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线嘴和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428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出线嘴和电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出线嘴和电机。



背景技术:

电器设备的壳体需要自出线孔引出导线,例如电机。为了避免壳体损伤导线,通常在过线孔处设置出线嘴,用于保护导线。

现有的出线嘴如图1和图2所示,出线嘴主要包括引线护套11和设置在引线护套11端部的安装固定部12,安装固定部12包括内固定凸台121和外固定凸台122,外固定凸台122与引线护套11相连,内固定凸台121位于外固定凸台122远离引线护套11的一侧,且内固定凸台121和外固定凸台122之间具有卡槽123,引线护套11具有引线孔111,安装固定部12具有过线孔124,该过线孔124与引线孔111连通。

在装配时,整个出线嘴从壳体的内部穿出壳体,使内固定凸台121和外固定凸台122之间的卡槽123与壳体卡接。向外拉导线时,导线较易拥堵在安装固定部12的过线孔124处,出线嘴受力较集中,导致出线嘴较易松脱。

为了减小导线拥堵在过线孔124处的几率,对过线孔124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将过线孔124设计为渐扩孔,该渐扩孔靠近自引线护套11的一端向远离引线护套11的一端渐扩。这样虽然能够减小导线拥堵在过线孔124处的几率,但是,导致外固定凸台122处的壁厚较薄,较易导致外固定凸台122发生断裂,使得整个出线胶圈的使用寿命较低。

另外,外固定凸台122远离卡槽123的端面为竖直面,外固定凸台122与引线护套11的连接结构为直角结构或者倒角结构,导致在安装出线嘴时,外固定凸台122较难穿过壳体,使得出线嘴的安装较困难,员工劳动强度较大,也较易出现瓶颈工序。

另外,内固定凸台121呈圆形,安装后,内固定凸台121较易挤出却不完全松脱,在引线过程中,需要大力拉扯导线,内固定凸台121随之松脱,导线较易被壳体损伤,存在质量隐患。

因此,如何设计出线胶圈,既能减小导线拥堵在过线孔处的几率,又能减小外固定凸台发生断裂的几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线胶圈,既能减小导线拥堵在过线孔处的几率,又能减小外固定凸台发生断裂的几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出线胶圈的电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出线嘴,包括:引线护套和设于所述引线护套端部的安装固定部,所述安装固定部的过线孔与所述引线护套的引线孔连通;

所述过线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引线孔连通,所述第一孔段自靠近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渐扩,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壁距所述引线孔轴线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引线孔的内壁距所述引线孔轴线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安装固定部的内固定凸台的厚度与所述安装固定部的卡槽的宽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孔段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壁与所述引线孔的内壁平齐。

优选地,所述安装固定部的外固定凸台包括与所述引线护套相连的渐扩段,沿所述引线护套的轴向所述渐扩段自靠近所述引线护套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引线护套的一端渐扩。

优选地,所述渐扩段的外侧面为锥面。

优选地,所述渐扩段的外侧面窄端通过第一过渡圆角与所述引线护套的外侧面相连。

优选地,所述外固定凸台还包括:与所述渐扩段的宽端相连的等宽段,所述等宽段的厚度小于所述安装固定部的内固定凸台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安装固定部的内固定凸台呈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安装固定部的内固定凸台远离所述安装固定部的卡槽的端面通过第二过渡圆角与所述内固定凸台的外侧面相连。

基于上述提供的出线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出线嘴,所述出线嘴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出线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线嘴,通过将过线孔设计为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两段,仅将第一孔段设计为渐扩结构,且第一孔段自靠近第二孔段的一端向远离第二孔段的一端渐扩,第二孔段与引线孔连通,则能够增大过线孔的过线空间,从而能够减小导线拥堵在过线孔的几率;同时,第二孔段的内壁距引线孔轴线的距离不大于引线孔的内壁距引线孔轴线的距离,则增大了第二孔段处的壁厚,由于第二孔段与引线孔连通,安装固定部的外固定凸台与引线护套相连,则能够增大安装固定部的外固定凸台处的壁厚,从而能够减小外固定凸台发生断裂的几率。因此,上述出线胶圈既能够减小导线拥堵在过线孔处的几率,又能够减小外固定凸台发生断裂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出线胶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出线胶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线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的出线嘴包括:引线护套21和设于引线护套21端部的安装固定部22;其中,安装固定部22的过线孔与引线护套21的引线孔211连通。

上述出线嘴中,安装固定部22包括内固定凸台221和外固定凸台222,外固定凸台222与引线护套21相连,内固定凸台221位于外固定凸台222远离引线护套21的一侧,且内固定凸台221和外固定凸台222之间具有卡槽223。

上述过线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孔段224和第二孔段225,第二孔段225与引线孔211连通,第一孔段224自靠近第二孔段225的一端向远离第二孔段225的一端渐扩,第二孔段225的内壁距引线孔211轴线的距离不大于引线孔211的内壁距引线孔211轴线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孔段224位于第二孔段225远离引线孔211的一端。由于第二孔段225与引线孔211连通,外固定凸台222与引线护套21相连,则内固定凸台221的厚度、卡槽223的宽度和外固定凸台222的厚度之和大于第一孔段224的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内固定凸台221的厚度,是指内固定凸台221沿引线护套21轴向的长度;外固定凸台222的厚度,是指外固定凸台222沿引线护套21轴向的长度;卡槽223的宽度,是指卡槽223沿引线护套21轴向的长度;第一孔段224的深度方向与引线护套21的轴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线嘴,通过将过线孔设计为第一孔段224和第二孔段225两段,仅将第一孔段224设计为渐扩结构,且第一孔段224自靠近第二孔段225的一端向远离第二孔段225的一端渐扩,第二孔段225与引线孔211连通,则能够增大过线孔的过线空间,从而能够减小导线拥堵在过线孔处的几率;同时,第二孔段225的内壁距引线孔211轴线的距离不大于引线孔211的内壁距引线孔211轴线的距离,则适当增大了第二孔段225处的壁厚,由于第二孔段225与引线孔211连通,安装固定部22的外固定凸台222与引线护套21相连,则能够增大安装固定部22的外固定凸台222处的壁厚,从而能够减小外固定凸台222发生断裂的几率。因此,上述出线胶圈既能够减小导线拥堵在过线孔处的几率,又能够减小外固定凸台222发生断裂的几率。

上述出线嘴中,对于第一孔段224和第二孔段225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为了能尽可能地减小导线拥堵在过线孔处的几率,优先选择安装固定部22的内固定凸台221的厚度与卡槽223的宽度之和小于第一孔段224的深度。

上述出线嘴中,为了便于引线,优先选择第二孔段225的内壁距引线孔211轴线的距离等于引线孔211的内壁距引线孔211轴线的距离,即第二孔段225的内壁与引线孔211的内壁平齐,从而避免了第二孔段225的内壁与引线孔211的内壁的连接结构干涉引线,进一步方便了引线。

为了方便制造,上述第一孔段224、第二孔段225和引线孔211的形状相同,进一步地,第一孔段224、第二孔段225和引线孔211均为圆形孔。当然,也可选择第一孔段224、第二孔段225和引线孔211均为方形孔等其他形状的孔,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优选地,上述安装固定部22的外固定凸台222包括与引线护套21相连的渐扩段227,沿引线护套21的轴向渐扩段227自靠近引线护套21的一端向远离引线护套21的一端渐扩。

可以理解的是,渐扩段227的外侧面渐扩,且渐扩段227的外侧面沿引线护套21的轴向自靠近引线护套21的一端向远离引线护套21的一端渐扩

上述出线嘴,由于渐扩段227的存在,方便了外固定凸台222自壳体内部向壳体的外部伸出,能够轻松完成穿出线嘴的动作,减少了工艺耗时以及员工劳动强度,也避免了出现瓶颈工序;同时,也便于取下出线嘴,特别是电机返工时,减少了返工用时,减少了出线嘴的报废。

进一步地,上述渐扩段227的外侧面为锥面,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在安装出线嘴时所受到的阻力,进一步方便了出线嘴的安装。当然,也可选择渐扩段227的外侧面为棱柱面,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外固定凸台222与引线护套21的连接结构通常为直角结构或者倒角结构,在安装和拆卸出线嘴的过程中,外固定凸台222与引线护套21的连接处较易断裂,为了提高了使用寿命,上述渐扩段227的外侧面窄端通过第一过渡圆角226与引线护套21的外侧面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渐扩段227的外侧面,是指渐扩段227远离引线护套21轴线的一侧的侧面。渐扩段227呈渐扩状,则渐扩段227具有较宽的一端和较窄的一端,为了方便描述,将渐扩段227较宽的一端称为宽端,将渐扩段227较窄的一端称为窄端。

为了提高了出线嘴与壳体的连接可靠性,上述外固定凸台222还包括:与渐扩段227的宽端相连的等宽段228。可以理解的是,等宽段228与内固定凸台221之间形成卡槽223。这样,增强了卡槽223与壳体的卡接强度,从而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等宽段228是指,沿引线护套21的轴向,等宽段228的宽度不变。以等宽段228呈圆形为例,等宽段228的任意位置的外径都是相等的。当然,也可选择等宽段228呈方形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安装出线嘴,上述等宽段228的厚度小于安装固定部22的内固定凸台221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等宽段228的厚度,是指等宽段228沿引线护套21轴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等宽段228的宽度小于内固定凸台221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等宽段228的宽度是指,等宽段228沿垂直于引线护套21轴向方向的长度;内固定凸台221的宽度是指,内固定凸台221沿垂直于引线护套21轴向方向的长度。

上述安装固定部22的内固定凸台221的形状可为圆形,也可为多边形等。多边形和多边形的内接圆相比,多边形的面积较大,为了增大内固定凸台211与壳体的接触面积,优先选择内固定凸台221呈多边形,这样,减小了出线嘴松脱的几率,甚至能够防止出线嘴松脱,避免了出现质量隐患。

上述内固定凸台221呈多边形,例如,内固定凸台221呈正多边形或者不规则的多边形,具体地,内固定凸台221呈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为了方便生产,优先选择内固定凸台221呈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当然,上述内固定凸台221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进一步地,内固定凸台221的固定面积大于外固定凸台222的固定面积。需要说明的是,内固定凸台221的固定面积,是指内固定凸台221用于与壳体接触的面积;外固定凸台222的固定面积,是指外固定凸台222用于与壳体接触的面积。

上述出线嘴固定后,安装固定部22的内固定凸台221位于壳体内,内固定凸台221远离卡槽223的一侧较易具有飞边,飞边与导线接触摩擦后较易产生废料,废料掉落在壳体内,较易发生异常。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内固定凸台221远离卡槽223的端面通过第二过渡圆角229与内固定凸台221的外侧面相连。

上述出线嘴中,卡槽223的形状可根据壳体的结构进行设计。为了方便安装,上述卡槽223为圆环形槽。

上述出线嘴安装于壳体上,该壳体可为外壳,也可为端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出线嘴的安装位置不作限定。

为了提高对导线的保护,上述出线嘴为出线胶嘴,当然,也可选择出线嘴为其他材质,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出线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出线嘴,该出线嘴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出线嘴。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出线嘴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具有上述出线嘴,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