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5655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特别是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内门板的安装大多数还延用十几年前原始设计,如图1所示,做成一个支架两个内门板(一大一小折叠门式结构)通过铰链连接安装,结构复杂,安装繁琐,生产成本也较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关柜的二次控制回路的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在仪表室内门板上需要安装的元件也随之减少,甚至没有元件可装,仪表室内门板不需要频繁开启,原来设计的门结构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安装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其包括至少一对的Z型内门板固定件,所述Z型内门板固定件的单侧横向部分固定至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室面上,且其另一侧横向部分的外端部形成有插脚;以及一个内门板,所述内门板的单侧呈这折弯结构,且在折弯段上设有对应上述插脚的插口;上述插脚均插接至其对应的插口内并进行折弯固定。

作为优选,上述每个Z型内门板固定件的单侧均间隔式排布有三段插脚,该三段插脚均接插接至内门板的折弯段上,并且通过折弯两侧的插脚进行固定;上述内门板的门面上可冲模数孔或网孔,便于各类二次元件的安装。

上述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主要由内门板和安装固定件组成,其具体安装过程如下:先安装前述Z型内门板固定件(固定于仪表室后板上),接着在内门板的折弯段上开设插口,最后上述内门板通过该插口套接至Z型内门板固定件的插脚上,然后用钳子将Z型内门板固定件的插脚折弯,使内门板不会掉落,并且可向外打开40度左右,方便内门板上元件的安装。上述整个内门板结构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在置式开关柜仪表室上安装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其设计改变了原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内门板的安装方式,满足目前开关柜安装元件的基本要求,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提供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的a方向示意图(内门板闭合状态);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所提供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的a方向示意图(内门板打开状态)。

图中:Z型内门板固定件1、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2、插脚3、内门板4、折弯段5、插口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其包括至少一对的Z型内门板固定件1,所述Z型内门板固定件1的单侧横向部分固定至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2的内室面上,且其另一侧横向部分的外端部形成有插脚3;以及一个内门板4,所述内门板4的单侧呈这折弯结构,且在折弯段5上设有对应上述插脚3的插口6;上述插脚3均插接至其对应的插口6内并进行折弯固定。

上述每个Z型内门板固定件1的单侧均间隔式排布有三段插脚3,该三段插脚3均接插接至内门板4的折弯段5上,并且通过折弯两侧的插脚3进行固定;

上述内门板4的门面上可冲模数孔或网孔,便于各类二次元件的安装。

上述一种中置式开关柜仪表室的内门板结构,主要由内门板4和安装固定件组成,其具体安装过程如下:先安装前述Z型内门板固定件1(固定于仪表室后板上),接着在内门板4的折弯段5上开设插口6,最后上述内门板4通过该插口6套接至Z型内门板固定件1的插脚3上,然后用钳子将Z型内门板固定件1的插脚3折弯,使内门板4不会掉落,并且可向外打开40度左右,方便内门板4上元件的安装。上述整个内门板4结构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在置式开关柜仪表室上安装拆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