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防突波保护线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7890阅读:1499来源:国知局
PoE防突波保护线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线路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PoE防突波保护线路。



背景技术:

RJ45连接器具备两个埠,一端连接网线(Cable Side),另一端连接主板(PHY Side)而实现网络信号传输,如PC计算机、服务器等RJ45连接器应用,即PHY Side直接导通相连Cable Side或在PHY Side与Cable Side间增加Isolation Transformer And Common mode choke组完成信号传输。

具有PoE功能的RJ45连接器在传输网络信号同时提供直流电,如网络电话、刷卡机等RJ45 PoE应用,即PHY Side与Cable Side在Isolation Transformer And Common mode choke组完成信号传输同时具备一组或多组通道PHY Side与Cable Side直接导通传输直流电。

因网线需由室外连至RJ45 Cable Side而易遭受突波入侵,如雷击突波由网线引至RJ45 Cable Side若RJ45连接器不增加突波保护,突波将传入PHY Side入侵计算机主板而损坏计算机主板。RJ45防突波一般会在Cable Side与PHY Side增加防护组件,当突波入侵时防护组件将突波传导至与地连接部件接地铁壳(GND)而保护与RJ45 PHY Side相连的主板,实现突波保护。RJ45 PoE防突波连接器在防护信号传输信道的同时需防护PoE通道,当突波入侵时防护组件将突波传导至与地连接部件接地铁壳(GND)而保护与RJ45相连主板PHY Side Module和PoE Side Module,实现PoE线路突波保护。

然而,目前用于实现突波保护的线路其采用的防护组件为多个常开开关,这种方式在使得在突波持续状态时,网络电源VC+与VC-因防护组件与GND导通而构成闭合回路而短路,从而导致PoE供电停止,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PoE防突波保护线路,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PoE防突波保护线路在突波持续状态时导致PoE供电停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PoE防突波保护线路,包括有滤波模块、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网络电源、RC电路、第一防突波保护组件以及第二防突波保护组件;该滤波模块具有彼此并联设置的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三变压器和第四变压器;该信号输入端连接滤波模块的输入侧,信号输出端连接滤波模块的输出侧;该网络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变压器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网络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变压器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该RC电路接地并连接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三变压器和第四变压器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

该第一防护突波组件包括有电阻R1、电阻R2、可导通元件S1和可导通元件S2;该电阻R1与可导通元件S1串接,串接后的电阻R1和可导通元件S1其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和网络电源的正极,另一端接地;该电阻R2与可导通元件S2串接,串接后的电阻R2和可导通元件S2其一端连接第二变压器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和网络电源的负极,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和网络电源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可导通元件S1的一端,可导通元件S1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变压器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和网络电源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可导通元件S2的一端,可导通元件S2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防护突波组件包括有可导通元件S3和可导通元件S4,该可导通元件S3的一端连接第三变压器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可导通元件S3的另一端接地,该可导通元件S4的一端连接第四变压器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可导通元件S4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RC电路包括有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0、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三变压器和第四变压器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电容C0的一端,电容C0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当突波入侵时, 第一防护突波组件受到突波冲击而与GND导通,将突波转移至地而防止高压突波入侵主板,因网络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具有电阻R1和电阻R2,根据安培定律I=U/R而控制PoE通道突波入侵时因第一防护突波组件导通GND后正极/负极构成闭合回路的电流,从而保护了主板网络电源,有效的避免了短路风险。此PoE防突保护线路在突波保护测试时或者突波入侵时PoE供电不会影响且与RJ45相连的主板上网络电源不会受损,为使用带来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滤波模块 11、第一变压器

12、第二变压器 13、第三变压器

14、第四变压器 20、信号输入端

30、信号输出端 40、网络电源

50、RC电路 60、第一防突波保护组件

70、第二防突波保护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滤波模块10、信号输入端20、信号输出端30、网络电源40、RC电路50、第一防突波保护组件60以及第二防突波保护组件70。

该滤波模块10具有彼此并联设置的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12、第三变压器13和第四变压器14;该信号输入端20连接滤波模块10的输入侧,信号输出端30连接滤波模块10的输出侧。

该网络电源40的正极VC+连接第一变压器11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网络电源40的负极VC-连接第二变压器12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该RC电路50接地并连接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12、第三变压器13和第四变压器14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RC电路50包括有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0、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12、第三变压器13和第四变压器14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电容C0的一端,电容C0的另一端接地。

该第一防护突波组件60包括有电阻R1、电阻R2、可导通元件S1和可导通元件S2;该电阻R1与可导通元件S1串接,串接后的电阻R1和可导通元件S1其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11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和网络电源40的正极VC+,另一端接地;该电阻R2与可导通元件S2串接,串接后的电阻R2和可导通元件S2其一端连接第二变压器12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和网络电源40的负极VC-,另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11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和网络电源40的正极VC+,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可导通元件S1的一端,可导通元件S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变压器12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和网络电源40的负极VC-,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可导通元件S2的一端,可导通元件S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防护突波组件70包括有可导通元件S3和可导通元件S4,该可导通元件S3的一端连接第三变压器13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可导通元件S3的另一端接地,该可导通元件S4的一端连接第四变压器14之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可导通元件S4的另一端接地。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2所示,由网线引入的突波入侵时,第一防护突波组件60导通网络电源40的正极VC+/负极VC-与GND连接,将网络电源40的正极VC+/负极VC-及第一变压器11和第二变压器12信号传输信道的突波传导至地,第二防护突波组件70在突波入侵响应导通与GND连接,将第三变压器13和第四变压器14信号传输信道的突波传导至地,通过第一防护突波组件60和第二防护突波组件70完成RJ45 PoE突波保护。

本线路的特征是在第一防护突波组件60内部增加电阻,经测试,在测试时PoE持续供电。

当无突波入侵时,RJ45 PoE连接器信号传输及网络电源40直流电传输正常工作。

当突波入侵时, 第一防护突波组件60受到突波冲击而与GND导通,将突波转移至地而防止高压突波入侵主板,因网络电源40的正极VC+与负极VC-具有电阻R1和电阻R2,根据安培定律I=U/R而控制PoE通道突波入侵时因第一防护突波组件60导通GND后正极VC+/负极VC-构成闭合回路的电流,从而保护了主板网络电源40,有效的避免了短路风险。此PoE防突保护线路在突波保护测试时或者突波入侵时PoE供电不会影响且与RJ45相连的主板上网络电源40不会受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