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轴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182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导线轴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线轴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导线敷设施工中,导线通过导线轴进行盘放。施工时,需要用吊车将导线轴吊放到导线轴支架上,然后由进行人工进行拖放。一般需要6、7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很不方便,耗时较长,效率不高。并且若操作不当,可能出现损坏导线盘和导线、挤压砸伤人的情况发生,十分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轴支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线轴盘放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线轴支承装置,包括:基台;多个支承架,多个支承架设置在基台上;其中,支承架包括:底架;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沿底架的延伸方向相互间隔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上,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之间形成用于支承导线轴的一个转盘的支承位,以在导线轴的两个转盘分别对应放置在相邻两个支承架的支承位上时,使导线轴能够绕其轴向旋转。

进一步地,多个支承架相互平行,相邻两个支承架之间的间距与导线轴的两个转盘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进一步地,支承架的上端面与基台的上表面平齐或者低于基台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支承架的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均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支承架的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托辊的旋转轴线处于第一平面内,多个第二托辊的旋转轴线处于第二平面内。

进一步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预设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底架包括:侧板,侧板为两块,两块侧板沿底架的延伸方向延伸;其中,两块侧板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卡槽,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的辊轴两端分别卡设在两块侧板上相互对应的卡槽内。

进一步地,底架还包括:限位挡条,设置在卡槽的槽口处,以将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的辊轴限位在卡槽内。

进一步地,底架还包括:肋板,肋板为多块,多块肋板均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每块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连接。

进一步地,多块肋板沿底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由底架的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两块侧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多块肋板的宽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底架还包括:横担,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横担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连接;其中,横担为两个,两个横担分别设置在两块侧板的两端。

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导线轴支承装置,包括基台和多个支承架;多个支承架设置在基台上;其中,支承架包括底架、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沿底架的延伸方向相互间隔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上,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之间形成用于支承导线轴的一个转盘的支承位,以在导线轴的两个转盘分别对应放置在相邻两个支承架的支承位上时,使导线轴能够绕其轴向旋转。从而在盘放导线时,将导线轴滚到基台上并使导线轴的两个转盘进入两个支承架的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之间支承位后,可以轻松地转动导线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导线轴盘放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导线轴支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导线轴支承装置的支承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导线轴支承装置的支承架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基台;20、支承架;21、底架;211、侧板;212、卡槽;213、限位挡条;214、肋板;215、横担;22、第一托辊;23、第二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线轴支承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台10和多个支承架20;多个支承架20设置在基台10上;其中,支承架20包括底架21、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沿底架21的延伸方向相互间隔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21上,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之间形成用于支承导线轴的一个转盘的支承位,以在导线轴的两个转盘分别对应放置在相邻两个支承架20的支承位上时,使导线轴能够绕其轴向旋转。

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导线轴支承装置,包括基台10和多个支承架20;多个支承架20设置在基台10上;其中,支承架20包括底架、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沿底架的延伸方向相互间隔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上,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之间形成用于支承导线轴的一个转盘的支承位,以在导线轴的两个转盘分别对应放置在相邻两个支承架20的支承位上时,使导线轴能够绕其轴向旋转。从而在盘放导线时,将导线轴滚到基台10上并使导线轴的两个转盘进入两个支承架20的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之间支承位后,可以轻松地转动导线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导线轴盘放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多个支承架20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基台10上,相邻两个支承架20之间的间距与导线轴的两个转盘之间的间距相匹配。设置多个支承架20可以满足多个导线轴的操作使用。本实施例的支承架20为两个,两个支承架20间隔设置且两个支承架20之间间距与导线轴的两个转盘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为了便于导线轴滚动到两个支承架20上的支承位上,进一步地,支承架20的上端面与基台10的上表面平齐或者低于基台10的上表面,从而可以轻松地将导线轴滚入两个支承架20内。支承架20在安装时,在基台10上开设两条并列的安装槽,安装槽与支承架20的外围尺寸匹配,将两个支承架20嵌入两个安装槽内并固定即可。基台10可以独立制造好后嵌入地面上的凹坑内,也可以直接利用地面形成基台10。

如图2所示,支承架20的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均为多个,每个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均沿底架21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第一托辊22的旋转轴线处于第一平面内,多个第二托辊23的旋转轴线处于第二平面内,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预设夹角为钝角,从而在多个第一托辊22和多个第二托辊23之间形成相对的两个坡面,导线轴的转盘滚入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之间后能够将导线轴的转盘限位在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之间,防止导线轴随意滚动。本实施例的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均为四个,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在底架21上对称设置。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均由滚轴、孔用弹性挡圈、深沟球轴承和滚筒焊接四部分组装而成,其中滚筒焊接由一个滚筒和两滚筒挡圈焊接而成。

如图2和图3所示,底架21包括:侧板211,侧板211为两块,两块侧板211沿底架21的延伸方向延伸;其中,两块侧板211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卡槽212,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的辊轴两端分别卡设在两块侧板211上相互对应的卡槽212内。在卡槽212的槽口处设置限位挡条213,限位挡条213通过螺栓连接在侧板211上,限位挡条213将各个卡槽212的槽口封闭从而将第一托辊22和第二托辊23的辊轴限位在卡槽212内。

为了增强底架2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底架21还包括:肋板214,肋板214为多块,多块肋板214沿底架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块肋板214均沿底架2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每块肋板214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211连接。通过设置多块肋板214能够加强侧板211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底架21的整体结构强度。

为了便于导线轴的转盘滚入和滚出,由底架21的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两块侧板21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相应地,多块肋板214的宽度逐渐增大。两块侧板211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距增大,能够有效避免导线轴在滚入支承架20时,导线轴的转盘与底架21的侧板211发生碰撞,从而便于导线轴滚入支承架20内。本实施例中肋板214为七块,其中,位于底架21中部一块肋板214宽度为30cm,位于底架21两端的两端肋板214为55cm,30cm的肋板与55cm的肋板214之间分别设置有两块35cm的肋板214。

另外,在两块侧板21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根横担215,横担215沿底架21的宽度方向延伸,每根横担215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211连接,从而进一步增强两块侧板211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导线轴支承装置的组成部件的原材料均为钢材,第一托辊22、第二托辊23、限位挡条213以及横担215均采取表面镀锌处理。

本实施例的导线轴支承装置可以保证导线轴平稳转动,方便导线的截取;作业人数由传统操作的6~7人减少至2~3人,同时,导线轴不用再使用吊车吊装,且无需采用导线轴支架等大型施工设备对导线轴进行支撑,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且减小施工危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