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柜的可调节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611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控制柜的可调节底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柜的可调节底座。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控制柜通常是固定在机组底座上的,这样在零件众多结构复杂的机组上还要安装体积较大的控制柜,传统的做法是将控制柜设计成细长形,以方便控制柜后面零部件的安装、调试及维修。但是细长形的控制柜往往较高,不利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并且在传统的设计中,纵使控制柜设计成细长形,依然不能彻底解决控制柜后面狭小的空间对零部件的安装、调试及维修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柜的可调节底座,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控制柜的可调节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公共齿轮、连接杆、传动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均为外齿轮,公共齿轮为内齿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公共齿轮的齿形均为直齿,传动杆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公共齿轮,公共齿轮通过滚动轴承与传动杆相连,每个公共齿轮内均设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固定在传动杆上,从动齿轮位于公共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的区域内,公共齿轮、主动齿轮均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齿轮圆心、从动齿轮圆心相连;

第一底座包括箱体、安装板、连接板,箱体为方形空腔结构,箱体顶端设有两块连接板,两块连接板分别位于箱体的前后两端,连接板设有第一通孔、多个电磁吸盘;箱体底端设有两块安装板,安装板底面与箱体底面平齐,两块安装板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

第二底座包括底板、侧板、封板、盖板,侧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通风孔成多行多列矩阵分布,通风孔包括“l”形孔、方形孔,四个“l”形孔成环形阵列,相邻两个“l”形孔之间的夹角相等,相邻两个“l”形孔之间设有一个方形孔;封板一端设有第二通孔;盖板的尺寸大于底板,盖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中心孔,中心孔在水平面的投影为方形,中心孔位于盖板的中心位置处,四个第二安装孔分别位于盖板的四个角上;两块侧板分别位于底板的前后两侧,两块封板分别位于底板的左右两侧,侧板与底板垂直相连,封板与底板垂直相连,盖板位于底板上方,盖板的中心轴线与底板中心轴线重合,盖板与封板、侧板垂直相连;

第一底座通过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机组底座上,第二底座通过电磁吸盘与第一底座相固定,控制柜通过第二安装孔与盖板相固定;传动杆位于第二底座内,传动杆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通孔位于第一底座外,传动杆一端与电机轴相连,公共齿轮固定在第一底座上,从动齿轮通过转动轴固定在封板上。

所述第一底座材料为槽钢。

所述盖板材料为槽钢。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底座结构简单,解决了机组控制柜后面空间狭小的缺点,又解决控制柜过高不利于操作的缺点;利用旋转装置实现控制柜的旋转,增大控制柜后的操作空间,方便在机组底座上安装其他设备;通过两层底座的设置,隔离了底面的潮气、水汽,从而实现对控制柜的保护,侧板上通风孔设计实现了控制柜的通风透气;通过电磁吸盘连接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实现了有效的可靠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柜,2-机组底座,3-第一底座,4-第二底座,5-旋转装置,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公共齿轮,9-连接杆,10-传动杆,11-箱体,12-安装板,13-连接板,14-第一通孔,15-电磁吸盘,16-第一安装孔,17-底板,18-侧板,19-封板,20-盖板,21-通风孔,22-l形孔,23-中心孔,24-电机,25-固定轴,26-第二安装孔,27-第二通孔,28-方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用于控制柜的可调节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公共齿轮、连接杆、传动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均为外齿轮,公共齿轮为内齿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公共齿轮的齿形均为直齿,传动杆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公共齿轮,公共齿轮通过滚动轴承与传动杆相连,每个公共齿轮内均设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固定在传动杆上,从动齿轮位于公共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的区域内,公共齿轮、主动齿轮均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齿轮圆心、从动齿轮圆心相连;

第一底座包括箱体、安装板、连接板,箱体为方形空腔结构,箱体顶端设有两块连接板,两块连接板分别位于箱体的前后两端,连接板设有第一通孔、多个电磁吸盘;箱体底端设有两块安装板,安装板底面与箱体底面平齐,两块安装板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

第二底座包括底板、侧板、封板、盖板,侧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通风孔成多行多列矩阵分布,通风孔包括“l”形孔、方形孔,四个“l”形孔成环形阵列,相邻两个“l”形孔之间的夹角相等,相邻两个“l”形孔之间设有一个方形孔;封板一端设有第二通孔;盖板的尺寸大于底板,盖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中心孔,中心孔在水平面的投影为方形,中心孔位于盖板的中心位置处,四个第二安装孔分别位于盖板的四个角上;两块侧板分别位于底板的前后两侧,两块封板分别位于底板的左右两侧,侧板与底板垂直相连,封板与底板垂直相连,盖板位于底板上方,盖板的中心轴线与底板中心轴线重合,盖板与封板、侧板垂直相连;

第一底座通过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机组底座上,第二底座通过电磁吸盘与第一底座相固定,控制柜通过第二安装孔与盖板相固定;传动杆位于第二底座内,传动杆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通孔位于第一底座外,传动杆一端与电机轴相连,公共齿轮固定在第一底座上,从动齿轮通过固定轴固定在封板上。

所述第一底座材料为槽钢。

所述盖板材料为槽钢。

使用时,为实现控制柜绕传动杆转动这一目的,从控制柜底座中伸出来的各种线缆必须留有一定的长度余量,当底座固定安装在机组底座上以后,需要在控制柜后面安装其他零部件,而因为控制柜尺寸太大无法进行安装时,断开电磁吸盘的电源,实现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连接的断开,再打开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实现第一底座与控制柜绕传动杆的转动,当调节到合适位置可以进行其他零部件安装时,关闭电机。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柜的可调节底座,本发明结构简单,解决了机组控制柜后面空间狭小的缺点,又解决控制柜过高不利于操作的缺点;利用旋转装置实现控制柜的旋转,增大控制柜后的操作空间,方便在机组底座上安装其他设备;通过两层底座的设置,隔离了底面的潮气、水汽,从而实现对控制柜的保护,侧板上通风孔设计实现了控制柜的通风透气;通过电磁吸盘连接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实现了有效的可靠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双燕电气箱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6
技术公布日:2017.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