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减震降噪功能的动力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923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减震降噪功能的动力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具备减震降噪功能的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电机泛指能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切机器;特指发电机、电能机、电动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动机也称俗称马达,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使用普遍,常与变速器配套设计,通过变速器实现对电机输出轴转速控制,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场合;传统电机与变速器一般采用双轴装配结构,即电机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入轴独立设置,两轴通过联轴器或键连接;由于双轴装配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输出轴由于受装配精度影响及长时间使用磨损后,同轴度下降,导致出现传动误差,且故障排查难度大,无法直接得出是电机输出轴或变速器输入轴出现故障;且传动路径长,传动效率低,制造成本高;因此,出现了一种将电机输出轴和变速器输入轴合并于一体,通过一体化的轴设计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种采用一体化轴设计,在试验验证过程中随之出现的问题是轴旋转时震动和异响较大,经过问题排查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一体化轴的长度较长,在转动时轴两端易出现晃动,轴在旋转时其两端摆动角度或距离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双轴承结构,从轴两端进行支撑限位,有效降低了因轴过长而导致的晃动问题,同时,在轴承与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进行弹性缓冲,有效降低震动和异响的具备减震降噪功能的动力总成。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减震降噪功能的动力总成,包括电机、轴、变速器、轴承组件及O型圈,其中,上述变速器贴紧电机端面设置于电机的一侧;上述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机与变速器上,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穿过电机插入变速器内;上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分别沿轴的轴向方向间隔套设在轴上,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变速器壳体连接,以便使轴在变速器壳体内自由旋转运动;上述O型圈设置于第二轴承与变速器壳体之间,O型圈为弹性材质,以便轴旋转时减震和降噪。

优选地,所述的轴上设有台阶支撑环面,上述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套设在该台阶支撑环面上,并通过台阶支撑环面支撑。

优选地,所述的变速器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嵌槽,第二轴承嵌设在环形嵌槽内,第二轴承的右端面贴紧台阶支撑环面,并经台阶支撑环面从右侧方向轴向限位,第二轴承的左端面与环形嵌槽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圈,以便环形嵌槽从左侧方向轴向限位第二轴承的同时,通过弹性圈提供第一次弹性缓冲力。

优选地,第二轴承的左侧设有油封。

优选地,所述的环形嵌槽与第二轴承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5mm至0.08mm。

优选地,所述的环形嵌槽的槽壁上开设有环形槽,上述O型圈嵌设在环形槽内,且0型圈的圈体直径大于环形槽的高度,O型圈的内圈壁延伸至环形槽外,并抵住第二轴承的外圈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采用双轴承结构,从轴两端进行支撑限位,有效降低了因轴过长而导致的晃动问题,同时,在轴承与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进行弹性缓冲,有效降低震动和异响的具备减震降噪功能的动力总成;本实用新型针对新出现的电机与变速器一体化轴进行辅助性设计,其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体轴旋转过程中出现的震动和异响问题;首先,通过在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作为轴的支撑限位部件,轴通过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在变速器壳体内自由旋转运动;位于轴左端的第一轴承采用刚性安装方式,第一轴承固定卡合在变速器外壳与轴之间,靠近电机的第二轴承采用柔性安装方式,第二轴承的右端面与轴的台阶支撑环面的端面刚性接触,第二轴承的左端面与变速器壳体上的环形嵌槽端面之间设有弹性圈,以便通过弹性圈进行支撑,以提供第二轴承的弹性支撑,第二轴承的左侧还设有油封,以便密封;另外,本实用新型将第二轴承与环形嵌槽之间的配合间隙在提高至0.05mm-0.08mm之间,并在环形嵌槽的槽壁上开设环形槽,并将圈体直径大于环形槽的O型圈嵌设在环形槽内,O型圈的内圈侧壁延伸出环形槽,并抵住第二轴承的外侧壁,以便提供第二轴承的弹性支撑力,O型圈可采用橡胶材质;经过试验验证通过上述设计可有效解决一体化轴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异响,有效地提升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减震降噪功能的动力总成,包括电机1、轴2、变速器3、轴承组件及O型圈6,其中,上述变速器2贴紧电机1端面设置于电机1的一侧;上述轴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机1与变速器3上,轴2与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并穿过电机1插入变速器3内;上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4及第二轴承5,第一轴承4及第二轴承5分别沿轴2的轴向方向间隔套设在轴2上,第一轴承4及第二轴承5的外圈与变速器壳体连接,以便使轴2在变速器壳体内自由旋转运动;上述O型圈6设置于第二轴承5与变速器壳体之间,O型圈6为弹性材质,以便轴2旋转时减震和降噪。

轴2上设有台阶支撑环面7,上述第一轴承4或第二轴承5套设在该台阶支撑环面7上,并通过台阶支撑环面7支撑。

变速器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嵌槽9,第二轴承5嵌设在环形嵌槽9内,第二轴承5的右端面贴紧台阶支撑环面7,并经台阶支撑环面7从右侧方向轴向限位,第二轴承5的左端面与环形嵌槽9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圈10,以便环形嵌槽9从左侧方向轴向限位第二轴承5的同时,通过弹性圈10提供第一次弹性缓冲力。

第二轴承5的左侧设有油封11。

环形嵌槽9与第二轴承5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5mm至0.08mm。

环形嵌槽9的槽壁上开设有环形槽8,上述O型圈6嵌设在环形槽8内,且0型圈6的圈体直径大于环形槽8的高度,O型圈6的内圈壁延伸至环形槽8外,并抵住第二轴承5的外圈侧壁。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双轴承结构,从轴两端进行支撑限位,有效降低了因轴过长而导致的晃动问题,同时,在轴承与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进行弹性缓冲,有效降低震动和异响的具备减震降噪功能的动力总成;本实用新型针对新出现的电机与变速器一体化轴进行辅助性设计,其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体轴旋转过程中出现的震动和异响问题;首先,通过在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作为轴的支撑限位部件,轴通过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在变速器壳体内自由旋转运动;位于轴左端的第一轴承采用刚性安装方式,第一轴承固定卡合在变速器外壳与轴之间,靠近电机的第二轴承采用柔性安装方式,第二轴承的右端面与轴的台阶支撑环面的端面刚性接触,第二轴承的左端面与变速器壳体上的环形嵌槽端面之间设有弹性圈,以便通过弹性圈进行支撑,以提供第二轴承的弹性支撑,第二轴承的左侧还设有油封,以便密封;另外,本实用新型将第二轴承与环形嵌槽之间的配合间隙在提高至0.05mm-0.08mm之间,并在环形嵌槽的槽壁上开设环形槽,并将圈体直径大于环形槽的O型圈嵌设在环形槽内,O型圈的内圈侧壁延伸出环形槽,并抵住第二轴承的外侧壁,以便提供第二轴承的弹性支撑力,O型圈可采用橡胶材质;经过试验验证通过上述设计可有效解决一体化轴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异响,有效地提升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