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0085发布日期:2018-06-12 22:0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光伏组件在户外稳定地发电,需将光伏组件安装集成为光伏系统。目前,多数光伏系统中,光伏组件采取安装支架固定式安装。

光伏组件分为有边框和无边框两种结构,其中,有边框的光伏组件一般采用螺纹连接件或夹具将其边框与安装支架连接固定;无边框的光伏组件采用夹具夹紧其边缘,再固定连接夹具和安装支架。采用夹具夹紧光伏组件时,夹具与光伏组件较易发生相对移动,光伏组件的安装可靠性较差;而采用螺纹连接件直接固定连接光伏组件和安装支架,安装可靠性较高,但是,需要逐个拧紧螺纹连接件,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较低。

另外,现有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横梁和支撑纵梁,且支撑横梁和支撑纵梁交叉连接,多以十字网状形式支撑光伏组件。双面发电的光伏组件以此方式安装后,光伏组件的背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支撑横梁和支撑纵梁的遮挡,导致光伏组件的背面发生热斑效应,影响光伏组件的正常发电,甚至影响光伏组件的寿命。

另外,光伏组件安装后无法进行安装倾斜角的变更,则光伏组件只能以单一固定的倾斜角面对阳光收集太阳辐照。而太阳光直射光伏组件时,光伏组件发电效率才能达到最高,对多数地域而言,一年中太阳的高度角在夏季与冬季有很大差别,以单一固定的倾斜角安装光伏组件,导致收集到的年太阳辐照总量较低,从而导致光伏组件的年发电量较低。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安装支架,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安装可靠性和安装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安装可靠性和安装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横梁,与所述支撑横梁固定相连且支撑所述支撑横梁的支撑柱,固定于所述支撑横梁的固定框;

其中,所述固定框具有用于供光伏组件嵌入且与所述光伏组件粘接相连的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为通槽。

优选地,所述支撑横梁为两个,支撑任意一个所述支撑横梁的所述支撑柱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分布,与任意一个所述支撑横梁固定相连的所述固定框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横梁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于所述固定槽的深度方向。

优选地,所述支撑横梁包括:底板,两个分别与所述底板两侧固定相连的侧板;其中,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形成凹槽,所述固定框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侧板与所述固定框、所述支撑柱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板具有供所述支撑柱插入所述凹槽内的让位孔。

优选地,所述让位孔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所述侧板上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柱的第一安装位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侧板上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框的第二安装位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可调。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杆的连接位置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可调,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梁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座具有放置腔,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放置腔内,且所述放置腔的深度方向为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中,固定框的固定槽供光伏组件嵌入,且固定槽用于与光伏组件粘接相连,较现有技术采用夹具夹紧光伏组件相比,有效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牢固性,即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可靠性;较现有技术采用螺纹连接件直接固定光伏组件相比,无需螺纹连接件的拧紧,只需将光伏组件放置于固定槽内即可,有效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因此,上述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可靠性和安装效率。

同时,当双面发电的光伏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安装时,由于固定框固定于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由支撑柱支撑,较现有技术采用支撑横梁和支撑纵梁固定光伏组件相比,有效减少了对光伏组件背面的遮挡,减小了光伏组件的背面发生热斑效应的几率,降低了对光伏组件正常发电的影响,延长了光伏组件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中支撑柱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中支撑柱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中支撑横梁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中支撑横梁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中支撑横梁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中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中固定框与光伏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图9中:

1为支撑柱、11为底座、111为安装孔、112为放置腔、12为支撑杆、121 为第一连接孔、122为第二连接孔、123为连接板、2为支撑横梁、21为底板、 22为侧板、23为第三连接孔、24为让位孔、3为固定框、31为第四连接孔、32 为固定槽、33为第一固定板、34为第二固定板、4为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横梁2,与支撑横梁2固定相连且支撑支撑横梁2的支撑柱1,固定于支撑横梁2的固定框3;其中,固定框3具有用于供光伏组件4插入且与光伏组件 4粘接相连的固定槽32。

可以理解的是,光伏组件4的边缘插入固定槽32内。固定框3位于支撑横梁2的顶端,支撑柱1位于支撑横梁2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采用固定框3的固定槽 32供光伏组件4嵌入,且固定槽32与光伏组件4粘接相连,较现有技术采用夹具夹紧光伏组件相比,有效提高了光伏组件4的牢固性,即提高了光伏组件4的安装可靠性;较现有技术采用螺纹连接件直接固定光伏组件相比,无需螺纹连接件的拧紧,只需将光伏组件4放置于固定槽32内即可,有效提高了光伏组件4的安装效率。因此,上述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提高了光伏组件4 的安装可靠性和安装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采用固定框3的固定槽32供光伏组件4插入,且固定槽32用于与光伏组件4粘接相连,则无需对光伏组件4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对双面发电的光伏组件4的安装。

同时,当双面发电的光伏组件4采用上述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安装时,由于固定框3固定于支撑横梁2,支撑横梁2由支撑柱1支撑,较现有技术采用支撑横梁和支撑纵梁固定光伏组件相比,有效减少了对光伏组件4背面的遮挡,减小了光伏组件4的背面发生热斑效应的几率,降低了对光伏组件4 正常发电的影响,延长了光伏组件4的寿命。

为了便于安装光伏组件4,上述固定槽32为通槽,即固定槽32的两端均有开口。具体地,固定槽32的两端呈“U”型或“凵”型,如图9所示。

当然,也可选择固定槽32仅其一端具有开口。上述固定槽32可为条形,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L型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中,固定槽32用于与光伏组件4粘接相连,为了方便安装,优先选择固定槽32内涂覆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4的粘胶层。该粘胶层可根据实际继续用进行选择,优先选择耐候性及粘接性优良的粘接层,例如粘胶层为硅胶层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固定槽32中两个相对的侧壁用于与光伏组件4粘接相连,或者固定槽32中两个相对的侧壁和固定槽32的底壁用于与光伏组件4粘接相连。

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上述固定框3与支撑横梁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支撑柱1与支撑横梁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固定框3与支撑横梁2、以及支撑柱1与支撑横梁2均通过螺纹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支撑横梁2为两个,此时,光伏组件4位于两个支撑横梁2之间,则能够避免遮挡光伏组件4的背面。

为了提高整个安装支架的稳固性,支撑任意一个支撑横梁2的支撑柱1 至少为两个且沿支撑横梁2的长度方向分布,与任意一个支撑横梁2固定相连的固定框3至少为两个且沿支撑横梁2的长度方向分布。

支撑同一个支撑横梁2的支撑柱1的高度相同,也可不同。为了保证光伏组件4与水平面呈倾斜状态,优先选择支撑同一个支撑横梁2的支撑柱1 的高度不同,且沿支撑横梁2的长度方向依次递减。

优选地,上述固定框3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固定板33和第二固定板34,其中,固定槽32设置于第一固定板33,第二固定板34与支撑横梁2固定相连,且第二固定板垂直于固定槽32的深度方向。具体地,此时,固定框3呈 F型,如图9所示。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33和第二固定板34为一体式结构。

当然,也可选择上述固定框3为其他结构,并不局限上述实施例。

优选地,上述支撑横梁2包括:底板21,两个分别与底板21两侧固定相连的侧板22;其中,底板21和两个侧板22形成凹槽,固定框3的一端位于凹槽内,侧板22与固定框3、支撑柱1固定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侧板22与底板21的一侧固定相连,另一个侧板22 与底板21的另一侧固定相连。两个侧板22向底板21的同一侧凸出。

为了简化安装,上述固定框3、支撑柱1和侧板22固定相连。具体地,上述固定框3、支撑柱1和侧板22通过同一连接件固定相连,或者上述固定框3和支撑柱1与侧板22的不同位置固定相连。为了方便安装,优先选择后者。

为了简化安装,上述底板21具有供支撑柱1插入凹槽内的让位孔24。当可选择支撑柱1位于凹槽的一侧,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支撑横梁2中,侧板22与固定框3固定相连,优选地,侧板22与固定框3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相连,具体地,侧板22设有第三连接孔23,固定框3设有与第三连接孔23配合使用的第四连接孔31。

优选地,上述让位孔24至少为两个,且沿底板21的长度方向分布;侧板22上用于固定支撑柱1的第一安装位至少为两个,且沿侧板22的长度方向分布;侧板22上用于固定安装固定框3的第二安装位至少为两个,且沿侧板22的长度方向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杆12与侧板22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相连,则支撑杆12的连接板123设有第二连接孔122,侧板22的第三连接孔23与第二连接孔122配合使用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均为第三连接孔23。此时,固定框3具有供连接板22嵌入的让位结构,该让位结构为让位槽或者让位腔等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连接孔23和让位孔24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让位孔24沿底板2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均沿侧板2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即第三连接孔23沿侧板2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上述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中,实现了支撑任意一个支撑横梁2的支撑柱1 至少为两个且沿支撑横梁2的长度方向分布,与任意一个支撑横梁2固定相连的固定框3至少为两个且沿支撑横梁2的长度方向分布;同时,也能够调整支撑横梁2和固定框3的连接位置以及支撑横梁2和支撑柱1的连接位置,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光伏组件4,提高了通用性。

为了能够根据太阳的高度角调节光伏组件4的角度,上述支撑柱1的高度可调。这样,通过调整支撑柱1的高度,可改变光伏组件4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则实现了根据太阳的高度角调节光伏组件4的角度,提高了光伏组件4收集到的年太阳辐照总量,进而增大了光伏组件4的年发电量。

上述支撑柱1的高度可调,可存在多种结构。例如,支撑柱1通过伸缩结构实现高度可调,或者通过连接位置的改变实现高度可调。为了简化结构,上述支撑柱1包括:底座11,与底座1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2;其中,底座11和支撑杆12的连接位置沿底座11的高度方向可调,支撑杆12 远离底座11的一端与支撑横梁2固定相连。

具体地,底座11和支撑杆12的连接位置沿底座11的高度方向可调,存在三种结构,以底座11和支撑杆12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相连为例,支撑杆 12设有第一连接孔121,底座11设有与该第一连接孔121配合使用的固定孔;其中,第一连接孔121至少为两个且沿支撑杆12的高度方向分布、和/或固定孔至少为两个且沿底座11的高度方向分布。为了便于调节,优先选择第一连接孔121至少为两个且沿支撑杆12的高度方向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1的高度方向即为支撑杆12的高度方向。

上述支撑杆12的横截面可为圆形,也可为方向、长方形或者其他形状;上述底座11的底端可呈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方便调节支撑杆12的连接位置,上述底座11具有放置腔112,支撑杆12位于放置腔112内,且放置腔112的深度方向为底座11的高度方向。这样,放置腔112可实现对支撑杆12的导向和限位,方便了移动支撑杆12,从而方便了调节支撑杆12的连接位置。

上述放置腔112可孔腔,也可为槽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方便使用,上述底座11设有安装孔111,该底座11通过安装孔111 固定于所需的安装面,该安装面为地面、屋顶等。

本文中所提及的螺纹连接件,可为螺栓和螺母,也为螺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更为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下面针对一种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的具体结构说明该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的使用方法:

用粘胶将光伏组件4与固定框3粘接固定;依据安装场地状况及装机容量,按设计好的间距,将支撑柱1固定在场地中;将支撑横梁2固定在支撑柱1上,具体地,支撑柱1伸入支撑横梁2的让位孔24内,支撑横梁2的第三连接孔23和支撑柱1的第二连接孔122对齐,将支撑横梁2与支撑柱1连接固定;将固定有光伏组件4的固定框3放置在支撑横梁2上,放置时,使得固定框3的第二固定板伸入到支撑横梁2的凹槽内,且固定框3的第四连接孔31与支撑横梁2的第二连接孔122对齐,即第二连接孔122、第四连接孔31和第三连接孔23均对齐,然后用螺栓连接固定,完成光伏组件4的安装。

上述光伏组件4的安装倾斜角的调整方法为:旋掉固定连接支撑杆12与底座11的螺栓;将后端的支撑杆12伸入底座11内的长度调小,同时将前端的支撑杆12伸入底座11内的长度调大,可达到调小光伏组件4的安装倾斜角的目的;反之,将后端的支撑杆12伸入底座11内的长度调大,同时将前端的支撑杆12伸入底座11内的长度调小,可达到调大光伏组件4的安装倾斜角的目的;调整完毕后,再旋上螺栓将支撑杆12与底座11固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