长度可变的第二轴向臂12可以采用不同的具体结构,例如,第二轴向臂12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套接的方式使长度可伸缩,还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活动铰接的方式使长度可变。

当具体结构不同时,节间连接部的具体形式不同,第二轴向臂12改变长度的方式不同。

例如,图2所示示例中,第二轴向臂12的三节是相互嵌套的,三节之间在节间连接部14处卡合,节间连接部14在此表现为两节端部的卡合连接部。当需要最大长度时,就把三节拉伸,而当需要改变第二轴向臂12的长度以拆除或增加网侧磁环3时,只需要逐步压下上面的一节或两节套下来就可以了。

在图3所示示例中,第二轴向臂12的三节之间是铰接的,节间连接部14在此表现为两节端部的铰链部。当需要最大长度时,就把三节展开,而当需要改变第二轴向臂12的长度以拆除或增加网侧磁环3时,只需要逐步折叠一节或两节套即可。

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轴向臂12为三节,但是,第二轴向臂12也可以为两节、四节或更多。

当然,只要能够使第二轴向臂12的长度改变,采用其它的结构形式也可以,例如螺旋展开的伸缩结构也可满足目的。

由于第二轴向臂12能够方便地改变长度,因而,既能固定侧网磁环3,也能够方便地取下或增加侧网磁环3。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