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过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7861阅读:18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具体是一种直流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电气设备的普及,给工农业生产、国防事业、科技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加快了社会的发展,人们步入了电气化时代,也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些电器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设备的精度也逐渐提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如何保护好这些电器设备的不受外界的干扰,成了当今科技发展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的电网正在普及,庞大的电网系统给了我们许多方便。但是随着接入电网的用户增多,和用户电器的多样化,也造成了电网电压的不稳定,忽高忽低的电压,也成了损坏电器设备的主要因素。如何在电压变化较大时保护好用电设备,成了人们现在研究的一个方向。现有技术多用单片机控制,通过电压采样模块给单片机提供采样信号,实现过压控制,不仅控制算法复杂,而且价格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过压保护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负载RL、继电器J、三极管VT1、电阻R1、二极管D1和单向可控硅VS,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负载RL、继电器J线圈和三极管VT1集电极,负载RL另一端连接接地继电器J触点J-1,继电器J线圈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2基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3正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1发射极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连接单向可控硅VS的G极,单向可控硅VS的K极连接接地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单向可控硅VS的A极分别连接电阻R2和二极管D1负极,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阻R1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基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继电器J触点J-1为常闭触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直流过压保护电路,采用三极管配合单向可控硅以及继电器作为控制,在电源VCC出现过压故障时,自动切断负载RL供电,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直流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直流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负载RL、继电器J、三极管VT1、电阻R1、二极管D1和单向可控硅VS,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负载RL、继电器J线圈和三极管VT1集电极,负载RL另一端连接接地继电器J触点J-1,继电器J线圈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2基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3正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1发射极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连接单向可控硅VS的G极,单向可控硅VS的K极连接接地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单向可控硅VS的A极分别连接电阻R2和二极管D1负极,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阻R1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基极;所述继电器J触点J-1为常闭触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电源VCC正常工作时,通过设置电阻R1和电阻R2的值,使三极管VT1恰好处于截止状态,单向可控硅VS的G极无法获得触发脉冲,单向可控硅VS截止,三极管VT2也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J不工作,此时负载RL正常工作;当电源VCC发生过压故障时,三极管VT1导通,单向可控硅VS导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指示过压故障,同时三极管VT2导通,继电器J线圈吸合,其常闭触点J-1断开,负载RL停止工作,起到过压保护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直流过压保护电路,采用三极管配合单向可控硅以及继电器作为控制,在电源VCC出现过压故障时,自动切断负载RL供电,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适用范围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