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柔性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605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柔性母线槽。



背景技术:

电缆虽然是电力传输的主要载体,但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需要改进。

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电缆相比,母线槽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优越性。母线槽之间的连接属于硬性连接,组装繁琐,抗震性差,影响使用稳定性,需要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柔性母线槽,提升连接便利性和抗震动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柔性母线槽,包括:弹簧固定板、第一母线槽壳体和第二母线槽壳体,所述弹簧固定板位于第一母线槽壳体和第二母线槽壳体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导电排,所述第二母线槽壳体内设置有与第一导电排相对应的第二导电排,所述第一导电排端部铰接设置有第一导电摆臂,所述第二导电排端部铰接设置有第二导电摆臂,所述弹簧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设置有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导电摆臂和第二导电摆臂末端铰接在第二绝缘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和第二母线槽壳体的顶部和两侧分部设置有第一柔性橡胶片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的底部与弹簧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橡胶片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母线槽壳体的底部与弹簧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柔性橡胶片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排和第二导电排的数量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排和第二导电排通过第一导电摆臂和第二导电摆臂相连接,操作便利,连接处在弹簧的作用下具有一定柔性,提升了抗震效果,使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柔性母线槽,包括:弹簧固定板8、第一母线槽壳体1和第二母线槽壳体2,所述弹簧固定板8位于第一母线槽壳体1和第二母线槽壳体2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导电排11,所述第二母线槽壳体2内设置有与第一导电排11相对应的第二导电排21,所述第一导电排11端部铰接设置有第一导电摆臂3,所述第二导电排21端部铰接设置有第二导电摆臂5,所述弹簧固定板8上设置有第一绝缘板7,所述第一绝缘板7上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顶部设置有第二绝缘板9,所述第一导电摆臂3和第二导电摆臂5末端铰接在第二绝缘板9上。第一导电排11和第二导电排21通过第一导电摆臂3和第二导电摆臂5相连接,对第一导电排11和第二导电排21长度方向的精度要求低,安装操作便利,连接处在弹簧6的作用下具有一定柔性,避免了断路问题,提升了抗震效果,使用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1和第二母线槽壳体2的顶部和两侧分部设置有第一柔性橡胶片4相连接,非硬性连接,抗震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1的底部与弹簧固定板8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橡胶片12相连接,防尘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母线槽壳体2的底部与弹簧固定板8之间设置有第三柔性橡胶片22相连接,非硬性连接,第三柔性橡胶片22抗震效果好,绝缘防触电,使用安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排11和第二导电排21的数量相对应,通常是指有4组,一一对应,使用便利。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