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时上电的电源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1945阅读:1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具体是一种延时上电的电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某些应用领域,有时候需要接通电源后经过一定的延时之后给指定的控制电源上电的电路,这就需要对电源进行时间控制,比如说在高压钠、金卤灯等控制系统中,由于瞬间断电后再次送电,此时灯丝处于白炽化状态,此时再给灯丝送电会极大损坏灯丝的寿命,因此在供电系统瞬间断电有恢复送电后需要延时一定的时间,让灯丝预冷充分后再次给灯丝上电。传统的延时上电电路均为MCU系统先上电,MCU通过软件程序进行延时计算,然后输出信号驱动需要后加电的部分送电,此种方法基于软件实现,响应速度慢且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延时上电的电源控制电路,利用电子元器件的硬连接实现延时供电,响应速度快且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延时上电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延时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利用变压器T1 实现降压,电源电路输入端连接外部电压,电源电路输出端包括VDD电压输出端、D5V电压输出端和控制输出端,控制输出端连接延时电路,VDD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1、整流器BD1、整流器BD2,整流器BD1第二引脚接滑动变阻器RT1一个固定端,滑动变阻器RT1另一个固定端接VAIN,滑动变阻器RT1滑动端接整流器BD2第三引脚,整流器BD1第三引脚接滑动变阻器RT2一个固定端,滑动变阻器RT2另一个固定端接VBIN,滑动变阻器RT2滑动端接整流器BD2第三引脚,整流器BD2第二引脚接滑动变阻器RT3一个固定端,滑动变阻器RT3另一个固定端接VCIN,滑动变阻器 RT2滑动端接整流器BD2第三引脚,整流器BD2第三引脚接N线,整流器BD1 第一引脚、整流器BD2第一引脚均接V300,整流器BD1第四引脚、整流器BD2 第四引脚均接G300V;

变压器T1第八输入端分别连接V300、稳压二极管D3负极、电阻R2一端、电阻R1一端、极性电容C7正极,稳压二极管D3正极通过电阻R4接二极管 D4负极,二极管D4正极接变压器T1第六输入端,电阻R2另一端能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7、电阻R15、电阻R12接稳压二极管D6负极,稳压二极管D6 正极接G300V,电阻R2另一端能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7、电阻R15、电阻R8 接场效应管Q1的G极,场效应管Q1的G极接稳压二极管D5负极,稳压二极管D5正极分别接场效应管Q1的S极、电源块U3第四引脚,场效应管Q1的D 极接变压器T1第六输入端,电阻R1另一端通过电阻R5分别接电阻R9一端、极性电容C7负极、极性电容C11正极,电阻R9另一端通过电阻R14接C300V,极性电容C11负极接G300V,电源块U3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引脚均接G300V,电源块U3第二引脚通过电容C16接G300V,电源块U3第一引脚分别接光耦 U2第四引脚、三极管Q14发射极,光耦U2第三引脚、三极管Q14集电极均接 G300V,三极管Q14基极为控制输出端,且通过电阻R6接G300V;

变压器T1第一输出端接二极管D2正极,变压器T1第三输出端接地,二极管D2负极分别接稳压芯片U1第一引脚、极性电容C3正极,极性电容C3 负极接地,稳压芯片U1第二引脚接地,稳压芯片U1第三引脚输出VDD,稳压芯片U1第三引脚分别接极性电容C4正极、电容C6一端、电容C70一端、极性电容C71正极、极性电容C72正极,极性电容C4负极、电容C6另一端、电容C70另一端、极性电容C71负极、极性电容C72负极均接地;

变压器T1第十输出端接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分别接极性电容 C1正极、极性电容C55正极、电容C50一端、电阻R3一端、电感L1一端,极性电容C1负极、极性电容C55负极、电容C50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均接地,电感L1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11一端、极性电容C2正极、极性电容C56 正极、电容C5一端,极性电容C2负极、极性电容C56负极、电容C5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1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2一端、电阻R16一端、放大器U4第一引脚,电阻R16另一端接地,电容C12另一端分别接放大器U4第三引脚、电阻R10一端、光耦U2第二引脚,电阻R10另一端、光耦U2第一引脚、放大器U4第二引脚均接地。

进一步的,电源块U3采用芯片TNY276P。

进一步的,光耦U2采用PC817K。

进一步的,所述的延时电路包括芯片U5,芯片U5第十二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0一端、电阻R24一端,电阻R24另一端接G300V,电容C10另一端接 V12V、极性电容C8正极、稳压二极管D7负极、电阻R13一端,极性电容C8 负极、稳压二极管D7正极均接地,电阻R13另一端接V300;芯片U5第十引脚接电阻R19一端,电阻R19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9一端、电阻R18一端,电容C9另一端接芯片U5第九引脚,电阻R18另一端分别接芯片U5第十一引脚、二极管D8负极,二极管D8正极分别接电阻R17一端、芯片U5第三引脚,电阻R17另一端接电源电路控制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的芯片U5为14级二进制计数器/分频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出电路包括中间继电器RE1和交流接触器CJ1,中间继电器RE1的两个固定端分别连接VDD和GND,中间继电器RE1的活动端分别连接AC_L线和交流接触器CJ1一个固定端,交流接触器CJ1另一个固定端连接AC_N线,交流接触器CJ1的活动端连接输出线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电子元器件的硬连接实现延时供电,响应速度快且稳定性高。延时时间可以通过改变C9、R19的值进行设置,也可以通过调整U5-Q1~U5-Q14来改变延时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电路和延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延时上电的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延时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利用变压器T1实现降压,电源电路输入端连接外部电压,电源电路输出端包括VDD电压输出端、D5V电压输出端和控制输出端,控制输出端连接延时电路,VDD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电路。

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1、整流器BD1、整流器BD2,整流器BD1第二引脚接滑动变阻器RT1一个固定端,滑动变阻器RT1另一个固定端接VAIN,滑动变阻器RT1滑动端接整流器BD2第三引脚,整流器BD1第三引脚接滑动变阻器RT2一个固定端,滑动变阻器RT2另一个固定端接VBIN,滑动变阻器RT2 滑动端接整流器BD2第三引脚,整流器BD2第二引脚接滑动变阻器RT3一个固定端,滑动变阻器RT3另一个固定端接VCIN,滑动变阻器RT2滑动端接整流器BD2第三引脚,整流器BD2第三引脚接N线,整流器BD1第一引脚、整流器BD2第一引脚均接V300,整流器BD1第四引脚、整流器BD2第四引脚均接G300V;变压器T1第八输入端分别连接V300、稳压二极管D3负极、电阻 R2一端、电阻R1一端、极性电容C7正极,稳压二极管D3正极通过电阻R4 接二极管D4负极,二极管D4正极接变压器T1第六输入端,电阻R2另一端能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7、电阻R15、电阻R12接稳压二极管D6负极,稳压二极管D6正极接G300V,电阻R2另一端能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7、电阻R15、电阻R8接场效应管Q1的G极,场效应管Q1的G极接稳压二极管D5负极,稳压二极管D5正极分别接场效应管Q1的S极、电源块U3第四引脚,场效应管Q1的D极接变压器T1第六输入端,电阻R1另一端通过电阻R5分别接电阻R9一端、极性电容C7负极、极性电容C11正极,电阻R9另一端通过电阻 R14接C300V,极性电容C11负极接G300V,电源块U3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引脚均接G300V,电源块U3第二引脚通过电容C16接G300V,电源块U3第一引脚分别接光耦U2第四引脚、三极管Q14发射极,光耦U2第三引脚、三极管Q14集电极均接G300V,三极管Q14基极为控制输出端,且通过电阻R6 接G300V;变压器T1第一输出端接二极管D2正极,变压器T1第三输出端接地,二极管D2负极分别接稳压芯片U1第一引脚、极性电容C3正极,极性电容C3负极接地,稳压芯片U1第二引脚接地,稳压芯片U1第三引脚输出VDD,稳压芯片U1第三引脚分别接极性电容C4正极、电容C6一端、电容C70一端、极性电容C71正极、极性电容C72正极,极性电容C4负极、电容C6另一端、电容C70另一端、极性电容C71负极、极性电容C72负极均接地;变压器T1 第十输出端接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分别接极性电容C1正极、极性电容C55正极、电容C50一端、电阻R3一端、电感L1一端,极性电容C1负极、极性电容C55负极、电容C50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均接地,电感L1 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11一端、极性电容C2正极、极性电容C56正极、电容C5 一端,极性电容C2负极、极性电容C56负极、电容C5另一端均接地,电阻 R11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2一端、电阻R16一端、放大器U4第一引脚,电阻 R16另一端接地,电容C12另一端分别接放大器U4第三引脚、电阻R10一端、光耦U2第二引脚,电阻R10另一端、光耦U2第一引脚、放大器U4第二引脚均接地。其中,电源块U3采用芯片TNY276P,光耦U2采用PC817K。

延时电路包括芯片U5,芯片U5第十二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0一端、电阻 R24一端,电阻R24另一端接G300V,电容C10另一端接V12V、极性电容C8 正极、稳压二极管D7负极、电阻R13一端,极性电容C8负极、稳压二极管 D7正极均接地,电阻R13另一端接V300;芯片U5第十引脚接电阻R19一端,电阻R19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9一端、电阻R18一端,电容C9另一端接芯片U5第九引脚,电阻R18另一端分别接芯片U5第十一引脚、二极管D8负极,二极管D8正极分别接电阻R17一端、芯片U5第三引脚,电阻R17另一端接电源电路控制输出端。其中,所述的芯片U5为14级二进制计数器/分频器。

输出电路包括中间继电器RE1和交流接触器CJ1,中间继电器RE1的两个固定端分别连接VDD和GND,中间继电器RE1的活动端分别连接AC_L线和交流接触器CJ1一个固定端,交流接触器CJ1另一个固定端连接AC_N线,交流接触器CJ1的活动端连接输出线缆。

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原理:给系统送电后,由于三极管Q2导通,U6-1脚输入低电平,U1 单元不会输出电压,此时系统电源在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都不会有电压输出。 U5为14级二进制计数器/分频器,计数时基为t0=2.2*C9*R19=2.2mS; T_Q14=2.2mS*2^14≈36S;当经过36S后U5-Q14输出高电平,此时Q2截止, U6-1脚由光耦U2进行控制,T1的次级线圈输出电压,同时Q14输出端经过 D8将U5_11脚拉高,禁止U5的时钟震荡输入,让U5-Q14一直保持高电平,使电源持续工作。此时U1单元的两路电源输出电压,系统的弱电部分得电,由于VDD和GND得电,中间继电器RE1吸合,控制交流接触器CJ1吸合,可以给强电部分送电运行。延时时间可以通过改变C9、R19的值进行设置,也可以通过调整U5-Q1~U5-Q14来改变延时时间。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因此,尽管说明书及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创造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创造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