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出线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26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出线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电压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抽屉式断路器浮动调节的出线排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电器超过2000A壳架断路器,受产品的高度与宽度的制约,厂家为了达到产品满额的载流能力,出线排往往采用U型排或双U型转接排出线,其缺点是,看是给客户节省了空间,提供用了多母排联接的方案,其实因为U型转接排是一个独立的零件,其U型空间不能随客户的母排尺寸的变化而调节,所以用户接母排时,有两种问题发生,一是母排厚度尺寸大于U型空间,造成用户母排接不上。另一个问题是母排厚度尺寸小于U型尺寸,母排与U型转接排锁紧后,两者之间仍有间隙存在,完成母排虚接,一旦通电,母排温升急剧升高,导致产品绝缘件老化及产品烧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其中一个出线排可上、下调节的设计结构,已满足不同厚度接线母排接线的使用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浮动出线排,包括上基座、下基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固定出线排、活动出线排、压板和轴套,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固定出线排上,第一支架的上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安装在上基座上,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活动出线排上,所述第二支架开设有浮动调节孔,并且所述下基座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轴套的宽度大于浮动导向孔的深度,所述轴套穿过浮动调节孔和导向孔,并通过第四紧固件和锁母将轴套、第二支架、下基座三者安装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支架可相对轴套作上、下相对移动,所述压板固定设置在固定出线排与活动出线排之间,所述压板的上端压紧固定出线排,压板的下端与活动出线排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固定出线排与活动出线排之间通过螺栓夹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轴套的剖面形状设置为T字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紧固件与轴套之间设置有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浮动调节孔设置为腰型孔或U型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利用第二支架与轴套之间的间隙,实现第二支架上、下运动调节,进而实现不同厚度尺寸母排的夹紧调节,满足了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便于装配人员将母排与U型转接排进行锁紧固定,避免出现因母排与U型转接排之间产生缝隙而出现温升急剧升高的状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局部放大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上基座;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固定出线排;5、活动出线排;6、压板;7、轴套;8、下基座;11、第一紧固件;12、第二紧固件;13、第三紧固件;14、第四紧固件;15、锁母;31、浮动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浮动出线排,包括上基座1、下基座8、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固定出线排4、活动出线排5、压板6和轴套7,所述固定出线排4和活动出线排5组成U型转接排,所述第一支架2的下端通过第一紧固件11固定安装在固定出线排4上,第一支架2的上端通过第二紧固件12固定安装在上基座1上,所述第二支架3的上端通过第三紧固件13固定安装在活动出线排5上,所述第二支架3开设有浮动调节孔31,并且所述下基座8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轴套7的宽度大于浮动导向孔的深度,因此轴套7左、右方向的自由度未被限定,轴套7可相对于下基座8左、右移动,所述轴套7穿过浮动调节孔31和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轴套7之间采用间隙的配合的方式进行安装,并通过第四紧固件14和锁母15将轴套7、第二支架3、下基座8三者安装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支架3可相对轴套7作上、下相对移动且不可作前、后相对移动,所述压板6固定设置在固定出线排4与活动出线排5之间,所述压板6的上端压紧固定出线排4,压板6的下端与活动出线排5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固定出线排4与活动出线排5之间通过螺栓夹紧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轴套7的剖面形状设置为T字型结构,轴套7的内台阶面抵在下基座8上,可对轴套7的左、右移动距离进行限位。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保证第四紧固件14与轴套7夹紧的可靠性,所述第四紧固件14与轴套7之间设置有垫片。

作为浮动调节孔31优选的设置方式,所述浮动调节孔31设置为腰型孔或U型孔结构。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