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模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1188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模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的制作工装,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绕线连体模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由于电机生产周期短、需求量大,现有老式绕线模及现有工艺无法满足月产大批量的要求。加之现有绕线设备的转速大大提升,老式绕线模安装方式无法满足绕线设备的高速运转。现有绕线方式的缺陷是:a.现有绕线方式需要两人操作,且每次只能出一个线圈组,效率低;b.在现有绕线机设备提速的背景下,老式绕线模因重量偏重,安装位置离绕线机较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生产;c. 老式模具连接安装孔采用两孔连接模式,加之模具较重,需要两人进行操作,人员利用率低;d.如遇有过度线长要求的线圈,老式绕线模更加笨重,不利于精益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轻便,便于一个人操作,节省人工成本,生产效率高,高速运转时可以降低安全隐患,工装制作成本低的电机定子线圈绕线连体模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工装包括侧模、中模、模芯,过桥线模块,其特征是:绕线模工装设有三组,左右两组由一个中模和两侧的侧模构成,中间一组由三个中模和设在三个中模两侧的侧模构成,在侧模和中模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模芯,左右两组与中间一组之间分别设有过桥线模块,在侧模、中模和过桥线模块上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孔,侧模和中模上设有系线绳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侧模和中模上的一个安装孔设在侧模和中模的中心对称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侧模和中模上的系线绳槽设在侧模和中模的两个对称长边的侧边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侧模、中模、模芯、过桥线模块均采用硬杂木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模工装制作材料通过采用硬杂木代替环氧玻璃布板3240,加之采用单孔安装连接方式,减少了绕线模重量,便于一个人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连体绕线模的方式,一人一次可至少绕制两组线圈,配之300r/min转速,大大提高定子线圈的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对于有过渡线要求的线圈,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模配之过桥线模块(4),使有过渡线长要求的定子线圈能实现快速制作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模材质轻,安装位置离设备远,高速运转时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电机定子线圈散绕连体模工装,克服了现有绕线模工装生产周期长、人员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工装制作成本高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侧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1中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1中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7、8、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侧模1、中模2、模芯3、过桥线模块4;本实用新型的连体模工装设有三组,左右两组由一个中模2和两侧的侧模1构成,中间一组由三个中模2和分别设在三个中模2两侧的侧模1构成,在侧模1和中模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模芯3,模芯3通过螺栓连接在侧模1和中模2上,侧模1和中模2通过模芯3拼接在一起,两块模芯3组成一个完整的绕线模芯,上述结构的左右两组与中间一组之间分别设有过桥线模块4;由16个模芯3,六个侧模1、五个中模2,两个过桥模块4组成上述结构的定子线圈绕线模工装,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绕线模组成一个连体绕线模,改变了定子线圈的绕线方式,该结构的定子线圈绕线模工装可以避免改造提速后的设备无法使用老式绕线模的状况;在侧模1和中模2上设有系线绳槽5和安装孔6,侧模1和中模2上均设有一个安装孔6,该安装孔6设在侧模1和中模2的中心对称位置上,设一个安装孔6可以增强现有绕线设备连接座的通用性,避免每种不同型号绕线模工装配一个连接座;在侧模1和中模2两个长边的对称侧边上分别设有系线绳槽5,该系线绳槽5便于操作者绕线结束时快速系绳,引线绳片通过系线绳槽5用线绳整理好线圈;侧模1、中模2、模芯3、过桥线模块4均采用硬杂木制作,可以降低模具重量,减少模具制作成本,作业时一人一次可绕多个线圈组,可以提高绕线人员与设备的利用率及作业的效率。

工作原理:工装组合成功后,通过安装孔整齐的连接在绕线机连接杆上,用螺栓和垫片固定好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模,防止绕线模轻易滑动;调试绕线机转速,操作好绕线姿势准备,脚踏绕线机踏板,从左往右依次进行绕线,一次完成两个线圈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